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味书屋”的“三味”从何处而来,有什么含意?
- 1
-
-
作者
安金中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共1页
-
文摘
“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开蒙的塾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作者为回忆这段读书生活而写的一篇优美朴实的自传性散文。“三味书屋”原来叫“三余书屋”。据说,清朝嘉庆年间,鲁迅老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先生首先在这里置地建屋斋,名曰“三余书屋”。当初定名“三余”,是取董遇“学当以三余”之义。据《魏略》记载:董遇教书,其弟子说,读书“苦渴无日”。
-
关键词
三味书屋
三余书屋
寿镜吾
自传性
寿峰
魏略
读书生活
反复推敲
夜者
读书百遍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
- 2
-
-
作者
周建成
何松山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8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鲁迅儿时曾受教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书屋为何以“三味”名之?我们曾见到三种说法,兹略述简评于下。第一种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三味”指读书有味,书屋后园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其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处,失之于牵强。
-
关键词
三味书屋
寿镜吾
三余书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三味”探源
- 3
-
-
作者
陶跃生
-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82-,共1页
-
文摘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幼年时求学的场所。何谓“三味”,历来意见不一。1、周作人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写道:“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2、三味书屋先生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在《我也说说鲁迅的事》一书中写道:“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如醯醢”。3、大多数人取前人说法,认为“至于三味,前人把经书、史书。
-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三味书屋
寿洙邻
寿镜吾
三余书屋
太羹
家宰
周礼·天官
如米
封建教育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春游绍兴
- 4
-
-
作者
赵雨秋
张林
-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小学
-
出处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06年第10期36-38,共3页
-
-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咸亨
三味书屋
鉴湖女侠
寿镜吾
百草园
三余书屋
《孔乙己》
花花草草
伙伴们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精神的返乡
- 5
-
-
作者
赵炳鑫
-
机构
宁夏党校
-
出处
《朔方》
2013年第Z1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记得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启蒙老师在讲到三味书屋时,谈到三味的涵义。据鲁迅的老师、书屋的主人寿镜吾之孙寿宇回忆和考证,三味书屋是寿宇的高曾祖父寿峰岚买下的。寿峰岚规定,在三味书屋中只讲授文学古籍,不讲授试帖诗、八股文等考取功名所需内容。三味书屋原为三余书屋,"三余"典出《三国志》裴松之注:魏国大司农董遇很有学问,有人慕名前来拜师求学,董遇对来者说:为学"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应该充分利用每一点余闲时间,发奋学习。寿峰岚让儿子把"余"
-
关键词
三味书屋
三余书屋
菜根香
瓦尔登湖
试帖诗
寿镜吾
福楼拜
寿峰
独自一人
冥冥之中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