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Z值曲线建立的研究
1
作者
张婧
彭伟国
+8 位作者
张海霞
王洋
刘红霞
姜红芳
祁亚楠
钱彦卿
啜永林
许进松
马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分析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MTD)与胎儿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Z值曲线建立的临床价值。方法孕中期至晚期胎儿453例,据孕周20~23^+6周,24~27^+6周,28~31^+6周,32~35^+6周,36~4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分析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MTD)与胎儿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Z值曲线建立的临床价值。方法孕中期至晚期胎儿453例,据孕周20~23^+6周,24~27^+6周,28~31^+6周,32~35^+6周,36~40周分为5组,应用超声技术分别测量胎儿MTD及双项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分析MTD与生物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胎儿MTD与其生物学参数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其中FL与MTD相关性最高(R2=0.933),并建立MTD与FL相关Z值曲线图。结论建立孕中期至晚期胎儿MTD与FL相关Z值曲线图,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判断胎儿心脏三尖瓣下移畸形和心内膜垫发育情况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
尖瓣
前
叶
附着点
三尖瓣隔叶
附着点间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心动图定量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距离的Z-评分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英姿
赵博文
+3 位作者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陆红妤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的距离(MTD)与其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互关系,从而定量MTD的Z-评分实际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216例孕龄为20-40周的胎儿进行检测,获得胎儿的股骨长径(F...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的距离(MTD)与其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互关系,从而定量MTD的Z-评分实际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216例孕龄为20-40周的胎儿进行检测,获得胎儿的股骨长径(FL)、双顶径(BPD)和孕周(GA)等正常胎儿的生长参数,通过标准四腔心观测量MTD。以FL、BPD及GA作为自变量,以预测的MTD为应变量建立MTD的Z-评分参考范围。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直线回归方程能够很好的反映胎儿非心血管参数FL、BPD、GA与心脏参数MTD之间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4629×FL-0.02868(r=0.827);Y=0.04018xBPD-0.08293(r=0.767);Y=0.0098×GA-0.07075(r=0.721)。标准差(SD)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也呈线性关系,运用绝对残差的加权回归消除SD的异方差性,建立直线回归模型,方程式分别为:Y=0.0149×FL-0.0095(r=0.9947);Y=0.0126×BPD-0.02793(r=0.9931);Y=0.00305×GA-0.021(r=0.991)。根据这些方程,MTD的Z-评分值=(实际测量的MTD-预测的MTD)/N测SD。结论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通过胎儿FL、BPD、GA计算MTD的Z-评分正常参考范围,为正常发育的胎儿心脏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考标准,在胎儿相关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发育
Z-评分
生物统计学
二
尖瓣
前
叶
附着点与
三尖瓣隔叶
附着点
之间距离
原文传递
三尖瓣隔叶下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3
作者
王新华
孔令璁
+2 位作者
李峥
聂鹏
卜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评价三尖瓣隔叶下(U-SLTV)消融较常规(三尖瓣隔叶上消融,A-SLTV)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HB)旁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方法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4±7.9)岁,分为A-SLTV组(n...
目的评价三尖瓣隔叶下(U-SLTV)消融较常规(三尖瓣隔叶上消融,A-SLTV)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HB)旁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方法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4±7.9)岁,分为A-SLTV组(n=14)和U-SLTV组(n=16)。分析体表心电图特征,并运用三维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来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A-SLTV组消融导管直接贴靠于三尖瓣隔叶上方,U-SLTV组消融导管回钩到三尖瓣隔叶下方。比较两组即刻消融成功率和随访1年的临床成功率。结果HB旁室性心律失常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伴V1导联“QS”型(n=28)或“rS”型(n=2);胸导联移行位于V2导联(n=10)或V3导联(n=20);下壁导联RⅡ/RⅢ>1(n=3)或下壁导联极性不一致(n=27)。A-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8例,U-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14例(P=0.10)。随访1年,A-SLTV组5例(35.7%)、U-SLTV组13例(81.3%)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心律失常复发(P=0.02)。A-SLTV组1例因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性起搏器。结论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形态具有特征性;与常规A-SLTV方法相比,新型U-SLTV方法消融成功率更高,并有助于改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三尖瓣隔叶
射频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敏
华伟
+3 位作者
刘曦
牛红霞
陈旭华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索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三尖瓣隔...
目的探索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三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三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三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三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三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远端希氏束起搏
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
三尖瓣隔叶
造影
放射影像
原文传递
题名
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Z值曲线建立的研究
1
作者
张婧
彭伟国
张海霞
王洋
刘红霞
姜红芳
祁亚楠
钱彦卿
啜永林
许进松
马宁
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超声科
北京儿童医院心脏超声科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673-1675,共3页
文摘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分析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MTD)与胎儿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Z值曲线建立的临床价值。方法孕中期至晚期胎儿453例,据孕周20~23^+6周,24~27^+6周,28~31^+6周,32~35^+6周,36~40周分为5组,应用超声技术分别测量胎儿MTD及双项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分析MTD与生物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胎儿MTD与其生物学参数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其中FL与MTD相关性最高(R2=0.933),并建立MTD与FL相关Z值曲线图。结论建立孕中期至晚期胎儿MTD与FL相关Z值曲线图,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判断胎儿心脏三尖瓣下移畸形和心内膜垫发育情况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
尖瓣
前
叶
附着点
三尖瓣隔叶
附着点间距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Anterior mitral leaf and the tricuspid valve attachment point distance
分类号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540.4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心动图定量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距离的Z-评分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英姿
赵博文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陆红妤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9-663,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2C33123)
文摘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的距离(MTD)与其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互关系,从而定量MTD的Z-评分实际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216例孕龄为20-40周的胎儿进行检测,获得胎儿的股骨长径(FL)、双顶径(BPD)和孕周(GA)等正常胎儿的生长参数,通过标准四腔心观测量MTD。以FL、BPD及GA作为自变量,以预测的MTD为应变量建立MTD的Z-评分参考范围。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直线回归方程能够很好的反映胎儿非心血管参数FL、BPD、GA与心脏参数MTD之间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4629×FL-0.02868(r=0.827);Y=0.04018xBPD-0.08293(r=0.767);Y=0.0098×GA-0.07075(r=0.721)。标准差(SD)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也呈线性关系,运用绝对残差的加权回归消除SD的异方差性,建立直线回归模型,方程式分别为:Y=0.0149×FL-0.0095(r=0.9947);Y=0.0126×BPD-0.02793(r=0.9931);Y=0.00305×GA-0.021(r=0.991)。根据这些方程,MTD的Z-评分值=(实际测量的MTD-预测的MTD)/N测SD。结论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通过胎儿FL、BPD、GA计算MTD的Z-评分正常参考范围,为正常发育的胎儿心脏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考标准,在胎儿相关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发育
Z-评分
生物统计学
二
尖瓣
前
叶
附着点与
三尖瓣隔叶
附着点
之间距离
Keywords
Ultrasonography, prenatal
Fetal development
Z-score
Biometry
Mitral valve-tricuspidvalve distance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尖瓣隔叶下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3
作者
王新华
孔令璁
李峥
聂鹏
卜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54-259,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18ZR1423400)。
文摘
目的评价三尖瓣隔叶下(U-SLTV)消融较常规(三尖瓣隔叶上消融,A-SLTV)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HB)旁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方法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4±7.9)岁,分为A-SLTV组(n=14)和U-SLTV组(n=16)。分析体表心电图特征,并运用三维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来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A-SLTV组消融导管直接贴靠于三尖瓣隔叶上方,U-SLTV组消融导管回钩到三尖瓣隔叶下方。比较两组即刻消融成功率和随访1年的临床成功率。结果HB旁室性心律失常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伴V1导联“QS”型(n=28)或“rS”型(n=2);胸导联移行位于V2导联(n=10)或V3导联(n=20);下壁导联RⅡ/RⅢ>1(n=3)或下壁导联极性不一致(n=27)。A-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8例,U-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14例(P=0.10)。随访1年,A-SLTV组5例(35.7%)、U-SLTV组13例(81.3%)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心律失常复发(P=0.02)。A-SLTV组1例因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性起搏器。结论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形态具有特征性;与常规A-SLTV方法相比,新型U-SLTV方法消融成功率更高,并有助于改善安全性。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三尖瓣隔叶
射频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Keywords
Cardiology
Idiopathic right para-hisia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e septal leaflet of the tricuspid val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rioventricular block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54.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敏
华伟
刘曦
牛红霞
陈旭华
张澍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79-384,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332019047)。
文摘
目的探索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三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三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三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三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三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远端希氏束起搏
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
三尖瓣隔叶
造影
放射影像
Keywords
Cardiac pacing,artificial
Distal His bundle pacing
Nonselective His bundle pacing
Tricuspid septal leaflet
Radiography
Radiographic image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胎儿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间距离Z值曲线建立的研究
张婧
彭伟国
张海霞
王洋
刘红霞
姜红芳
祁亚楠
钱彦卿
啜永林
许进松
马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心动图定量正常胎儿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与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之间距离的Z-评分研究
徐英姿
赵博文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陆红妤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3
三尖瓣隔叶下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王新华
孔令璁
李峥
聂鹏
卜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
0
原文传递
4
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
顾敏
华伟
刘曦
牛红霞
陈旭华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