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年代 被引量:26
1
作者 谢世友 袁道先 +1 位作者 王建力 况明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航片、卫片验证、核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块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700-2000m...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航片、卫片验证、核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块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700-2000m,完成于老第三纪末;低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200-1500m,完成于上新世末;剥夷面分布高度海拔为800~1200m,形成年代为3.4~1.8MaB.P.。高夷平面在地貌上表现为宽浅的坳谷洼地与低矮的缓丘相结合,呈现一派波状起伏的老年期地貌景观;低夷平面多表现为高大的岩溶丘陵与大型洼地相组合的岩溶台面,洼地两侧多有水平溶洞发育;剥夷面可以岩溶盆地、山问盆地、岩溶台面、河谷盆地、岩溶洼地及河流宽谷等多种地貌形式存在,没有大范围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块地区 夷平面 剥夷面 形成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