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在于“动”之内涵及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韦明婵 秦祖杰 +2 位作者 李凯风 黄汉儒 张译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是壮医阐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理变化及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理论。“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在于“动”,即天气动、地气动、人气亦动,三气通过适度的运动,促进和保持动态平衡,人体才会健康... “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是壮医阐明人体生理功能、病因病理变化及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理论。“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在于“动”,即天气动、地气动、人气亦动,三气通过适度的运动,促进和保持动态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故“动”则通,生理上以“动”为用,病理上以“动”为度,治疗上以“动”为要。文章通过分析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在于“动”之内涵,探索其在壮医临床诊疗中的融入与运用,为壮医学理论体系的深度学习和壮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三气同步 内涵 临床诊疗
下载PDF
秦祖杰教授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韦雨露 秦祖杰 +3 位作者 王成龙 郭姝璇 郑玲 汤敏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90-93,共4页
胃脘痛是由气血失衡、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治疗胃脘痛以抑酸护胃为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远期效果不佳。秦祖杰教授从事壮医工作30余载,在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指... 胃脘痛是由气血失衡、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治疗胃脘痛以抑酸护胃为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远期效果不佳。秦祖杰教授从事壮医工作30余载,在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指导下诊治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胃脘痛的主要病机为三气失调、毒虚致病,故以调气、解毒、补虚、祛瘀为基本治法,临证时尤为注重运用针药结合调节人体三气的同步运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证治之,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痛 胃脘痛 壮医 三气同步理论 临证经验 秦祖杰
下载PDF
壮医学“三气同步”理论探源 被引量:9
3
作者 蒋筱 邓远美 +1 位作者 罗淑娟 赵春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8-1488,共1页
壮族先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雷、水、花、蛙等为主体的崇拜文化群和具有"物我合一"特点的自然观,这实际上是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 壮医学 三气同步
下载PDF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的源流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卓成 薛丽飞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42-43,共2页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重要的理论学说。其来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索:1环大明山地区是骆越民族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也是大明山龙母原生态文化解释的基础。龙母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2随着大明山祭祀坛的发掘及古骆...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重要的理论学说。其来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索:1环大明山地区是骆越民族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也是大明山龙母原生态文化解释的基础。龙母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2随着大明山祭祀坛的发掘及古骆越人到山顶祭祀天地的习俗,说明了骆越人的祭祀活动实际上就是追求天、地、人的三气同步。由此可见,壮族先民不仅对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人与自然地关系进行了解释,形成了壮族原始哲学的基本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 三气同步 骆越文化
下载PDF
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柏灿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年第4期42-42,共1页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用来概括壮医对大自然和人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的形成,源于壮族先民对大自然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朴素认识,是有其实践...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用来概括壮医对大自然和人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的形成,源于壮族先民对大自然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朴素认识,是有其实践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为本 三气同步 理论渊源 壮医
下载PDF
对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攀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7期1-2,共2页
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内容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性和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即保持人与天地之气同步协调和人自身各组织器官等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机制及... 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核心内容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性和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即保持人与天地之气同步协调和人自身各组织器官等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是壮医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机制及指导确立治则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拟对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的渊源、理论内涵等做出阐述,指出该理论指导临床疾病诊治实践的局限性,旨在为今后该理论的深入研究及补充、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天地人三气同步 理论 思考
下载PDF
从壮医三气同步理论谈慢性胃炎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文威 秦祖杰 +3 位作者 韦雨露 黄栎屾 周慈 黎仁权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8期211-214,共4页
根据壮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以三气同步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慢性胃炎的病机与治疗,总结壮医内外治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特色方法。壮医认为,慢性胃炎病变部位主要在谷道,主要病机为三气不调导致气结"咪胴"(胃),谷道受阻,不通则痛;... 根据壮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以三气同步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慢性胃炎的病机与治疗,总结壮医内外治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特色方法。壮医认为,慢性胃炎病变部位主要在谷道,主要病机为三气不调导致气结"咪胴"(胃),谷道受阻,不通则痛;或谷道虚弱,运化功能低下,谷道气血乏源,不能濡养脏腑,不荣则痛,临床上两者兼有则更为多见。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以调气、补虚为总法。壮医内治遣方可予调气汤加减为主,结合食疗方补谷健脾汤;外治法可选用针刺脐内环穴以调气为主、调神为本,促使三气复归同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壮医 三气同步 补谷健脾汤 脐内环穴
下载PDF
三气同步理论指导下壮医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文威 秦祖杰 +3 位作者 黎任权 黄栎 周慈 韦雨露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8期20-22,共3页
流行性传染病,壮医尚无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壮医可归属为"瘟痧"范畴,认为此病乃内因体弱气虚,外感染痧、热、暑毒,或饮食不节,内伤谷道等,导致体内天、地、人三部之气不能同步运行而出现全身胀累、头昏... 流行性传染病,壮医尚无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壮医可归属为"瘟痧"范畴,认为此病乃内因体弱气虚,外感染痧、热、暑毒,或饮食不节,内伤谷道等,导致体内天、地、人三部之气不能同步运行而出现全身胀累、头昏脑胀、胸腹烦闷、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甚至昏迷、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根据壮医对"瘟痧"的认识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经验,认为该病传染性强,致病广泛,应积极防控,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关键在于预防。基于壮医三气同步理论指导,从防病意识、药物防病、民俗养生防病、药膳防病、体育保健防病、隔离辟秽防病等方面论述,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可行性方案,以贡献出民族医学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传染病 壮医 三气同步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异同 被引量:9
9
作者 邓成海 刘佩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5期11-12,共2页
该文通过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总结中医阴阳学说和壮医理论中"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壮医理论提... 该文通过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总结中医阴阳学说和壮医理论中"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壮医理论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阴阳理论 壮医 阴阳为本 三气同步 道两路
下载PDF
壮医“三气同步”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宋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183-1185,共3页
壮医药是壮族的原创医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对医疗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三气同步"天人自然观,是壮医对人体与大自然关系的宏观认识,是对人体自身脏腑组织器官及... 壮医药是壮族的原创医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对医疗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三气同步"天人自然观,是壮医对人体与大自然关系的宏观认识,是对人体自身脏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关系的朴素理解,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防治的规律性认识。"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是壮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三气同步 天人合一 自然观
原文传递
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及其在壮医针灸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范小婷 林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介绍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人体生理状态、病理变化、针灸治疗机制的认识。壮医针灸的主要穴位、针灸手法、临床配穴均以该理论为指导,穴位主要由环穴、络央穴和经验穴组成,并根据其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分为天部... 介绍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人体生理状态、病理变化、针灸治疗机制的认识。壮医针灸的主要穴位、针灸手法、临床配穴均以该理论为指导,穴位主要由环穴、络央穴和经验穴组成,并根据其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分为天部、地部和人部;手法按天、地、人三部分为轻手法、中手法和重手法;并以头痛、痛经和蛇串疮的穴位处方为例,阐述该理论在壮医针灸临床取穴配穴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天地人三气同步 针灸
原文传递
壮医塞病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宗国 邓小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5-50,共6页
论述了壮医三气同步整体观,介绍了脏腑官窍结构理论、三道两路联系通道、气血津液等物质、能量、信息媒介物,阐述了以塞为病、以通为用的病理观,分析了塞病的基本类型及其临床症状,总结了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药物.认为塞病理论是壮... 论述了壮医三气同步整体观,介绍了脏腑官窍结构理论、三道两路联系通道、气血津液等物质、能量、信息媒介物,阐述了以塞为病、以通为用的病理观,分析了塞病的基本类型及其临床症状,总结了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药物.认为塞病理论是壮医独特的医学理论,值得总结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气同步 脏腑器官 道两路 血津液 塞病诊治 通塞药
下载PDF
壮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江涛 张煜 《甘肃中医》 2009年第6期15-16,共2页
壮医学认为,人体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是人体内5条重要通道。三道二路通畅,调节有度,则人体天、地、人三部之气及其与天地之气才能保持平衡协调,达健康状态,若道路阻塞或调节失度,则疾病丛生。并有毒、虚致百病之学说,毒分有形... 壮医学认为,人体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是人体内5条重要通道。三道二路通畅,调节有度,则人体天、地、人三部之气及其与天地之气才能保持平衡协调,达健康状态,若道路阻塞或调节失度,则疾病丛生。并有毒、虚致百病之学说,毒分有形、无形,可伤皮肉,亦可伤脏腑及道、路,而只有虚才易招致毒邪侵袭。若毒邪侵入谷道,致机体三气不能同步,则会导致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壮医学 三气同步 道两路 毒虚致病论
下载PDF
从壮医“毒虚致病”探讨慢性肾脏病 被引量:7
14
作者 莫宇凤 黄国东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10期925-927,969,共4页
水道疾病的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毒或邪毒内生、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影响肾和膀胱功能,毒邪内阻使水道不畅,气机受阻,功能失调,或正气亏虚,对水道及其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虚是... 水道疾病的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毒或邪毒内生、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影响肾和膀胱功能,毒邪内阻使水道不畅,气机受阻,功能失调,或正气亏虚,对水道及其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虚是慢性肾脏病致病的因素,两者贯穿于慢性肾脏病的整个疾病过程。运用壮医特色"三道两路""三气同步"的基本理论与"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调气、解毒、补虚原则指导治疗慢性肾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虚致病 慢性肾脏病 壮医 病因病机 治则 道两路 三气同步
下载PDF
国医大师黄瑾明:将壮医从乡野引入学堂 被引量:1
15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他是将壮医从乡野引入学堂的第一人。黄瑾明,1965年开始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85年他创建壮医门诊部,师从壮医名家龙玉乾,挖掘并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把壮医民间疗法引进医学殿堂;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重视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 他是将壮医从乡野引入学堂的第一人。黄瑾明,1965年开始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85年他创建壮医门诊部,师从壮医名家龙玉乾,挖掘并推广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把壮医民间疗法引进医学殿堂;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重视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挖掘整理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三大核心技术,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黄瑾明 国医大师 民间疗法 治则 三气同步 龙玉乾
下载PDF
基于壮医毒虚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德珠 李承义 宋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8期1-4,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以"气道"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病位而言,属于壮医气道病范畴,病变可波及谷道、水道、龙路和火路。壮医认为"毒、虚"是COVID-19的主要致病因素,贯穿于COVID-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以"气道"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病位而言,属于壮医气道病范畴,病变可波及谷道、水道、龙路和火路。壮医认为"毒、虚"是COVID-19的主要致病因素,贯穿于COVID-19的整个疾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文章基于壮医毒虚论,运用壮医"三道两路理论"学说和"三气同步"理论,以及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原则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毒虚论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治疗原则 三气同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