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气雷达三体散射长钉回波特征分析
1
作者 孟蕾 桑友伟 +2 位作者 夏扬 高文娟 刘达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5-685,共11页
利用2016—2020年中国中东部地区47个强对流个例中50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资料,在筛选出2626个样本的基础上,分析三体散射长钉(TBSS)特征。结果表明:TBSS在1.5 km和5 km高度附近出现频次最高;在2.4°仰角出现... 利用2016—2020年中国中东部地区47个强对流个例中50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资料,在筛选出2626个样本的基础上,分析三体散射长钉(TBSS)特征。结果表明:TBSS在1.5 km和5 km高度附近出现频次最高;在2.4°仰角出现频次最高。TBSS主要出现在雷达静锥区边缘至雷达径向距离210 km范围,在距离雷达115 km附近达到峰值;TBSS在雷达极坐标系中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形势;当对流风暴移动方向与雷达径向方向的夹角大于30°时有利于观测到TBSS。TBSS回波强度在起始端径向向外0~15 km范围内迅速降低至5 dBz,15 km之后在-5~10 dBz波动,TBSS区域中70%以上为低于25 dBz的弱回波;99%的TBSS长度小于40 km,不同长度的TBSS形态符合正态分布。TBSS出现频次和长度与强回波的中心最高值和区域面积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长钉(tbss) 天气雷达 分布特征 雷达回波 冰雹
下载PDF
朗伯三锥体的激光后向二维散射成像仿真
2
作者 宫彦军 杨文铧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4-19,共6页
利用目标激光后向散射光强的表达式推导激光后向二维散射成像公式,在计算朗伯三锥体的激光后向散射光强表面积分的公式中增加窗函数得到朗伯三锥体的激光后向二维散射成像公式。根据成像单元的激光散射强度获得图像结果,把最高强度的灰... 利用目标激光后向散射光强的表达式推导激光后向二维散射成像公式,在计算朗伯三锥体的激光后向散射光强表面积分的公式中增加窗函数得到朗伯三锥体的激光后向二维散射成像公式。根据成像单元的激光散射强度获得图像结果,把最高强度的灰度级设定为255,其他强度等比例缩小,得到256级灰度图像。提出两种成像方法:统一积分法、差异积分法。统一积分法得出的成像结果有缺陷,差异积分法仿真出来的图像克服了这个缺陷。利用射线跟踪解决三锥体面元之间的遮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伯 激光二维成像 激光散射
下载PDF
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朱敏华 俞小鼎 +2 位作者 夏峰 周红根 王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23,共9页
该文从干冰球和水球的散射特征出发,分析了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利用连云港CINRAD/SA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6月26日发生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体... 该文从干冰球和水球的散射特征出发,分析了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讨论了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利用连云港CINRAD/SA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6月26日发生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体散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三体散射在业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生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区强度超过60 dBz,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值小于18 dBz,长度通常小于14 km;径向速度整体上为朝向雷达的低值,谱宽很大,可达13 m/s以上;首次观测到三体散射后,可立即预报有大冰雹将降落到下游地区,提前量在20 min以上,这些结果为利用三体散射预报冰雹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多普勒天气雷达 基本反射率因子 大冰雹
下载PDF
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三体散射自动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萍 杜雪峰 徐考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1-718,共8页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用链码技术将走向一致的区域边界的比例定量地描述出来,以此解决长直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短三体散射的区域断裂和长三体散射的远端粘连具有不敏感性,对三体散射的总击中率达到94.8%,误警率不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楔状识别 链码特征提取 冰雹预警
下载PDF
一次雹灾天气过程的三体散射研究
5
作者 许晶 孔文甲 +5 位作者 周志花 赵海波 李林惠 张连霞 郭艳梅 訾倩倩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4期57-63,共7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7月一次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强冰雹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三体散射与风暴云团三维结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较S波段雷达容...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7月一次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强冰雹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三体散射与风暴云团三维结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较S波段雷达容易出现三体散射。(2)三体散射现象和55或60 dBZ等强回波密切相关,尤其是60 dBZ强回波出现时,三体散射现象也随之出现。(3)60 dBZ冰雹云体积即使在50 km^(3)以下也会出现三体散射。(4)在本个例中发现多重三体散射,其特征是在雷达径向上三体散射长度较长,为强回波距地高度的3~5倍,随着多重散射次数的增加,散射越来越弱,故多重三体散射强度沿着强回波径向上逐渐减弱。(5)三体散射现象首次出现后,开始出现冰雹,下沉气流使冰雹云回波顶高迅速下落,其中60 dBZ回波顶高下落最为明显,垂直厚度减少最为严重。大冰雹降落后60 dBZ回波底高迅速抬升,体积急剧减小,之后风暴云团回波顶高、体积进入平稳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多重散射 积变化
下载PDF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被引量:62
6
作者 廖玉芳 俞小鼎 +2 位作者 吴林林 何彩芬 尹忠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820,共9页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同时对目前国内S波段雷达所观测到的最典型的三体散射个例从“三体散射回波”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最小反射率因子显示阈值为-5dBz的情况下,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在60dBz左右,86%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强度≥63dBz时;(2)TBSS长度与强反射率因子核心区面积大小及反射率因子核最大强度呈密切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反射率因子核心强度越大,高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越大,TBSS的长度就越长;(3)TBSS出现的最大高度为12.5km,最低高度是1.1km;61%的TBSS出现在3~6km高度之间,TBSS在4~5km高度出现次数最多,然后向上、向下减少;TBSS长度≥10km的出现次数同样以4~5km高度最多,然后向上、向下迅速减少;(4)TBSS主要在雹暴位于雷达的西半边时出现;(5)雹暴云在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上空均能产生雷达TBSS;(6)TBSS的持续时间几乎都超过30min,其中持续时间在30~60min的情况居多,还有部分TBSS持续时间超过90min;(7)在出现TBSS时,几乎所有雹暴都降了2cm以上的强冰雹,同时80%左右的产生2cm以上直径冰雹的强雹暴都产生了三体散射,因此TBSS可以作为强冰雹的一辅助预警指标,以有效降低强冰雹预警的虚警率;(8)在产生三体散射的23个强雹暴中,有一半以上是超级单体和准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雹暴中的中气旋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天气雷达 散射 统计与个例研究 强冰雹预警 超级单雹暴
下载PDF
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雹暴三体散射统计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何炳伟 胡振菊 +1 位作者 高伟 陈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62,共8页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体产生的404次三体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三体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三体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体产生的404次三体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三体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三体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dBz,在此临界值之上,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越易产生三体散射;(2)风暴核回波强度的垂直分布是三体散射出现频数在高度4km左右、仰角1.5°、距离90km左右达到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3)三体散射随方位分布在180°~360°出现频数最多,风暴单体移动下风方有径向长度较长的回波区时,导致三体散射特征被覆盖,是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根本原因,风暴单体相对雷达位置和移动方向通常决定径向外侧是否有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回波;(4)三体散射回波强度与风暴径向外侧弱回波相当或强时,三体散射特征能被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长钉 强雹暴 频次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INRAD/SA三体散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晋勤 邱赠东 聂德兴 《气象科技》 2007年第B12期79-81,85,91,共5页
对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4次三体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体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 dBz以上,三体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可能伴有灾害性大风。
关键词 CINRAD/SA 散射 冰雹 强对流
下载PDF
CINRAD/SA三体散射特征分析
9
作者 邱赠东 冯晋勤 聂德兴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A02期146-148,共3页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四次"三体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体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 z以上,三体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前...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四次"三体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体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 z以上,三体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可能伴有灾害性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散射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氢原子三重微分散射截面与能量分配的关联
10
作者 邱巍 王秀梅 张程华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氢原子单离化是原子物理中最简单的三体相互作用问题,但是由于长程的库仑作用的影响,带电粒子与原子碰撞的单离化过程仍有许多难以克服和未能解决的困难.利用跃迁矩阵元的后滞形式,同时,取末态波函数为库仑波函数和平面波函数的乘积,在... 氢原子单离化是原子物理中最简单的三体相互作用问题,但是由于长程的库仑作用的影响,带电粒子与原子碰撞的单离化过程仍有许多难以克服和未能解决的困难.利用跃迁矩阵元的后滞形式,同时,取末态波函数为库仑波函数和平面波函数的乘积,在初态里 ,波函数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库仑波和氢原子基态的乘积,另一部分是两电子的相对运动的库仑波和质心运动的平面波.对于快电子仍然取为平面波,如果在忽略了质心运动和两电子相对库仑波的指数因子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一些实验在数值上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2E)反应 重微分散射截面 峰值 反冲峰值
下载PDF
14MeV中子在氘核上引起的三体破裂反应截面测量
11
作者 万代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2-34,共3页
在n-D 破裂反应中,中子-中子准自由散射测量,可以研究三核介限内未态相互作用和准自由散射过程,确定核子-核子低能散射参数,提供实验和计算之间量的比较,它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叙述E_n=14Mev 时,D(n,nn)P反应,共平面... 在n-D 破裂反应中,中子-中子准自由散射测量,可以研究三核介限内未态相互作用和准自由散射过程,确定核子-核子低能散射参数,提供实验和计算之间量的比较,它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叙述E_n=14Mev 时,D(n,nn)P反应,共平面并对称排列的中子-中子准自由散射测量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束 MeV 反应截面 对称排列 散射过程 限内 闪烁 中子探测器 脉冲形状甄别
下载PDF
某三体舰船外形雷达隐身性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竞争 韩端锋 郑向阳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7期62-67,共6页
根据舰船外形雷达隐身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隐身单体舰艇,对某三体舰船进行外形雷达隐身优化设计,提出某三体舰船外形雷达隐身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舰船RCS值计算方法,利用微波仿真软件CST来计算雷达散... 根据舰船外形雷达隐身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隐身单体舰艇,对某三体舰船进行外形雷达隐身优化设计,提出某三体舰船外形雷达隐身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舰船RCS值计算方法,利用微波仿真软件CST来计算雷达散射截面积,对舰船隐身优化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雷达隐身 雷达散射截面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朗伯三锥体的后向LRCS 被引量:3
13
作者 宫彦军 谭佳伟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12-17,共6页
朗伯三锥体的LRCS计算对激光雷达识别目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目标的激光雷达横截面(LRCS)的计算是为利用激光雷达方程计算目标的平面波激光的散射功率所需要的。本文给出朗伯三锥体LRCS的统一积分法和差异积分法的两种计算方法,其... 朗伯三锥体的LRCS计算对激光雷达识别目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目标的激光雷达横截面(LRCS)的计算是为利用激光雷达方程计算目标的平面波激光的散射功率所需要的。本文给出朗伯三锥体LRCS的统一积分法和差异积分法的两种计算方法,其中差异积分法克服统一积分法中存在的舍掉误差,这个误差是在计算时存在分母为0情况,舍掉的误差。三椎体不是凸体,利用射线跟踪设计遮挡剔除算法,实现朗伯三椎体后向LRCS的精确计算。分析观测方向的方位角、观测方向的天顶角和目标尺寸对LRC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伯 激光散射
下载PDF
“2012.4.11”两个强降雹超级单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4
作者 陈秋萍 陈齐川 +1 位作者 冯晋勤 黄铃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两个强风暴单体的形势背景、强对流发生条件、强风暴单体演变及结构特征、风暴异同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对流过程是发生在强...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两个强风暴单体的形势背景、强对流发生条件、强风暴单体演变及结构特征、风暴异同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对流过程是发生在强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高层冷平流降温减湿、低层暖平流增温增湿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高CAPE值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条件;上干下湿的水汽分布有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的产生;适宜的0℃、-20℃层高度使此次过程地面以降雹为主;地面倒槽低压、辐合线及低层锋区的南压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因子。(2)两个强降雹单体雷达回波共同特征是降大雹前均出现了三体散射长钉回波,弱回波区,回波强度强,VIL密度均大于4 kg·m^(-3),成熟阶段均右偏高空风约30°。(3)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Ⅱ的中气旋维持2个多小时,它保证了一支强上升气流支撑空中大冰雹的增长,维持了雷暴的持续发展,使其生命史长达近6 h,同时也存在前侧、后侧入流缺口,反映了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存的风暴动力特征,其高层辐散更强,移动路径东略偏南且移向稳定,平均右偏高空风约28°,移速均匀为14 m·s^(-1);超级单体风暴Ⅰ的中气旋维持时间仅十几分钟,且处于弱中气旋的下限,其高层辐散和上升气流更弱,风暴生命史更短,移动路径东略偏北,除成熟阶段外右偏高空风10°~20°。这些差异与产生风暴的环境条件如垂直风切变、垂直涡度等存在差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 中气旋 散射 垂直风切变 相对风暴螺旋度
下载PDF
利用改进三分量分解与Wishart分类的极化SAR图像建筑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修国 姜萍 +1 位作者 陈启浩 陈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13,共8页
本文针对基于Freeman分解的建筑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圆极化相关系数实现选择性去取向,同时引入广义体散射模型,构建了面向建筑提取的改进三分量分解模型,以准确分析地物的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综合利用改进三分量分... 本文针对基于Freeman分解的建筑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圆极化相关系数实现选择性去取向,同时引入广义体散射模型,构建了面向建筑提取的改进三分量分解模型,以准确分析地物的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综合利用改进三分量分解与Wishart迭代分类算法的极化SAR图像建筑提取方法。使用E-SAR全极化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与植被的误分,并提高建筑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建筑提取 分量分解 选择性去取向 散射模型
下载PDF
广东大冰雹风暴单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胜 罗聪 +2 位作者 张羽 李怀宇 何如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5,共9页
选取2004—2012年广东省12个大冰雹风暴单体为样本,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计算了最大反射率因子及其高度等多个雷达参数,分析了三体散射、旁瓣回波和环境温度层上回波特征以及大冰雹与非冰雹风暴单体间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差异。结... 选取2004—2012年广东省12个大冰雹风暴单体为样本,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计算了最大反射率因子及其高度等多个雷达参数,分析了三体散射、旁瓣回波和环境温度层上回波特征以及大冰雹与非冰雹风暴单体间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差异。结果表明:大冰雹风暴单体发展均非常旺盛,最大反射因子多超过65 dBZ,对应高度几乎都达到5 km。除受周围大范围雷达回波影响外,大冰雹风暴单体均观测到了三体散射或旁瓣回波特征,并具有一定的预报提前量;在0℃和-20℃层高度上的最大反射率因子均超过54 dBZ。大冰雹风暴单体与非冰雹风暴单体相比,低层回波迅速增加,强核心区垂直伸展更深厚,回波垂直递减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雹暴 雷达特征 散射特征 环境温度 垂直廓线
下载PDF
两次长寿命孤立超级单体风暴结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玉洁 苑文华 张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8-1068,共11页
利用山东济南和河北石家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实况和探空观测资料,对2013年9月15日和2018年5月12日分别发生在鲁中山区南部及河北邢台地区的两次严重致灾超级单体风暴(分别简称0915风暴和0512风暴)演变特征、环境参数及气... 利用山东济南和河北石家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实况和探空观测资料,对2013年9月15日和2018年5月12日分别发生在鲁中山区南部及河北邢台地区的两次严重致灾超级单体风暴(分别简称0915风暴和0512风暴)演变特征、环境参数及气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915和0512风暴均产生于较强西北气流环境背景下,具有强的不稳定和中等强度以上垂直风切变。旺盛阶段风暴参数存在明显差异,0915风暴的风暴参数基于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Cells-Vertical Integrated Liquid,C-VIL)、最大反射率因子(Maximum Reflectivity,用DBZM表示)和强中心高度(Height Top,HT)平均值明显大于0512风暴。旺盛阶段0915风暴中气旋旋转强度明显大于0512风暴。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和垂直风切变的差异性是导致风暴参数和气流旋转强度差异性的关键因素,0915风暴过程CAPE大于0512风暴,决定了其风暴内部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大于0512风暴,0915风暴过程具有的更强的垂直风切变,使其上升气流旋转强度明显大于0512风暴,强的旋转上升气流利于风暴核的悬垂与维持,从而产生较强的冰雹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 中气旋 散射 旋转强度
下载PDF
陕西商洛“6·30”强冰雹过程环境条件及雷达特征分析
18
作者 郭莉 黄少妮 +3 位作者 董淑珍 刘坤 井宇 郑亚宁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利用地面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ERA5(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6月30日陕南东部一次极端强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及雷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带动高层干冷空气南下,叠加... 利用地面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ERA5(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6月30日陕南东部一次极端强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及雷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带动高层干冷空气南下,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造成强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较强的低层水汽输送及辐合、强的对流有效位能、适宜的0℃和-20℃等温线高度、0-6 km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为冰雹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中高层冷空气及地面冷池触发了强对流天气。适宜的冷暖云厚度有利于雹粒的增大;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小雹粒在丰富的过冷水中循环增长。基本反射率因子图上有三体散射,最强反射率因子达65 dBZ以上,剖面图上有低层弱回波区、中高层回波悬垂,50 dBZ以上的强回波核心位置有超过-20℃等温线高度。基本速度图上有中气旋特征,回波顶高对对流发展和减弱有一定指示意义。垂直液态水含量跃增20 kg·m^(-2)以上对冰雹天气预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 冰雹 位势不稳定 散射 中气旋
下载PDF
江苏阜宁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玉洁 苑文华 徐百言 《干旱气象》 2019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2016年6月23下午,江苏阜宁发生罕见的冰雹、龙卷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盐城SA新一代雷达资料分析此次过程的风暴特征,并与2018年5月12日邢台的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简单对比。结果表明:阜宁龙卷发生于2... 2016年6月23下午,江苏阜宁发生罕见的冰雹、龙卷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盐城SA新一代雷达资料分析此次过程的风暴特征,并与2018年5月12日邢台的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简单对比。结果表明:阜宁龙卷发生于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为500 hPa槽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中层存在干冷空气,低层有明显的切变,环境场具有高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强的垂直风切变(WSR)和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LCL);阜宁龙卷产生前,风暴的最大反射率因子强度(Zmax)、强回波中心高度(HT)、回波顶高(TOP)持续增加,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激增,龙卷发生前2个体扫,HT和VIL出现骤降;阜宁龙卷过程出现明显的三体散射现象,对大冰雹预警具有指示意义;阜宁龙卷风暴具有经典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和强中气旋特征,并伴有TVS,是一例由庞大的超级单体风暴形成龙卷的特大灾害,相比于邢台冰雹大风过程,其旺盛阶段的风暴参数明显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钩状回波 强中气旋 散射 超级单
下载PDF
“2011.4.17”超级单体风暴的物理量和雷达资料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庞古乾 刘运策 +3 位作者 伍志方 吴振鹏 谌志刚 王刚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A02期36-38,41,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4月17日发生在广东的强冰雹和雷雨大风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强冰雹和雷雨大风发生发展的天气特征。
关键词 超级单 散射 旁瓣回波 弱回波区 中气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