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前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的对日方针——以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惠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448,共5页
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发生的两起严重的国际事件,在由两事件引起的中日交涉中,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对日本采取隐忍退让、力避冲突的方针。张学良之所以采取如此方针,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国内内争未消的局面及... 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发生的两起严重的国际事件,在由两事件引起的中日交涉中,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对日本采取隐忍退让、力避冲突的方针。张学良之所以采取如此方针,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国内内争未消的局面及其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张学良本人对日本和当时的国际格局的错误判断造成。这一方针不仅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力避冲突"最终也发展成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不抵抗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东北当局 对日方针 万宝山事件 中村事件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国家政权的双重变奏——以国民政府处置万宝山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陈涛 《民国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70-79,共10页
1931年7月发生在东北吉林的万宝山事件,表面上看是东北农民与朝鲜农民就农地水田之争而引发冲突,但其背后隐藏着日本要吞并东北的图谋。万宝山事件发生之时,国民政府虽然早已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国内政局不稳,一方面,国民政府正在发动... 1931年7月发生在东北吉林的万宝山事件,表面上看是东北农民与朝鲜农民就农地水田之争而引发冲突,但其背后隐藏着日本要吞并东北的图谋。万宝山事件发生之时,国民政府虽然早已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国内政局不稳,一方面,国民政府正在发动对中共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武力'围剿';另一方面,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也正趋于火热之中。日本假借万宝山事件发动对中国侵略的这一奸谋,使国民政府在处置该事件的过程中陷入了民族主义与国家政权的双重变奏之中。自近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国民政府 民族主义
下载PDF
论万宝山事件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1-22,共2页
1931年7月,日本在东北吉林挑起了万宝山事件。万宝山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国民政府当局交涉解决万宝山事件。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必须首先安定内部才更有力量一致对外。国民政府没有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上作出明智的权衡... 1931年7月,日本在东北吉林挑起了万宝山事件。万宝山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国民政府当局交涉解决万宝山事件。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必须首先安定内部才更有力量一致对外。国民政府没有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上作出明智的权衡,因而其"安内"的施政手段是不得人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国民政府 攘外 安内
下载PDF
万宝山事件浅析
4
作者 孙洪玉 于耀洲 《理论观察》 2013年第8期55-56,共2页
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前夕,日本为了武装侵占中国东北而蓄意制造的借口之一,也是企图出兵东北的一个尝试。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长春县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1931年7月,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 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前夕,日本为了武装侵占中国东北而蓄意制造的借口之一,也是企图出兵东北的一个尝试。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长春县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1931年7月,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强行开垦农田,打伤多人。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并且极力扩大事端,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关系,旨在激化中朝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日本一手制造的万宝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阴谋。使得中国和朝鲜两个共同被日本侵略的民族的关系遭到破环,也为发动九一八侵略中国东北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侵略中国 影响
下载PDF
1931年《中央日报》对日舆论——以万宝山事件为中心
5
作者 盛开放 张雪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3-106,共4页
1931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万宝山事件始末、中日外交活动、社会各界对日态度,以及中日两国关系进行了大量舆论报道,揭露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有助于中国社会各阶层认识... 1931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万宝山事件始末、中日外交活动、社会各界对日态度,以及中日两国关系进行了大量舆论报道,揭露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有助于中国社会各阶层认识日本的侵华本质。然而到了7月底8月初,《中央日报》对日舆论逐渐转向,为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作舆论宣传,走向中国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对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日报 万宝山事件 中日外交
下载PDF
从万宝山事件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
6
作者 何理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107-108,共2页
万宝山事件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前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围绕这一事件与日进行交涉。万宝山事件并非中日之间偶然发生的小摩擦,而是日本蓄意挑的、有计划侵略中国的一次事件,为其以后吞并东北埋下伏笔。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南京国民政府 日本 外交
下载PDF
万宝山事件小说化的差异研究——以安寿吉的《水稻》与李辉英的《万宝山》为中心
7
作者 郭文昕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4期152-160,共9页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鼓励朝鲜移民擅自到远离限制垦居区的中国东北腹地长春,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并由日本警察、宪兵保护强行开垦农田而引起的。万宝山事件不仅仅在中朝日三国之间掀起了历史波澜,...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鼓励朝鲜移民擅自到远离限制垦居区的中国东北腹地长春,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并由日本警察、宪兵保护强行开垦农田而引起的。万宝山事件不仅仅在中朝日三国之间掀起了历史波澜,而且中朝日三国的小说家也纷纷提笔,以自己的视角或方式对此事件进行解读和加工。安寿吉的《水稻》与李辉英的《万宝山》虽然同样以1931年的万宝山事件为题材,但在再现中朝日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注解。本文将比较两部小说,着重分析朝鲜移民对于日本人的态度与朝鲜移民与中国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寿吉 《水稻》 李辉英 万宝山 万宝山事件 小说化的差异
下载PDF
中韩文学中的“万宝山事件”形象化研究
8
作者 任秋乐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4期140-146,共7页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本是中国农民与移民朝鲜农民之间由于水田开垦而发生的土地纠纷,但因日本势力的介入使其升级演变为一起国际事件。日帝借机利用此事为其侵占东北大造舆论,终于在朝鲜半岛煽动起大规模排华事件。对于万宝山事...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本是中国农民与移民朝鲜农民之间由于水田开垦而发生的土地纠纷,但因日本势力的介入使其升级演变为一起国际事件。日帝借机利用此事为其侵占东北大造舆论,终于在朝鲜半岛煽动起大规模排华事件。对于万宝山事件,中、日、韩三国均有作家以此为题材创作过小说。按照时间发表顺序,分别为:日本作家伊藤永之介的短篇小说《万宝山》、中国作家李辉英的长篇小说《万宝山》、韩国作家李泰俊的短篇小说《农军》、安寿吉的中篇小说《水稻》和张赫宙的长篇小说《开垦》。本文选取李辉英《万宝山》、李泰俊《农军》和安寿吉《水稻》三部中韩文学作品为研究文本,通过分析三位作家不同的文学应对方式,探讨作家的民族、阶级、人生经历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中韩文学 万宝山 《农军》 《水稻》
下载PDF
抗战初期国内社会舆论与中韩联合抗日动员——以“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案”为例
9
作者 任念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5,共6页
1931年初爆发的"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案"对中韩关系产生极坏影响。中韩各方政治力量以中国新闻媒体为双方政治主张载体,澄清事实,分析利害,并以此为契机奠定日后中韩联合抗日的政治、社会基础。在国民政府抗日... 1931年初爆发的"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案"对中韩关系产生极坏影响。中韩各方政治力量以中国新闻媒体为双方政治主张载体,澄清事实,分析利害,并以此为契机奠定日后中韩联合抗日的政治、社会基础。在国民政府抗日动员不力的政治局面下,中国新闻界作为现代社会舆论的"公共领域",直接为中韩两国民众事关国家、民族的公共利益表达提供平台,最终整合成更广泛的中韩共识,具有中韩联合抗战的政治导向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朝鲜排华案 中国新闻媒体 社会舆论 中韩联合抗日
原文传递
从万宝山事件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
10
作者 何理 《湘潮(理论版)》 2016年第6期113-114,共2页
万宝山事件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前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围绕这一事件与日进行交涉。万宝山事件并非中日之间偶然发生的小摩擦,而是日本蓄意挑的、有计划侵略中国的一次事件,为其以后吞并东北埋下伏笔。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南京国民政府 日本 外交
原文传递
简论万宝山事件的各方反应与影响
11
作者 车菲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111-112,115,共3页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东北挑拨中朝人民关系而蓄意制造的杀害中国农民的事件。万宝山事件造成了19世纪20年代后半期诸多迫害朝鲜族民众事件和朝鲜反华、排华暴动的发生,导致朝、汉两民族关... 1931年7月发生的"万宝山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东北挑拨中朝人民关系而蓄意制造的杀害中国农民的事件。万宝山事件造成了19世纪20年代后半期诸多迫害朝鲜族民众事件和朝鲜反华、排华暴动的发生,导致朝、汉两民族关系每况愈下。本文主要从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以及事件的影响两个方面揭示其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宝山事件 反应 影响
原文传递
受制于民意的应变:九一八事变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结合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决策和应变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南京国民政府自万宝山事件后,基于革命外交的原则,发动民众贯彻经济绝交,有意利用民意作对日交涉的后盾,此举客观上迎合了民意,同时也促使民意在决策中占据重... 结合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决策和应变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南京国民政府自万宝山事件后,基于革命外交的原则,发动民众贯彻经济绝交,有意利用民意作对日交涉的后盾,此举客观上迎合了民意,同时也促使民意在决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试图继续操作民意却均告失败,最终使民意因素主导了政府的决策,其本质上乃受制于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万宝山事件 南京国民政府 民意 应变 舆论与学潮
下载PDF
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侵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而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柏录 李严 《唐都学刊》 1991年第3期74-78,共5页
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为基点,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政策的历史渊源及其历次侵华战争,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卑劣手段和野蛮行径,提醒中国人民时刻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鼓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大陆政策 关东军 万宝山事件 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变
下载PDF
媒体舆论中的“民族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朝鲜排华事件为中心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8,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时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先后发生了两次排华事件。事态的相关信息被报刊一一载入,因此,本文试图以当时中国各报纸之文字将中、日、朝三方重新放置于同一场域中,通过媒体再现当时的真实场景,凸现媒体舆论的重要作用及不... 20世纪30年代前后,时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先后发生了两次排华事件。事态的相关信息被报刊一一载入,因此,本文试图以当时中国各报纸之文字将中、日、朝三方重新放置于同一场域中,通过媒体再现当时的真实场景,凸现媒体舆论的重要作用及不同媒体对事态的体认,从而探讨中国近代国家建构中的"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舆论 朝鲜排华 万宝山事件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日本预谋发动“九·一九”战争
15
作者 刘贵田 《党政干部学刊》 2001年第9期15-16,共2页
70看前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经过精心策划发动了对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九下,中国死伤人数多达3500万。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勿忘历史,勿忘国耻,为了... 70看前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经过精心策划发动了对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九下,中国死伤人数多达3500万。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勿忘历史,勿忘国耻,为了记住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也为了牢记70年前的国难日本刊特发表《日本预谋发动“九·一八”战争》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东军 东北 日本 日本帝国主义 武装占领 万宝山事件 九·一八 中村事件 侵略者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前夕《东方杂志》对日本侵华舆论观察(1929—1931年)
16
作者 孟凡明 《“九一八”研究》 2016年第1期46-52,共7页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骤然加剧。通过剖析九一八事变前的中日困局,揭示日本侵华新政策及其后随之发生的万宝山事件。从《东方杂志》的舆论可以看出日本为侵占中国东北处心积虑,无孔不入,企图实现将东三...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骤然加剧。通过剖析九一八事变前的中日困局,揭示日本侵华新政策及其后随之发生的万宝山事件。从《东方杂志》的舆论可以看出日本为侵占中国东北处心积虑,无孔不入,企图实现将东三省变成第二个朝鲜的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杂志》 中日困局 经济危机 万宝山事件
原文传递
为了明天的纪念
17
作者 戴明海 肖军峰 +14 位作者 胡玉军 范喜军 李建军 秦洪波 徐洪勇 闫春欧 陈士才 尚瑞红 门志坤 刘速 陈春鹏 张凤坡 李能 姜玉军 安阳 《东北后备军》 2005年第8期28-34,共7页
仅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此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东北抗日民族英雄。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 东北抗日民族英雄 万宝山事件 中村事件 日本
原文传递
日本关东军为何选择“九·一八”侵华
18
作者 史丁 《书摘》 2005年第12期84-86,共3页
寻找发动战争的口实日本法西斯为发动侵略战争,不断制造事端,大肆渲染"满蒙危机",为行使武力寻找借口。1931年春夏发生的"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就是最突出的事例。万宝山是长春的小村镇,当时汉奸郝... 寻找发动战争的口实日本法西斯为发动侵略战争,不断制造事端,大肆渲染"满蒙危机",为行使武力寻找借口。1931年春夏发生的"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就是最突出的事例。万宝山是长春的小村镇,当时汉奸郝永德将盗租的农田转包给无籍朝鲜人耕种,并在其他农户耕地上开掘沟渠,引起纠纷。日本遂出动武装警察,镇压当地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东军 中村事件 万宝山事件 东北军 北大营 东北边防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