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考
1
作者
王雁华
《文物春秋》
2023年第3期56-67,F0002,F0003,共14页
2006年在修缮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时,在其东西山墙上发现了《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这是目前河北发现的三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之一,是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存。壁画运用工笔重彩,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方式,色彩丰富,线条流畅,...
2006年在修缮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时,在其东西山墙上发现了《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这是目前河北发现的三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之一,是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存。壁画运用工笔重彩,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方式,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图像与经文载述吻合,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安昭化寺
三大士
殿
壁画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川新华街出土三大士鎏金铜像研究
2
作者
陈舒怡
《西夏学》
2023年第2期274-287,共14页
银川新华街出土铜像包含观音三大士、寒山拾得等题材,其精良的铸造技术体现了宋辽夏佛教艺术的交融与共鉴,铜像细节纹样与形制保留了西夏艺术遗韵,是研究汉地观音三大士图像,以及西夏宋元时期佛教信仰特征的重要个案。本文基于对新华街...
银川新华街出土铜像包含观音三大士、寒山拾得等题材,其精良的铸造技术体现了宋辽夏佛教艺术的交融与共鉴,铜像细节纹样与形制保留了西夏艺术遗韵,是研究汉地观音三大士图像,以及西夏宋元时期佛教信仰特征的重要个案。本文基于对新华街三大士艺术风格与题材衍变的考察,在关注铜像出土伴随物的同时,利用地方志等史料文献,追溯铜像窖藏的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多民族艺术的并鉴与承袭。本文通过梳理汉地三大士图像的发展,探究观音信仰及华严思想对该题材的义理融摄,讨论新华街出土流行于西夏河西地区的寒山、拾得题材与三大士进行配置的宗教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街
西夏
观音
三大士
寒山拾得
华严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大士”造像思想探源
被引量:
3
3
作者
蓝慧龄
《五台山研究》
2013年第3期18-24,共7页
以观音、文殊、普贤为三大士的造像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造像及思想的起源与背景。三大士造像,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激荡而形成的特殊造像与信仰体系,是中国佛教造像与菩萨信仰的一大变革与创新,也是汉地的佛教融合显、密元素所开展独具...
以观音、文殊、普贤为三大士的造像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造像及思想的起源与背景。三大士造像,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激荡而形成的特殊造像与信仰体系,是中国佛教造像与菩萨信仰的一大变革与创新,也是汉地的佛教融合显、密元素所开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信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
三大士
观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狮子吼观音与三大士像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静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9,138,共17页
印度帕拉朝在吸收湿婆和文殊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创造了狮子吼观音,用于供密教修行者忏悔、冥想和治病,藏地引入后随之改造为藏传佛教式样。元代藏地狮子吼观音传入汉文化地区,与唐宋以来跏趺坐、游戏坐观音结合形成汉传佛教式样,进而...
印度帕拉朝在吸收湿婆和文殊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创造了狮子吼观音,用于供密教修行者忏悔、冥想和治病,藏地引入后随之改造为藏传佛教式样。元代藏地狮子吼观音传入汉文化地区,与唐宋以来跏趺坐、游戏坐观音结合形成汉传佛教式样,进而促成三大士像且与之并行发展,表述以救济众生为核心的菩萨行思想,成为颇具汉地元明清时代风貌的造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吼观音像
三大士
像
帕拉朝佛教造像
藏传佛教造像
元明清佛教造像
原文传递
世俗化与中国化:“华严三大士”造像的仪式功能之变
5
作者
梁韵彦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2,共9页
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造像组合的形成,与密教观音法门中将以观音为主的三位菩萨造像作为观修对象、坛场护法及像法咒术的作用有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作用被逐渐淡化。宋代,随着僧人们在佛教仪文中吸取本土的礼教元素;三大士成为...
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造像组合的形成,与密教观音法门中将以观音为主的三位菩萨造像作为观修对象、坛场护法及像法咒术的作用有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作用被逐渐淡化。宋代,随着僧人们在佛教仪文中吸取本土的礼教元素;三大士成为了寺庙中供奉的主尊,其供养形式亦逐渐与圣僧崇拜相结合。因为仪式活动的需要,供奉三大士的佛坛被置于佛殿之中,且靠后放置。元代以后,三大士崇拜渐与民间的祠神信仰合流,三位菩萨的形象在传说故事中转化成女身,获得了世俗的身份。不少大型寺庙在偏殿、前殿或后殿中供奉三大士;而乡间小庙则将三大士奉为主神,其性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祠相似。这一造像组合之形成与发展,是宋代以后佛教世俗化与中国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
三大士
造像
仪式功能
佛教中国化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简论中国历代宰相官职的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美泉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6期68-71,共4页
封建专制时代辅佐国君总理国家政务的官员宰相,是没有独立大权的。历朝国君都要控制宰相的权力,致使宰相制度多变与不稳,历朝宰相职务及权限,也各有不同,变化不定。变化频、无定职是中国宰相制度的一个极醒目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政治制度
历史
宰相
三公
大学
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名迷梵种——唐代前期与中期上层社会所认识的“胡僧”
7
作者
李正一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7期107-109,112,共4页
本文从《高僧传》所载名僧金刚智面对驱逐外国僧人时的"梵""胡"之辩词,到唐代前期与中期正史与文人笔记中对"胡僧"这一群体的记载和描写,分析了"胡僧"所指外国僧人群体的来源、行为和唐代上层...
本文从《高僧传》所载名僧金刚智面对驱逐外国僧人时的"梵""胡"之辩词,到唐代前期与中期正史与文人笔记中对"胡僧"这一群体的记载和描写,分析了"胡僧"所指外国僧人群体的来源、行为和唐代上层社会人士对其的认识与态度。安史之乱后的唐代上层社会对"胡僧"的认识出现了朝野官方和上层文人的分化,与正史中极少见相对比的是笔记小说中"胡僧"的大量出现。唐代上层社会对"胡僧"所指群体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关注点在于胡僧的神异本领,而忽略其宗教信仰成就,但直至安史乱后,社会精英也并未完全拒斥外国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僧
开元
三大士
天竺梵僧
《太平广记》
智慧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8
作者
赵雪芬
吕晓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配置,判断正壁主尊身份应为十一面观音,由此形成了文殊、十一面观音、普贤三大士题材。艺师匠心独具,把入法界经变、三大士、西方净土变贯穿起来,营造出圣神庄严的佛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入法界变
三大士
西方净土变
艺术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梵汉音系结构考察的探索
9
作者
余柯君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2,640,共13页
梵汉对音材料相较于传统音韵材料具有可直观反映古汉语音值的优点,因此历来学者们在研究这类材料时主要关注梵汉音类的对应关系。然而受材料所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对音缺失、对音重复这样的问题,为考察汉语音类、构拟汉...
梵汉对音材料相较于传统音韵材料具有可直观反映古汉语音值的优点,因此历来学者们在研究这类材料时主要关注梵汉音类的对应关系。然而受材料所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对音缺失、对音重复这样的问题,为考察汉语音类、构拟汉语音值带来困难。本文尝试改变研究视角,将考察问题的着眼点调整到梵汉音系的结构上,希望借此为深化梵汉对音研究、推动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汉对音
结构考察
开元
三大士
原文传递
法海寺壁画艺术成就探析
10
作者
孙志虹
《艺术教育》
2014年第7期234-235,共2页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寺内大雄宝殿壁画与建筑同期完成。壁画不仅体现出创作者的严谨构思和巧妙设计,而且在线描、着色、贴金与勾金等各方面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体散发出一种富丽典雅的宫...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寺内大雄宝殿壁画与建筑同期完成。壁画不仅体现出创作者的严谨构思和巧妙设计,而且在线描、着色、贴金与勾金等各方面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体散发出一种富丽典雅的宫廷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海寺
壁画
赴会图
三大士
图
帝释梵天图
原文传递
漫谈山西寺观雕塑
11
作者
木易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8期22-27,共6页
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寺院开始在中土盛行。魏晋以降.或依山开窟.或木构寺宇.佛塔寺院遍及海内。唐朝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佛.毁佛寺达四千六百所.招提.兰若四万座.虽然佛事时有兴废.但是到了元代.寺院也还有四万二千三百余所.清...
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寺院开始在中土盛行。魏晋以降.或依山开窟.或木构寺宇.佛塔寺院遍及海内。唐朝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佛.毁佛寺达四千六百所.招提.兰若四万座.虽然佛事时有兴废.但是到了元代.寺院也还有四万二千三百余所.清康熙初年.全国的寺院就已近八万多座。时过境迁.古刹钟声渐渐离我们远去.如此恢宏的景象只是在边塞或蜀中少有残留.中原地区唯独山西一地.山岳绵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刹钟声
东汉初
蜀中
兴废
三大士
殿
道教造像
依山
圆觉
木构建筑
十二圆觉菩萨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考
1
作者
王雁华
机构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春秋》
2023年第3期56-67,F0002,F0003,共14页
文摘
2006年在修缮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时,在其东西山墙上发现了《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这是目前河北发现的三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之一,是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存。壁画运用工笔重彩,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方式,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图像与经文载述吻合,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怀安昭化寺
三大士
殿
壁画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川新华街出土三大士鎏金铜像研究
2
作者
陈舒怡
机构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出处
《西夏学》
2023年第2期274-287,共14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物遗存、图像、文本与西藏艺术史构建”(项目编号:15ZDB120)阶段性成果
文摘
银川新华街出土铜像包含观音三大士、寒山拾得等题材,其精良的铸造技术体现了宋辽夏佛教艺术的交融与共鉴,铜像细节纹样与形制保留了西夏艺术遗韵,是研究汉地观音三大士图像,以及西夏宋元时期佛教信仰特征的重要个案。本文基于对新华街三大士艺术风格与题材衍变的考察,在关注铜像出土伴随物的同时,利用地方志等史料文献,追溯铜像窖藏的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多民族艺术的并鉴与承袭。本文通过梳理汉地三大士图像的发展,探究观音信仰及华严思想对该题材的义理融摄,讨论新华街出土流行于西夏河西地区的寒山、拾得题材与三大士进行配置的宗教内涵。
关键词
新华街
西夏
观音
三大士
寒山拾得
华严思想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大士”造像思想探源
被引量:
3
3
作者
蓝慧龄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13年第3期18-24,共7页
文摘
以观音、文殊、普贤为三大士的造像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造像及思想的起源与背景。三大士造像,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激荡而形成的特殊造像与信仰体系,是中国佛教造像与菩萨信仰的一大变革与创新,也是汉地的佛教融合显、密元素所开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信仰模式。
关键词
华严
三大士
观音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狮子吼观音与三大士像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静杰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9,138,共17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项目“中国佛教图像与思想究”(项目批准号:21BZJ003)的部分内容。
文摘
印度帕拉朝在吸收湿婆和文殊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创造了狮子吼观音,用于供密教修行者忏悔、冥想和治病,藏地引入后随之改造为藏传佛教式样。元代藏地狮子吼观音传入汉文化地区,与唐宋以来跏趺坐、游戏坐观音结合形成汉传佛教式样,进而促成三大士像且与之并行发展,表述以救济众生为核心的菩萨行思想,成为颇具汉地元明清时代风貌的造像形式。
关键词
狮子吼观音像
三大士
像
帕拉朝佛教造像
藏传佛教造像
元明清佛教造像
Keywords
Simhanãda-Avalokitesvala
three great Bodhisattva
Buddhist image of the Pala Dynasty
Tibetan Buddhist image
the Buddhist image through the Yuan-Ming-Qing dynasties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世俗化与中国化:“华严三大士”造像的仪式功能之变
5
作者
梁韵彦
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出处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基金
2018年河北省博士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佛教‘转身论’在宋、辽、西夏的传播与流变”(CXZZBS2018022)
河北大学燕赵学科群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燕赵历史文献专题整理与研究”(2020W02)。
文摘
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造像组合的形成,与密教观音法门中将以观音为主的三位菩萨造像作为观修对象、坛场护法及像法咒术的作用有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作用被逐渐淡化。宋代,随着僧人们在佛教仪文中吸取本土的礼教元素;三大士成为了寺庙中供奉的主尊,其供养形式亦逐渐与圣僧崇拜相结合。因为仪式活动的需要,供奉三大士的佛坛被置于佛殿之中,且靠后放置。元代以后,三大士崇拜渐与民间的祠神信仰合流,三位菩萨的形象在传说故事中转化成女身,获得了世俗的身份。不少大型寺庙在偏殿、前殿或后殿中供奉三大士;而乡间小庙则将三大士奉为主神,其性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祠相似。这一造像组合之形成与发展,是宋代以后佛教世俗化与中国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华严
三大士
造像
仪式功能
佛教中国化
民间信仰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简论中国历代宰相官职的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美泉
机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政史系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6期68-71,共4页
文摘
封建专制时代辅佐国君总理国家政务的官员宰相,是没有独立大权的。历朝国君都要控制宰相的权力,致使宰相制度多变与不稳,历朝宰相职务及权限,也各有不同,变化不定。变化频、无定职是中国宰相制度的一个极醒目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政治制度
历史
宰相
三公
大学
士
Keywords
China
Feudal Society
Political system
History
Prime Minister
Sangong(三公)
DaXueShi(大学
士
)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名迷梵种——唐代前期与中期上层社会所认识的“胡僧”
7
作者
李正一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7期107-109,112,共4页
文摘
本文从《高僧传》所载名僧金刚智面对驱逐外国僧人时的"梵""胡"之辩词,到唐代前期与中期正史与文人笔记中对"胡僧"这一群体的记载和描写,分析了"胡僧"所指外国僧人群体的来源、行为和唐代上层社会人士对其的认识与态度。安史之乱后的唐代上层社会对"胡僧"的认识出现了朝野官方和上层文人的分化,与正史中极少见相对比的是笔记小说中"胡僧"的大量出现。唐代上层社会对"胡僧"所指群体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关注点在于胡僧的神异本领,而忽略其宗教信仰成就,但直至安史乱后,社会精英也并未完全拒斥外国僧人。
关键词
胡僧
开元
三大士
天竺梵僧
《太平广记》
智慧轮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8
作者
赵雪芬
吕晓菲
机构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基金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20-KJ-YB-17)资助。
文摘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配置,判断正壁主尊身份应为十一面观音,由此形成了文殊、十一面观音、普贤三大士题材。艺师匠心独具,把入法界经变、三大士、西方净土变贯穿起来,营造出圣神庄严的佛国世界。
关键词
华严经入法界变
三大士
西方净土变
艺术来源
Keywords
Avatamaska Sutra
Three Bodhisattvas
Western Pure Land Murals
Source of Art
分类号
K2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梵汉音系结构考察的探索
9
作者
余柯君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2,64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金刚智、善无畏梵汉对音谱与汉语中古音研究”(19VJX109)的资助。
文摘
梵汉对音材料相较于传统音韵材料具有可直观反映古汉语音值的优点,因此历来学者们在研究这类材料时主要关注梵汉音类的对应关系。然而受材料所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对音缺失、对音重复这样的问题,为考察汉语音类、构拟汉语音值带来困难。本文尝试改变研究视角,将考察问题的着眼点调整到梵汉音系的结构上,希望借此为深化梵汉对音研究、推动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梵汉对音
结构考察
开元
三大士
Keywords
Sanskrit-Chinese transcription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The three great masters of the Kaiyuan period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法海寺壁画艺术成就探析
10
作者
孙志虹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教育》
2014年第7期234-235,共2页
文摘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寺内大雄宝殿壁画与建筑同期完成。壁画不仅体现出创作者的严谨构思和巧妙设计,而且在线描、着色、贴金与勾金等各方面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体散发出一种富丽典雅的宫廷气息。
关键词
法海寺
壁画
赴会图
三大士
图
帝释梵天图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漫谈山西寺观雕塑
11
作者
木易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8期22-27,共6页
文摘
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寺院开始在中土盛行。魏晋以降.或依山开窟.或木构寺宇.佛塔寺院遍及海内。唐朝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佛.毁佛寺达四千六百所.招提.兰若四万座.虽然佛事时有兴废.但是到了元代.寺院也还有四万二千三百余所.清康熙初年.全国的寺院就已近八万多座。时过境迁.古刹钟声渐渐离我们远去.如此恢宏的景象只是在边塞或蜀中少有残留.中原地区唯独山西一地.山岳绵亘.
关键词
古刹钟声
东汉初
蜀中
兴废
三大士
殿
道教造像
依山
圆觉
木构建筑
十二圆觉菩萨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北怀安昭化寺三大士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考
王雁华
《文物春秋》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银川新华街出土三大士鎏金铜像研究
陈舒怡
《西夏学》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大士”造像思想探源
蓝慧龄
《五台山研究》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狮子吼观音与三大士像考察
李静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5
世俗化与中国化:“华严三大士”造像的仪式功能之变
梁韵彦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6
简论中国历代宰相官职的特征
吕美泉
《东南文化》
CSSCI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胡名迷梵种——唐代前期与中期上层社会所认识的“胡僧”
李正一
《改革与开放》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赵雪芬
吕晓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梵汉音系结构考察的探索
余柯君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0
法海寺壁画艺术成就探析
孙志虹
《艺术教育》
2014
0
原文传递
11
漫谈山西寺观雕塑
木易
《中华文化画报》
200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