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金朝的“三师三公”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晓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60,共7页
女真人对于三师三公之一的太师之名的接触,源于完颜部出任辽朝生女真部族节度使所带三师三公衔。金朝建立中原化官制后,三师三公仿唐而设,实际应用中又受到北宋徽宗朝的影响。虽然《金史·百官志》将三师三公纳入职事官的范畴,但三... 女真人对于三师三公之一的太师之名的接触,源于完颜部出任辽朝生女真部族节度使所带三师三公衔。金朝建立中原化官制后,三师三公仿唐而设,实际应用中又受到北宋徽宗朝的影响。虽然《金史·百官志》将三师三公纳入职事官的范畴,但三师三公发挥着事实上的最高阶官的作用。官员领有三师三公衔,意味着拥有极品的政治地位。这造成了三师三公在金朝熙宗朝成为由勃极烈向汉制宰辅转换过程中的桥梁。蒙金战争后,擅政权臣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太师衔。太师衔的获得成为金末权臣为擅政谋取合理政治名分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三师三公 阶官 政治名分 政治地位
下载PDF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名称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明士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3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是由诸多断片构成,分散藏在英、法两处.自20世纪前半叶以来,由中外学者不断解读,至1980年代大致已告一段落,共解读出二百多行,是一长文的残卷,贡献厥伟.此一残卷最后定名为“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是由S?337... “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是由诸多断片构成,分散藏在英、法两处.自20世纪前半叶以来,由中外学者不断解读,至1980年代大致已告一段落,共解读出二百多行,是一长文的残卷,贡献厥伟.此一残卷最后定名为“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是由S?3375最后的“令卷第六东宫诸□□□”解读出来的,到现在差不多是用这样的名称.拙稿藉由《英藏敦煌文献》第五卷所刊载图片进行解读,对S3375不明之处,提出“王府职员”名称之说,旁证是《开元七年令》用此名,残卷第86行标题曰:“王公以下……职员”.由此进而推论隋唐令可有两大系统,一为《开皇令》《武德令》《永徽令》《开元二十五年令》;另一为《贞观令》《开元七年令》.此外,对三师三公以及三师三公府性质也提出看法,同时以为有关三师三公之职称规定,应该在卷三,而不是在卷六.在没能发现更直接证物以前,拙稿无意否定既有学说,此处只是提出另一见解,供学界进一步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徽职员令 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 东宫王府职员令 三师三公 三师三公
下载PDF
宋代检校官的源流及其嬗变
3
作者 杨倩描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1年第1期231-249,共19页
"检校"一词,最早出于晋朝。但是,具有实任代理官性质的检校官体系则形成于隋朝。唐朝前期,沿用了隋朝作为实任代理官的检校官制度。而中唐以后,由于检校官的滥授,检校官逐渐又变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种荣誉官衔。北宋太祖、太宗... "检校"一词,最早出于晋朝。但是,具有实任代理官性质的检校官体系则形成于隋朝。唐朝前期,沿用了隋朝作为实任代理官的检校官制度。而中唐以后,由于检校官的滥授,检校官逐渐又变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种荣誉官衔。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检校官沿袭了唐末五代制度。可以断定是。到宋仁宗嘉祐年间,经过不断减省,形成了19级检校官制度。元丰改制后,正式检校官的阶级也由19阶被进一步缩减为6阶,但在"化外"之地,仍用旧有19级检校官加封当地首领或国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校官 朝衔 宪衔 检校三师三公 检校三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