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从赵树理的戏曲现代戏创作谈起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玉琼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万象楼》和《十里店》两个上党梆子现代戏直接导致了赵树理在20世纪起伏跌宕的生命历程。把握赵树理"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的命运,不仅可以洞察赵树理从40年代到60年代创作思想的变化,而且也可以揭示戏曲现代戏&q... 《万象楼》和《十里店》两个上党梆子现代戏直接导致了赵树理在20世纪起伏跌宕的生命历程。把握赵树理"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的命运,不仅可以洞察赵树理从40年代到60年代创作思想的变化,而且也可以揭示戏曲现代戏"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规定性下掩藏的偏离现实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楼 《十里店》 现实性
原文传递
为文艺通俗化大声疾呼——1942年晋冀豫边区文化人座谈会期间的赵树理
2
作者 郜林涛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2-94,共3页
赵树理坚持通俗化、大众化文艺方向,却不为太行文艺界所承认。在1942年太行文化人座谈会上,杨献珍等领导旗帜鲜明地支持赵树理的观点,对某些文化人脱离政治、脱离现实、脱离群众,忽视通俗化、大众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至此,党在抗... 赵树理坚持通俗化、大众化文艺方向,却不为太行文艺界所承认。在1942年太行文化人座谈会上,杨献珍等领导旗帜鲜明地支持赵树理的观点,对某些文化人脱离政治、脱离现实、脱离群众,忽视通俗化、大众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至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文艺)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通俗化 文化人座谈会 万象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