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Fos及SP受体免疫反应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的投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智明 李云庆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了探讨三叉尾侧亚核(Vc)内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直接投射的神经元与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能传入的关系,本研究用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与Fos和SP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研究了Vc... 为了探讨三叉尾侧亚核(Vc)内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直接投射的神经元与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能传入的关系,本研究用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与Fos和SP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研究了Vc向VPM投射的神经元。结果表明:(1)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Vc浅层(Ⅰ、ⅠⅠ层);(2)SP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在Vc浅层;(3)TMR注射入一侧VPM,逆标神经元仅见于对侧Vc和双侧延髓网状结构(MRF);(4)VcⅠ层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2.3%为Fos阳性,11.7%为SPR阳性;(5)Vc深层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13.1%为Fos阳性,8.5%为SPR阳性;(6)MRF内TMR逆标神经元总数的43.3%为Fos阳性,5.1%为SPR阳性。上述结果提示:(1)Vc及MRF内直接向VPM投射的部分神经元感受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2)VcⅠ层内直接向丘脑投射的部分神经元可能接受外周SP能的初级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尾侧亚核 丘脑腹后内 FOS SP受体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节及尾侧亚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胜昔 王亚云 +1 位作者 李云庆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0,I007,I008,共6页
为了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合成、运输和释放的规律,将福尔马林注入大鼠一侧口周皮下,分别于刺激后不同时间取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GRPmRNA及CGRP样阳性结构(CG... 为了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合成、运输和释放的规律,将福尔马林注入大鼠一侧口周皮下,分别于刺激后不同时间取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GRPmRNA及CGRP样阳性结构(CGRP-LI)在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动态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TG内表达CGRP的两种亚型α-CGRP和β-CGRPmRNAs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于福尔马林刺激后2h和4h有明显增加,8h达到高峰,然后渐下降,至48h后恢复至正常。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c浅层CGRP-LI的含量在刺激后1h内明显减少,2h后渐增,12h达到高峰,24h后趋向正常。TG内CGRP-LI神经元的数量在刺激后1h内也明显减少,此后逐渐回升至正常并有轻度增加,但与正常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α-CGRP mRNA β-CGRP mRNA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辣椒素处理对电针“四白”穴诱导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健华 符文彬 严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四白穴针刺效应的传入途径。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辣椒素组、溶媒组、电针"四白"穴+辣椒素组、电针"四白"穴+溶媒组。游离一侧眶下神经,辣椒素组将浸泡有1.5%辣椒素的棉条包绕在眶... 目的:探讨四白穴针刺效应的传入途径。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辣椒素组、溶媒组、电针"四白"穴+辣椒素组、电针"四白"穴+溶媒组。游离一侧眶下神经,辣椒素组将浸泡有1.5%辣椒素的棉条包绕在眶下神经上。溶媒组用浸泡在溶媒中的棉条包绕在眶下神经上。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STN)的c-fos表达。结果:空白组在cSTN各层可见到零星、散在的阳性细胞。溶媒组、辣椒素组以及假手术组cSTN的c-fos阳性细胞数与空白组相似。电针"四白"穴+溶媒组c-fos在cSTN内主要集中在浅层(Ⅰ-Ⅱ层),其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0.01);cSTN的深层(Ⅲ-Ⅳ层)c-fos数量多于空白组、溶媒组和假手术组(P<0.01,P<0.05,P<0.05)。电针"四白"穴+辣椒素组cSTN的Ⅰ-Ⅱ板层的c-fos阳性细胞数与电针"四白"穴+溶媒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但cSTN的Ⅲ-Ⅳ板层的c-fos阳性细胞数与电针"四白"穴+溶媒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纤维可能是四白穴针刺效应(调节胃功能活动)的主要传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表达 电针 三叉神经脊束 C纤维
下载PDF
痛刺激后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星形细胞和神经元相互关系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华 段丽 饶志仁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上唇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Sp5C)内反应性星形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相互关系的超微结构。 方法 :用DAB染色的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connexin4 3(Cx4 3)和金颗粒标记抗Cx32双标记免疫电镜方法。结... 目的 :观察大鼠上唇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Sp5C)内反应性星形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相互关系的超微结构。 方法 :用DAB染色的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connexin4 3(Cx4 3)和金颗粒标记抗Cx32双标记免疫电镜方法。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Sp5C内反应性星形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 4种联系结构 :第一种是突触样结构 ;第二种是三成分的突触复合体 ;第三种是缝隙连接 ;第四种是由Cx32和Cx4 3构成的异源性缝隙连接 (HGJ)。HGJ表现为两侧膜增厚 ,Cx4 3阳性物质和Cx32阳性金颗粒分别位于星形细胞和神经元一侧 ,痛刺激后HGJ数量明显增加。 结论 :神经元和星形细胞之间有多种信息通道 ,HGJ可能是一种快速、适应性信息通道。Sp5C星形细胞可能通过HGJ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共同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星形细胞 神经元 缝隙连接 电镜 大鼠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星形胶质细胞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与神经元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华 段丽 饶志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3-567,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Sp5C)星形胶质细胞对唇下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注射后不同时间Sp5C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内抗磷脂酶C(PLC)、抗Fos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Sp5C)星形胶质细胞对唇下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注射后不同时间Sp5C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内抗磷脂酶C(PLC)、抗Fos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织化学产物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正常大鼠Sp5C无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 ,唇下注射福尔马林后 ,Sp5C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抗PLC、抗Fos和抗GFAP阳性染色 ,神经元出现抗PLC和抗Fos阳性染色 ,且有相同的亚核分布 ,关系密切。抗PLC和抗Fos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先出现于星形胶质细胞 ,而后在神经元出现表达。 结论 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调节 ,并主动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星形胶质细胞 疼痛 抗磷脂酶 免疫组织化学 福尔马林
下载PDF
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WDR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罗道枢 陈磊 +1 位作者 王玮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audal subnucleus of the spinaltrigeminal nucleus,Vc)内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s,WDR)神经元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慢性压迫损伤三...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audal subnucleus of the spinaltrigeminal nucleus,Vc)内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s,WDR)神经元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慢性压迫损伤三叉神经根的方法建立三叉神经痛(TN)动物模型,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空白对照组和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诱发的放电活动。结果:对照组和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0.84±0.15 Hz和3.18±0.59 Hz;口面部感受野分别给予刷、压、夹机械刺激后,对照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频率分别为3.27±1.28 Hz、5.62±0.74 Hz和6.76±1.22 Hz,而TN组大鼠诱发放电频率则分别为7.85±1.57 Hz、10.04±0.72 Hz和12.04±1.77 Hz。结论: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和诱发放电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提示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可诱导Vc内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慢性压迫损伤 三叉神经脊束 广动力范围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星形胶质细胞对咬合创伤的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贾静 刘雪梅 +1 位作者 章捍东 刘洪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咬合创伤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咬合创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方丝将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咬合抬高0.5mm,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粘固后1,3,7,14,30d取三叉神经脊... 目的:观察大鼠咬合创伤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咬合创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方丝将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咬合抬高0.5mm,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粘固后1,3,7,14,30d取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见少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呈散在分布,咬合创伤3d时,实验侧GFAP阳性面积增加,荧光强度增强;7d时达到高峰,14d组GFAP阳性反应产物开始减少。结论:咬合创伤激活了星形胶质细胞,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口颌面痛产生及维持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三叉神经脊束
下载PDF
面部皮下福尔马林注射致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fos和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东望 刘洪臣 +1 位作者 张勇 鄂玲玲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致炎性鼠中枢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c-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体重200-250g健康SD大鼠,在左上唇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50μl建立炎性痛模型。分别在...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致炎性鼠中枢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c-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体重200-250g健康SD大鼠,在左上唇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50μl建立炎性痛模型。分别在注射后30,60,120,240,360min等时间点处死,每组6只。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同侧Sp5C核c-fos和GFAP表达的情况。结果:在面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fos阳性(fos-immunoreactivity,Fos-IR)神经元在注射后30分钟即可观察到,120分钟达到峰值,到360分钟观察结束仍有较高的表达。GFAP-IR在福尔马林注射后30分钟即有较高表达,60分钟达峰值后下降,240分钟即恢复到正常水平,二者分布区域相同。结论:在福尔马林致炎性痛模型中Sp5C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炎性疼痛刺激的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对神经元的活动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三叉神经 C-FOS GFAP
下载PDF
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敲入小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GF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与小白蛋白的共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莲 董玉琳 +1 位作者 熊抗辉 金子武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浅层内,表达GFP的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与小白蛋白(PV)的共存。方法分别运用原位分子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GFP与神经元标记物——神经... 目的观察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浅层内,表达GFP的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与小白蛋白(PV)的共存。方法分别运用原位分子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GFP与神经元标记物——神经元核蛋白(NeuN)或PV免疫荧光染色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1.Vc浅层内90%以上的GFP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GAD67 mRNA,而几乎所有表达GAD67 mRNA的阳性神经元都呈GFP阳性;2.GFP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Vc的Ⅰ-Ⅱ层内,细胞较小,尤其在Ⅱ层内可见大量密集分布的GFP阳性细胞和突起。GFP阳性神经元分别占Ⅰ、Ⅱ层内NeuN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9.4%和24.3%;3.GFP/PV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Vc的Ⅰ-Ⅱ层,这些双标神经元大约占PV阳性神经元的62.4%,占GFP阳性神经元的12.8%。结论在Vc表达GFP的GABA能神经元主要密集分布于与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关系密切的板层内,且大部分PV样阳性神经元属于GABA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γ-氨基丁酸 绿色荧光蛋白 小白蛋白 原位分子杂交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GAD 67-GFP基因敲入小鼠
下载PDF
咬合创伤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静 刘洪臣 +1 位作者 章捍东 黄湛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咬合创伤时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咬合创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左侧第一磨... 目的:观察咬合创伤时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咬合创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左侧第一磨牙咬合抬高0.5mm,造成对颌牙的创伤。粘固后1、3、7、14、30d时取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Sp5C中GFAP,IL-1,TNFα,nNOS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创伤后1dGFAP,IL-1,TNFαmRNA表达即上调,3d时达到峰值,三者呈现相关性一致变化规律,以后虽有下调,仍高于对照组。(2)nNOSmRNA创伤后1d表达上调,14d时达峰值。结论:咬合创伤能导致Sp5C中GFAP,IL-1,TNFα,nNOSmRNA表达上调,且GFAP,IL-1,TNFαmRNA呈现一致性相关变化规律,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了咬合创伤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咬合创伤 星形胶质细胞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三叉神经脊束
下载PDF
谷氨酸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_1、GluR_1在大鼠三叉脊束核尾侧亚核的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默菡 牛忠英 倪龙兴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 :显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Vc)中谷氨酸 (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的分布 ,观察两者是否匹配 ,从而证明其在牙痛信息初级传入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取大鼠延髓切片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c中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 目的 :显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Vc)中谷氨酸 (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的分布 ,观察两者是否匹配 ,从而证明其在牙痛信息初级传入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取大鼠延髓切片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c中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的呈色。结果 :Glu样阳性神经终末和NMDAR1、GluR1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均主要分布在Vc的Ⅰ、Ⅱ层。结论 :牙痛信息初级传入的过程中 ,Glu很可能起着兴奋性递质的作用 ,其离子型受体与伤害性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样阳性神经终末 三叉神经背束 兴奋性递质 牙痛信息
下载PDF
实验性牙移动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GRP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娟 刘洪臣 +2 位作者 袁维秀 梁军 张庆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方法:在大鼠左侧上颌第一、二磨牙间塞入一弹性橡皮圈模拟临床正畸加力状态。于不同加力时间点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进行CGRP免疫组化染... 目的: 研究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方法:在大鼠左侧上颌第一、二磨牙间塞入一弹性橡皮圈模拟临床正畸加力状态。于不同加力时间点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进行CGR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加力后6h和24h,实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GRP样纤维明显少于对侧;施力3d后Vc浅层中CGRP 样阳性终末与对照侧无明显差异,加力后1w大于对侧,2w时恢复至对侧水平。结论:实验性牙移动引起CGRP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牙移动 三叉神经脊束 CGRP 研究
下载PDF
猫背中缝核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硕 李惠民 +1 位作者 易国柱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255-260,338,共7页
向6例猫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观察和分析背中缝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状况。发现标记细胞较集中于核的中段及稍偏吻侧部,向吻尾方向逐渐减少,靠近尾端部全无标记。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核的腹侧部及两外侧部腹缘处,核... 向6例猫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观察和分析背中缝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状况。发现标记细胞较集中于核的中段及稍偏吻侧部,向吻尾方向逐渐减少,靠近尾端部全无标记。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核的腹侧部及两外侧部腹缘处,核的背侧部及外侧部的背侧部分甚少,两侧无差别。标记细胞形态多样,但腹侧部及外侧部腹缘处以梭形细胞为主,此处标记也最多。除背中缝核外,脑干尾侧中缝核群(大中缝核、苍白中缝核、隐中缝核)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结合文献分析,作者等推论背中缝核向尾侧亚核的投射可能与大中缝核向脊髓后角的投射意义相同,两者之间显示着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体部定位关系,即背中缝核以向三叉神经脊束核投射为主,也发出少量纤维向脊髓后角投射;以大中缝核为主的脑干尾侧中缝核群主要投射向脊髓后角,但也发出少量纤维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 腹缘 三叉神经脊束 脑干 RD 三叉神经 面神经 标记细胞 HRP
下载PDF
咬合创伤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fos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静 刘洪臣 +3 位作者 国文 邓宏燕 杨德圣 刘雪梅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c-fos(核磷酸蛋白原癌基因)对咬合创伤的反应,探讨神经元在咬合创伤中的功能变化。方法:将直径0.5mm方丝粘固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观察咬合创伤后1,3,7d,2w,4w...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c-fos(核磷酸蛋白原癌基因)对咬合创伤的反应,探讨神经元在咬合创伤中的功能变化。方法:将直径0.5mm方丝粘固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观察咬合创伤后1,3,7d,2w,4w,5w时Sp5C中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Sp5C中偶见极少量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咬合创伤后7d,c-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2w时达到高峰,4w时开始下降。结论:咬合创伤刺激诱导了Sp5C中神经元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磷酸蛋白原癌基因 三叉神经脊束
下载PDF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大颗粒小泡的非突触部位胞吐及膜再循环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培纯 许红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48-52,121,共6页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环;3.大颗粒小泡也可由含致密物质的平滑内质网样的管状结构形成。本研究支持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通过胞吐释放递质或神经调节物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大颗粒小泡 非突触部位胞吐 膜再循环 大鼠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 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春秀 刘迪 +2 位作者 赵晓 李国菊 汲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于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结方丝,抬高咬合0.5-0.8mm,建立1、3、7、14、28d组咬合创伤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实...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于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结方丝,抬高咬合0.5-0.8mm,建立1、3、7、14、28d组咬合创伤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观察各大鼠Vc内BMP-2 mR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咬合创伤第1天BMP-2表达下调,第3、7、14d BMP-2表达持续上调,28d组BMP-2表达量下调趋于正常水平,14d组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BMP-2 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Vc内表达,表达量的高低与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相一致,即牙周损伤程度重时Vc内BMP-2高表达,牙周损伤程度轻时Vc内BMP-2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2(BMP-2) 咬合创伤 三叉神经脊束(Vc)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Ⅱ尾侧亚核层内CB样、PV样阳性结构的分布及其突触联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红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 Calbindin D-2 8k( CB)样和 Parvalbumin ( PV)样胞体、纤维和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 Vc) 层内的分布及它们的突触联系。在光镜下观察到 CB样和 PV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 II层内侧带 ( IIi...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 Calbindin D-2 8k( CB)样和 Parvalbumin ( PV)样胞体、纤维和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 Vc) 层内的分布及它们的突触联系。在光镜下观察到 CB样和 PV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 II层内侧带 ( IIi)最为密集 ,PV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稍大 ,但数量少于 CB样阳性神经元。在电镜下观察到 CB样或 PV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下列 4种突触联系 :( 1)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或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对称性轴 -轴突触和少量非对称性轴 -轴突触 ;( 2 )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 -树突触 ;( 3 ) CB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非对称性轴 -树突触 ,PV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主要形成对称性轴 -树突触 ;( 4 )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和对称性轴 -树突触。另外还可见到 CB样或PV样阳性或阴性树突、轴突及终末与 CB样、PV样阳性或阴性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成 型和 II型突触小球。 型突触小球数量较多 ,有典型的扇贝样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和不均一的小泡 ,线粒体少 ;II型突触小球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粗大而清亮 ,外观不规则 ,有均匀一致的小泡和丰富的线粒体。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知在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 ,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蛋白 突触小球 三叉神经脊束
下载PDF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与该神经感觉核簇各部间的联系——HRP法及ARG法研究
18
作者 李惠民 李继硕 +1 位作者 易国柱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368-374,449,共8页
将HRP注射于猫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观察了该神经感觉核簇各段的标记细胞和标记纤维终末分支;并用ARG法配合观察了Vc向上位各段的投射。核簇上位各段都出现了标记细胞,数量顺序为Vo>Vj>Vp>Vmes。Vo、Vi、Vp中标记细胞多为中... 将HRP注射于猫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观察了该神经感觉核簇各段的标记细胞和标记纤维终末分支;并用ARG法配合观察了Vc向上位各段的投射。核簇上位各段都出现了标记细胞,数量顺序为Vo>Vj>Vp>Vmes。Vo、Vi、Vp中标记细胞多为中、小型,是核簇内下行投射的起源细胞,应属于中间神经元类型。Vmes中主要是假单极样的大细胞,应属于初级感觉神经元。顺向标记的纤维终末分支,散在分布于核簇上位各段,是Vc发出的核内上行投射。它们不仅分布于各段未标记的细胞周围,也分布在一些标记细胞的周围,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直接的往返联系。标记的终末分支出现在各段的数量顺序是Vi>Vp>Vo>V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细胞 纤维 分支 神经感觉 HRP 三叉神经 ARG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纤维之间的突触联系
19
作者 庄志业 刘大庸 李云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7,共6页
用追踪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P物质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之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在Vc浅层,SP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RMg下行投射终末的分布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三叉... 用追踪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P物质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下行投射之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在Vc浅层,SP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RMg下行投射终末的分布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三叉初级传入终末和SPR阳性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RMg下行投射终末与SPR阳性神经元树突也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三叉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 免疫电镜 P物质受体 三叉神经 大鼠
下载PDF
AMPA受体与谷氨酸在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0
作者 庄志业 刘大庸 李云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调查了4种AMPA受体亚单位(GluR1、2/3、4)和谷氨酸(Glu)在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分布及其匹配关系。我们发现,GluR1和2/3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密集分布于Vc的Ⅱ层...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调查了4种AMPA受体亚单位(GluR1、2/3、4)和谷氨酸(Glu)在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分布及其匹配关系。我们发现,GluR1和2/3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密集分布于Vc的Ⅱ层和Ⅲ层外侧部,在Vc的其余各层呈散在性分布。GluR4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各层均无分布。Glu免疫阳性胞体分布于Vc各层,尤以浅层(Ⅰ、Ⅱ层)密集,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结构主要分布于Vc浅层。结果表明,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样结构与AMPA受体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浅层的分布总体上是相互匹配的,但AMPA受体各亚单位在Vc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谷氨酸 三叉神经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