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月氏人的原始故乡——兼论西域三十六国之形成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林梅村
-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104,140,共15页
-
文摘
公元前176年大月氏西迁,导致西域诸国在天山南北重新分布。塞人南下,乌孙西迁,匈奴则从蒙古高原进驻析罗漫山巴里坤草原、吐鲁番盆地等大月氏故地。公元前108年,吐鲁番盆地的小月氏两部落归降汉朝,从吐鲁番东迁酒泉,从而引发了中亚民族新一轮大迁徙。在汉朝与匈奴对西域争夺战中,姑师人从罗布泊西岸北迁吐鲁番盆地小月氏故地,后来分化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楼兰人则于元凤四年(前77)南下鄯善河(今车尔臣河)姑师故地,更名"鄯善"。公元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之时,西域只有二十六国。公元前108年姑师人从罗布泊北迁吐鲁番盆地后,与当地小月氏遗民融合,由一国发展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东汉班固写《汉书》时,西域诸国发展为三十六国,最后增至五十五国。
-
关键词
大月氏人
苏贝希文化
西域三十六国
姑师
车师
小月氏
-
Keywords
the Greater Yuezhi People
the Subash Culture
Thirty-six Kingdom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姑墨上空的云——《西域三十六国》故事新编之二
- 2
-
-
作者
卢一萍
-
出处
《西部(新文学)(上)》
2013年第10期73-83,共11页
-
文摘
姑墨国王跋禄迦是个胖子,姑墨就来自他的姓名。也就是说,姑墨即跋禄迦,跋禄迦即姑墨。翻译过来,“国即是我,我即是国”。他没有别的爱好,只喜欢梦、安息的美女,爱嘬羊的左后腿骨。这些羊来自天山主峰托木尔山腰处的王家牧场,它们以雪莲为食,亘古冰雪为饮,由失宠的王妃饲养---为了能让羊以愉快的心情成长,她们必须高兴,面带微笑,行动轻快,唱他批准的歌谣。为了让羊的左后腿骨肌肉结实、骨骼强健,绵羊长到三个月的时候,国王会派出王国最优秀的行刑官,把羊的右后腿截掉,这样,羊的后半个身子只有左后腿支撑,左后腿就会变得粗壮。他用黄金打磨的王座前随时都有刚煮好的羊腿骨。可能是每天嘬羊腿骨的原因,跋禄迦身材肥胖,浑身的皮肤像羊油一样滑润。看上去,他像一个被放大了三十二倍的白皙婴儿。
-
关键词
跋禄迦
辅国侯
故事新编
西域三十六国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断匈奴右臂”战略与汉朝西域经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海
续楠
-
机构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8,17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环境史视野下的秦汉‘北边’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24)
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环境史视阈中的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燕地)港口研究”(项目编号:XK202030-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断匈奴右臂"是汉朝国家战略的相关认知或欠准确,"表河西,列四郡"不等于战略实现,仅是初步环节,经营西域关系其能否彻底落实。"取三十六国"、掌控塔里木盆地,重创匈奴西域势力,但与乌孙"结为昆弟"东西攻逐匈奴出天山北路,方是战略关键。天山北路是匈奴掌控西域的孔道、联通中西亚的重要商路。武帝时,霍去病、李广利、马通进兵天山,宣帝时,"蒲类将军兵当与乌孙合击匈奴蒲类泽";明帝时,窦固等"击白山,得夷吾,破车师",应视为根本上的战略践行。安帝以降,汉廷"欲闭玉门、阳关""欲弃凉州",西域经营发生转折,"断匈奴右臂"战略无从实现,"西州"参见薛小林:《汉代地理观念中的"西州"》(《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第7~16页)、《西州与东汉政权的衰亡》(《史学集刊》2017年第2期,第46~53页)。势力兴起更给国家内政带来负面影响。汉朝在东北边疆,有"断匈奴之左臂"战略。元狩二年,霍去病"逾居延至祁连山",四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兵锋先抵天山、再达兴安岭,体现出武帝朝欲断匈奴两臂,凭借西域、东北合围蒙古高原游牧族的宏阔的整体战略规划。
-
关键词
右臂
河西
三十六国
天山北路
左臂
国家战略
-
Keywords
Right arm
Hexi
Thirty Six states
Tianshan-Beilu
Left arm
National strategy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