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2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学的专门化--三十年代前期废名的诗学转折
1
作者 付丹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无论就其对早期新文学的介入深度,或就其三十年代京派特征的典范性而言,废名都可以视为观察两个十年间新文学差异的典型案例。作为“冯文炳先生”,他的新文学始终保持着“文学革命”式的、与“思想革命”或“伦理革命”的胶着;而作为“... 无论就其对早期新文学的介入深度,或就其三十年代京派特征的典范性而言,废名都可以视为观察两个十年间新文学差异的典型案例。作为“冯文炳先生”,他的新文学始终保持着“文学革命”式的、与“思想革命”或“伦理革命”的胶着;而作为“废名先生”,他的新文学则响应着三十年代新文学整体的专门化倾向。三十年代前期是这一转变发生的时期,考察这一时期前后废名诗学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新文学观念的历史嬗变,从而将之再度历史化、问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三十年代 京派 新文学 专门化
下载PDF
《都市风光》:走向三十年代高峰的探索之作
2
作者 王海洲 丁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8,共7页
袁牧之编导的处女作《都市风光》(1935)被时人以“大胆尝试”^([1])“噱头颇多”^([2])称奇,但该片始终“没有得到普通观众的理解”^([3]),以致上映后“营业上不能卖钱”^([4])。此后,复杂的政治语境导致《都市风光》又被影史一再搁置,... 袁牧之编导的处女作《都市风光》(1935)被时人以“大胆尝试”^([1])“噱头颇多”^([2])称奇,但该片始终“没有得到普通观众的理解”^([3]),以致上映后“营业上不能卖钱”^([4])。此后,复杂的政治语境导致《都市风光》又被影史一再搁置,致使该片成为浩瀚影视的浮光掠影。近年来,该片由于其乐剧的开拓形式以及西洋镜的叙事机制被部分研究者影史淘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风光》 袁牧之 乐剧 三十年代 政治语境 叙事机制 噱头 大胆尝试
下载PDF
新文学的“古典化”——沈紫曼与三十年代的南京文坛 被引量:1
3
作者 付丹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分离;在创作方法上,“古典化”将模仿当作首要创作技法;反映在文本风格上,“古典化”表现为文体与辞藻的新旧杂糅。“古典化”显著不同于文学革命时期关于文学政治性、原创性和素朴风格的想象,却是三十年代新文学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新文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中国文艺社 三十年代 古典化 新文学
下载PDF
鲁迅三十年代的城市经验与精神姿态
4
作者 丁颖 《齐鲁学刊》 2023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作为审视中国现代性困境的核心地带,上海是鲁迅三十年代维系生计的物质场域,也在城市经验层面为其反抗的精神文本提供壕战之所和“思想的市场”。鲁迅“漂流”于海上,也以“独战”的姿态迎接各路的“围剿”。与上海这一多元文化体的复... 作为审视中国现代性困境的核心地带,上海是鲁迅三十年代维系生计的物质场域,也在城市经验层面为其反抗的精神文本提供壕战之所和“思想的市场”。鲁迅“漂流”于海上,也以“独战”的姿态迎接各路的“围剿”。与上海这一多元文化体的复杂相遇,丰富了这位时代巨子的城市体验,深化并发展了鲁迅自五四以来建立的批评向度。在多元文化冲突的批评实践中,上海城市经险凸显了鲁迅作为“精神界战士”永不停伫而又独立不依的精神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三十年代 城市经验 精神姿态
下载PDF
三十年代南京政府对私塾的改造述论 被引量:7
5
作者 罗玉明 汤水清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三十年代对私塾的改造,是使我国这一传统的教育形式向现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阐述了三十年代私塾存在的基本概况、分析了私塾存在的原因及弊端、叙述了南京政府对私塾改造的基本措施,分析了改造私塾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关键词 三十年代 私塾 南京政府 改造 述论
下载PDF
三十年代农业大危机原因探析──兼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下降 被引量:9
6
作者 向玉成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三十年代前期中国的农业大危机,其深层原因为近代以来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下降,而直接诱因有三:其一,长时期、大范围、大规模的内战对农业生产的极大玻坏;其二,外国的军事经济侵略对农业生产的剧烈冲击;其三,连年大灾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三十年代 农业 危机 生产力水平 战争 天灾
下载PDF
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晓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本文分析了三十年代文学杂志生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 ,重点揭示了三十年代政治文化对文学杂志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作为三十年代特有现象的“杂志年”,是由三十年代的文化控制与反控制这一政治文化背景造成的 ;三十年代革命文学... 本文分析了三十年代文学杂志生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 ,重点揭示了三十年代政治文化对文学杂志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作为三十年代特有现象的“杂志年”,是由三十年代的文化控制与反控制这一政治文化背景造成的 ;三十年代革命文学杂志的兴盛则与政治文化心理驱使下的普遍的阅读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杂志 三十年代 政治文化
下载PDF
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晓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107,共15页
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语境造成普遍过量的政治焦虑,以文学为主的传媒成了释放政治焦虑的重要渠道。由此出现了知识界尤其是文学界社会科学化的倾向。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的政治化传播了普罗文学观念,同时加强了作家的政治色彩。“力的文... 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语境造成普遍过量的政治焦虑,以文学为主的传媒成了释放政治焦虑的重要渠道。由此出现了知识界尤其是文学界社会科学化的倾向。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的政治化传播了普罗文学观念,同时加强了作家的政治色彩。“力的文学”在三十年代成为一种文学风尚,并代表着左翼文学的审美追求。但同时,左翼文学批评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三十年代 左翼文学 文化语境 政治化 社会科学化 文学观念 政治色彩
下载PDF
亚洲金融危机与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上)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锡良 石静 罗得志 《征信》 1999年第1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大危机 比较研究 三十年代 东南亚 经济危机 货币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汇率制度 金融体系
下载PDF
论三十年代传记文学理念与自传写作热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昭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5-160,共16页
30年代传记文学理论重视传记的社会价值,尤其历史价值和人格教育,注意协调传记的历史属性与文学属性的关系。文中考察了30年代传记文学创作繁荣的局面,分析其与“五四”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以及30年代政治思想文化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如何... 30年代传记文学理论重视传记的社会价值,尤其历史价值和人格教育,注意协调传记的历史属性与文学属性的关系。文中考察了30年代传记文学创作繁荣的局面,分析其与“五四”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以及30年代政治思想文化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如何促成传记文学发展。这一阶段的传记文学呈现两种形态:一种传记以史实记述为主体,偏重历史属性;另一种以事实记述为基点,偏重文学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理论 文学理念 三十年代 写作 自传 30年代 传记文学创作 文学属性
下载PDF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建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弓泼的文化论争,是五四时期文化论争的继续。它提出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影响重大。在...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弓泼的文化论争,是五四时期文化论争的继续。它提出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影响重大。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回顾与审视三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文化 文化论争 陈序经 “全盘西化” 三十年代 文化建设 全盘西化论 现代化 胡适 西方文化
下载PDF
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晓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学批评非常兴盛的时期,左翼作家们写批评文章的热情和读者对批评文字的空前的兴趣,明显带有三十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印记。论文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状况出发,指出了左翼文学批评在三十年代的... 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学批评非常兴盛的时期,左翼作家们写批评文章的热情和读者对批评文字的空前的兴趣,明显带有三十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印记。论文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状况出发,指出了左翼文学批评在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政治化的左翼文学批评如何又构成了三十年代文学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读者的阅读眼光和阅读需求起着引领作用,对左翼文学的审美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也对作家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文学批评 政治文化 文学语境
下载PDF
论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以“左联”的政治文化性质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晓进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86-92,共7页
本文认为 ,三十年代的文学群体基本上都呈现出明确的“亚政治文化”形态或具有鲜明的“亚政治文化”特征 ,各派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并非是出于文学的或学术的思考 ,而常常是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 ,针对自... 本文认为 ,三十年代的文学群体基本上都呈现出明确的“亚政治文化”形态或具有鲜明的“亚政治文化”特征 ,各派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并非是出于文学的或学术的思考 ,而常常是从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 ,针对自身对当时政治文化形势的理解而采取的某种文学策略。文章以“左联”为例 ,通过分析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形态特征及其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亚政治文化 左联 文学群体 文学策略
下载PDF
寻求隐显适度的朦胧美──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一种诗学思想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振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现代诗派 朦胧美 三十年代 戴望舒 诗学思想 现代派诗人 象征主义诗歌 卞之琳 意象诗派 意象组合
下载PDF
敌乎?友乎?三十年代关于中日关系的一场论争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子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118,142,共9页
中日两国是势不两立的敌国,还是和睦亲善的友邦?两国关系的走向是战还是和?在本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夜,中国政治界和舆论界曾对上述关系着两国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场全面、深入的论争。整个论争是围绕着下述问... 中日两国是势不两立的敌国,还是和睦亲善的友邦?两国关系的走向是战还是和?在本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夜,中国政治界和舆论界曾对上述关系着两国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场全面、深入的论争。整个论争是围绕着下述问题展开的:(1)对当时中日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形势的认识。(2)中日关系的严重恶化,原因与责任何在。(3)中日关系的走向,是战还是和。(4)怎样评价和对待日本政府的“日中提携”和中国政府的“睦邻敦交”的政策。(5)在当时的条件下,使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否还有可能.论争过程显示:蒋介石一派力图化敌为友,避战趋和。汪精卫一派始终认敌为友,主张满足日方要求,求得两国间的“和平提携”。力主抗战的各派人士,则认为日本亡华灭华的政策已定,中日之间一场大战必不可免。历史的进程已对这场论争的是非作出了公正的检验,也给后人揭示了深刻的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中日两国 对日政策 三十年代 九一八事变 南京政府 《大公报》 经济提携
下载PDF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德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4,共5页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朱德新为了与共产党争夺农民,在农村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借此扩大人、财、物的征集,扑灭共产主义的燎原烈火,最终巩固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朱德新为了与共产党争夺农民,在农村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借此扩大人、财、物的征集,扑灭共产主义的燎原烈火,最终巩固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甲制度 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 河南省 保甲长 南京国民政府 自治条例 县政府 查户口 户口调查
下载PDF
“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政治文化意识──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研究之二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晓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在三十年代独特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因其成员共同的政治文化意识,使三十年代文学群体事实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呈现出“亚政治文化”形态,或体现出“亚政治文化”特征。在这方面,对三十年代自称为‘’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群... 在三十年代独特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因其成员共同的政治文化意识,使三十年代文学群体事实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呈现出“亚政治文化”形态,或体现出“亚政治文化”特征。在这方面,对三十年代自称为‘’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群体来说,也未能成为例外。本文通过三十年代“自由人”、“第三种人”文学群体所呈现出的“亚政治文化”特征的揭示,论证了在三十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中,文学组织或文学群体的政治化趋向的不可避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自由人 第三种人 政治文化 亚政治文化
下载PDF
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璐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南京国民政府 文书档案改革
下载PDF
论三十年代不同范式的作家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海波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72-75,共4页
论三十年代不同范式的作家论周海波1936年,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了文学社丛书《作家论》,这本批评文选,收集了当时批评界主要批评家的十篇作家论。实际上,三十年代对作家论这一批评体式做出贡献的还有沈从文、钱杏屯阝等批评家。我... 论三十年代不同范式的作家论周海波1936年,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了文学社丛书《作家论》,这本批评文选,收集了当时批评界主要批评家的十篇作家论。实际上,三十年代对作家论这一批评体式做出贡献的还有沈从文、钱杏屯阝等批评家。我们可以据此将这一时期的作家论批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论 沈从文 三十年代 作家作品 文学批评 苏雪林 胡风 徐志摩 茅盾 批评家
下载PDF
浅议三十年代电影的反都市倾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锡光 刘钊 《东岳论丛》 2003年第4期71-73,共3页
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工作者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创造性地以新的电影叙事语法和电影形象作为对抗和颠覆旧有秩序的手段。他们为无产阶级电影事业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同时也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 ,错误地采取了不加选择和甄别地彻底... 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工作者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创造性地以新的电影叙事语法和电影形象作为对抗和颠覆旧有秩序的手段。他们为无产阶级电影事业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同时也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 ,错误地采取了不加选择和甄别地彻底反都市的立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发现当时电影创作的规律 ,对于新时期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电影 都市 反都市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