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兆恩与明末三教合一论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95-103,124,共10页
明末文人论三教合一大潮中,林兆恩与王学左派的主张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林兆恩认识到了当时儒释道三教的弊端,提出了三教心性相同、归儒宗孔的三教合一思想,王学左派则主张超越三教,以心性统摄三教。
关键词 林兆恩 王学左派 三教合一 心性 归儒宗孔
下载PDF
一二之辩与方以智三教合一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唐艳秋 彭战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晚明三教合一达到顶峰,方以智亦预其流。他利用一和二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一个圆融的体系,三教皆含摄于其下。方以智认为,"二非定二,二本是一;一不住一,一即是二",一二之间圆融无碍。儒家的"一以贯之",佛家的"三... 晚明三教合一达到顶峰,方以智亦预其流。他利用一和二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一个圆融的体系,三教皆含摄于其下。方以智认为,"二非定二,二本是一;一不住一,一即是二",一二之间圆融无碍。儒家的"一以贯之",佛家的"三谛",道家的"无知知"及"无为而无不为",都是这个体系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三家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三教合一 一二 圆融 思维
下载PDF
分析化学三教合一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莉 刘影 +1 位作者 徐向东 康维钧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509-510,共2页
大学教育注重素质培养,结合分析化学的特点,通过互动启发、情境导入、碰触拓展等形式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一个将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方法教学和实践体验教学三点糅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学习-创造过程的立体感受,从而为其独立思... 大学教育注重素质培养,结合分析化学的特点,通过互动启发、情境导入、碰触拓展等形式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一个将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方法教学和实践体验教学三点糅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学习-创造过程的立体感受,从而为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教学方法 三教合一
下载PDF
“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7,共7页
晚明社会变迁与“心学”的兴起 ,导致了儒家思想界“三教合一”思潮的繁盛 ,并形成了一个由士人学术社团演变而来的民间宗教———“三一教”。这种士人学术社团的宗教化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晚明士人于自身生存状态影响下的一种异... 晚明社会变迁与“心学”的兴起 ,导致了儒家思想界“三教合一”思潮的繁盛 ,并形成了一个由士人学术社团演变而来的民间宗教———“三一教”。这种士人学术社团的宗教化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晚明士人于自身生存状态影响下的一种异化式的解脱方式。这种转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对“三教合一”学术思想的保存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思潮 学术社团 宗教化 晚明时期 三一教 林兆恩 社会变迁 士人群体
下载PDF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5,共8页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多元文化 和谐
下载PDF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被引量:30
6
作者 严耀中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10,共6页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 三教合一 佛教 道教 儒教 中国 传统文化 历史发展
下载PDF
论“三教合一”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578,共3页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大名派,是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典型代表。少林武术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研究认为,少林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与其它武术流派的独特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佛...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大名派,是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典型代表。少林武术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研究认为,少林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与其它武术流派的独特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佛家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的成功应用,以及儒、释、道三家文化对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少林武术 文化 影响
下载PDF
高句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成与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耿铁华 《古代文明》 2007年第4期62-74,共13页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三教合一 儒教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关于“三教合一”与理学关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38,共6页
儒释道三教鼎立和相互融通是魏晋以降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唐宋后出现的"三教合一"是魏晋以来三教纷争与交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一"是指儒释道三教虽各立门户同时又相互吸收、相互融通并在义理上归向... 儒释道三教鼎立和相互融通是魏晋以降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唐宋后出现的"三教合一"是魏晋以来三教纷争与交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一"是指儒释道三教虽各立门户同时又相互吸收、相互融通并在义理上归向心性的趋向;宋明理学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归一趋势发展的其中一个主导性理论成果;三教合一既是理学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理学的基本特征;理学在本体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上都体现出以儒为主、融合佛、道二教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下载PDF
从“三教合一”到“三流合一”——中医哲学发展史观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雅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儒学为魂,道学为体,释学为用"是传统中医哲学的基础,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医哲学是发展方向。中医正处于"三教合一"的基础已被破坏、而"三流合一"的体系尚未... "儒学为魂,道学为体,释学为用"是传统中医哲学的基础,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医哲学是发展方向。中医正处于"三教合一"的基础已被破坏、而"三流合一"的体系尚未建立的思想真空期,这是中医危机的深刻原因。清醒认识中医哲学发展史观,是挽救中医的关键。建立"三流合一"的中医哲学更是复兴中华医道、中国哲学、中华文化之必须,也可能推动未来科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哲学 三教合一 三流合一 发展史观
下载PDF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善蒙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13,共7页
林兆恩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倡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心学的理论前提之下,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 林兆恩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倡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心学的理论前提之下,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主要包括: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非非三教说,三教合一说以及归儒宗孔说等四个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兆恩 心学 道一教三 三教一致 非非三教 三教合一 归儒宗孔
下载PDF
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向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认为 ,《西游记》批评了儒释道三教中虚妄、怪诞、迷信的成分 ,对三教中契合士大夫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的成分则大加推崇。因此 ,《西游记》的“三教合一”观反映了中国士大夫文化精神。
关键词 士大夫文化 《西游记》 三教合一 小说 宗教观念 佛教 禅宗思想 道教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西游记》“三教合一”思想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兰拉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7-31,共5页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 《西游记》中的宗教思想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产物。所谓“三教合一”并非儒、释、道三者平分秋色 ,实际上有所侧重。具体分析三者的关系是 :小说以儒家的价值取向为评判人和事的标准 ,儒为立本 ;道教修炼 ,虽使孙悟空等超越了自然生命、具有无穷法力 ,却非修炼的极境 ,仅仅是进一步修炼的入门和准备 ;成佛则是小说人物的最高追求 ,佛法无边并统摄一切诸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三教合一 道教 佛教 儒教 关系
下载PDF
三教合一与全真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玉秋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3期77-80,共4页
"三教合一"是全真道的基本教理之一,和同三教,倡言三教同源、三教同功、三教平等,构成其鲜明的特色,同时也为全真道其他教义、教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全真道"三教合一"理论的提出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渊源和时代基础,... "三教合一"是全真道的基本教理之一,和同三教,倡言三教同源、三教同功、三教平等,构成其鲜明的特色,同时也为全真道其他教义、教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全真道"三教合一"理论的提出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渊源和时代基础,但"三教合一"论所蕴涵的基本精神却对依然当今时代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道 三教合一 道教
下载PDF
全真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王重阳等人以道家为本位,融合儒释,创立了全真教,完成了合儒佛于道的历史任务。全真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征体现在:不主一相,不居一教,多元混成;以道为本,兼容儒佛;内修真功,外修真行;识心见性,性命双修;境上炼心,超凡入圣;神道设教,行善... 王重阳等人以道家为本位,融合儒释,创立了全真教,完成了合儒佛于道的历史任务。全真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征体现在:不主一相,不居一教,多元混成;以道为本,兼容儒佛;内修真功,外修真行;识心见性,性命双修;境上炼心,超凡入圣;神道设教,行善去恶。全真道"三教合一"理论与实践可以在解决道教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对世界上其他不同的文化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为道教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阳 丘处机 全真道 融合儒释 三教合一
下载PDF
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与越中士人的静坐修习——以《祁彪佳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天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7,159,共11页
晚明越中士人祁彪佳,为阳明学讲会证人社之重要成员,常与社中白马山会诸友举“七日静参之会”,还在寓山园或云门寺进行静坐实践,故《祁彪佳日记》成为考察其本人及越中士人静坐修习的难得个案。祁彪佳等人的静坐,受晚明阳明学以及“三... 晚明越中士人祁彪佳,为阳明学讲会证人社之重要成员,常与社中白马山会诸友举“七日静参之会”,还在寓山园或云门寺进行静坐实践,故《祁彪佳日记》成为考察其本人及越中士人静坐修习的难得个案。祁彪佳等人的静坐,受晚明阳明学以及“三教合一”思潮的影响,故在静坐的形式上多采用佛、道的方法,其目的则与修身日记或举放生社、参与赈灾等一样是为了劝善改过,而他与白马诸友或知交僧人讨论最多的也是阳明学的修身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彪佳日记》 晚明 静坐 三教合一 证人社 越中
下载PDF
三教合一 归终理学——论林希逸《庄子口义》的思想倾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见勇 王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解读《庄子》时,受到三教合一思潮及理学的影响,不仅以道解庄、以佛解庄、以儒解庄,还以理学为归依,表现了三教合一,归终理学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 《庄子口义》 三教合一 理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帝王政治与三教合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湛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2-76,共5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不仅能迅速传播 ,而且能与传统儒、道鼎足而三甚至合流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固然有其历史的、思想的、时代的原因 ,也离不开各阶层人物的理论鼓吹和文人士大夫的雅兴 ,但...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不仅能迅速传播 ,而且能与传统儒、道鼎足而三甚至合流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固然有其历史的、思想的、时代的原因 ,也离不开各阶层人物的理论鼓吹和文人士大夫的雅兴 ,但历代封建帝王所推行的实用宗教政策和政治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政治 三教同源 三教并举 三教合一 人学价值
下载PDF
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与其在日本“五山禅林”的嬗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1,共6页
兴盛于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伴随着大批来华留学僧为主要形式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日本"五山禅林"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三教关系论争。考察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从儒、释、道"三教合一"论内部畸变出&qu... 兴盛于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伴随着大批来华留学僧为主要形式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日本"五山禅林"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三教关系论争。考察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从儒、释、道"三教合一"论内部畸变出"神儒一致"理论的历程及其目的和意义,不仅能把握日本对中国思想文化汲取和吸收的"冲击——反应——变异"思维模式,还能洞察到其背后所隐含着的日本"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一 五山禅林 藤原惺窝 林罗山
下载PDF
方以智“三教合一”的超越性道统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志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7-200,共4页
方以智吸收了《周易》及道家、儒家等学派对"道"的解读,提出了"道"即"自然变易的中道",并认为这一"道"为"三教"及百家诸派以不同的学术方式诠释着,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复... 方以智吸收了《周易》及道家、儒家等学派对"道"的解读,提出了"道"即"自然变易的中道",并认为这一"道"为"三教"及百家诸派以不同的学术方式诠释着,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复合式道统谱系,从而超越了儒家以"尧、舜、孔、孟"为核心谱系的单线条道统模式。从学术心理上探究,这种超越性的道统观是方以智内心深处"奉儒家为正统"的保守政治信仰与"融三教百家于一炉"的开放学术思维之间冲突与调和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三教合一 庄子托孤 道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