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折去一 三折去一——朱载堉“新法密率”中的“五度相生法”
1
作者 刘永福 《音乐探索》 2018年第4期54-58,共5页
朱载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五度相生"这一概念术语,但是,他在《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中所阐发的一系列有关"五度相生"的内涵原理是明确清晰的,诸如黄生林、林生黄……,黄生仲、仲生黄……,以及&q... 朱载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五度相生"这一概念术语,但是,他在《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中所阐发的一系列有关"五度相生"的内涵原理是明确清晰的,诸如黄生林、林生黄……,黄生仲、仲生黄……,以及"四折去一""三折去一"等。由此证明,朱载堉的"新法密率"是摈弃"三分损益"、运用"五度相生"的结果,缺少"五度相生"这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生律基础,"新法密率"无疑也就失去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新法密率 折去一 三折去一 五度相生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沈小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试验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前,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矫形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三踝骨折个性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德强 钟华 +1 位作者 马肃霜 杨习端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在三踝骨折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三踝骨折个性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因三踝骨折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在三踝骨折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三踝骨折个性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因三踝骨折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个性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三踝骨折有助于促进踝关节活动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早期康复活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3D打印 手术治疗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堆叠三浦折纸隔振器理论模型及低频隔振特性
4
作者 樊东芝 凌鹏 +2 位作者 马洪业 潘侠圭 严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5-1783,共9页
低频振动衰减速度慢难以控制,严重影响高端装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线性隔振器因承载能力和隔振频带之间的固有矛盾无法有效隔离低频振动.因此,可通过引入非线性获得等效负刚度和非线性刚度构建准零刚度隔振器,以实现低频隔振.折纸... 低频振动衰减速度慢难以控制,严重影响高端装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线性隔振器因承载能力和隔振频带之间的固有矛盾无法有效隔离低频振动.因此,可通过引入非线性获得等效负刚度和非线性刚度构建准零刚度隔振器,以实现低频隔振.折纸结构具有双稳态、负泊松比和负刚度等独特的力学特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受堆叠三浦折纸(stacked Miura-ori,SMO)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SMO隔振器,由SMO结构和线性弹簧并联构成.基于能量法推导了SMO结构的势能方程,获得了竖直方向的力-位移关系,揭示了SMO结构大行程负刚度机理.研究了无应力条件下不同初始角和折痕刚度比对SMO隔振器的恢复力的影响规律,阐明了SMO隔振器非线性刚度调节机制.建立了SMO隔振器的理论模型,基于谐波平衡法推导了位移传递率.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负载下的低频隔振性能.最后研制了SMO隔振器的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SMO隔振器的恢复力和低频隔振性能.结果表明,折纸隔振器峰值频率可低至1.52 Hz,最小峰值传递率为1.29.本研究为低频折纸隔振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隔振 堆叠 低频隔振 非线性刚度调节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
5
作者 吴清华 钟南 曾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三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40)和改良组(n=40)。改良组给予改良后外侧...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三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40)和改良组(n=40)。改良组给予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d、3d、1周疼痛程度,术前、术后6个月踝关节活动度及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第1天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升高,改良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升高,改良组CRP、PCT水平略低于传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肢感觉麻痹、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三踝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面,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具有与传统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当的手术效果,且不影响患者术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但相较而言,改良后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快,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骨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同国 况伟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传统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传统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骨代谢水平、踝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高于传统组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和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骨 骨代谢水平 踝关节功能 手术相关指标
下载PDF
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勒世海 邓玲 许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联合组行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骨性愈合时间、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负重下床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水平短于常规组,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可提高手术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术后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手术入路 体位改变 踝骨 内固定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三折式蛇形管高压加热器内件与壳体套装方法简述
8
作者 曾燕 李巧云 陶剑锋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本文阐述了三折式蛇形管高压加热器的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该类型高加内件与外壳的套装方法,为今后类似产品的套装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蛇形管高加 套装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
9
作者 唐磊 胡映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瑞昌市中医医院三踝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瑞昌市中医医院三踝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治疗,手术3个月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骨折愈合、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3个月后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观察组手术3个月后踝关节跖屈、背伸状态下肌力和ROM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围术期切口感染、发烧、行走困难、行走疼痛及无菌性炎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用于三踝骨折患者中,对患者产生的手术创伤较小,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有助于改善踝关节功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踝骨 踝关节功能 愈合
下载PDF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三踝骨折术前肿痛及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子元 尹君 高传芳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住院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排序,并采取信封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住院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排序,并采取信封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肿止痛散外敷消肿治疗,用两组肿胀改善程度、手术延迟时间、肿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来评估术前肿痛改善情况,用VAS疼痛评分及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来评估踝关节功能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改善程度及肿胀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减少手术延迟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好(P<0.05);2两组肿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在术后1月(P<0.01)和术后6月(P<0.01)均升高;两组术前1天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散治疗三踝骨折早期术前肿痛及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踝关节肿胀程度,有利于减少手术的等待时间,同时也能促进术后疼痛减退及踝关节功能的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术前肿胀 踝关节功能 中医药 消肿止痛散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马天兴 郭赞 许万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组(改良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优良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提升治疗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改良前外侧入路 改良后内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两种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12
作者 陈冬华 陈超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入路与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入路进行手术)... 目的分析常规入路与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入路进行手术)和观察组(30例,经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踝关节跖屈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可有效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踝关节活动能力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骨 踝关节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曾坤青 刘悦 +1 位作者 关开枝 林淮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三踝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 目的:分析三踝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评分、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踝复位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坤 阳普山 +1 位作者 唐洪 苟永胜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传统组53例(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治疗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至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更有效增加踝关节的稳定,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疗效更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外侧入路 改良后内侧入路 踝骨 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健华 马一鸣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42例三踝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 目的 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42例三踝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18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能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40°~48°;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优3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2.8%。结论 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术中操作方便,视野清楚,便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固定术 踝骨
下载PDF
仿生六足折纸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16
作者 曹东兴 贾艳超 +1 位作者 郭翔鹰 毛佳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3-1555,共13页
针对现有折纸机器人组成结构单一,运动不够灵活的问题,将折纸结构与多足机器人设计相结合,耦合三浦折纸和六折痕折纸,提出新型的仿螃蟹六足折纸机器人设计方案,扩展了折纸机器人的运动构型,提升了折纸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在面对称假设下... 针对现有折纸机器人组成结构单一,运动不够灵活的问题,将折纸结构与多足机器人设计相结合,耦合三浦折纸和六折痕折纸,提出新型的仿螃蟹六足折纸机器人设计方案,扩展了折纸机器人的运动构型,提升了折纸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在面对称假设下,该机器人单足具有2个自由度,此时将机器人腿部顶点等效为关节,轴线折痕等效为连杆,建立机器人腿部的平面连杆等效模型,并以折面夹角为运动变量,通过仿真计算得出机器人足端的理论运动范围.利用楔形面板技术对折面增厚并避免相邻折面发生物理干涉,建模得到折纸仿螃蟹六足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基于平面连杆的等效模型,分析折面夹角与足端运动之间的联系,设计确定机器人的足端运动轨迹与运动步态.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折纸仿生六足机器人试验样机,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实现了机器人三横向角步态运动.结果表明,该折纸仿生机器人可以实现平面构型到仿螃蟹构型的转换,在6条腿的协同运动下,机器人可以平稳地左右横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机器人 仿生 运动分析
下载PDF
“CO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继阳 陈洋 +3 位作者 成永忠 郭盛君 温建民 赵建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798-803,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论指导下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并配合外固定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 目的:评价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论指导下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并配合外固定踝架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53例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踝架穿针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患肢非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术后1年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70(35.28±14.66)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患肢非负重时间、术后1个月VAS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t=3.343,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091,P=0.000),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5.034,P=0.000),观察组患肢非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960,P=0.000),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007,P=0.000)。术后1年两组患者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7,P=0.678)。观察组出现2例针孔感染,3例<2 mm的复位丢失;对照组发生3例手术切口感染;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04)。结论:以CO接骨学理论为指导,按照三踝骨折独立分型揭示的骨折移位规律,指导手法复位及CO踝架分型治疗三踝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接骨学 手法复位 外固定架 踝骨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维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8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切开...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8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新伤续断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关节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关节疼痛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开始下地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6%显著高于对照组81.72%(χ^(2)=4.061,P=0.04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略低于对照组11.35%,但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0,P=0.458)。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升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新伤续断汤 踝骨 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范佳驹 宋秀锋 +3 位作者 唐帅 时琳 王晓光 王岩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采用NMES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20磅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4周,两组患者平衡训练2周后做步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Ankle Foot Society and Ankle,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足落地强度、动态平衡能力、步速以及跌倒风险。结果经过6周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差、AOFAS评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研究组的大腿周径差、AOF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足落地强度(97.30,98.30)、动态平衡能力(91.00,92.60)、步速(99.00,100.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50,84.20)、(85.30,86.20)、(65.80,67.00)],研究组跌倒风险(1.90%,1.93%)低于对照组(9.78%,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ES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优于常规弹力带抗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神经肌肉电刺激 平衡功能训练 步态
下载PDF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人才思想探微
20
作者 方红姣 罗伟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作为清末新政的指导性纲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人才思想为清末人才培养提供了思想框架。以推崇旧式学堂与新式学堂并举、力倡“兴学育才”与“鼓励游学”并用、主张“罢废科举”与“厘订新学制”并行为主要内容,彰显其人才思想“中法... 作为清末新政的指导性纲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人才思想为清末人才培养提供了思想框架。以推崇旧式学堂与新式学堂并举、力倡“兴学育才”与“鼓励游学”并用、主张“罢废科举”与“厘订新学制”并行为主要内容,彰显其人才思想“中法”与“西法”二者采用有度到“中法”与“西法”同时进行,再到以“西法”为标准的变革“中法”以及“采用西法”并非惟西法论的“中体西用”的特点,体现其人才思想为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清末人才培养的理论价值及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楚会奏变法 人才思想 “中体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