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可均《全三国文》孙吴部分缺误补正
1
作者 王书才 徐小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现存的对唐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对研究唐前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只是因为时代久远以及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该书不免有许多缺憾之处。以《全三国文》孙吴文部分为研讨对象,可以对...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现存的对唐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对研究唐前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只是因为时代久远以及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该书不免有许多缺憾之处。以《全三国文》孙吴文部分为研讨对象,可以对书中的缺误进行归结补正,包括补充作者的姓名与生平、补辑遗漏的作者及作品、辑补漏辑的书籍、增补漏辑的文篇、是正辑录佚文时不能遵守自订凡例的诸种失误、剔除误辑的佚文、校正字句方面的讹脱衍倒,等等,以期对唐前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三国文 缺误 补正
下载PDF
由《全三国文》中《诗经》征引看诗经学的文学转向
2
作者 杨青芝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通过考察《全三国文》中各类文章征引《诗经》的情况,指出诗经学文学转向的四方面表现:一,较之汉代诗经学注重教化大义的解释,三国文章中的《诗经》征引成为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文学手法与技巧;二,《诗经》中被称颂的历史人物在三国文中成... 通过考察《全三国文》中各类文章征引《诗经》的情况,指出诗经学文学转向的四方面表现:一,较之汉代诗经学注重教化大义的解释,三国文章中的《诗经》征引成为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文学手法与技巧;二,《诗经》中被称颂的历史人物在三国文中成为审美符号,部分被寄托大义的词语成为充满感情色彩的成语、惯用语;三,三国文作者引用经学家的解释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体悟;四,三国文作者摆脱以《诗经》为"经"的传统,将自己对诗的理解运用到文章中,并将部分诗句作为典故来使用。由此可见三国诗经学出现了文学转向的新趋势,融入了魏晋文学自觉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三国文 诗经学 经义 学转向 学自觉
下载PDF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3
作者 侯文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7,共10页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骚体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总集
下载PDF
三国文辑录整理的文献问题及学理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正英 王书才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0,共12页
本文是作者在辑录整理三国文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共性问题所作的学理思考。认为,应重视对三国文范畴和时限的界定,将墓葬遣册、走马楼吴简、医古文之佚文纳入辑录范围符合学理,为防杂乱,可入附录;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从西晋移植三... 本文是作者在辑录整理三国文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共性问题所作的学理思考。认为,应重视对三国文范畴和时限的界定,将墓葬遣册、走马楼吴简、医古文之佚文纳入辑录范围符合学理,为防杂乱,可入附录;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从西晋移植三国,将邴原、霍弋从三国中剔除,符合历史实际,并已尝试为严可均《全三国文》原书新辑增补人物24人带文52篇。又认为,应该把严可均原书中已有作家的佚文辑录增补作为用力的重点,并已尝试从浩瀚传世文献中辑出整文72篇、专著折合佚文54篇、残文121节。同时认为,文本校勘要突出"全"和"精细",各种版本竭泽而鱼,以最早出处为底本,其他出处以时代先后为序,逐一精勘细校并出校勘记,详述取舍或存疑理由,以待后人深研;文本编排应凸显时间顺序,淡化传统的尊卑观念;原文题目应慎改,明显与文本内容不合者,宜从优本改之。还认为,不可忽视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重要人物具有书面语特征的话语片段的辑录,并已尝试从出土文献中辑得碑刻85篇、零散简文197则,从传世文献中辑得重要人物书面化短语81节,并各附考辨文字。同时期待未来能从摩崖石刻和题记中有新收获。重新辑录整理的三国文文本(剔除走马楼吴筒)总计新增整文263篇,段落文句399节(则),总规模已突破了103万字,使严可均近52万字规模的《全三国文》翻了一倍,内容已有重大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文 辑佚 传世 出土
原文传递
严可均《全三国文》蜀汉部分缺误补正考释
5
作者 王书才 杨雯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目前现存对隋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但其中《全三国文》的辑佚整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全三国文》的蜀汉文部分,指出并补正了其中漏辑文篇、漏辑语句、误署作者姓名、注释文篇出...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目前现存对隋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但其中《全三国文》的辑佚整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全三国文》的蜀汉文部分,指出并补正了其中漏辑文篇、漏辑语句、误署作者姓名、注释文篇出处有缺误等四个方面的不足,并对前人难以句读解读的某些佚文作了校勘训释,以期促进三国文献汇辑与整理成果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三国文 补正 校勘 训释
原文传递
《全三国文》征引《诗经》文献研究
6
作者 杨青芝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2期94-107,共14页
《全三国文》中征引《诗经》文献,或直接征引诗句,或将诗句稍作改变,或取用《诗经》中的人物、词语以固定的意义,或引用题目和诗序。由此表明三国时期的文章把《诗经》当作文学经典,从有利于文章审美的角度运用三家诗意义,从文章求丽的... 《全三国文》中征引《诗经》文献,或直接征引诗句,或将诗句稍作改变,或取用《诗经》中的人物、词语以固定的意义,或引用题目和诗序。由此表明三国时期的文章把《诗经》当作文学经典,从有利于文章审美的角度运用三家诗意义,从文章求丽的角度追求语言对偶时兼用《诗经》典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三国文 《诗经》 征引 学性
原文传递
《隶续》“魏文帝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考
7
作者 杨鉴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将洪适《隶续》所载魏文帝曹丕黄初间所颁关于老子庙诏书,与严可均《全三国文》据僧勔《难道论》及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所引相比勘,校订恢复诏书原文。并从写作年代、主旨、格式等方面对碑文作了考订,对洪适的观点作出修正。
关键词 《隶续》 《全三国文 曹丕 《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
下载PDF
《全三国文》录文出处补正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绪耀 《古籍研究》 2009年第Z1期244-246,共3页
《全三国文》是清代著名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一部分,是迄今为止蒐集最为完备的三国文。严氏之辑录是在精心校勘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搜罗文献、考辨真伪等方面费力颇多。尤其可贵的是严氏在录每篇文章后大多标... 《全三国文》是清代著名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一部分,是迄今为止蒐集最为完备的三国文。严氏之辑录是在精心校勘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搜罗文献、考辨真伪等方面费力颇多。尤其可贵的是严氏在录每篇文章后大多标注出处,以便于检核,这是他比《全唐文》编纂的高明之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近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全三国文》时发现,其中有的文章漏标出处,有的文章所标出处有错误。这样,必然影响研究者对该书的使用。现对其录文出处补充纠正,辑得札记4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文 《全唐 《太平御览》 北堂书钞 《艺类聚》 景福殿赋 邯郸淳 碑阴 选》 阮元瑜
原文传递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收诔文补遗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厚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4期72-75,共4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诔文范围甚广,片言只语皆予以采人。乃至有存目者,为我们研究先唐诔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文献浩繁,难免有所遗漏。兹就闻见所及,为之补遗。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严可均
下载PDF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转变的文化观照
10
作者 杨朝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务本求实"到"藻以玄思"的题材之变;由"缘情求美"到"思辨精妙"的风格之变;由"同题共作"到"辩难蜂起"的形式之变。这...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务本求实"到"藻以玄思"的题材之变;由"缘情求美"到"思辨精妙"的风格之变;由"同题共作"到"辩难蜂起"的形式之变。这些变化直接折射了其时士人的思想及文化的变迁。因此,以论体文的变易为切入点,探究三国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给文学带来的影响,进而探究文体变易的内在机制与外在精神关联域之间的关系,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论体 建安时期 曹植 竹林名士 正始名士 玄学
下载PDF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研究综述
11
作者 高思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5-39,共5页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先唐文献渊薮,是清代总集编纂的一座高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其作者、概况、体例、辑佚等所作的基础性介绍,以及围绕该书展开的补编和新编工作等。综览而...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先唐文献渊薮,是清代总集编纂的一座高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其作者、概况、体例、辑佚等所作的基础性介绍,以及围绕该书展开的补编和新编工作等。综览而言,现有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这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极不相称,相关研究亟待深入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严可均
下载PDF
赋论形态考察——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赋序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旭 黄志立 《北方论丛》 2019年第5期86-99,共14页
赋序是赋学批评范式中的重要构成形态,在彰显批评意识、阐明赋学理论方面可谓卓然别裁.因其伴随赋体的发展而产生,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泽:起初,赋序粘附在赋篇当中,发挥首引与补充之功用;当脱离赋文的依凭而独立成体时,赋序便逐渐由兴盛... 赋序是赋学批评范式中的重要构成形态,在彰显批评意识、阐明赋学理论方面可谓卓然别裁.因其伴随赋体的发展而产生,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泽:起初,赋序粘附在赋篇当中,发挥首引与补充之功用;当脱离赋文的依凭而独立成体时,赋序便逐渐由兴盛走向衰落,同时也失去本体所具有的性能.为进一步探讨赋序的演进态势与批评特征,体现赋序在赋学批评理论中的重要价值,拟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赋序为考察对象,就赋序的类型特征、结构形态、功能价值、兴盛衰落等内容加以慎实辨析,以期深入考量赋序作为批评形态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论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赋序 批评形态
下载PDF
古籍整理的新收获——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新版横排校点本
13
作者 王君夫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A01期51-53,共3页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采用新式标点简体横排面市 ,是古籍校点工作中的新收获 ,不仅把爱好古文的读者从众多的古文译注中解脱出来 ,同时也为该书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快捷和方便的阅读条件。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古籍整理 新收获
下载PDF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先唐文献的整理与改写
14
作者 高思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11-116,共6页
清人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以编纂总集的形式对先唐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一个典型范式。严氏校辑所用之法,融音韵学、文章学、校勘学等为一炉,辑补阙漏、勾连残句、抄辑文本、兼采诸说,为先唐文献整理工作中解决早期... 清人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以编纂总集的形式对先唐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一个典型范式。严氏校辑所用之法,融音韵学、文章学、校勘学等为一炉,辑补阙漏、勾连残句、抄辑文本、兼采诸说,为先唐文献整理工作中解决早期经典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断裂化、碎片化状态和处理早期文本变异及窜伪问题提供了借鉴。先唐文献整理面临着较唐以后文献更加复杂的问题,在考辨一二作者、批注三四校语、校改五六文字的基础上要着重处理好聚合文本和游离文本的勾连整理问题、变异文本和改写文本的溯源还原问题以及窜伪文本中真与伪的甄别取舍的问题。严可均的校勘工作可以为当下先唐文献整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校辑方法 先唐
下载PDF
從文本變異看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韻譜的誤收
15
作者 袁濤 《文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5-216,共22页
羅常培、周祖謨所編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韻譜是先唐韻部研究中的奠基性成果。但在確認韻譜所據韻文材料的可靠性後將會發現,韻譜中實則存在大量因未能清楚認識由韻文材料的文本變異所造成的用韻問題而誤收的韻字條目。今比勘韻譜所依據的... 羅常培、周祖謨所編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韻譜是先唐韻部研究中的奠基性成果。但在確認韻譜所據韻文材料的可靠性後將會發現,韻譜中實則存在大量因未能清楚認識由韻文材料的文本變異所造成的用韻問題而誤收的韻字條目。今比勘韻譜所依據的原始文獻與《文館詞林》等新見中古詩文總集,可以揭示因中古類書删存文本而導致的用韻混亂;覆覈明清時期所編先唐總集的文本來源,亦可辨别因明清總集特定編纂方式所造成的韻字重構。基於以上兩種途徑,可以大幅度地清理和補正韻譜中的誤收條目,並進而提出對漢魏晉南北朝韻部研究方法論的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韻譜 中古類書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 用韻問題
下载PDF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 被引量:7
16
作者 游修龄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24-26,共3页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游修龄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良渚时期的水稻生产,从河姆渡、罗家角、马家浜、崧泽以来,已经持续发展了三千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的晚期,如果问同以前的阶段有什么不同,主要在农具和炊器方面都较以前有长足的...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游修龄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良渚时期的水稻生产,从河姆渡、罗家角、马家浜、崧泽以来,已经持续发展了三千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的晚期,如果问同以前的阶段有什么不同,主要在农具和炊器方面都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反映了稻作生产取得很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 阿兹特克 原始农业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播种量 谷物产量 水稻产量 玛雅人 稻作生产 秦汉以前
下载PDF
先唐论说文辑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京州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2,112,共4页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先唐文献之渊薮,它的价值已为学界所共识,然而严可均以一人之力,势难对浩如烟海的先唐文献搜罗无遗。本文爰将严可均失采的论说文裒为一集,计辑录先唐论说文作者22人,论说文22篇,43条...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先唐文献之渊薮,它的价值已为学界所共识,然而严可均以一人之力,势难对浩如烟海的先唐文献搜罗无遗。本文爰将严可均失采的论说文裒为一集,计辑录先唐论说文作者22人,论说文22篇,43条,希望对研究先唐文学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论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辑补
下载PDF
点校严可均《全晋文》札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无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年第Z1期48-50,共3页
点校严可均《全晋文》札记李无未清人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虽然经过清人八次校雠,但错讹仍层见叠出,这一点许多学者已有共识。笔者忝列点校者之伍,在整理《全晋文》部分时深有同感①,这里仅就我所见举例如下。... 点校严可均《全晋文》札记李无未清人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虽然经过清人八次校雠,但错讹仍层见叠出,这一点许多学者已有共识。笔者忝列点校者之伍,在整理《全晋文》部分时深有同感①,这里仅就我所见举例如下。(一)辑录之文未标明出处者严可均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晋 严可均 《艺类聚》 《通典》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晋书》 中华书局 《御览》 初学记 《管锥编》
下载PDF
论新编全先唐文的文献与体例——与赵逵夫先生商榷
19
作者 李建国 《三峡论坛》 2011年第4期104-106,149,共3页
本文以新编《全先秦文》为中心,探讨"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文献来源和体例设置问题。如果不辑录严可均以后新出土的文献,将严重损害其学术价值。从体例上看,行人辞令等历史人物的言辞,其原始形态不是成文文章,收... 本文以新编《全先秦文》为中心,探讨"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文献来源和体例设置问题。如果不辑录严可均以后新出土的文献,将严重损害其学术价值。从体例上看,行人辞令等历史人物的言辞,其原始形态不是成文文章,收录进来不够严谨;同时,收录专书中的单篇文章亦需辨证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献来源 体例
下载PDF
紫砂器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20
作者 周志刚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紫砂器 中国茶 《茶经》 器具 化精神 欧阳忠公集 化内涵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中国陶瓷 茶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