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⑦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金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4期24-24,共1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这一重要理念是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包含着从万物相联而非孤立片面的角度看待...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这一重要理念是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包含着从万物相联而非孤立片面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价值观念,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直接经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态理念 宇宙万物 直接经验 天人合一 万物并育 文化传承发展 重要理念
下载PDF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锐中 《新西部》 2022年第11期39-39,共1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出自《中庸》,其意思是自然界万物同时生育生长而不相互妨碍加害,且依照各自的法则而不相互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这句经典名言,比如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出自《中庸》,其意思是自然界万物同时生育生长而不相互妨碍加害,且依照各自的法则而不相互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这句经典名言,比如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以及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到这句话,是以全球视野来诠释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层底蕴和时代价值,展现现代中国的开放胸襟和治理理念,从而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典名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 马克思诞辰 传统经典文化 文明交流互鉴 相互冲突
下载PDF
万物并育,道并行
3
作者 易爻 《少儿国学》 2024年第7期2-5,共4页
天地生发万物,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而天地万物又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比如四季有春夏秋冬,草木物候各有不同;天体有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各循其道。人生天地宇宙之中,形体外貌千差万别,所思所想也是千人千面。
关键词 运行轨迹 天地万物 自然规律 春夏秋冬 日月星辰 万物并育
原文传递
万物并育 大道同行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侧记
4
作者 史玉杰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共2页
三月,博鳌,行到崖州南更南,天连海处山连山。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各国嘉宾行进在草长莺飞、椰青争翠的东屿岛上,步铿锵,语欢畅,一派特有的中国博鳌气象。今年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会议,有来... 三月,博鳌,行到崖州南更南,天连海处山连山。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各国嘉宾行进在草长莺飞、椰青争翠的东屿岛上,步铿锵,语欢畅,一派特有的中国博鳌气象。今年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会议,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参与讨论,年会期间举行了40余场分论坛、圆桌会议等活动,以“万物并育·大道同行”为年度话题的宗教分论坛格外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鳌亚洲论坛 万物并育 东屿岛 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5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3年第6期60-60,共1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
关键词 全球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 合作共赢 和睦相处 并行 相悖 倡议
原文传递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6
《初中生天地》 2023年第20期14-15,共2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 合作共赢 和睦相处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人民
原文传递
万物并育 百花齐放——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的多彩成长教育
7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第3期91-92,共2页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创建于1967年,1997年合并海淀区潘庄小学,形成一校两址办学格局。南校区坐落在海淀区花园村社区,占地3900余平方米;北校区坐落在海淀区潘庄社区,占地4600余平方米。现有39个教学班,1493名学生,86名正式教职...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创建于1967年,1997年合并海淀区潘庄小学,形成一校两址办学格局。南校区坐落在海淀区花园村社区,占地3900余平方米;北校区坐落在海淀区潘庄社区,占地4600余平方米。现有39个教学班,1493名学生,86名正式教职员工。学校以"万物并育百花齐放"为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村 万物并育 成长教 潘庄 人文精神 艺术情趣 办学格局
原文传递
力争重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图景
8
作者 张旭东 《今日中国》 2021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一出自《中庸》的名句,点明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然而,在人类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不断加剧。整体而言,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气候危机愈演愈...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一出自《中庸》的名句,点明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然而,在人类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不断加剧。整体而言,地球的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气候危机愈演愈烈,生物种群面临急剧萎缩的严峻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危机 生物种群 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 《中庸》 万物并育 和谐相处 严峻局面
下载PDF
甲午马年习近平外交思想与特色的研究
9
作者 邹丹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8期77-78,110,共3页
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色彩,无论是基于对思想史的考察,还是对《易经》思想的阐释,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易经》它不仅开启了儒家思想,并对道家、中国佛学等思想都有着重要影响还开启的对世界秩序的探索,随着中国... 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色彩,无论是基于对思想史的考察,还是对《易经》思想的阐释,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易经》它不仅开启了儒家思想,并对道家、中国佛学等思想都有着重要影响还开启的对世界秩序的探索,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易经》中的大智慧《泰卦》和《否卦》所代表的建构和谐世界秩序的外交形式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另外,习近平外交特色强调共生、共存、共赢,当中特别强调尊重彼此的文明。文明是一个国家的根,任何一个伟大的文明,应该做到欣赏各自之美,同时又要撑托彼此之美,只有各美共存,才能天下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并育 道并行 泰卦 否卦 共生、共存、共赢 互尊文明
下载PDF
《今天,如何做校长》:好校长所必需的领导力
10
作者 刘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4,共1页
在《今天,如何做校长》一书中,作者严华银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众多校长实践的思考反省,认为当下校长遇到问题时,需要回到教育的本源来思考,回到学校的文化价值来思考。为此,要着力做好三件事:做好教学的领导,做好教师发展的带头人,做学... 在《今天,如何做校长》一书中,作者严华银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众多校长实践的思考反省,认为当下校长遇到问题时,需要回到教育的本源来思考,回到学校的文化价值来思考。为此,要着力做好三件事:做好教学的领导,做好教师发展的带头人,做学校文化的建设者。首先,校长的领导力应该建立在人品上。建立在毫无恻隐之心、能而不为、独断专行之上的领导力如沙滩上的大厦,当风浪涌来时必将轰然倒塌。校长的人品应像蝴蝶扇动的翅膀,其言其行,会在教师和学生心底激荡出层层涟漪,其人品鲜明地体现在身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涟漪 华银 力如 发展高度 万物并育 人格魅力 人格力量 彼得
下载PDF
奏响校园和谐的主旋律
11
作者 田武军 《教育家》 2016年第7期82-83,共2页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获取人生幸福的源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获取人生幸福的源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笔者就自己的校园管理经验,谈一些肤浅的见解。校长要会管好自己首先,是无我校长对自身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无我。多说平常话,多做平常事,多交平常人,以一颗平常心,为更多平常人搞好服务。校长无我,才能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管理 万物并育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认识 校园网络建设 国学经典 独自一人 爱国主义教 道德修养 要会
下载PDF
特殊日子里的美好故事
12
作者 王萍 《中小学德育》 2020年第3期70-71,共2页
《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其意思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不会像西方文化中所讲的"丛林法则"和"零和思维",而是一个&... 《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其意思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不会像西方文化中所讲的"丛林法则"和"零和思维",而是一个"天人和谐"的统一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人与人之间是相生相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法则 天人和谐 《中庸》 万物并育
下载PDF
融万紫千红,合人间春色
13
作者 刘长宝 《新世纪智能》 2019年第52期1-1,共1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日出日落,潮落潮涨,云开云散。松声谡谡,风声澹澹;山光沉沉,花光灼灼。物各有性,共存相生,各美其美,仪态万方,融万紫千红,合人间春色。自然风物如此,词坛亦如是。回眸中国词坛七八百年的不断摩荡、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日出日落,潮落潮涨,云开云散。松声谡谡,风声澹澹;山光沉沉,花光灼灼。物各有性,共存相生,各美其美,仪态万方,融万紫千红,合人间春色。自然风物如此,词坛亦如是。回眸中国词坛七八百年的不断摩荡、不断蜕变的流变历程,欣赏这丛丛霞飞彩流、动人心魄的诗国奇葩,深悟到如此丰腴瑰美的景观,正是融合了各个流派的风格。若一枝独秀,则争奇斗艳的词坛春色将黯然无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日落 自然风物 各美其美 流变历程 万物并育 一枝独秀 人间
下载PDF
习近平访欧引用名言辑选
14
作者 本刊综合 《群众》 2014年第9期52-52,共1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连续撰文、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主张,展现积极外交风格。文章和讲话论证雄辩,旁征博引。本刊特整理习近平引用名言语录,供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连续撰文、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主张,展现积极外交风格。文章和讲话论证雄辩,旁征博引。本刊特整理习近平引用名言语录,供读者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总部 中法建交 兼善天下 战略对话 中法关系 忘战必危 周年纪念 民族精神 个人品德 万物并育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先进内核
15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3年第12期42-42,共1页
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先进内核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自强的品质。《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些极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先进内核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自强的品质。《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些极其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遵循规律、精进自强。二是创新的精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和"穷变通久",都是古代社会创新思维的反映,为近代人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动力之源。三是辩证的思维。《道德经》中难与易、兴与废、荣与辱、生与死的互相转换,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性。正是这种辩证思维形成了人们的宇宙观和知变、应变、适变、善变的人生法则,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思辩的内在活力,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指向未来的超越性价值。四是和谐的哲理。孔子云:"和为贵。"《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荣与辱 历史孕 君子以自强不息 精神品质 古代社会 天行健 万物并育 内在活力 指向未来的
下载PDF
共享未来,共谋发展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今日中国》 2021年第11期5-5,共1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就洞悉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相处之道。2000多年后,中国承继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化如此迅猛发展、人类面临日益紧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的当代,更加明晰生物多样性...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就洞悉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相处之道。2000多年后,中国承继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化如此迅猛发展、人类面临日益紧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的当代,更加明晰生物多样性之于人类生存的地球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处之道 共谋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万物并育 现代化 严峻挑战
下载PDF
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17
作者 刘毅 寇江泽 +5 位作者 于洋 杨文明 刘温馨 宋豪新 周亚军 蒋云龙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2年第6期21-23,共3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让我们共同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2022年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让我们共同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2022年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携手努力,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 缔约方大会 万物并育 谋划发展 视频方式 蒙特利尔
下载PDF
“权衡与选择”讲评
18
作者 吕永海 《新世纪智能》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④落叶他乡树,寒灯...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④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孟子》 万物并育
下载PDF
“权威与选择”讲评
19
作者 吕永海 《新世纪智能》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④落叶他乡树,寒灯...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④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孟子》 万物并育
下载PDF
“天人合一”:传统生态智慧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0
作者 高国荣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指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是内嵌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指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是内嵌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生态理念实现了“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求是》 传统生态智慧 生态理念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传承发展 万物并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