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被引量:376
1
作者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32,共10页
位于中国大陆中部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属于地壳尺度上的巨型构造。该巨型构造是在中国大陆完成其主体拼合过程中 ,在特提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太平洋和古亚洲及其后的环西伯利亚弧形构造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共同作用下 ,由构成中... 位于中国大陆中部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属于地壳尺度上的巨型构造。该巨型构造是在中国大陆完成其主体拼合过程中 ,在特提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太平洋和古亚洲及其后的环西伯利亚弧形构造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共同作用下 ,由构成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及地块交接汇聚而成 ,成为东西向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系、近南北向的川滇—贺兰构造带和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青藏高原之间交接转换的关键构造域。在先期构造基础上 ,构造结形成具有东、西和北三个重要边界以及内部东北、东南、西南和南端等多个具体构造结点。其内部主干构造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又将其划作西秦岭和松潘地块南北两部分。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主要形成于中国大陆印支主拼合期 ,并叠加印支期后陆内构造。构造结内组成与结构复杂 ,构造样式繁多 ,包含有丰富的大陆地质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松潘构造 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 交接转换 印支期 东古特提斯域
下载PDF
川西南多重褶皱构造及背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安林 程顺有 +4 位作者 张朝锋 李广 谷华 葛菲 张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川西南多重构造(东西、北东和北西褶皱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的相互关系、形成时序和不同尺度的构造背景。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局部构造和区域构造相结合。最后放在全球尺度构造体系的背景上加以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 目的探讨川西南多重构造(东西、北东和北西褶皱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的相互关系、形成时序和不同尺度的构造背景。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局部构造和区域构造相结合。最后放在全球尺度构造体系的背景上加以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结果研究区内的东西构造形成在先,北东构造次之,北西褶皱构造属于最晚的一幕构造,它们之间表现为构造叠加关系。这些构造形成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较短的时间内,多半属于喜山期构造产物。结论较为理想地分析了川西南多重构造的相互关系、形成先后和成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多重褶皱构造 构造关系 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 陆内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