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时“三唐”说辩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元代王构《修辞鉴衡》卷一"诗评"多辑录宋人诗话、文集及杂记等,并在每条之下注明出处。其中有一条:"诗自河梁之后,诗之变,至唐而止。元和之诗极盛。诗有盛唐、中唐、晚唐。五代陋矣。"其下出处已佚。在以往关于唐... 元代王构《修辞鉴衡》卷一"诗评"多辑录宋人诗话、文集及杂记等,并在每条之下注明出处。其中有一条:"诗自河梁之后,诗之变,至唐而止。元和之诗极盛。诗有盛唐、中唐、晚唐。五代陋矣。"其下出处已佚。在以往关于唐诗分期的讨论中,这一记载一直被当作重要材料引用,多数学者认为这段话出自北宋杨时。而通过对《龟山先生语录》《修辞鉴衡》《对床夜语》《唐诗三体家法序》等的考察及其他材料的分析,可以确定这段话实际上出自南宋周弼而非杨时。这一结论亦可补足《修辞鉴衡》中"诗体之变"一条之下的佚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三唐”说 《修辞鉴衡》 周弼
下载PDF
朝鲜汉诗用韵特点刍议 ——以“三唐”诗人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景昆 《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由于方音、韵书等原因,朝鲜汉诗用韵与中国存在不同之处,如朝鲜时代中期上去通押、入声通押、歌麻通押,总体上比中国用韵更宽。由于吟诵需要、科举试诗以及与中国的密切联系,朝鲜汉诗并未完全成为概念的诗、精神的诗,对朝鲜汉诗多不押... 由于方音、韵书等原因,朝鲜汉诗用韵与中国存在不同之处,如朝鲜时代中期上去通押、入声通押、歌麻通押,总体上比中国用韵更宽。由于吟诵需要、科举试诗以及与中国的密切联系,朝鲜汉诗并未完全成为概念的诗、精神的诗,对朝鲜汉诗多不押韵的误解很可能与不了解朝鲜汉诗用韵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汉诗 通韵 三唐”诗人 入声通押 歌麻通押
下载PDF
唐志契及明末清初“三唐”相关问题初探
3
作者 周金波 孙璐 《美术学报》 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
明末清初的画坛,出现了唐氏叔侄三位泰州籍画家,即唐志契、唐志尹及唐日昌,时人敬重叔侄三人在画坛的贡献及影响,并称之为"三唐"。本文在广泛搜集史料和著作的基础上,试探究"二唐"之父及唐日昌与"二唐"... 明末清初的画坛,出现了唐氏叔侄三位泰州籍画家,即唐志契、唐志尹及唐日昌,时人敬重叔侄三人在画坛的贡献及影响,并称之为"三唐"。本文在广泛搜集史料和著作的基础上,试探究"二唐"之父及唐日昌与"二唐"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契 志尹 日昌 “二”之父 “二”之侄 三唐
原文传递
从词汇史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语言年代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洪涌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章以《汉语大词典》和三部断代语言词典《唐五代语言词典》《宋语言词典》和《元语言词典》为参照,从词汇史的角度分析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复音词,认为该书所反映的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语言。
关键词 《大藏取经诗话》 语言年代 词汇史
下载PDF
周弼及其《三体唐诗》的诗学观
5
作者 陈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三体唐诗》是南宋周弼编选的一部唐诗选本。在该书和自著诗文中,周弼对诗歌本体论、情景论、结构论、辨体论、声律论以及用事、咏物等进行了探讨。这些诗学观点大多针对诗坛流弊而发,在后世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 周弼 诗学观
下载PDF
元人“唐诗分期”谫论
6
作者 赵彬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元诗多宗唐,推崇“盛唐”诗风。元人在前人基础上完成唐诗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学体系建构。元人唐诗分期标准的迥异,体现了元人在宗唐背景下多元的诗学观,而不同的诗学观的现实意义是元人指摘当时诗弊继而促进元诗... 元诗多宗唐,推崇“盛唐”诗风。元人在前人基础上完成唐诗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学体系建构。元人唐诗分期标准的迥异,体现了元人在宗唐背景下多元的诗学观,而不同的诗学观的现实意义是元人指摘当时诗弊继而促进元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分期” 诗学观 三唐
下载PDF
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运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本文对20世纪关于唐诗分期研究的代表性的学说,进行了历时性的分类梳理和简要评析;并对“四唐”说以及其他分期学说所共同涉及的盛中唐之断界、杜甫之归属和分期标准诸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同时发现,唐诗分期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表现出... 本文对20世纪关于唐诗分期研究的代表性的学说,进行了历时性的分类梳理和简要评析;并对“四唐”说以及其他分期学说所共同涉及的盛中唐之断界、杜甫之归属和分期标准诸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同时发现,唐诗分期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重新审视传统,并力图对分期问题作出全新的解释;二是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力图弥补传统分期学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 三唐 杜甫
下载PDF
韩国古代诗坛的唐风与宋风——第二次交替:朝鲜中期至朝鲜后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秋 《韩国研究论丛》 2020年第2期53-67,共15页
本文对韩国古代诗坛诗风的第二次交替情况进行了概述,朝鲜中期“三唐诗人”的出现标志着唐风重新抬头,诗集和诗话中也以唐风为正品。17世纪末期,朝鲜诗坛开始反思唐风,宋风再次抬头。进入18世纪后,朝鲜诗坛开始反思拟古,强调“今”的概... 本文对韩国古代诗坛诗风的第二次交替情况进行了概述,朝鲜中期“三唐诗人”的出现标志着唐风重新抬头,诗集和诗话中也以唐风为正品。17世纪末期,朝鲜诗坛开始反思唐风,宋风再次抬头。进入18世纪后,朝鲜诗坛开始反思拟古,强调“今”的概念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提倡描写朝鲜风土人情的“朝鲜风”和“朝鲜诗”。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变化原因,对汉诗诗风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时代汉诗 宋风 三唐诗人 朝鲜风
下载PDF
古代朝鲜诗人高敬命的学唐过程与宣祖朝宗唐风气的盛行
9
作者 张景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朝鲜王朝诗人高敬命中、晚年阅读大量诗歌选本及诗人别集,对唐诗的学习与宋诗、朝鲜诗人同时进行,其学唐过程代表了朝鲜诗风由宗宋向宗唐的转变,带有两个时期的过渡痕迹。并且集中体现在次韵或效体的诗作以及集句诗中,不同于其他宗唐诗... 朝鲜王朝诗人高敬命中、晚年阅读大量诗歌选本及诗人别集,对唐诗的学习与宋诗、朝鲜诗人同时进行,其学唐过程代表了朝鲜诗风由宗宋向宗唐的转变,带有两个时期的过渡痕迹。并且集中体现在次韵或效体的诗作以及集句诗中,不同于其他宗唐诗人对《出塞曲》、宫词等特定诗体的专门模拟。其诗风丽富盛,在意象营造、声韵格律等方面追踪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韵 集句诗 三唐”诗人
下载PDF
韩国古代诗歌的大唐影响——杜甫与李达诗中的“马”意象
10
作者 李受映 《外国问题研究》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韩国古代"三唐诗人"致力于学习中国唐诗,努力将自己的诗风与唐诗接近,在唐代诗人中,杜甫的诗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李达与杜甫的人生遭际类似,一生处于社会底层,抑郁不得志,他的《柳摠戎紫骝马歌》是赠与知己友人柳珩的... 韩国古代"三唐诗人"致力于学习中国唐诗,努力将自己的诗风与唐诗接近,在唐代诗人中,杜甫的诗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李达与杜甫的人生遭际类似,一生处于社会底层,抑郁不得志,他的《柳摠戎紫骝马歌》是赠与知己友人柳珩的诗.表达了一个远离于主流社会的局外人的悲哀。他借鉴了杜甫诗中的"马"意象,但又有所不同。杜甫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马"的形象映射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李达的诗中只是以一个叙事者的身份状物抒情,没有达到杜甫的意象高度,李达虽然模仿了唐诗,但并没有完全悟透其中滋味。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侧面,揭示韩国古代三唐诗人在接受中国唐代诗歌中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杜甫 三唐诗人 马意象
下载PDF
元明诗声理论的朝鲜回响——以朝鲜时代中期宗唐思潮为中心
11
作者 张景昆 《唐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69-189,共21页
朝鲜时代中期,宗唐文学思潮重视诗声,既形成与前一时期不同的唐诗观,又引发了探讨诗声理论的第二次高潮。以《唐音》《诗法源流》《文筌》以及李东阳为代表的元明诗声理论刺激了诗坛对汉诗声调韵律的重视,与前后七子重声理论遥相呼应。... 朝鲜时代中期,宗唐文学思潮重视诗声,既形成与前一时期不同的唐诗观,又引发了探讨诗声理论的第二次高潮。以《唐音》《诗法源流》《文筌》以及李东阳为代表的元明诗声理论刺激了诗坛对汉诗声调韵律的重视,与前后七子重声理论遥相呼应。著名诗论家尹春年、梁庆遇、许筠、张维等纷纷“以声论诗”,把声律提升到唐、宋诗之辨的高度,并探索以五音十二律作诗,以期恢复诗、乐合一状态下汉诗的音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声 三唐”诗人 尹春年 李东阳 《文筌》
下载PDF
困蕃之策:中唐名臣李泌的边疆战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霞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7-61,共5页
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时期,吐蕃为边疆的首患。谋略家李泌在动荡的局势下提出了使吐蕃"自困"为目的的"困蕃之策",对唐朝西北、北部、西南和东南进行了分层级的把握,迅速扭转了唐蕃战争中唐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延缓... 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时期,吐蕃为边疆的首患。谋略家李泌在动荡的局势下提出了使吐蕃"自困"为目的的"困蕃之策",对唐朝西北、北部、西南和东南进行了分层级的把握,迅速扭转了唐蕃战争中唐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延缓了中唐的统治,为宪宗时期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然而"困蕃之策"对西北的把握不足,经济策略陷入困顿,对南诏的掠夺倾向认识不够,策略的成功施行有赖于吐蕃势力衰落的影响,属于救急的"时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泌 吐蕃 困蕃之策 边疆
下载PDF
崔庆昌汉诗研究
13
作者 孙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5-127,155,共14页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其诗境清澈澄明,诗意清新自然。崔庆昌虽没有诗学理论流传于世,但他的创作实践对朝鲜朝中期汉诗转向全面宗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庆昌 三唐诗人 朝鲜朝 汉诗
下载PDF
《西游记》研究的视点西移及其文化纵深预期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铁鹰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视点西移"指近20多年来《西游记》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由"西域"这个概念扭结起来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领域。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误读,是近百年来《西游记》研究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而纠正误读之后,《西... "视点西移"指近20多年来《西游记》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由"西域"这个概念扭结起来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领域。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误读,是近百年来《西游记》研究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而纠正误读之后,《西游记》研究打开了相当多的全新领域,一个复杂丰富,舒展有序而又能够融受现有基础资料的成书演化线路也被初步勾勒出来。对于更具文化纵深的进展,我们有理由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大藏取经诗话》 西域 研究视点 文化纵深
下载PDF
《唐贤三昧集》与诗、禅的分合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寅彭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9,共12页
《唐贤三昧集》是王士禛晚年作为本人诗学的一个总结而加以精心 编纂的一部颇具特色的唐诗总集。其宗旨既有如众所周知的“诗禅相通”的一 面,但同时亦有显示诗、禅扦格难通的一面。这后一面在《唐贤三昧集》中的 存在,表明渔洋意识... 《唐贤三昧集》是王士禛晚年作为本人诗学的一个总结而加以精心 编纂的一部颇具特色的唐诗总集。其宗旨既有如众所周知的“诗禅相通”的一 面,但同时亦有显示诗、禅扦格难通的一面。这后一面在《唐贤三昧集》中的 存在,表明渔洋意识中对于“诗禅相通”的原则,也并不是全无保留的,其认 识对此甚至还是十分自觉的。《唐贤三昧集》与渔洋诗学的这一个方面,历来 未为人充分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唐贤三昧集》中并存的这两个方面,探 讨渔洋诗学乃至中国诗学“诗禅相通”原则可信、可行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学 总集 自觉 晚年 存在 意识 限度 宗旨
原文传递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刻于南宋的文献学证据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藏于日本的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有宋椠和元椠两说,迄无定论。日本建长二年的《高山寺圣教目录》可以确证两书至迟在1250年之前已经入藏高山寺,它们都是南宋刻本,与元代没有关系。从语言角度推测作品... 藏于日本的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有宋椠和元椠两说,迄无定论。日本建长二年的《高山寺圣教目录》可以确证两书至迟在1250年之前已经入藏高山寺,它们都是南宋刻本,与元代没有关系。从语言角度推测作品年代的工作需要十分谨慎。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藏取经诗话》 《新雕大藏法师取经记》 刊刻年代 南宋 高山寺
原文传递
孤竹崔庆昌的社会诗考察
17
作者 崔美兰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期96-103,共8页
孤竹崔庆昌是代表李氏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诗人,他在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汉诗作品,并当时与李达、白光勋一起被称为"三唐诗人"。朝鲜时期随着政治矛盾加深,整个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对此,崔庆昌用汉诗批判现实,反映... 孤竹崔庆昌是代表李氏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诗人,他在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汉诗作品,并当时与李达、白光勋一起被称为"三唐诗人"。朝鲜时期随着政治矛盾加深,整个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对此,崔庆昌用汉诗批判现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本论文以社会历史批评和考证学的方法,对崔庆昌的社会诗分为政治矛盾和党派之争的弊端、战争的残酷与忧虑、百姓的悲惨生活和官僚的堕落现象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竹崔庆昌 三唐诗人 批判现实 社会历史批评和考证学 社会诗
下载PDF
日本雅乐溯源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研究日本雅乐的渊源以及与唐代俗乐的关系,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燕乐,是有极大帮助的。尤其是研究那时的主奏乐器——四弦琵琶上的燕乐调布局、定弦变化、音阶时应等,可以为解开燕乐之谜打开有效的通道。
关键词 日本雅乐 隋郑、苏宫—商大二度定弦变化对应 日本、俗乐宫—羽小度同音异名对应 琵琶定弦降低四度 律调 吕调 越调调弦法 双调调弦法
下载PDF
关于隋仁寿二年潞州梵境寺的舍利瘗埋及其变迁
19
作者 冉万里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据文献和碑铭记载,隋仁寿二年(602)高僧道端前往潞州(今山西长治)梵境寺送舍利并建塔供养,所建舍利塔是隋文帝当时在全国五十一州所建舍利塔之一。这也是隋文帝仁寿元年(601)首次在全国三十州建塔瘗埋舍利之后,第二次在全国建塔并瘗埋... 据文献和碑铭记载,隋仁寿二年(602)高僧道端前往潞州(今山西长治)梵境寺送舍利并建塔供养,所建舍利塔是隋文帝当时在全国五十一州所建舍利塔之一。这也是隋文帝仁寿元年(601)首次在全国三十州建塔瘗埋舍利之后,第二次在全国建塔并瘗埋舍利。从文献和碑铭记载来看,仁寿二年在梵境寺塔基所瘗埋的舍利及供养品,前后经过重瘗、迁瘗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利塔 仪凤 昭觉寺
原文传递
日本黄檗宗寺院布局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沁园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7年第2期32-46,共15页
作为我国传入日本的最后一支禅宗分支,黄檗派在日本建立了新宗派黄檗宗,并对日本近世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檗宗寺院建筑的独特做法继和样、大佛样、禅宗样之后在日本被称为'黄檗样'。本文将尝试对黄檗宗寺院的布局特征进行... 作为我国传入日本的最后一支禅宗分支,黄檗派在日本建立了新宗派黄檗宗,并对日本近世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檗宗寺院建筑的独特做法继和样、大佛样、禅宗样之后在日本被称为'黄檗样'。本文将尝试对黄檗宗寺院的布局特征进行归纳和对比,并试图对其祖型源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建筑 寺院布局 黄檗宗 黄檗山万福禅寺 长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