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晋古玺对现当代篆刻的影响——以朱复戡、吴朴堂和近年来国内篆刻专项展览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军辉 《收藏与投资》 2021年第5期37-40,共4页
自宋元以后,文人开始介入篆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印学流派,在明清印人的不断探索下,文人流派印达到了高峰。到了民国,以古玺为依托的创作之风在晚清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王福庵等印学大家的引领下逐渐繁荣,并对现当代的篆刻创作产生... 自宋元以后,文人开始介入篆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印学流派,在明清印人的不断探索下,文人流派印达到了高峰。到了民国,以古玺为依托的创作之风在晚清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王福庵等印学大家的引领下逐渐繁荣,并对现当代的篆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晋古玺 篆刻 当代篆刻
下载PDF
释三晋古玺中的“卬”字
2
作者 纪帅 《汉字汉语研究》 2021年第4期8-12,23,125,共7页
本文将三晋古玺中旧释"色"的"■"字改释作"卬",其主要依据是先秦两汉典籍和出土材料中,常见以"卬"字作为人名者,而罕有名"色"者。玺文中的"卬角"见于《急就篇》,《说文》... 本文将三晋古玺中旧释"色"的"■"字改释作"卬",其主要依据是先秦两汉典籍和出土材料中,常见以"卬"字作为人名者,而罕有名"色"者。玺文中的"卬角"见于《急就篇》,《说文》和《方言》等文献又作"角"。文章并据战国和两汉时期角字与白或伯写法近似的情况认为王应麟《急就篇补注》所引《方言》"伯"可能自有出处,当是依据了字形讹误的《方言》版本。本文还释读了三晋古玺中从"卬"的"迎"和""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晋古玺 卬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