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2
1
作者 宋林萍 刘志英 郝秋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为癌症化疗患者探求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方法 自 2 0 0 1年开始时 47名癌症化疗患者采用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Groshong 4Fr三向瓣膜式PICC。结果  45例患者 1次穿刺成功 ,2例 2次穿刺成功。 3例患者输液时出现手臂肿... 目的 为癌症化疗患者探求安全、有效、快捷的静脉通路。方法 自 2 0 0 1年开始时 47名癌症化疗患者采用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Groshong 4Fr三向瓣膜式PICC。结果  45例患者 1次穿刺成功 ,2例 2次穿刺成功。 3例患者输液时出现手臂肿胀 ,停止输液 ,肿胀消退。 1例患者入厕后发生导管堵塞 ,经溶栓后再通。 1例患者在连接器根部发生漏液 ,经严格无菌操作更换连接器后继续使用。所有拔管患者顶端送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现有 4例患者继续使用导管。置管时间从 3 7~ 3 0 7d ,平均 14 2d。结论 三向瓣膜式PICC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导管在体内置留时间可长达 1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癌症 化疗 应用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雪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管60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1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留置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的家庭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巧 毛素琴 方宝娟 《护理与康复》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家庭护理服务 肿瘤患者 留置时间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住院时间 经外周静脉 多疗程化疗 安全性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4
作者 黄桂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置入 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外周静脉穿刺 长期静脉输液 PICC置管 化疗用药 静脉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儿60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玉兰 冯下芝 +5 位作者 谢甲年 何春桂 陈顺珍 古文庄 阮巧 廖东群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PICC)导管在化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化疗患儿采用肘前外周静脉穿刺,将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无感...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PICC)导管在化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化疗患儿采用肘前外周静脉穿刺,将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无感染或因并发症拔管者,导管留置时间120~365 d。结论化疗患儿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进行化疗,可以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心理,减少和(或)避免药物外渗,提高患儿依从性,同时降低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 向瓣膜 护理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人的护理
6
作者 夏燕 张春光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6X期70-70,共1页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是一条由高等级医用硅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由专业护士自肘窝附近的较大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着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它在体内最长可留置1年。适用于5天以上的中、长期...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是一条由高等级医用硅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由专业护士自肘窝附近的较大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着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它在体内最长可留置1年。适用于5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治疗和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病人 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柳梦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52-0255,共4页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患儿在接受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PICC)化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接受三向瓣膜式PICC化...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患儿在接受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PICC)化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接受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的11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的两组,均为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PICC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PICC期间,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家属满意度方面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得分更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血液肿瘤PICC化疗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并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血液肿瘤 向瓣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导管化疗
下载PDF
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豆欣蔓 谢琪 +2 位作者 张丽红 钟娟平 王兴蕾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9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 目的系统评价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9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报道了CRBSI发病率和/或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采用R语言(version 4.1.2)进行单组率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6758例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RBSI总发病率为14.5%,欧洲人群发病率为28.9%(95%CI:16.2%~43.5%),病例对照研究的发病率为26.3%(95%CI:14.1%~40.7%),年龄≥60岁人群发病率为22.2%(95%CI:14.5%~31.0%),导管使用时间>24个月的发病率为28.2%(95%CI:2.5%~67.2%)。年龄≥60岁(OR=1.85,95%CI:1.29~2.64)、白蛋白<30g/L(OR=2.12,95%CI:1.40~3.22)、股静脉置管(OR=2.17,95%CI:1.24~3.80)、合并糖尿病(OR=1.82,95%CI:1.37~2.40)、置管时间≥4周(OR=2.04,95%CI:1.22~3.41)是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CRBSI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白蛋白<30g/L、股静脉置管、合并糖尿病、置管时间≥4周是CRBSI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喜鹰 刘金凤 +4 位作者 牛洪艳 赵秀明 胡璐璐 李青枝 蒋培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颈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预... 目的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颈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中心静脉导管封管,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钠封管液封管,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及导管通畅情况、导管封管费用、冲管时间及封管时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85例,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0.79‰,1/1 260)低于对照组(5.43‰,7/1 290),观察组患者导管冲管时间[(6.44±1.11)s]短于对照组[(220.04±5.98)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3例,对照组导管堵塞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观察组封管时未发生针刺伤,对照组发生针刺伤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封管费用人均11.40元,对照组患者封管费用人均15.14元。结论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能有效降低采用颈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CRBSI发生率,节约成本,减少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充导管冲洗器 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改良三向瓣膜式中线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金芳 徐惠丽 +2 位作者 周玉梅 王海萍 罗妮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4期151-153,共3页
探讨改良三向瓣膜式中线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改良三向瓣膜式中线导管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留置时间完全能满足患者的输液需求,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 探讨改良三向瓣膜式中线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改良三向瓣膜式中线导管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留置时间完全能满足患者的输液需求,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向瓣膜中线导管 静脉输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11
作者 刘惠娴 熊彩娟 懂巧怡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8期888-890,共3页
我科自1996年引进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技术,至今已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近400多例,近年来随着导管材料的类型、导管固定设施更新、操作、维护者连续培训等,我病区自2010年2月... 我科自1996年引进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技术,至今已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近400多例,近年来随着导管材料的类型、导管固定设施更新、操作、维护者连续培训等,我病区自2010年2月至2011年lO月对50例肝衰竭患者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全程静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瓣膜PICC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护理效果 肝功能衰竭 应用 患者 PICC置管 置管技术
下载PDF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导管留置长度外测量尺进行术前复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拔管率、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置管前护理使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置入导管长度预判留置长度,与送入导管后术中使用心电定位技术定位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符合率达到94.2%,同时,减少了术中调管而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置管前的导管留置长度判断,降低术中调整导管发生率,且外测尺简单易操作,不同能力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够同质化,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度,提升置管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 置管安全性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彩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评分分别为(82.60±6.42)、(81.55±6.51)、(80.94±5.97)、(85.44±6.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0±5.10)、(64.50±5.78)、(63.95±5.44)、(64.08±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期间,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儿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向瓣膜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肿瘤 化疗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李丹 王芳 郭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S01期139-140,145,共3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及对小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恩施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静脉导管化疗患儿,70例患儿的接收时间均在2018年4月—2019...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及对小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恩施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静脉导管化疗患儿,70例患儿的接收时间均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可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血液肿瘤 向瓣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 舒适护理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感染病科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丽花 熊彩娟 +2 位作者 杨春 刘惠娴 吴兰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为感染病科重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解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PICC),观察18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的局部护理、管道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 目的为感染病科重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解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PICC),观察18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的局部护理、管道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为7天~3个月,平均46.7天。其中10人带管出院,1人堵塞拔管,1人怀疑感染拔管,2人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经处理后恢复,其余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拔管出院。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患者痛苦小,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患者多次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瓣膜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性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一针式皮下隧道穿刺法在改良型三向瓣膜中长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明 陈雪花 +2 位作者 魏存 刘玉平 李金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一针式皮下隧道穿刺法在改良型三向瓣膜中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需置改良型三向瓣膜中长导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一针式皮下隧道穿刺法在改良型三向瓣膜中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需置改良型三向瓣膜中长导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穿刺时采用一针式皮下隧道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改良版赛丁格技术穿刺法,两组患者中长导管的尖端位置均位于锁骨下静脉,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后28 d内均无静脉炎、渗出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针式皮下隧道穿刺法置入改良三向瓣膜中长导管,导管尖端达锁骨下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针皮下隧道 向瓣膜 中长导管 神经外科 危重症 护理
下载PDF
清单式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
17
作者 林丽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清单式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在该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清单式管理。... 目的观察清单式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在该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清单式管理。对比两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98.2%,55/56)高于对照组(87.50%,49/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带管日常活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2/56)低于对照组(17.9%,1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2.55、2.63、3.04、2.52、3.01,χ^(2)=5.97,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采用清单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清单管理 置管一次成功率 留置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第三方监督模式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琴 刘岩 王玉娇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方监督模式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置(PICC)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1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第三方监督... 目的探讨第三方监督模式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置(PICC)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1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第三方监督模式。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分别为0.00%和5.32%,堵管率分别为1.06%和8.51%,导管感染率分别为0.00%和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方监督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相关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监督模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质量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三腔与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对比
19
作者 甘正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34-137,共4页
探究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三腔导管与单腔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老年医学科2018年-2021年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置管术)病例;根据静脉导管管腔分为单腔导管组62... 探究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三腔导管与单腔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老年医学科2018年-2021年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置管术)病例;根据静脉导管管腔分为单腔导管组62例与三腔导管组57例。分析2组导管尖端微生物培养与导管内血微生物培养情况,对比培养的合计阳性率(培养阳性率与总体阳性率)。 结果 单腔导管组与三腔导管组相比,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腔导管组与三腔导管组相比,总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否选用三腔导管,不可一概而论。部分患者选用三腔导管可能是合适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 单腔导管 微生物培养
下载PDF
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在调整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左婷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期126-130,135,共6页
目的 分析在处理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问题的过程中,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异位问题的新生儿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调整,观察... 目的 分析在处理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问题的过程中,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异位问题的新生儿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调整,观察组新生儿需要根据导管头端所处的位置调整至不同体位,通过脉冲式冲管的方式进行调整。对两组新生儿导管复位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导管复位成功率为95.65%,对照组导管复位成功率为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导管复位的成功率整体更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整体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问题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采用不同体位脉冲式冲管的调整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导管复位的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整体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体位脉冲冲管 调整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