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晓民 刘扬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75-77,共3页
当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首先体现在我们目前对"三师型"教师理论内涵认识不清,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去界定"三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在制度上也没有明确提到"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导... 当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首先体现在我们目前对"三师型"教师理论内涵认识不清,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去界定"三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在制度上也没有明确提到"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导致"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最后职业院校以及教师本身由于培训资金缺乏以及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也导致"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现实性困难。文章对这些困难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从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认证以及创新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建立"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教队伍 困难 认证标准 对策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胥学跃 万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19期212-214,共3页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需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好,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员工培训能力的"三师"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企...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需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好,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员工培训能力的"三师"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培训师),实现"双师素质"教师向高职特点的"三师"教师过渡。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三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路径、举措和实践,无疑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标准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师队伍 资建设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心灵 鲁雷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为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组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师资观,明确强调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国学素养、爱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与时俱进的品... 为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组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师资观,明确强调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国学素养、爱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从而具有大学生德育与职业导师的育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型”素质教队伍 德育与职业导
下载PDF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基于岗位群 被引量:4
4
作者 廖晓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20期140-141,共2页
首先介绍了"三师型"教师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接着阐述了基于岗位群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即以岗... 首先介绍了"三师型"教师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接着阐述了基于岗位群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即以岗位群为基础,合理分配团队教师角色;加强对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应建立"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制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群 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型”教队伍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1+2+3+4”育人模式在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流体控制工程为例
5
作者 弓海霞 侯恕萍 +2 位作者 运飞宏 张岚 姚建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1期76-78,91,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有效地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应用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充分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探索并实践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以流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一种“1+2+3+4”的育人模式,通过...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有效地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应用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充分整合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探索并实践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以流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一种“1+2+3+4”的育人模式,通过将教师理论授课、企业培训、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原则、KAQ“三位一体”、四个方面开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与卓越工程师职业需求相吻合,并能够与机械工程大类的培养方案无缝衔接。该模式经过一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其他专业课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研究生课程 育人模式 型”队伍 卓越工程
下载PDF
校企双主体视角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茂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3期262-263,共2页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工协作。文章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提升企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为突破口,...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工协作。文章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提升企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为突破口,从扩大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规模、丰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构筑"三师"教学团队、共商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等入手,构建成功较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学生就业水平,提升了教师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校企双主体下的实践教学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校企双主体 三师队伍
下载PDF
浅谈本科院校办高职 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冰冰 孙晓英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
学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性人才,就必须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广博,实践能力高超过硬,职业素质优良,职业目光敏锐的教师队伍。而本科院校所办的高职... 学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性人才,就必须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广博,实践能力高超过硬,职业素质优良,职业目光敏锐的教师队伍。而本科院校所办的高职教育,更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方法,通过有效途径,打造一支这样的教师队伍,保证其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教队伍 实践平台 激励机制
下载PDF
“职前职后一体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王志恒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
“职前职后一体化”职业教育改革以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的共进并举、互融互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融合,课堂学习与岗位工作的融合,教育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的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和学校的发展,在构建现代职业... “职前职后一体化”职业教育改革以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的共进并举、互融互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融合,课堂学习与岗位工作的融合,教育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的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和学校的发展,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职前职后一体化 跨企业培训基地 型”队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