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唐三十六体流变考
1
作者 韩雪晴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5-37,共3页
三十六体不仅在晚唐备受瞩目,在后世各个朝代也颇具影响力,西昆派骈文和西昆体诗歌、三十六体诗等都宗尚三十六体,尽管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三十六"的余波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绵延不绝,在骈文和诗歌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三十六体 西昆派骈文 三十六体
下载PDF
“三十六体”:宋祁总结、认定的骈文体派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冠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96-401,共6页
通过对众多史料的爬梳 ,详细考证了文学史上“三十六体”这一名词。“三十六体”是史学家宋祁根据自己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史实践总结、认定的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的骈文体派。
关键词 "三十六体" 宋祁 李商隐 温庭锡 段成式
下载PDF
略论三十六体骈文的创作风格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雪晴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三十六体骈文继中唐骈文散化之后,重新回归六朝风调。集六朝骈文和唐骈之所长,在华美的形式之下,多了几分自然圆融、灵动之气。精工典丽、情韵并美,行文流畅,富于变化,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关键词 三十六体 骈文 风格 典丽
下载PDF
晚唐“三十六体”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雪晴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2-45,50,共5页
自《新唐书》提及"三十六体"之后,历朝历代对其理解和阐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骈文体派,有人认为是诗歌流派,还有人认为是"西昆三十六"。梳理历史文献发现,"三十六体"实为骈文体派,用以指代诗... 自《新唐书》提及"三十六体"之后,历朝历代对其理解和阐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骈文体派,有人认为是诗歌流派,还有人认为是"西昆三十六"。梳理历史文献发现,"三十六体"实为骈文体派,用以指代诗歌则是发展过程中的衍变,而"西昆三十六"则是讹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体 骈文 诗歌
下载PDF
晚唐三十六体成因探析
5
作者 韩雪晴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三十六体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唐代科举的试策、试诗赋、试判客观上促进了骈文的发展;而晚唐时期随着科举的日益腐败加之幕府的特殊地位,使许多文人走进幕府,专司骈体章奏,章奏之学大兴;同时由于晚唐党争激烈,许多文士深受其苦,... 三十六体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唐代科举的试策、试诗赋、试判客观上促进了骈文的发展;而晚唐时期随着科举的日益腐败加之幕府的特殊地位,使许多文人走进幕府,专司骈体章奏,章奏之学大兴;同时由于晚唐党争激烈,许多文士深受其苦,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委婉隐曲、用典使事,不敢直言。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的生活经历与科举、幕府和党争密切相关,因此,三十六体的形成也深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体 骈文 科举 幕府 党争
下载PDF
论“三十六体”的文学观照
6
作者 韩雪晴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新唐书后,遂有三十六体,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形成背景是复杂的,从文学角度来看,骈文本身的发展及演进、"三十六"的文学主张以及晚唐诗歌、赋等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三十六体。
关键词 三十六体 骈文 律诗 律赋
下载PDF
三十六体骈文的叙事议论之美
7
作者 韩雪晴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三十六体骈文汲取六朝骈文的精粹,同时又融合了唐骈的特点,既保存了骈文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汲取了散文叙事说理的优点,实用性增强,实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在典丽精工中展现叙事议论之美。
关键词 三十六体骈文 叙事 议论 审美 实用
下载PDF
晚唐“三十六体”到底是指什么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
文学界有"三十六体"之说法,但历来有不同理解。刘昫在《旧唐书》中提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是"三十六体"这一文学概念产生的前提和因子,宋祁在《新唐书》中"三十六体"... 文学界有"三十六体"之说法,但历来有不同理解。刘昫在《旧唐书》中提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是"三十六体"这一文学概念产生的前提和因子,宋祁在《新唐书》中"三十六体"之提法是这一问题引起关注的转折,而将其确定在骈文方面实际是对刘昫提法的一种解读,不应看作误读。"三十六体"并称的出现,最大可能是三人在诗文中大量用典和使用艳丽古涩辞藻的文学倾向,而这种倾向在骈文及艳情诗中都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三十六体 骈文 艳情诗 李商隐 温庭筠 段成式
下载PDF
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讹误考说
9
作者 莫道才 《唐代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612-622,共11页
“三十六体”是李商隐研究中经常提及的术语。这关系到对其风格的评价。但是我们经过辨析,发现《旧唐书》、《新唐书》李商隐传中叙及李商隐与温庭筠、段成式并称为“三十六”、“三十六体”实为“三才子”之误。后人解读“三十六”为... “三十六体”是李商隐研究中经常提及的术语。这关系到对其风格的评价。但是我们经过辨析,发现《旧唐书》、《新唐书》李商隐传中叙及李商隐与温庭筠、段成式并称为“三十六”、“三十六体”实为“三才子”之误。后人解读“三十六”为称三人行第均“十六”为强作解释,实为“三才子”的字形相近而误。所有唐代文献均无三人行第十六之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三十六体 《新唐书》 温庭筠 《旧唐书》 段成式 三人行 才子
下载PDF
文体学批判絮谈
10
作者 王碧清 王光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63-66,共4页
似旧似俗的问题——文体学研究的意义诗歌总集《诗经》和散文集《尚书》的出现,表明了人们文体意识的萌发。那么,把文章分成纲目显然的体裁有什么作用?对此,古人有三种论述。一曰:“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 似旧似俗的问题——文体学研究的意义诗歌总集《诗经》和散文集《尚书》的出现,表明了人们文体意识的萌发。那么,把文章分成纲目显然的体裁有什么作用?对此,古人有三种论述。一曰:“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苟舍制度法式,而率意为之,其不见于识者鲜矣,况文章乎?”(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这种认识可谓古人对文体最普遍的认识,其特点是有意识地把文体看作是一种“模式”。这种认识只是一种形象性的、感性的描述,并不恰当。物质的存在物的形式毕竟与精神产品的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诗歌总集 明辨 徐师曾 精神产品 意识 抒情文 《古文辞类纂》 三十六体 刘锡庆
下载PDF
蒲松龄与钟辕(圣舆)──兼谈相关的聊斋诗文作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儒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Z1期432-446,共15页
蒲松龄与钟辕(圣舆)──兼谈相关的聊斋诗文作期杨海儒蒲松龄与钟辕(圣舆)的交往,部分资料见载聊斋诗文,笔者因探讨《聊斋诗集》的编年而涉及,此前尚未见有专文讨论。研究蒲松龄的交游,须知有关人物的家世生平,钟辕的情况也应... 蒲松龄与钟辕(圣舆)──兼谈相关的聊斋诗文作期杨海儒蒲松龄与钟辕(圣舆)的交往,部分资料见载聊斋诗文,笔者因探讨《聊斋诗集》的编年而涉及,此前尚未见有专文讨论。研究蒲松龄的交游,须知有关人物的家世生平,钟辕的情况也应弄清。为此,笔者曾费过一番工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家世生平 路大荒 生平著述 诗集 聊斋词 桐乡 蒲松龄研究 三十六体 太平经
下载PDF
温庭筠与李义山诗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陈铁镔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1-47,共7页
一唐宋之间,温庭筠与李义山在诗坛上齐名。《旧唐书·文苑传》中说,李义山“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C《小学绀珠》:“三人皆行十六,故曰:‘三十六体’”)《新唐书·文艺传》中说:商隐初为文,瑰丽奇古。
关键词 三十六体 小学绀珠 文苑传 中说 边塞诗 个人遭遇 旧唐书 德裕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诗
下载PDF
中国第一位词人温庭筠
13
作者 贾百卿 《沧桑》 1993年第2期22-24,共3页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不过大约在其父亲时,家境已逐渐衰落。庭筠在幼年时即随家人寓居江淮一带,而且为时很久,所以他在诗中自称“江南客”,称到...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不过大约在其父亲时,家境已逐渐衰落。庭筠在幼年时即随家人寓居江淮一带,而且为时很久,所以他在诗中自称“江南客”,称到江南为“归”或“回”。一生四处浪游,很少还乡,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温庭筠自幼才思敏捷,苦心学文,尤其擅长诗赋,能走笔成万言。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排行都是十六,所以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晚唐科举,考试律赋,每篇八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体 李商隐 贵族家庭 诗赋 《菩萨蛮》 玉条脱 沈询 温彦博 歌楼 《花间集》
下载PDF
文学作品语言风格
14
作者 杨明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69-72,共4页
“风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专指雄辩的艺术;在古代印度,风格与修辞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则把风格看成是由作家的才气和性格所决定的文章的“体性”。当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后,普遍流行的观念是:适应... “风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专指雄辩的艺术;在古代印度,风格与修辞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则把风格看成是由作家的才气和性格所决定的文章的“体性”。当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后,普遍流行的观念是:适应于一定文学体裁的语言手段。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般都视风格为作家个人的风格特点。 这些观点,都具有被各个时代的语言交际形式所决定的片面性。迄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文学作品 文学 十九世纪初 古代印度 交际形式 时代风貌 三十六体 古典主义文学 杜诗则
下载PDF
“小李杜”并称漫话
15
作者 田恩铭 《文史知识》 2017年第8期117-121,共5页
杜牧、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如今已成常态。其实,与“李杜”并称相比,“小李杜”并称并非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李杜”并称在中晚唐已广泛传布,如元稹云:“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 杜牧、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如今已成常态。其实,与“李杜”并称相比,“小李杜”并称并非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李杜”并称在中晚唐已广泛传布,如元稹云:“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韩愈即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李杜 李商隐 调张籍 中晚唐 李长吉 杜司勋 潜溪诗眼 樊南 论诗绝句三十首 三十六体
原文传递
李商隐为何钟情于咏荷花
16
作者 杨浩然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1年第6期62-63,共2页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关键词 李商隐 温庭筠 小李杜 三十六体 段成式 诗歌写作 骈文 温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