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古“三平调”起源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思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4期12-20,50,共10页
七言古诗的“三平调”起源问题,不见现代学者论及。清人多有论说而源流不分。盛唐绝不是七古三平调的起源。所谓“三平正调”之例,也是早已有之。七古的三平调,来自屈原、荀况、歌谣逸诗等战国后期作者的各类韵文的三个源头,是群体写作... 七言古诗的“三平调”起源问题,不见现代学者论及。清人多有论说而源流不分。盛唐绝不是七古三平调的起源。所谓“三平正调”之例,也是早已有之。七古的三平调,来自屈原、荀况、歌谣逸诗等战国后期作者的各类韵文的三个源头,是群体写作一定数量的三平尾汇合而成的正源。综合其特点,其中虽有一些不合后世“诗体确认”的4-3节奏三平调标准,是格律化以前的七古三平调自然存在的早期形态,但并不影响七古三平调的起源的结论。至于有意创作三平调应用于某一诗体,形成连续、频繁的韵调特色的时代研究,那是另外的论题范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古诗 三平调 歌谣逸诗 4-3节奏
下载PDF
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燕 张颖 +3 位作者 高翠霞 董永书 刘琼琼 徐录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29-834,共6页
目的观察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201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中医内治组和中医外治组,每组67例。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 目的观察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201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中医内治组和中医外治组,每组67例。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内治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三才调平贴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面部表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舌前味觉消失、额纹消失、眼裂闭合)和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法(HBGS)、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SFGS)],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外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明显高于中医内治组的85.07%和西医组的70.15%,中医内治组也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医外治组患者的面部表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舌前味觉消失、额纹消失、眼裂闭合积分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和西医组,中医内治组也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医外治组患者的HBGS评分为(1.91±0.14)分,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的(2.34±0.22)分和西医组的(2.68±0.25)分,中医内治组明显低于西医组,SFGS评分为(56.82±4.08)分,明显高于中医内治组的(50.31±3.49)分和西医组的(46.66±4.17)分,中医内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中医外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中医内治组的14.93%和西医组的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才调平贴治疗贝尔氏面瘫能显著提高疗效,促进症状消退,改善面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中医证候积分 面神经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三点调平机构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孙乾坤 张静 +2 位作者 杨艳明 郑德聪 李志伟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作业环境复杂、底盘稳定性差及易翻覆等问题,设计一款具有三点式自动调平机构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采用液压油缸自动控制车架平衡的三点调平方案,保证调平角度为-25°~25°,基于Simulink软件对调平机构进...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作业环境复杂、底盘稳定性差及易翻覆等问题,设计一款具有三点式自动调平机构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采用液压油缸自动控制车架平衡的三点调平方案,保证调平角度为-25°~25°,基于Simulink软件对调平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并运用经典力学理论,分析了拖拉机坡面横向及纵向稳定性。结果表明,底盘上坡极限翻倾角为55.38°,下坡极限翻倾角为44.03°,上坡纵向滑移角为25.62°,下坡纵向滑移角为13.18°。调平油缸角度范围为63.9°~107.5°,角速度范围为-0.2061~-0.1535 rad/s,角加速度范围为-0.0035~0.0358 rad/s^(2),液压调平机构运行平稳。该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可提高拖拉机山地适应性及驾驶员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拖拉机 底盘 机构 稳定性
下载PDF
大型壁板数控钻铆的三点快速调平算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秦现生 汪文旦 +1 位作者 楼阿莉 尉藤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5-1460,共6页
针对传统机翼壁板铆接过程中托架调平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曲面加工区域的三点调平算法。利用机翼表面上待钻铆点附近三点的坐标来表征该铆接区域的空间姿态,通过钻铆系统的几何结构模型所确定的坐标变化矩阵,逆解出调平所需... 针对传统机翼壁板铆接过程中托架调平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曲面加工区域的三点调平算法。利用机翼表面上待钻铆点附近三点的坐标来表征该铆接区域的空间姿态,通过钻铆系统的几何结构模型所确定的坐标变化矩阵,逆解出调平所需的各运动副位移增量。在钻铆系统结构模型和机翼曲面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三点选取的优化模型,并利用外点罚函数法确定其优化解。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ARJ21新支线飞机的机翼壁板试验件数控钻铆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调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架 钻铆 机翼壁板 数控
下载PDF
基于三点调平的农田激光清平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春辉 弋景刚 +2 位作者 姜海勇 刘江涛 崔亚彬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为了使清平机在作业过程中克服农田高低起伏地面的影响而达到较高的平整精度,设计了基于三点调平的自动调平系统。即通过控制器控制3个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转动,由滚珠丝杠传动副将电机转动转化为直线移动,驱动3个调整轮相对机架做上下运... 为了使清平机在作业过程中克服农田高低起伏地面的影响而达到较高的平整精度,设计了基于三点调平的自动调平系统。即通过控制器控制3个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转动,由滚珠丝杠传动副将电机转动转化为直线移动,驱动3个调整轮相对机架做上下运动。同时,采用一组激光传感器和一组倾角传感器对清平机机身平台的海拔高度和水平度进行实时检测和反馈。经试验验证,其平整精度较高已达到±10mm/100m2,能够满足精确农业对农田土地平整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滚珠丝杠 激光传感器 精确农业
下载PDF
隐形的“声调谱”:王士禛七古声韵探微
6
作者 黄金灿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王渔洋作为清代古诗声调学的核心人物,却既无“声调论”专书,又未精心编制“声调谱”。考察渔洋在古体诗创作实践中对声调的组织安排,发掘其古体诗文本特别是七古文本背后隐藏的“声调谱”,有助于确证其在古诗声调学中的地位。三平调是... 王渔洋作为清代古诗声调学的核心人物,却既无“声调论”专书,又未精心编制“声调谱”。考察渔洋在古体诗创作实践中对声调的组织安排,发掘其古体诗文本特别是七古文本背后隐藏的“声调谱”,有助于确证其在古诗声调学中的地位。三平调是渔洋七古最典型的句调格式,此外渔洋七古还综合运用多种句调格式,体现了极强的多样性。韵作为古诗声调的重要表达形式与古诗声调系统的关键要素,在渔洋七古中也得到巧妙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古诗声 七古 三平调
下载PDF
沥青水泥砂浆车液压三点调平系统研究
7
作者 黄莉 杨建红 张认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69-73,77,共6页
为了提高车载沥青水泥砂浆车搅拌平台的调平精度、减少调平时间,研制开发了基于PLC的液压三点自动调平系统.该系统基于搅拌平台倾斜角度与支腿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调平问题转化为各支撑点与最高支撑点之间的几何高度差的预测控制,... 为了提高车载沥青水泥砂浆车搅拌平台的调平精度、减少调平时间,研制开发了基于PLC的液压三点自动调平系统.该系统基于搅拌平台倾斜角度与支腿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调平问题转化为各支撑点与最高支撑点之间的几何高度差的预测控制,从而实现三腿齐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调平精度达到±0.3°,调平时间小于6 s,实现了砂浆车的快速自动调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水泥砂浆车 液压 PLC
下载PDF
高炮武器平台电动调平分系统设计
8
作者 韩洪广 郭泓 赵勇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7年第1期88-90,共3页
介绍了高炮武器平台“三点法”调平原理,基于电场传感器MC33794和微控器MC68C980RB8实现了电动调平分系统设计,给出了硬件结构框图和软件流程图。本设计具有自动调平功能,作战过程中可实时监测和修正武器平台的水平状态,调整时间短... 介绍了高炮武器平台“三点法”调平原理,基于电场传感器MC33794和微控器MC68C980RB8实现了电动调平分系统设计,给出了硬件结构框图和软件流程图。本设计具有自动调平功能,作战过程中可实时监测和修正武器平台的水平状态,调整时间短、调平精度高,应用于小口径高炮的设计或改造中,可提升高炮武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台“点法” 电场传感器 微控器 分系统
下载PDF
基于通断电液控制的平台自动调平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代小将 熊瑞平 张小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8-80,共3页
针对大型车载平台的高精度调平控制要求,采用三点支撑液压调平原理和通断电液控制技术,推导出调平时液压缸能保持稳定运行的最大运动速度,在保证平台精度和调平速度的同时简化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大型车载平台的自动调平。
关键词 车载 通断电液控制
下载PDF
纳西语奉科话声调研究
10
作者 树银凤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4817-4827,共11页
奉科话是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镇纳西族使用的纳西语方言,该方言的声调有高(55)、中(33)、低(11)三个平调,低中升调(13)主要出现在双音节固有词和借词中。奉科话声调类型上属于平调型。通过跨方言比较,作者发现声调对应关系复杂如:... 奉科话是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镇纳西族使用的纳西语方言,该方言的声调有高(55)、中(33)、低(11)三个平调,低中升调(13)主要出现在双音节固有词和借词中。奉科话声调类型上属于平调型。通过跨方言比较,作者发现声调对应关系复杂如:低中升调(13)与其他方言声调对应关系呈现一对多现象。从共时的角度,作者对奉科话声调进行描写,阐述了其声调类型、特点以及与其他方言的声调对应关系。对奉科话声调的描写为纳语组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音线索,同时为奉科话的方言划分、语言记录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平调 对应关系 奉科话 纳西语
下载PDF
纪念郑珍逝世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铎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6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郑珍 学术讨论会 承福 三平调 修志工作 今体诗 诗艺 文史研究馆 换韵 人之诗
下载PDF
浅谈律诗教学中的平仄律
12
作者 白德泉 《宜宾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86-90,共5页
律诗,是指古体诗之外的近体诗的一种,即通常说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这种诗歌形式,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因此,语言不但力求言简意赅,将深情精意,寓于寥寥数语之中;而且声调力求音韵和谐,这样才能读之铿锵,听之悦耳。
关键词 五言律诗 诗歌形式 本句自救 对句相救 寥寥数语 入韵 三平调 仄起 拗句
下载PDF
近体诗平仄四禁忌
13
作者 陶蔚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旧诗中,古体诗只要押韵,句数多少和平仄声是否协调,有其较大的随意性。近体诗,绝诗四句,律诗八句,当然要押韵,还要一韵到底。律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还得讲对仗。至于平仄声,更是形成近体诗的重要因素,有其严格的又有辩证性的格律... 在旧诗中,古体诗只要押韵,句数多少和平仄声是否协调,有其较大的随意性。近体诗,绝诗四句,律诗八句,当然要押韵,还要一韵到底。律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还得讲对仗。至于平仄声,更是形成近体诗的重要因素,有其严格的又有辩证性的格律要求。对于这个声律问题,有人认为,只要套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理解或吟咏,就大致不差了。其实不然。诗家禁忌的有:孤平、孤仄、连三平、连三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韵到底 诗家 拗救 七言 仄起 五松山 赋得古原草送别 拗句 三平调
下载PDF
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入声”知识
14
作者 李兴茂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7期141-143,共3页
曾听过一节语文观摩课,上的是孟浩然的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上课时,老师曾特意提问,这首诗是不是一首... 曾听过一节语文观摩课,上的是孟浩然的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上课时,老师曾特意提问,这首诗是不是一首七言律诗,学生都说"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韵 七言律诗 入声字 孟浩 渔梁 近体 夜归 三平调 中文系学生 观摩课
下载PDF
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入声知识
15
作者 李兴茂 《语文知识》 2016年第15期75-76,共2页
曾听过一节语文观摩课,讲的是孟浩然的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上课时,老师曾特意提问,这首诗是不是一首... 曾听过一节语文观摩课,讲的是孟浩然的诗《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上课时,老师曾特意提问,这首诗是不是一首七言律诗,学生都说"是"。于是老师纠正,这不是一首七言律诗,而是一首七言古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律诗 入声字 孟浩 渔梁 近体 夜归 三平调 中文系学生 观摩课 声韵
下载PDF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试论杜甫的七律拗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昭诠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七言律诗这一形式出现得比较晚,直到唐初的沈(亻全)期,宋之问才最后定型。这种诗歌形式,以其音步的整伤、对仗的讲究,语言的精美,把格律诗的发展推向极致。焦循曰:“论唐人诗的七律,五律为先,七古七绝次之,诗之境...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七言律诗这一形式出现得比较晚,直到唐初的沈(亻全)期,宋之问才最后定型。这种诗歌形式,以其音步的整伤、对仗的讲究,语言的精美,把格律诗的发展推向极致。焦循曰:“论唐人诗的七律,五律为先,七古七绝次之,诗之境至是尽矣。”(《易余篇录》)自沈、宋至盛唐,一些诗人开始尝试着写作七律,这些七律多为应酬或应制之作,风格一味的典雅、华赡、精丽。杜甫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他一生创作的七律超过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七律诗作的总量;另一方面,杜甫的七律以沉雄悲壮为主,风格多样。尤其是他有意识地不受律诗平仄要求的局限,创作出七律的变体——七律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体 沉雄悲壮 七言律诗 诗歌形式 唐人诗 中国诗歌 三平调 吴体 七律诗 拗律
下载PDF
从今体诗拗句归类得出的一点看法
17
作者 周祖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今体诗 拗句 三平调 律句 大拗 盛唐诗人 对式律 入律古风 古诗今选
下载PDF
近体诗格律及其变通
18
作者 吴雨华 《天中学刊》 1989年第3期17-23,共7页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从汉以后出现五言诗和七言诗,到魏晋南北朝,就越来越注意诗的声律,大抵已有律诗的雏形。至唐,诗人总结前人的经验创造出律诗和绝句的诗歌形式。这种诗有严格的格律,和以前的诗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当时诗人把所有的律诗...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从汉以后出现五言诗和七言诗,到魏晋南北朝,就越来越注意诗的声律,大抵已有律诗的雏形。至唐,诗人总结前人的经验创造出律诗和绝句的诗歌形式。这种诗有严格的格律,和以前的诗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当时诗人把所有的律诗和绝句叫做近体诗。否则,就叫古体诗。这种划分后人一直沿用。古体诗的格律宽,近体诗的格律严,因此讲诗的格律,就是讲近体诗的格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形式 五言 七言 古代诗歌 仄起 入韵 三平调 中华新韵 偏格
下载PDF
近体诗格律教学法初探
19
作者 张德福 《怀化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由于它对诗的字句、声韵、对仗等有严格的规定,而有别于唐以前的古体诗,所以后世叫它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其中又以律诗为代表。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弄懂了律...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由于它对诗的字句、声韵、对仗等有严格的规定,而有别于唐以前的古体诗,所以后世叫它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其中又以律诗为代表。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讲律诗的格律。弄懂了律诗的格律,绝句和排律的格律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律诗的格律便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将律诗的特点概括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体诗 三平调 入韵 仄起 五言 上尾 七言 失粘 律句
下载PDF
文艺作品中语言美感性晬语(下)
20
作者 董性茂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1年第2期58-63,共6页
再次,语言的美感性还表现在音乐美上。 中国的方块文字除了有形象性外,当它与言词结合时还具有了音乐美。赵晔的《吴越春秋》记载远古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短短的一则歌谣就注意了音韵的和谐,句尾的押韵。古人云:... 再次,语言的美感性还表现在音乐美上。 中国的方块文字除了有形象性外,当它与言词结合时还具有了音乐美。赵晔的《吴越春秋》记载远古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短短的一则歌谣就注意了音韵的和谐,句尾的押韵。古人云:“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写成的文章能八音交响,一片宫商,那就更能传情达意了,更易流传了。清代学者江永在《音学辩微》中说:“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木石”。可见他对语言的辨察已相当的精细入微。写作中对平仄的调配形成抑扬顿挫、舒展有致的格局,诗与词别说了,就是赋品文章也是相当注重的。日常口语中流传广的,往往都是平仄和谐的语句。比如笼统地叫人家姓名的,可说“张三李四”,也可说“林七王八”什么的。但是为什么前者人人顺口而出,后者却流传不开呢?自然其中有个习惯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平仄。“张三李四”是“平平仄仄”;“林七王八”按古韵虽属“平仄平仄”,可是用普通话一读是四个平声,四个平声怪别扭的。律诗中还避开三平调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美 三平调 弹歌 赋品 音乐美 清代学者 《吴越春秋》 赵晔 文艺作品 语言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