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之理论差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马卫中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
文摘
陈衍和沈曾植均为近代同光体之代表诗人。作为同光体的理论家,陈衍最重要的诗学主张就是所谓"三元说",即学诗应该以盛唐开元、中唐元和、北宋元祐诗人为楷模。然沈曾植在与陈衍论诗、得悉陈衍"三元说"内涵并为之诠释后,又提出"三关说",即学诗应该打通"三关":宋之元祐、唐之元和、晋之元嘉。过去讨论同光体,着重在其成员创作和理论的共性特点,对其间所存在的差异,论述不多。其实,作为近代人员最多、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内部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有差异,尽管他们都集结在学宋的大旗之下。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的差异,首先是学习的对象不同,"三元说"有开元,而"三关说"将其易为元嘉;其次是学习的时序不同,"三元说"是顺下,"三关说"是逆上;再次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三元说"仅局限在诗歌的范围内,而"三关说"则将写诗之功夫,拓展到儒学、玄学和佛学,即学术的范畴,同时,又与时代之现实内容挂钩。
-
关键词
陈衍
沈曾植
三元说
三关说
同光体
理论差异
-
Keywords
Chen Yan
Shen Ceng-zhi
views of san-yuan
views of san-guan
Tongguang Style
theoretic difference
-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同光体与唐宋诗之争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周薇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7-191,共5页
-
文摘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诗史上一大公案。近代“同光体”诗人“二陈一沈”,对贯穿清代诗学的唐宋诗之争进行总结、整合和创新,分别提出“三元说”、“三关说”、“格韵说”,目的不在于比较唐宋诗之优劣,而在探讨诗歌的终极关怀,其终点是将诗艺、诗道关系,融入到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精神之中,旨在探讨诗学的未来出路和价值取向。
-
关键词
唐宋诗之争
同光体
三元说
三关说
格韵说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