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熙凤“三人木”的本文诠释
1
作者 李正学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代"七出"婚姻文化的生动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三人木 七出
下载PDF
“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新民 乔聪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S2期33-34,共2页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册词 ,解释甚多 ,亦有纷争处 ,王熙凤册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句即其一 ,本文结合文意 ,具体分析 ,以求在前人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一从 二令 三人木
下载PDF
重揭《红楼梦》“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
3
作者 王远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对“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的探究,必须用脂砚斋所批之“拆字法”。谜底应是“六人令休”之意。“六人令休”是曹雪芹创作思想中存在的“因果报应观”的具体表现。这句谶语是曹雪芹在对王熙凤“爱而知其恶”的矛盾心理下设计的。
关键词 《红楼梦》 一从二令三人木 因果报应观
下载PDF
“一从二今三人木”诸说漫评
4
作者 刘福勤 《红楼》 2003年第4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小说 红学 “一从二今三人木 句式 注释
原文传递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析《红楼梦》凤姐的判词
5
作者 王俊德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2-25,40,共5页
“一从”的意义,应该是凤姐对贾母与王夫人的顺从或对上的顺从。这一特征在整部《红楼梦》中几乎无处不在。“二令”的意义,当然是指凤姐对下的使令。与第一点一样,这一点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三人木”的意义其实极为清晰,人木合一... “一从”的意义,应该是凤姐对贾母与王夫人的顺从或对上的顺从。这一特征在整部《红楼梦》中几乎无处不在。“二令”的意义,当然是指凤姐对下的使令。与第一点一样,这一点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三人木”的意义其实极为清晰,人木合一,休也。不过这里的休并不是凤姐被贾琏休弃,前已论及,贾琏根本没有休妻的必要。“休”乃是万事皆休的意思。与休妻没有半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凤姐 一从 二令 三人木
下载PDF
双关的语言环境
6
作者 高有悔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5-23,共9页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形式.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总是要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思想感情的.说写者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读者要通过语言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但有时因为时地不同,对象不同,说写者没能使对方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听读者没能...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形式.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总是要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思想感情的.说写者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读者要通过语言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但有时因为时地不同,对象不同,说写者没能使对方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听读者没能通过对方的语言真正理解对方的思想,这就是说抽象语言所表现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具体思想有时是有矛盾的.比如,老张、老李,这本是人们间的普通你呼,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老Q”就不同了,它特别表现出一种敬畏之情,因为革命党进城了,使赵太爷恐惧,而阿Q这时在赵太爷眼里是代表革命党的,因此他就把平时叫惯了的“阿Q”改为“老Q”了.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家后,在年终祝福时,祥林嫂还和以前一样去帮助拿祭器.鲁四婶因为她是再嫁过的人,不干不净,就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这话里就包含了鲁四婶对祥林嫂鄙视的感情,祥林嫂也意识到鲁四婶的用意,讪讪地缩了手.到第二年祭祖时,祥林嫂又去拿祭器,鲁四婶又说,“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同样一句话,祥林嫂听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环境 黛玉 祥林嫂 宝玉 辞面 说写 用双关语 听读 交通员 三人木
下载PDF
一场欢喜忽悲辛——从“尤娘事件”中见凤姐性格的悲剧色彩
7
作者 贺春秋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42-43,共2页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的一个令人难忘的不朽的艺术形象.她那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英姿,所显示出的“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的美丽与“裙衩一二可齐家”“男人万人不及一”的才华,以及她愈奋力抗急愈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都是十分引...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的一个令人难忘的不朽的艺术形象.她那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英姿,所显示出的“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的美丽与“裙衩一二可齐家”“男人万人不及一”的才华,以及她愈奋力抗急愈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都是十分引人入胜的.“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曹雪芹的这段叛词一开始就预示了凤姐未来之不幸,而其中一个“哭”字,则更为凤姐命运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调.凤姐身为贾府的管家少奶奶,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地位不能不使她陷入那长辈、平辈、小辈、本家、亲戚和男女奴仆之间的种种纠葛、层层矛盾冲突的旋涡中心,若不具备独到的心计权术机变,一个孙媳妇辈的年轻女子,随时都会被吞噬、被卷没而粉身碎骨.面对这一切,凤姐这位目光四射、手腕灵活的少妇,竟能见风驶船、多方应付,处处闪现她的才智的锋芒.然而,尽管如此,她仍避免不了“冰山之雌凤”终无立锥之地的惨运.她原该有更好一些的命运,而在特定的关系制约下,终于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尤其是在“尤二姐事件”中,作者极生动地刻画出这个聪明、漂亮、能干的“凤辣子”赋予她以吸引读者的极大魔力,同时也渗透着凤姐性格中深隐着的悲剧色彩.有人说凤姐爱笑,我觉得这只是看在现象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姐 悲剧意义 尤二姐 悲剧色彩 悲辛 性格 封建礼教 三人木 家族统治 接受既成事实
下载PDF
《红楼梦》太虚幻境诗画歌词释
8
作者 乃彰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太虚幻境 金陵十二钗 王夫人 宝玉 黛玉 “金玉良缘” 歌词 大观园 三人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