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代之礼到万国公法:试析郭嵩焘接受国际法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广欣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6,共11页
本文试图沟通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的传统学术著作和他出使前后的日记、奏稿及书信,以探讨其对外交涉的依据。郭氏诠释儒家经典时指出,"三代宾客之礼"包含对外交涉的真理。出使前后通过阅读《万国公法》等国际法译著,并与&q... 本文试图沟通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的传统学术著作和他出使前后的日记、奏稿及书信,以探讨其对外交涉的依据。郭氏诠释儒家经典时指出,"三代宾客之礼"包含对外交涉的真理。出使前后通过阅读《万国公法》等国际法译著,并与"万国公法讨论会"交往,他才意识到近代外交应以"万国公法"为依据。然而,郭氏接受"公法",并不意味着放弃"三代之礼",恰恰相反,他是将"公法"当成"三代之礼"精神在当代的体现而加以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经典诠释 外交 国际法 万国公法 宾客之礼
下载PDF
孔子的历史认同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金海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189,共6页
孔子以三代之礼作为历史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亲仁追孝、倡德务民等内、外两个向度上的认知与拓展,把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新的伦理观念贯注进了传统之礼,从而将礼中宗教、伦理、政治等几种因素进一步有机整合。孔子在认同礼之教化及... 孔子以三代之礼作为历史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亲仁追孝、倡德务民等内、外两个向度上的认知与拓展,把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新的伦理观念贯注进了传统之礼,从而将礼中宗教、伦理、政治等几种因素进一步有机整合。孔子在认同礼之教化及其对现实重要性的同时,还提出"忠恕"、"和而不同"等思想,表明了一种具有认同意识的"天下"观念,此观念不仅强调以尊礼为内涵的世界秩序,而且体现了对西周以来"天命"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这是其认同三代之礼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历史认同 三代之礼 和而不同 天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