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西亚的三江会馆与三江人
1
作者 廖文辉 《八桂侨刊》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三江群体在马来西亚众多方言群体中最为特殊,他不似闽粤地区的方言群体,籍贯色彩鲜明,一般闽粤以外的人士就会被归类为三江人。虽然组成分子复杂,但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江浙一带的上海人,文化水平较高。因此与文化相关的行业如教师、书局... 三江群体在马来西亚众多方言群体中最为特殊,他不似闽粤地区的方言群体,籍贯色彩鲜明,一般闽粤以外的人士就会被归类为三江人。虽然组成分子复杂,但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江浙一带的上海人,文化水平较高。因此与文化相关的行业如教师、书局、精致手工艺,乃至娱乐表演行业等,基本就由三江人独占鳌头。他们进入马来亚的时间较迟,人数最少,相关的会馆只有六间,故华社对三江人士较为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三江会馆 三江人
下载PDF
三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2
《宜宾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7月4日,宜宾学院三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挂牌成立,同时成立的宜宾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院士专家工作站、宜宾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挂靠研究院,下设多个研发中心、产学研服务中心、孵化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产学研 服务中心 宜宾市 宜宾学院 研发中心 三江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及流行特征研究
3
作者 柏吉祥 靳娟 +7 位作者 李胜 辛有全 杨晓艳 张琪 金泳 张丽 代瑞霞 何建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了解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分布情况,进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分型研究,为该地区鼠疫疫源地菌株鉴定溯源、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三江源地区310株... 目的了解三江源地区鼠疫菌株分布情况,进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分型研究,为该地区鼠疫疫源地菌株鉴定溯源、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三江源地区310株鼠疫菌提取DNA,分别PCR扩增、测序3个CRISPR的位点YPa、YPb和YPc,所测得CRISPR序列与CRISPR Dictionary数据库最新数据进行比对,鉴定CRISPR spacer阵列并对三江源地区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对310株鼠疫菌结合CRISPR基因型和分离宿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0株鼠疫菌共发现26种spacer,分别为YPa15种、YPb8种、YPc3种;310株鼠疫菌被分成16个不同CRISPR基因型,G22型和G22-a1′型分布于整个三江源地区包括称多县、治多县、玉树市、曲麻莱县、囊谦县、杂多县、玛多县、玛沁县、同仁县、泽库县、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G24型分布于泽库县、玛多县、囊谦县、称多县;G26-a1′型主要分布于共和县、兴海县、贵德县、玛多县、称多县、杂多县,16个基因型归类为7个CRISPR类群:Cb4、Cb4′、Ca7、Ca7′、Ca8、Ca35′、Cc3′。结论三江源地区鼠疫菌CRISPR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不同疫源地基因型分布特征显著,且不同菌株基因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CRISPR 三江源地区 基因分型 鼠疫菌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基于“源地-阻力-廊道”的三江源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
作者 王晓峰 朱梦娜 +7 位作者 张欣蓉 马嘉豪 周继涛 程通 郑媛元 涂又 尧文洁 马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09-4623,共15页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筑牢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等方法识别不同等...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筑牢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等方法识别不同等级生态源地,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并综合生态敏感性与地形位指数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不同类别生态廊道,构建三江源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生态源地约52371.3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13.70%,多为大尺度不规则斑块,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一级生态源地面积约为48290.06km2,占生态源地总面积的92.21%,集中分布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较高的中部与东南部地区。(2)识别生态廊道共328条,廊道分布呈现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蜘蛛网状空间格局,整体呈东西向波状延伸态势。(3)识别生态夹点1796km2、生态障碍点2490k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的杂多县;提取生态断裂点61处,集中分布于治多县东南部。(4)构建“三区三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维育发展区、中部修复关键区、西部生态保护区为“三区”,以绿水青山维护带、生物保护关键带、河源安全建设带为“三带”,识别核心修复点为“多点”,考虑不同小区域内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建设。研究结果可以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地优化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Linkage Mapper(LM)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三江源区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夏季-10℃层高度变化及云垂直结构特征
5
作者 康晓燕 山成焘 +4 位作者 王启花 薛丽梅 朱世珍 周万福 王黎俊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利用三江源地区沱沱河、玉树、达日3个探空站的探空资料对1999—2021年-10℃层高度时间变化趋势、突变时间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地区2021年云出现频率和云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10℃层高度、云层垂直结构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 利用三江源地区沱沱河、玉树、达日3个探空站的探空资料对1999—2021年-10℃层高度时间变化趋势、突变时间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地区2021年云出现频率和云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10℃层高度、云层垂直结构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 a来三江源地区夏季08时和20时的-10℃层高度平均值分别为7 014.1、7 201.6 m,并呈显著上升趋势。突变检验分析确定三江源地区夏季08时-10℃层高度出现突变是从2009年开始,20时出现突变是从2012年开始。(2)08时三江源地区夏季云层结构较为复杂,20时三江源地区夏季主要以单层云为主,6—8月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35%、42%、39%。从三江源地区夏季云顶高度、云底高度和云层厚度来看,7月云顶高度最低、云底高度最高、云层厚度最小。(3)三江源地区夏季-10℃层位于该地区云层中下部。产生降水时-10℃层高度主要集中在7 200~7 800 m,云层厚度在4 000~11 000 m。三江源地区夏季降水量与-10℃层高度、云顶高、云层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云底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0℃层高度与云顶高度、云层厚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云底高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10℃层高度 云垂直结构 降水
下载PDF
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
6
作者 王军邦 张秀娟 叶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量化陆地生态系统光合生产的关键指标,随着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空间异质性较高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时空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基础。应用遥感-生态过程耦合模型G...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量化陆地生态系统光合生产的关键指标,随着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空间异质性较高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时空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基础。应用遥感-生态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以2000–2018年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和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PAR)数据为输入,得到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集,并通过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以期为三江源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三江 遥感数据 GLOPEM-CEVSA模型
下载PDF
牡竹属一新种——三江麻竹
7
作者 黄大勇 卢宗军 +4 位作者 韦岑妮 周通 李立杰 陈述琳 邓毅晖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描述了广西北部地区牡竹属新种——三江麻竹Dendrocalamus sanjiangensis D.Y.Huang et al.。其与麻竹D.latiflorus Munro的区别在于节间密被深褐色、灰白色刺毛;箨耳鞘口繸毛发达,箨舌高8~12 mm,先端双峰状隆起。
关键词 牡竹属 三江麻竹 麻竹 新种 种质资源 广西三江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兽冲突风险评价
8
作者 赵晓娜 陈琼 支泽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人兽冲突风险图揭示了风险的空间格局,有助于确定减轻野生动物肇事风险的优先区域。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所涉4县为研究区域,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 人兽冲突风险图揭示了风险的空间格局,有助于确定减轻野生动物肇事风险的优先区域。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所涉4县为研究区域,以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构建人兽冲突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的人兽冲突空间风险和总体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兽冲突风险影响因素包括兽类密度、肇事次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人口密度、野生猎物密度、距河流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和牲畜密度。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兽冲突风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风险评价结果总体上中部高于东部和南部,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源园区治多县、曲麻莱县的乡镇,较高风险以上区域占比达97.07%,表明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兽冲突风险总体较高。研究结果为确定人兽冲突风险影响因素和精准防控野生动物肇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人兽冲突 空间风险 多指标评价
下载PDF
1961-2018年三江平原旱涝变化特征
9
作者 赵柠 王承伟 《黑龙江气象》 2024年第2期15-19,35,共6页
采用14个气象站1961-2018年5-9月降水资料,基于Z指数,通过线性趋势估计、高斯滤波、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作物生长季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作物生长季Z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上升(下降)趋势易发生大(或重)涝(旱... 采用14个气象站1961-2018年5-9月降水资料,基于Z指数,通过线性趋势估计、高斯滤波、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作物生长季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作物生长季Z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上升(下降)趋势易发生大(或重)涝(旱)事件,21世纪初以来为上升趋势,春季5月、秋季9月异常年份以涝居多。(2)小波分析表明,生长季Z指数存在明显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年代际尺度高(低)指数期上叠加的年际尺度低(高)指数年出现重(或大)旱(涝)的可能性小,可能为偏旱(涝),反之亦然。(3)旱涝分析得出,作物生长季连续旱(或涝)不超过3 a。21世纪初涝年少,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10年代异常以涝为主,2011年以来春、秋季旱的次数减少。(4)月异常持续性分析发现,5-6月、6-7月更易发生低(高)Z指数转高(低)指数的逆转事件,而7-8月、8-9月持续高指数事件出现频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指数 三江平原 生长季 旱涝
下载PDF
三江县传统木构架建筑保护策略
10
作者 冯光澍 邓梨方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木构架建筑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分析三江县传统木构架建筑现状、传统木构架建筑残损情况及原因,并...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木构架建筑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分析三江县传统木构架建筑现状、传统木构架建筑残损情况及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保护策略及保护维修技术,以期促进三江县传统木构架建筑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传统木构架建筑 建筑保护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盖志佳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6期2-4,共3页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但是近几年由于水稻种植效益低、部分区域水稻产量低、大豆价格高收益高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导致水田改种大豆面积不断增加。本文对水田改种大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稻土的特点阐述了水田改种大豆...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但是近几年由于水稻种植效益低、部分区域水稻产量低、大豆价格高收益高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导致水田改种大豆面积不断增加。本文对水田改种大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水稻土的特点阐述了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三江平原地区水改旱种植大豆实现高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旱田 大豆 高产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我国国家公园政策的演进与改进——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12
作者 韩兆柱 刘新奇 《决策科学》 2024年第2期18-30,共13页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研究其政策演进对加快实现我国国家...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研究其政策演进对加快实现我国国家公园的政策优化具有借鉴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相关政策在治理理念、参与主体、组织设置、合作动因和问责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基于此,我国国家公园政策应深化国家公园治理概念,整合多元主体价值取向,重构组织结构与文化,提供物质精神双重激励,增加外部问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 合作生产 环境保护 政策演进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的有机氯污染物: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
13
作者 闫兴蕊 龚平 +5 位作者 王小萍 商立海 李一农 毛飞剑 牛学锐 张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8,共11页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复杂的大气环流可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输入提供动力。在采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的基础上,获得该地区有机氯类污染物(OCPs,POPs的一类)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来源解析,以期对POPs...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复杂的大气环流可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输入提供动力。在采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的基础上,获得该地区有机氯类污染物(OCPs,POPs的一类)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来源解析,以期对POPs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滴滴涕(DDTs)的含量分别为低于检出限(BDL)-2.32×10^(4)pg·g^(-1)(平均3003 pg·g^(-1))和BDL-2.44×10^(4)pg·g^(-1)(平均3539 pg·g^(-1)),高于全球其他高海拔草地地区;而土壤和牧草中六氯苯(HCB)、六六六(HC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则与全球背景水平相当。2)三江源地区的OCPs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反向气团轨迹显示高含量的OCPs主要来自于三江源以东的地区。此外,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具有相对高的OCPs含量,表明当地的零星地区可能存在OCPs使用/排放史。3)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的OCPs含量与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小于0.05和0.1),而土壤DDTs与热力学温度的倒数(1/T)线性关系的斜率可达-9×10^(7)。降水冲刷和地气交换很可能是大气中OCPs向三江源地区地表介质输入的关键过程。4)三江源地区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牧草间的平均生物浓缩系数为11,表明有机氯污染物在牧草中发生了富集。基于定性评价的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和危害商法的生态风险评估显示,三江源地区OCPs对生态系统的总体风险较小,但后续研究中仍需关注该地区东部城镇的DDTs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传输 生物富集 生态风险 青藏高原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三江源区典型植被蒸散及水量平衡分析
14
作者 屈柳燕 贾绍凤 +3 位作者 李润杰 温军 周秉荣 权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采用蒸渗仪法对其实际蒸散进行测量,应用Angstrom太阳经验公式与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凝结水,研究了其蒸散量及时程分配规律,探讨了不同植被下垫面的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凝结水普遍存在且全年都在发生,各地年凝结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8.47~56.88 mm,凝结水日发生概率为75.68%~95.90%。(2)植被年蒸散量空间分布不均,年蒸散量的变化范围为396.20~707.69 mm,夏季(6—8月)蒸散量占全年蒸散量的41.69%~70.74%。(3)水量平衡特征空间异质性明显,金露梅与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与乌柳的水量平衡特征基本一致,不同牧草间水量平衡特征不一致。整体来看,植被蒸散量高于降水量与凝结水量之和,各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8.04~67.6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蒸散 凝结水 水量平衡
下载PDF
三江源区草地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15
作者 杨祎 王根绪 +1 位作者 李阳 王志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三江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是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 三江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是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修正通用土壤风蚀方程(RWEQ)模拟了1979—2018年三江源区草地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近40年来,三江源区草地水土保持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东南高、西北低,多年平均值为12.21%±1.42%,年增长率为0.30%(P<0.01)。(2)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西北高、东南低,多年平均值为39.84%±11.94%,有不显著增长趋势。(3)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西北高、东南低,多年平均值为45.38%±10.04%,年增长率为0.32%(P<0.05),变化范围为11.73%~58.56%。三江源区西北部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大于50%,西南大部分区域不超过40%。(4)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功能临界植被覆盖度在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东北部呈下降趋势,其中黄河源东北部下降趋势显著(P<0.01),在黄河源区南部和澜沧江源区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寒草地多目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植被盖度 生态阈值 生态恢复 高寒草地 三江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一年生禾豆混播人工草地最佳混播比例的综合评价研究
16
作者 冯廷旭 德科加 +6 位作者 向雪梅 钱诗祎 林伟山 李菲 魏希杰 王伟 张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目的】探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混播体系最佳综合评价模式。【方法】采用3种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适宜在三江源地区建植的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结果】3种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 【目的】探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混播体系最佳综合评价模式。【方法】采用3种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适宜在三江源地区建植的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结果】3种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隶属函数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60∶40),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结论】结合试验地区海拔条件等因素,在高寒地区优先推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燕麦+箭筈豌豆(70∶30)混播模式为一年生禾豆混播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禾豆混播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三江平原蒸散发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17
作者 李宇琪 黄鹏 +4 位作者 宋长虹 徐阳 章策 崔远来 罗玉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研究蒸散发的变化对灌溉水分管理和水资源利用有重要作用。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灌溉用水量巨大。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三江平原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选用了3种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蒸散发模型,比较... 研究蒸散发的变化对灌溉水分管理和水资源利用有重要作用。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灌溉用水量巨大。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三江平原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选用了3种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蒸散发模型,比较了其在估算三江平原蒸散发(ET_A)时的精度,并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对蒸散发模型进行参数调整,最终选择精度最高的模型用于估算1960-2020年三江平原ET_A。研究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Mann-Kendall检验和反距离权重法用于讨论ET_A时空变化规律,相关系数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用于讨论气象因素对ET_A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原始参数值的3种蒸散发模型在估算ET_A时误差较大,在对3种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后,互补相关陆面蒸散模型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成为估算三江平原ET_A的最优模型;三江平原年ET_A在61年间处于显著上升趋势,线性增长速率为0.4mm/a,夏季ET_A的变化趋势与年ET_A一致,其余季节的ET_A变化趋势不同,夏季ET_A的上升是影响年ET_A上升的最主要因素;ET_A的空间分布不同,多年平均值和季节平均值集中出现在三江平原的中部区域,三江平原东部ET_A的上升速率快于中部和西部区域;最低气温与ET_A的相关性最强,风速与ET_A的相关性最弱,ET_A对气温变化敏感,最高气温的变化对ET_A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互补相关 时空变化 三江平原
下载PDF
ATOVS卫星资料同化对三江源暴雨预报影响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钟浩斌 王磊 +2 位作者 李谢辉 陈旭 梁周彤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75,共16页
选取3个三江源的典型降水个例(2018年6月30日、7月5日、8月24日),利用NCEP FNL再分析数据,并加入ATOVS湿度探测器MHS资料同化,基于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三江源区域3次降水过程进行循环同化试验,分析3次事件的模拟状况,并定量... 选取3个三江源的典型降水个例(2018年6月30日、7月5日、8月24日),利用NCEP FNL再分析数据,并加入ATOVS湿度探测器MHS资料同化,基于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三江源区域3次降水过程进行循环同化试验,分析3次事件的模拟状况,并定量分析降水结果。结果表明,3次降水事件在加入MHS资料同化后,1)模拟的水汽增大,在中层体现最明显且更符合实际情况,高空水汽和风模拟较好,地面温度预报欠佳;2)MHS资料对降水预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区面积和降水量的增大,提高了降水预报水平,但也带来较多空报区域;3)从TS、ETS、POD评分结果来看,有两个降水试验的提升较为明显,其中“0630”试验TS评分结果在0.5~10 mm之间提升了0.05~0.1,ETS在5 mm提升超过0.08,在10~20 mm之间也有少量提升,POD检验在0.5~20 mm之间均有提升,在0.5~10 mm之间提升最为明显,提升了0.1~0.25,“0824”试验TS与ETS在10~20 mm之间提升超过0.1,POD检验在6~20 mm之间提升了0.1~0.4,同化后降水预报有所改善,且在大阈值降水尤为明显;4)MHS资料同化对“0705”试验降水预报改善不明显,说明同化并不是每次都能给结果带来正效应,因此在使用MHS资料时不能过于信赖它,但总体上,同化MHS资料能够提升预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降水 WRF模式 资料同化 微波辐射数据
下载PDF
近60年三江源地区降水集中度和季节性降水特征变化分析
19
作者 杜娟 于晓晶 +1 位作者 黎小东 敖天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6-840,共15页
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是中国重要的淡水之源和生态系统屏障。降水集中度、季节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的演变是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循环的关键过程,对植被生长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2020年的CN05.1... 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是中国重要的淡水之源和生态系统屏障。降水集中度、季节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的演变是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循环的关键过程,对植被生长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2020年的CN05.1日降水格点数据,计算了三江源的降水集中度指数(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PCI),厘清了三江源降水集中度和降水年内分配的演变规律,研究了季节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的气候态、年际变化、长期趋势以及距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三江源地区降水集中指数PCI为17.5,降水具有一定集中性;整个区域PCI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降水集中度增大;近60年三江源地区PCI以-1.71%·(10a)^(-1)的变化率减小,降水的年内分配趋于均匀;生长季降水分配的减少将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维持。(2)近60年不同季节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整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夏季降水频率减少,其他季节降水频率增加;春夏秋三个季节降水强度的增加主导了降水量的增加,冬季降水频率的增加主导了降水量的增加。冬春季增湿高于夏秋季,春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增长率为8.09%·(10a)-1和6.94%·(10a)^(-1),冬季降雪量和降雪频率的增长率为7.27%·(10a)^(-1)和4.4%·(10a)^(-1);长江源区部分地区的旱涝分布趋于极端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剧。(3)近60年三江源区域平均的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以每年1.36 mm、0.024%和0.0056 mm·d^(-1)的数值增加;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累积距平整体呈现负距平,突变年份分别为2003年、1989年和2003年;雨季降水频率减小,降水强度增加,旱季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均增加,这种变化在近10年尤为剧烈。本研究可以为该地区土壤侵蚀、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 降水集中度 降水频率 降水强度
下载PDF
三江源牧草气候生产力变化及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20
作者 桑春云 王倩 +3 位作者 郭建茂 李建华 李文峰 王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基于1970-2020年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站点逐月地面观测资料,以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气象干旱监测指标,采用逐步订正法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分析三江源地区牧草生... 基于1970-2020年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站点逐月地面观测资料,以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气象干旱监测指标,采用逐步订正法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分析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象干旱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特征,初步揭示气候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近50a,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象干旱呈加重态势(P<0.01),1995年左右气候由湿润逐步转变为干旱,干旱发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三江源西北部地区干旱化更明显。牧草生长季气候生产力整体以7.38kg·hm^(-2)·a^(-1)的速率减少(P<0.01);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减少,呈西部上升、东部下降的空间分布。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候生产力与不同时间段前推SPEI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随SPEI前推时间增加,相关系数微弱增加,中西部地区牧草气候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高于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气候生产力 气象干旱 SPE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