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绍一枚新品“赤鞞”三孔布
1
作者 黄锡全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4期3-5,125,共4页
在河北石邑古遗址内发现的三孔布面文“赤鞞”,就是见于《路史》的“赤髀”。根据读音,当为“赤丽”,在今藁城境内,与出土地相距不远。
关键词 石邑 赤鞞 赤丽 三孔布
下载PDF
三孔布的国别与年代综论
2
作者 徐海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7-29,共3页
三孔布有"秦国铸币"、"中山国铸币"、"魏国铸币"和"赵国铸币"四种说法,年代则有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代三种看法,综合货币形制的演化规律、货币铭文所载地名、字体风格等多种因素,推断三孔... 三孔布有"秦国铸币"、"中山国铸币"、"魏国铸币"和"赵国铸币"四种说法,年代则有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代三种看法,综合货币形制的演化规律、货币铭文所载地名、字体风格等多种因素,推断三孔布属战国中晚期中山国自铸货币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国别 年代
下载PDF
三孔布考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弛 《文物春秋》 1990年第4期41-50,共10页
三孔布是我国先秦货币中极为珍贵的布币之一,因其形制为圆首、圆肩、圆足而且在布首及双足处各有一孔,故后世钱币学者称之为三孔布。自清嘉庆年间三孔布见著谱录后,甚为钱币界所重视。但由于三孔布出土极少和史载阙略的限制,前人对三孔... 三孔布是我国先秦货币中极为珍贵的布币之一,因其形制为圆首、圆肩、圆足而且在布首及双足处各有一孔,故后世钱币学者称之为三孔布。自清嘉庆年间三孔布见著谱录后,甚为钱币界所重视。但由于三孔布出土极少和史载阙略的限制,前人对三孔布的研究考证一直未获大的进展,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三孔布的零星出土和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三孔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逐渐形成三家之说:即三孔布秦国说,赵国说和中山国说。“秦国说”,以三孔布背文用铢两计重,铢两为秦国币值单位,故将其定为秦币(1),或谓秦占领赵邑后出现的混合型铸币(2);“赵国说”,以三孔布币文纪地多是赵国城邑,而且战国晚期使用铢两计重并非秦一国的论点,故将其定为战国晚期赵国铸币(3);“中山国说”,则认为三孔布纪地城邑绝大部分在中山国境内,而且三孔布的货币单位重量较大不象战国晚期之物,故将其定为战国中期中山国的铺币(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圆足 尖足 战国晚期 文纪 背文 方足 圆首 中山国
下载PDF
三孔布地名“武陽”新考
4
作者 吴良寶 馬孟龍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7-244,共8页
戰國晚期趙國三孔布幣地名“武陽”,古文字學者多以爲是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趙易地的武陽,即今河北省易縣的燕下都;趙、燕兩國璽印兵器銘文中的“武昜(陽)”地名,也多被認爲是燕下都。這些意見都不可信。將燕、趙易地的武陽推定... 戰國晚期趙國三孔布幣地名“武陽”,古文字學者多以爲是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趙易地的武陽,即今河北省易縣的燕下都;趙、燕兩國璽印兵器銘文中的“武昜(陽)”地名,也多被認爲是燕下都。這些意見都不可信。將燕、趙易地的武陽推定爲燕下都,完全不符合戰國末年燕、趙兩國的疆域形勢,北朝之前也未見燕下都稱作“武陽”的記載,兩國易地的武陽應位於葛、平舒之間,即今河北省高陽市、任丘市境内;戰國時期燕國璽印文字中既有“武垣”也有“武陽”,以往把燕國“武陽”視爲《漢書·地理志》涿郡武垣縣的意見同樣不能成立;趙國的武陽就是《趙世家》孝成王十一年收歸鄭安平封邑之“武陽”、趙國三孔布幣與璽印中的“武陽”,即《水經·濁漳水注》長蘆水的武陽城,在今河北省冀州市小寨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武陽 燕趙易地 燕下都 武垣
下载PDF
战国·宋子三孔布——中国钱币珍品系列纪念章典故之三
5
作者 刘启瑞 《上海轻工业(上海消费)》 2003年第1期41-41,共1页
三孔布币是战国布币中极为特殊的币种,因其布首和两足各有一个圆孔,而得名。 三孔布币一面铸有地名,一面铸有记载重量的文字。它是最早以重量“朱两”(朱后为铢)为单位的货币,因而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引起我国考古工作... 三孔布币是战国布币中极为特殊的币种,因其布首和两足各有一个圆孔,而得名。 三孔布币一面铸有地名,一面铸有记载重量的文字。它是最早以重量“朱两”(朱后为铢)为单位的货币,因而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引起我国考古工作者、钱币研究者和集币收藏家十分关注,许多人研究考证它的文字、记重及出处,还写了许多文章,也有一些争论。争论中尤以铸行国分歧较多,一说是秦国占领布币流通区后所铸,一说是中山国的货币。 持前一种说法比较意明。 而后一种说法意为:三孔布币背文分别刻有“十二朱”、“一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古代 货币 中国 战国
下载PDF
再论三孔布的国属与铸造时间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安祥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关于三孔布的国属与铸造时间等问题,学术界长期存在分歧。利用新出土资料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辨析,发现秦、魏两国铸造三孔布的证据不足;通过对比赵国、中山国的疆域范围,以及利用战国文字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字形比较,发现三孔布铭文中的地... 关于三孔布的国属与铸造时间等问题,学术界长期存在分歧。利用新出土资料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辨析,发现秦、魏两国铸造三孔布的证据不足;通过对比赵国、中山国的疆域范围,以及利用战国文字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字形比较,发现三孔布铭文中的地名基本与赵国疆域相吻合,而且字形体现出赵国文字的风格;最后结合三孔布铸造时间的考证,认定三孔布属于战国晚期赵国铸造的货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国属 赵国 铢两制 战国
原文传递
余亡布币考——兼述三孔布地名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琳仪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4,共4页
最近出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一册收录的几品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是十分罕见的珍品。其中2482号,似未见于著录(图1)。布币面文二字,《大系》隶定“□余”,又于1112页“疑释亡余”。一般说来,三孔布的面文和背文多是自右向左读,此品... 最近出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一册收录的几品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是十分罕见的珍品。其中2482号,似未见于著录(图1)。布币面文二字,《大系》隶定“□余”,又于1112页“疑释亡余”。一般说来,三孔布的面文和背文多是自右向左读,此品宜颠倒《大系》的读法,改读为“余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中国历代货币 背文 隶定 币文 地理志 日本银行 余无之戎 文王
原文传递
三孔布币考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琳仪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6,82,共6页
三孔布币考何琳仪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颇为罕见的珍品,笔者曾就其铭文中的地名写成两篇小文①。近见学者论著中涉及到三孔布地名②,又《中国钱币》1993年2期公布一枚三孔布新品。凡旧文中意有未尽,地望推测欠妥,以及间有新得者... 三孔布币考何琳仪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颇为罕见的珍品,笔者曾就其铭文中的地名写成两篇小文①。近见学者论著中涉及到三孔布地名②,又《中国钱币》1993年2期公布一枚三孔布新品。凡旧文中意有未尽,地望推测欠妥,以及间有新得者,均于本文补订之。下文所征引《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只写编号,不再写书名。一、地名新释1.“”《中国钱币》1993.2.48(图1)。或释“毛(尾)□”③。其中释“毛”旁可信。这类斜笔上增短横为饰的“毛”,在战国文字中司空见惯,下面试举几例:毛包山简37包山简269包山简179随县简9《古玺汇编》2444包山简27包山简279表包山简262随县简13《古玺汇编》2119受其影响,“”所从“人”旁也增短横为饰,参见战国文字“信”、“伐”所从“人”旁:《古玺汇编》4681《侯马盟书》306“”,从“人”,“毛”声,字书所无,例可读“毛”。三孔布铭文中类似布局者,尚有“阿”2489、“辕”2481等。“”是否可读“毛人”?“人”为习见地名后缀,诸如“中人”、“柏人”、“列人”、“霍人”等。然而文献中似未见“毛人”。考虑文献中“毛城”与“”关系密切,故不取“毛人”说。检《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中国钱币 古玺汇编 中国历代货币 何琳仪 战国文字 其铭 方足 柏人
原文传递
略谈“无终”三孔布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华 《中国钱币》 1987年第3期44-46,共3页
1986年6月间,山西省公安部门在晋南缉获走私文物中发现两枚布币,一枚是“无终”三孔布,一枚是圆肩弧裆方足“共半釿”布(见拓片)。这是继“宋子”三孔布以后又一次新发现。
关键词 三孔布 共半釿 方足 宋子 背文 晋南 圆足 秦半两钱 尖足
原文传递
也说三孔布的国别和时代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科 《中国钱币》 1988年第1期6-10,共5页
三孔布是秦,是赵,还是中山国的货币,其行使年代是战国中期还是战国晚期,钱币界尚未有定论。近人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和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均根据三孔布背有钱文“铢”、“两”这一点,... 三孔布是秦,是赵,还是中山国的货币,其行使年代是战国中期还是战国晚期,钱币界尚未有定论。近人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和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均根据三孔布背有钱文“铢”、“两”这一点,定为秦币。朱活先生亦提出“有理由把三孔布看作是秦占领赵邑后,暂时出现的圆钱与布钱的混合型铸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古代货币 钱文 中国货币史 战国晚期 中山国 战国中期 王毓铨
原文传递
山西省朔县出土“宋子”三孔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华 《中国钱币》 1984年第4期7-10,共4页
1983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城东北8公里北旺庄配合中国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基建考古发掘中,于第一施工区第八号汉墓出土一枚面文“宋子”的“三孔”布。布为园首、园肩、园裆、园足,布首与两足端各有园形穿孔,所以钱币学家称之为三孔布。布... 1983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城东北8公里北旺庄配合中国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基建考古发掘中,于第一施工区第八号汉墓出土一枚面文“宋子”的“三孔”布。布为园首、园肩、园裆、园足,布首与两足端各有园形穿孔,所以钱币学家称之为三孔布。布周与孔皆有郭,面篆文“宋子”二字,背文“十二朱”(铢),文字严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宋子 钱币学 背文 汉墓 方足 露天煤矿 考古发掘 尖足
原文传递
介绍一枚新见“郭”字三孔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锡全 《中国钱币》 2013年第2期3-5,I0001,共4页
笔者不久前见到一枚三孔布图片(彩页1上)和拓片,近期又见到实物。据说十多年前该三孔布面世于邯郸一带。泉界友人希望我能谈谈对这枚布币的看法。经过多方考察,现简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郭"字三孔布 钱币 古董 收藏者
原文传递
三孔布新品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纪中 童子玉 马汉民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8-48,共1页
三孔布新品程纪中,童子玉,马汉民NEWVARIETYOF“THREE-HOLDGOIN”ChengJizhong;TongZiyu;MaHanmin1992年10月下旬,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三孔布新品。据了解,此... 三孔布新品程纪中,童子玉,马汉民NEWVARIETYOF“THREE-HOLDGOIN”ChengJizhong;TongZiyu;MaHanmin1992年10月下旬,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三孔布新品。据了解,此枚三孔布出土于陕西神木县,近年来随着神木一带基本建设的开展,时有古钱币自墓葬或窖藏出土。该布为小型三孔布(见封底彩照和拓片图一),通体长5.5,身宽2.7厘米,重8.17克,面文作“”,背文为“十二朱十”。正面主要部位及首部均呈深蓝黑色锈,两足部呈深绿锈,背面通体显深蓝锈间暗绿锈斑。整体形制规整自然,铸币文字清晰顺畅,品相甚佳。经审定,断为真品无疑。目前国内外现存的见于谱录记载的三孔布总数仅数十枚,以不同铭文计算,品种达30种。我们将该枚三孔布面文同所有已知的三孔布面文作了对比,该布面文虽明显有别于其他三孔布,但又与《大系·先秦卷》中2486释为“封氏”的一枚三孔布文字有诸多相似之处(见拓片图二)。先秦货币文字书写常有随意性,异书变体现象甚为常见,故我们认为此枚三孔布面文为简笔和异书“封氏”二字,细细审视该三孔布面文,右侧之字可视作“封”字的简笔,空首布中也有“”字,释作“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中国钱币博物馆 空首 古钱币 背文 谱录 文字书写 二字 文释 李学勤先生
原文传递
关于三孔布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森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0,共8页
三孔布是我国战国时期颇为独特的一种青铜铸币。近年来,考古、钱币、历史学界对三孔布的国别、铸行时间、币制单位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在诸专家学者对三孔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三孔布币文与铸... 三孔布是我国战国时期颇为独特的一种青铜铸币。近年来,考古、钱币、历史学界对三孔布的国别、铸行时间、币制单位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在诸专家学者对三孔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三孔布币文与铸造国别战国时期,位于我国中、北部的韩、赵、魏、齐、燕诸侯国及周王畿所铸行的货币,多以地名为币文,这一现象成为我们今天判别战国货币国别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者在探讨三孔布的国别问题时,多以其面文所示地名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币文 中国历代货币 战国时期 圆足 历史学界 汪庆正 铸钱 诸侯国 空首
原文传递
三孔布奥秘试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锡全 《安徽钱币》 2000年第2期11-18,共8页
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颇为罕见的珍品,自发现以来,倍受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为之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完年代问题,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未能达成共识^⑴。笔者不揣浅陋,现就这一问题,试图在诸家研究... 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颇为罕见的珍品,自发现以来,倍受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为之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完年代问题,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未能达成共识^⑴。笔者不揣浅陋,现就这一问题,试图在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测其中的奥秘^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先秦货币 中国 发行流通 铸币年代
全文增补中
应用三心布孔法优化中深孔设计施工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永维 庄培新 周斌 《矿业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由于地质赋存状况复杂及中深孔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等原因,导致在爆破落矿环节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应用"三心布孔法"优化中深孔设计施工,从而达到降低中深孔施工工程量、优化相关指标及提高矿石回采率的目的。
关键词 中深 近乎平行
下载PDF
從楚文字“原”的異體談到三晉的原地與原姓 被引量:2
17
作者 鄔可晶 郭永秉 《出土文献》 CSSCI 2017年第2期225-238,共14页
新近發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所收《晉文公入於晉》,7號簡記晉文公重耳返晉建制之後:元年克葲(原),五年啟東道,克曹、五鹿……(下略)[1]整理者釋'葲'之字,原作如下之形:■整理者在注釋中指出,'葲'又見於郭店... 新近發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所收《晉文公入於晉》,7號簡記晉文公重耳返晉建制之後:元年克葲(原),五年啟東道,克曹、五鹿……(下略)[1]整理者釋'葲'之字,原作如下之形:■整理者在注釋中指出,'葲'又見於郭店簡《性自命出》47號簡。[2]其形如下:■當初郭店簡的整理者即將此字隸定爲'葲'。[3]'葲'作爲偏旁,還見於郭店簡《成之聞之》11號簡:■整理者隸定此字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者 吴振武 晉文公 《性自命出》 三孔布 民之父母 《殷周金文集成》
下载PDF
谈三晋方足小布的铸造年代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良宝 《江苏钱币》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方足小布是战国晚期流通于三晋、两周及燕国的货币。但是,方足小布开始铸造于何时,尚未有一致的意见;不同面文的方足小布的铸造时间如何,以往也少有学者讨论。比较早地涉及这个问题的学者是黄锡全先生。他在讨论三晋方足小布的种类及国... 方足小布是战国晚期流通于三晋、两周及燕国的货币。但是,方足小布开始铸造于何时,尚未有一致的意见;不同面文的方足小布的铸造时间如何,以往也少有学者讨论。比较早地涉及这个问题的学者是黄锡全先生。他在讨论三晋方足小布的种类及国别问题时,曾经讨论、推断过20余种方足布币的铸造时间。吴荣曾先生撰文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钱币资料讨论断代问题,也曾涉及到这一问题。这种将钱币、史籍记载与考古、古文字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讨论方足小布的年代问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由于燕国的方足小布铸造于战国晚期,两周方足小布面文只有寥寥数种,故本文只讨论三晋方足小布的铸造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足 战国晚期 黄锡 尖足 三孔布 河南新郑 魏国 安邑 曾先生
原文传递
新发现的“屯氏”三孔币与相关问题发覆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盛璋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48,82,共8页
新发现的“屯氏”三孔币与相关问题发覆黄盛璋1992年10月下旬,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三孔市新品,据了解,系出土于陕西神木县。近年神木一带随基本建设的开展,时有古钱币自墓葬或窖藏出土,此枚三孔币出土情况虽无法考查,... 新发现的“屯氏”三孔币与相关问题发覆黄盛璋1992年10月下旬,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三孔市新品,据了解,系出土于陕西神木县。近年神木一带随基本建设的开展,时有古钱币自墓葬或窖藏出土,此枚三孔币出土情况虽无法考查,但经审定,断为真品无疑,《中国钱币》1993年2期发表程纪中、童子玉、马汉民《三孔布新品》,已将铭文拓本和照片刊布,并提出讨论。三孔币面文皆为铸地,已发现见于著录有数十枚,不同的铸地达30种,此枚背文“十二朱十”。“十二朱”表重量,“十”表编号,为三孔币背文所常见,至于面文二字则确为新品,过去没有见过,写法已比较特殊,在已刊布的先秦钱币文字中,没有与之完全相同者。它给先秦古文字提供两个新型写法,但更为重要者,是在历史地理上的价值,不论古文字,古钱币与历史地理都是我多年从事的研究领域,在此谨将这两方面研究结果供研究参考。此钱面文现已有两种不同考释:一是“封氏”,这就是程纪中三人文章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此枚三孔布面文为简笔和异书“封氏”二字。二是“毛(尾)□”,该文后面又指出:“对此市面文释读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先生提出:或可考虑释为‘毛(尾)□’。”此布面文第一宇最为关键,首先排除它为“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钱币博物馆 古钱币 三孔布 背文 屯氏河 馆陶 文释 二字 出土情况
原文传递
先秦货币铭文释读拾掇(节录)
20
作者 曹锦炎 《浙江金融》 1987年第S1期5-6,共2页
一、曲阳传世三孔布面文有作“上阳”或“下阳”(见《东亚钱志》4、71),旧释为(比阝),读为”上(比阝)阳”、“下(比阝)阳”,属之于汉南阳郡之比阳县。裘锡圭先生曾指出,南阳郡之比阳即今河南省泌阳县西,战国时当属楚,不在铸造布币的区... 一、曲阳传世三孔布面文有作“上阳”或“下阳”(见《东亚钱志》4、71),旧释为(比阝),读为”上(比阝)阳”、“下(比阝)阳”,属之于汉南阳郡之比阳县。裘锡圭先生曾指出,南阳郡之比阳即今河南省泌阳县西,战国时当属楚,不在铸造布币的区域之内。所以,这个字不能释为(比阝)。(见《战国货币考》,《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按裘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据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三孔布铭文所指的地名,都在赵国境内,说明它们是赵国的货币。(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所以,楚国的比阳可以排除在外。但裘先生把其改读为“和阳”,仍觉未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布 裘锡圭先生 比阳县 方足 上阳 李学勤 币文 河南省泌阳县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