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相关脑区血流量的分析
1
作者 程乾胜 韩彤 +3 位作者 曹宸 韩碧辉 程悦 倪红艳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1,59,共6页
目的应用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病人疼痛相关脑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48例PTN病人,根据疼痛部位将病人分为右侧PTN(RPTN)组28例和左侧PTN(LPTN)组20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35... 目的应用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病人疼痛相关脑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48例PTN病人,根据疼痛部位将病人分为右侧PTN(RPTN)组28例和左侧PTN(LPTN)组20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35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头颅MR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检查,选取中央后回、岛叶、前扣带回、眶额皮质、丘脑共5个疼痛相关的感兴趣脑区(ROI)并分析rCBF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3组内左右两侧的rCBF值,采用SNK校正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的rCBF值。结果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中央后回、眶额皮质r CBF均增高(均P<0.05),RPTN组和LPTN组右侧岛叶rCBF均增高(均P<0.05),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丘脑r CBF均减低(均P<0.05)。3组间比较发现,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中央后回、眶额皮质r CBF值均高于其他2组(均P<0.05),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丘脑rCBF值均低于其他2组(均P<0.05),RPTN组、LPTN组右侧岛叶rCBF值均高于HC组(均P<0.05)。结论pCASL技术显示PTN病人中央后回、右侧岛叶、眶额皮质、丘脑的rCBF均发生改变,提示PTN的发生可能导致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脑血流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磁共振成像 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 疼痛相关脑 局部脑血流量
下载PDF
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对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估和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运中 郭晓丽 +4 位作者 赵雷 王晓川 沈启明 马建云 张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4-538,543,共6页
带状疱疹(herper zoster,HZ)是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由于高龄、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低下,使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1]。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是HZ极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 带状疱疹(herper zoster,HZ)是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由于高龄、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低下,使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1]。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是HZ极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三叉神经眼支的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更高,只有尽早的进行干预才能有效的预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眼支 免疫力低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富血小板血浆 ZOSTER 再激活 病毒感染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脉冲射频用于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星 王家双 包佳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脉冲射频为主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疼痛科住院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门诊患者30例,观察药物及脉冲射频治...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脉冲射频为主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疼痛科住院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门诊患者30例,观察药物及脉冲射频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性质、患区遗留症状和睡眠质量。结果:患者主诉头面部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为主。激惹型42例,麻痹型18例,平均VAS评分为8.2分。药物组患者治疗后平均VAS评分为5.4分。经过加用2次脉冲射频治疗(2Hz4,0℃1,20s)平均VAS评分为3.3分。经过14~18个月的随访,脉冲射频组疗效稳定。结论:本组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结果表明:加用脉冲射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效果比较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区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下载PDF
4种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张德新 张桂友 +1 位作者 文松 曹嵩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的4种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诊断为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病人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4组,SNB组(眶上神经阻滞)10例,S...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的4种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诊断为三叉神经第一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病人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4组,SNB组(眶上神经阻滞)10例,S-PRF组(眶上神经脉冲射频)12例,TG-PRF组(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13例,PNS组(眶上神经电刺激)17例。对比4组术前、术后NRS评分及疼痛爆发次数、普瑞巴林和曲马多用量、PSQI评分。结果疼痛情况:与术前对比,4组患者术后1、4、12周的NRS评分及疼痛爆发次数较术前均降低(P<0.05)。组间对比,术后4周,SNB组NRS评分高于其他3组,PNS组评分最低(P<0.05);术后12周,PNS组NRS评分及疼痛爆发次数低于其他3组(P<0.05)。睡眠情况:与术前对比,4组患者术后1、4、12周的PSQI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组间对比,术后12周,PNS组PSQI评分低于其他3组(P<0.05)。用药情况:与术前对比,只有PNS组术后12周的普瑞巴林用量较术前降低。组间对比,术后12周,PNS组普瑞巴林用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与术前对比,4组患者术后1、4、12周的曲马多用量较术前均降低(P<0.05)。组间对比,术后12周,PNS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NS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4种治疗方式均能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少止痛药用量及降低PHN发生率,但从远期效果上看,眶上神经电刺激的效果优于其它3种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三叉神经 周围神经电刺激 脉冲射频
下载PDF
马来酸氟吡汀对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奚奇 万成福 +4 位作者 刘妍 于雪 董道松 赵林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氟吡汀对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疼痛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入组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的探讨马来酸氟吡汀对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疼痛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入组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加巴喷丁和氨酚羟考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和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SF-36量表各维度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氟吡汀,能够有效提高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 马来酸氟吡汀 视觉模拟评分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国伟 王宜花 刘学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并发角膜溃疡 12例 ,角膜炎 10例。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2 4例的病理所见 ,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急、慢性炎症所致。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右侧I支较多 ,易并发角膜溃疡及角膜炎。Dandy氏手术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与三叉神经干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彤 陶高见 +1 位作者 李静 林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64-765,共2页
三叉神经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受累部位,多数患者伴有头面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可延续成为疱疹后神经痛。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临床上及早控制疼痛尤为重要。我们对有重度疼痛的急性带状疱... 三叉神经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受累部位,多数患者伴有头面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可延续成为疱疹后神经痛。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临床上及早控制疼痛尤为重要。我们对有重度疼痛的急性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干阻滞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干阻滞 三叉神经 带状疱疹 阻滞治疗 半月节 疗效 急性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普阳 付增彬 +3 位作者 赵亚鹏 高雪亮 王凯 程建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02-3506,共5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神经营养、盐酸伐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汤,疗程...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神经营养、盐酸伐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汤,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IL-18、IFN-γ、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D4^(+)降低(P<0.05),IL-18、IFN-γ、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口周疱疹患者疱疹皮损和疼痛情况,其机制可能与纠正CD4^(+)/CD8^(+)平衡,促进IL-18、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常规治疗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术 口周疱疹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忠杰 黄海兰 姚旌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病程超过1个月的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度洛西汀、曲马多及静脉使用牛痘疫苗致炎... 目的:探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病程超过1个月的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度洛西汀、曲马多及静脉使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3月两组患者疼痛强度(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SF-36的8个维度中,治疗组6个维度的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可显著改善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神经痛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三叉神经 视觉模拟评分 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华亮 潘平雷 +3 位作者 陈佳慧 罗容 沈媛 钟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834-836,共3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例三叉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疼痛区域A型肉毒毒素皮下或皮内注射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时、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疼痛情况(NRS)、睡眠状况及...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例三叉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疼痛区域A型肉毒毒素皮下或皮内注射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时、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疼痛情况(NRS)、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QOL),判断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2周后、3个月后疼痛评分、睡眠评分显著低于治疗时(P<0.05),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治疗时(P<0.05),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三叉神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南 杨晓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5-460,共6页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是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本文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概念、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药物及微创介入治疗进展进行阐述。但因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偏少,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是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本文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概念、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药物及微创介入治疗进展进行阐述。但因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偏少,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仍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评估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本文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概念、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特别是微创介入治疗进行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微创介入治疗
下载PDF
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全才 李岩峰 +2 位作者 马逸 王斌 黄海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00-202,共3页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方法 16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586例)、阿昔洛韦组(573例)及伐昔洛韦组(521例)。患者均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针对术后疱疹,分别给予常...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方法 16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586例)、阿昔洛韦组(573例)及伐昔洛韦组(521例)。患者均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针对术后疱疹,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昔洛韦及伐昔洛韦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药物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术后65.53%患者出现疱疹,并且分布广泛,口周、面颊及眼睑都有累及,持续时间(10.21±2.32)d;阿昔洛韦组术后24.08%患者出现疱疹,主要分布在口周及面颊,持续时间(7.13±1.57)d;伐昔洛韦组术后10.17%患者出现疱疹,主要分布在口周,持续时间(3.56±1.35)d。见表2,3。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昔洛韦组与伐昔洛韦组效果更优(P<0.01);与阿昔洛韦组比较,伐昔洛韦组效果更优(P=0.008<0.05)。结论伐昔洛韦在防治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术后疱疹中的疗效确切,效果优于阿昔洛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 三叉神经 球囊压迫术 疱疹
下载PDF
枕大神经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皮区带状疱疹后遗瘙痒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得方 李荣春 郭晴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4-634,共1页
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瘙痒(post-herpeticitch,PH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武汉市普爱医院疼痛科收治1例三叉神经眼支皮区PHI,患者口服卡马西平、行针灸、眶上神经阻滞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于我科行枕大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瘙痒(post-herpeticitch,PH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武汉市普爱医院疼痛科收治1例三叉神经眼支皮区PHI,患者口服卡马西平、行针灸、眶上神经阻滞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于我科行枕大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治疗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 枕大神经 瘙痒 后遗 眶上神经阻滞
下载PDF
针刺“四白”穴区治疗三叉神经痛等症的机理探讨—针刺镇镇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之理 许光全 李瑞午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为了探讨“四白”穴治疗机理,我们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HRP法),追踪其穴区传入神经元的分布及联系。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机理探讨 四白 针刺 过氧化物酶法 传入神经 治疗机理 HRP法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及对Th1/Th2细胞因子、血清NSE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江峰 刘金道 张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及对其Th1/Th2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1/2细胞因子,T helper cells 1/2)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及对其Th1/Th2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1/2细胞因子,T helper cells 1/2)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复合维生素B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血清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同时间点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生理功能外同组患者的SF-36的其他7个维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SF-3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h1[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Th2[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细胞因子和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Th1(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降低Th2(IL-4和IL-10)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维持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显著降低血清NS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TH1/TH2细胞因子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
下载PDF
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宁 王林 +4 位作者 陈国强 黄乙洋 焦永辉 郭宇鹏 王晓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7例同期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原有面部疼痛或不自主抽搐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随访3~27个月,临床症状和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于同时存在血管压迫的病例,可同期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肿瘤 乙状窦后入路 三叉神经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冷晓丽 王珈菁 +2 位作者 陶传元 陈有玲 石陈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34-36,50,共4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第452医院治疗的CPA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患者的治疗过程,总结此类患者...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第452医院治疗的CPA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患者的治疗过程,总结此类患者的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均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病变,3例另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患者中,术后疼痛消失20例、面部麻木3例。经过精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及针对性术后并发症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重视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早发现术后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三叉神经 小型占位 桥小脑角 并发症护理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忠群 王喜连 陈素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1942-1943,1945,共3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150-300 mg/d)、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臭氧注射治疗4周,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150-300 mg/d)、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臭氧注射治疗4周,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VAS和Q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31例(77.5%),好转9例(22.5%),总有效率为100.0%。服用普瑞巴林后出现嗜睡3例(7.5%),轻度头晕7例(17.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轻,操作简单、安全,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并发症 神经传导阻滞 三叉神经 病因学 普瑞巴林
下载PDF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志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服用加巴喷丁,对照组服用卡...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服用加巴喷丁,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加巴喷丁的临床疗效优于卡马西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治疗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珏 张悦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194-1195,共2页
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并且发生在颜面部的后遗三叉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措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常被临床用于头面... 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并且发生在颜面部的后遗三叉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措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常被临床用于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疼痛的治疗[2].阻滞该神经可调节头面部血液循环,纠正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致痛物质释放并抑制交感神经支配的痛觉传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疼痛科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有效治疗措施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致痛物质 缺氧状态 疼痛科 颜面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