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
1
作者 保锐琴 段青松 +5 位作者 李建兴 黄广杰 张立芸 熊寿德 陈正发 王建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和菖蒲(Acorus calamus)5种消落带适生植物原状含根土壤的崩解指标,用根系分析仪分析其根系特征,并分析崩解指标与根系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初始含水率为7.2%、11.4%、15.2%和36.7%(饱和)时,有根处理的平均崩解量分别为素土的77.0%、92.4%、112.1%和362.8%,崩解速率分别为素土的71.4%、106.6%、127.5%和400.0%。在非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明显的抗崩解作用,而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特征与崩解量和崩解速率的关系均不明显,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5种植物根系中,以狗牙根的抗崩解性最强,美人蕉最弱。【结论】初始含水率较低时,草本植物根系能抑制土壤崩解;初始含水率较大时,根系会促进土壤崩解。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三江并流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在适生性的前提下应优选细根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三江并流 消落带 草本植物根系 土壤崩解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野生荞麦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2
作者 李伟 唐宇 +7 位作者 张松 冯西博 廖文华 李周 王韵雪 张凯旋 王俊珍 周美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7-943,共7页
三江并流区域是指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并流而不交汇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了摸清该区域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荞麦考察队于2020-2022年对该地区进行了野生荞麦调... 三江并流区域是指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并流而不交汇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了摸清该区域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荞麦考察队于2020-2022年对该地区进行了野生荞麦调查和收集工作,共收集了荞麦属下属的8个种60份材料。调查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是三江并流区域中野生荞麦种类最丰富的地区,金荞麦和细柄野荞麦是分布范围最广的野生荞麦,其他野生荞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调查中发现了再生能力强型、多花多分枝型细柄野荞麦、多花多分枝型心叶野荞麦和粉红花色型金荞麦4种特殊的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荞麦属种质资源的针对性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荞麦的起源驯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野生荞麦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云岭片区居民点发展模式研究
3
作者 刘晓萍 张德顺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0,共7页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及缓冲区普遍存在大量社区居民,如何科学选择居民点发展模式是遗产保护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云岭片区为例,首先通过对社区历史风貌、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等进行田野调查,利用指标体系法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及缓冲区普遍存在大量社区居民,如何科学选择居民点发展模式是遗产保护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云岭片区为例,首先通过对社区历史风貌、人口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等进行田野调查,利用指标体系法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人口结构、产业发展模式、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五方面对云岭片区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进行评估。其次,利用物种分布模型研究居民点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得到基于遗产地核心价值保护的居民点分类结果。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将片区内各居民点分为搬迁型、疏解型、传统生活生产控制型和生态旅游控制型4种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将为以标准x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点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技术指导和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民点发展模式 居住适宜性 滇金丝猴栖息地保护 三江并流 世界自然遗产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4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徐吉洪 卢颖钰 邓喜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48,共7页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 为统筹“三江并流”区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区域8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区域整体和县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12—2021年,区域整体和8县(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水平地域差距明显。整个区域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状态进入勉强协调状态,协同发展从低水平阶段进入了磨合阶段。香格里拉市进入较高水平阶段,玉龙县和兰坪县进入磨合阶段,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维西县和德钦县等5县(市)仍处于颉颃阶段。自然保护地体系综合评价指数显著高于经济、社会体系综合评价指数,但水平都很低。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区域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系统 协同发展 综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杨文杰 杨子诚 卢颖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367.00×10^(4)hm^(2),其中不重叠面积为182.52×10^(4)hm^(2),占49.73%。9类23处自然保护地均存在重叠关系,重叠类型以相交为主。在8个县级行政区中,自然保护地净面积排名前3的是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贡山县。(2)因子探测研究发现,人均GDP、森林面积、生物物种数量、公路里程、旅游收入和湿地面积是影响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2个影响因子交互后对“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解释力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中2层重叠分布广泛,3层及以上重叠有4个集中分布区,重叠类型复杂,管理困难,整合优化工作难度大;区域自然保护地呈带状分布特征,4个高密度区的分布格局与该区域主要山脉分布格局相符;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自然保护地分布的基础性因素,自然保护地面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自然资源条件呈正相关性;区域自然保护地和经济、社会作为3个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布格局 地理探测器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并流区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谢作轮 肖冬梅 +3 位作者 黄浩鸿 蒋娜 陈志云 刘友存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8-87,共10页
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植被物候来影响生态系统过程,但气候变化过程对区域尺度物候影响尚未达成共识,特别是地形起伏较大、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度较高的区域.基于MODISEVI数据,运用Savitzky-Golay(S-G)滤波、动态阈值、Anusplin插值、Thei... 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植被物候来影响生态系统过程,但气候变化过程对区域尺度物候影响尚未达成共识,特别是地形起伏较大、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度较高的区域.基于MODISEVI数据,运用Savitzky-Golay(S-G)滤波、动态阈值、Anusplin插值、Theil-Sen斜率、Mann-Kendall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9年的三江并流区植被物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植被物候与气候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江并流区植被物候的生长季始期(SOS)主要集中在第80—140d,生长季末期(EOS)集中在第290—330d,生长季长度(LOS)介于180—240d之间;整体上东北部高海拔区域生长季始期和末期早于西南河谷区域,河谷区域的生长季长度大于东北部高海拔区域.2001年以来呈现出生长季长度增加、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的趋势.(2)植物生长季始期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影响,温度对生长季始期的影响也表现为正相关.(3)生长季末期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北部高海拔区域主要受到气温的正向影响,西南部河谷区域则主要受降水的负向影响.(4)生长季长度与6—9月份的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6月份和9月份的气温为主导因子,7—8月份降水的影响高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 气候变化 Anusplin插值 偏相关分析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形态特征分析
7
作者 徐曦 李年瑶 +5 位作者 赵洪木 梁铖 尤方东 刘军 匡海鸥 赵文正 《蜜蜂杂志》 2023年第10期1-5,共5页
从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怒江州、迪庆州)的8个采样点共采集27群中华蜜蜂样本,针对每群10只工蜂分别测定了29个形态指标。以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的中华蜜蜂形态学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因素分... 从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怒江州、迪庆州)的8个采样点共采集27群中华蜜蜂样本,针对每群10只工蜂分别测定了29个形态指标。以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的中华蜜蜂形态学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种群内部呈现较大形态特征差异。与云南省其他地区及其他省份的种群相比较,亦存在显著地形态差异。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在第五背板覆毛长度5h、后足基踏节长ML、前翅翅脉角K19/E9/L13、第三背板长T3、第四背板长T4、第四背板色度Pt4等形态指标上呈现较显著地差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中华蜜蜂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8
作者 杨建文 金明培 +2 位作者 叶泵 茶文剑 黑贺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8-1073,共6页
对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3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获取不同区域的初始模型,采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结... 对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3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获取不同区域的初始模型,采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整体以澜沧江断裂带和27.5°N为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上地壳,S波速度在0~25 km深度范围内存在由地表向壳内延伸的低速层,但不同区域低速层厚度存在较大差异,27.5°N以北低速层较为发育,厚度在20~25 km之间;27.5°N以南,澜沧江断裂带东西两侧低速层厚度差异明显,断裂带以西在10~25 km之间,断裂带以东约4 km。2)在下地壳,S波速度在横向上以澜沧江断裂带和27.5°N为界,表现出NE与SW区域以相对低速为主,NW和SE区域以相对高速为主的分布特征;垂向上,怒江断裂带中南部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北端附近局部区域25~45 km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速体,与上地壳低速层相连。3)澜沧江断裂带为地壳厚度和S波速度变化的重要分界面,对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三江并流区域 P波接收函数 bootstrap重采样 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三江并流”值得永久珍视保护--“三江并流”申遗成功20周年纪实
9
作者 杨劼 《云南林业》 2023年第8期36-37,共2页
作为第二大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高山纵谷,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北向南并行奔腾;在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形成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特稿/SPECIALREPORT拥有北半球80%的生态系统类型,... 作为第二大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高山纵谷,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北向南并行奔腾;在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形成世界上挤压最紧、压缩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特稿/SPECIALREPORT拥有北半球80%的生态系统类型,是北半球生物生态环境的缩影;是全世界生态系统类型最多样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 生态环境 地理区域 生态系统类型 申遗成功 特稿
下载PDF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20年之路
10
作者 《云南林业》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给云南最大的红包。”云南大学教授陆树刚在回顾申遗过程时感叹。7月5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组织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2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会议在香格里拉市...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给云南最大的红包。”云南大学教授陆树刚在回顾申遗过程时感叹。7月5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组织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2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会议在香格里拉市举办。会议充分展示宣传“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珍贵独特的突出普遍价值和20年来的保护管理成就,探索后疫情时代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迪庆藏族自治州 突出普遍价值 三江并流 发展新路径 云南大学 自然遗产保护
下载PDF
中国“三江并流”纵谷地蚤类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格局 被引量:25
11
作者 龚正达 张丽云 +4 位作者 段兴德 冯锡光 葛军旗 栗冬梅 刘起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9,114-117,共9页
为探讨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作者就云南西部横断山区21o-28oN的8个纬度梯度带目前所知分布的9科45属153种(亚种)蚤类的水平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探讨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作者就云南西部横断山区21o-28oN的8个纬度梯度带目前所知分布的9科45属153种(亚种)蚤类的水平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这一区域蚤类科、属、种丰富度,特有种丰富度和特有度,以及东洋界和古北界区系成分物种丰富度沿纬度梯度的变化,都呈现了随纬度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25o-27oN之间,研究认为,形成物种密度高峰的主要因素是两大区系分界线和交错区的边缘效应;(2)东洋和古北两大区系成分构成比的水平分布格局截然不同,前者随纬度的增加递减,后者则随纬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两区系成分过渡或交错区的跨度在23o-29oN之间,并在25o-27oN形成交汇和分异的中心;(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横断山8个纬度梯度带的蚤类总体上归为3个主要地域区系类型,反映出纬度、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蚤类区系及物种分布的影响,以及蚤类区系和物种组成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格局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统一性;(4)蚤类的属、种β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基本呈现双峰格局,峰值反映出蚤类的组成及分布在不同纬度梯度、气候带之间的过渡与转变,说明β多样性的水平分布格局与纬度梯度的气候、环境变化程度的关系密切,以及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对两区系物种丰富度高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规律和格局基本相同,显示了具有同源性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对蚤类空间分布格局所产生的类似影响,证实了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格局理应出现近似于它们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与格局的推论;(6)横断山25o-27oN的区域形成了两大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由于边缘效应和复杂的地理景观,这里蚤类科、属、种、特有种都具有较高多样性,据此作者推断,这里可能是我国横断山区多物种保存、分布和分化的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γ多样性 Β多样性 纬度梯度 水平分布格局 三江并流”纵谷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泛三江并流区活动性滑坡InSAR初步识别与发育规律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姚鑫 邓建辉 +5 位作者 刘星洪 周振凯 姚佳明 戴福初 任开瑀 李凌婧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7,共22页
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泛三江并流区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带,因此,全覆盖地调查该区活动性滑坡,研究其发育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泛三江并流区17.9×10^4 km^2研究区为例,示范了InSAR大数据处理... 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泛三江并流区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带,因此,全覆盖地调查该区活动性滑坡,研究其发育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泛三江并流区17.9×10^4 km^2研究区为例,示范了InSAR大数据处理→滑坡解译→发育规律分析→重点区段剖析的滑坡InSAR调查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获得了研究区海拔4000 m以下的的活动性滑坡数据。结果表明:1)现有的SAR数据源、InSAR技术和解译方法可以满足开展大区域中小比例尺活动性滑坡识别的需求,开展全国滑坡InSAR调查时机已经成熟;2)设计的“相位共振增强PRE-InSAR”技术,针对大冗余SAR观测的快速计算,可以消除大部分不利的干涉条件,突出滑坡的位置、范围和活动强度,有效地完成适合大区域滑坡识别的InSAR数据处理,技术上具有推广潜力;3)辅助地貌和光学遥感图像解译,考虑地层岩性、制灾机理、诱发因素,总结出三江并流区活动性滑坡的10类发育地貌位置;4)共解译海拔4000 m以下活动性滑坡904处,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汪布堆—波罗、松雄、中心绒,怒江的八宿,澜沧江的察雅、囊谦、德钦、黄登水库8个区段;5)活动性滑坡主要是古(老)滑坡堆积体的复活,对其影响大的环境要素依次是河流侵蚀、地形坡度、地层岩性、降水气温,活动构造和地震对活动性滑坡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并不直接显著,地灾与人类活动互馈是本区域滑坡发育的一大特点;6)InSAR识别结果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活动性滑坡的自然发育规律,加深了对泛三江地区滑坡灾害的认识,但也应该看到,InSAR观测和活动性滑坡的解译具有多解性,制定标准化的InSAR识别工作流程,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观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并流 INSAR 活动滑坡 滑坡识别 发育规律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晶 何忠俊 +4 位作者 王立东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洪常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腐殖质
下载PDF
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工程地质减灾选线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章 朱颖 +2 位作者 魏永幸 蒋良文 张广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以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特征、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具有三江活跃构造集束区区域稳定性、强烈浅表生改造的斜坡稳定性、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以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特征、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具有三江活跃构造集束区区域稳定性、强烈浅表生改造的斜坡稳定性、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及热液地质作用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滇藏铁路三江段,本文在对其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性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防灾减灾的角度,研究区段地质选线原则。研究结论:(1)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因其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活跃的地质构造、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及复杂的水文地质等地质因素,为区段山地灾害的分布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2)针对三江段区域稳定性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断裂带下盘展线、简易修复工程过活动构造、绕避对地震波具放大效应部位的防灾减灾原则;(3)针对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山地灾害,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为先、内移设隧、早进晚出等防灾减灾原则;(4)针对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问题及热液地质作用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或绕避或短距离快速穿越的防治减灾原则;(5)本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川藏、川青、滇藏等铁路和公路等线状工程地质减灾选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铁路 三江并流 区域稳定性 不良地质 减灾选线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忠俊 王立东 +4 位作者 郭琳娜 杨继刚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居民区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栋 龚正达 +6 位作者 李四全 连宏宇 边长玲 臧颖惠 琚俊科 张丽云 孙少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04-215,共12页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应用灯诱法对16个乡镇居民区蚊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取样、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捕获蚊类2亚科6属37种共63036只,其中,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不仅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优势蚊种;希氏库蚊Cx.theileri、致倦库蚊Cx.pipiensquinguefasciat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分布广泛或数量相对较多,为常见蚊种,他们为当地的主要蚊种。调查发现,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呈中部高两头低的单峰分布格局。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之间关系分析显示:1)三带喙库蚊多度与蚊类密度(r=0.919)和生态优势度(r=0.76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物种多样性(r=-0.887)和均匀度(r=-0.898)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蚊类密度与物种多样性(r=-0.747)和均匀度指数(r=-0.756)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764)呈显著正相关;3)希氏库蚊多度与物种多样性(r=0.644)、均匀度(r=0.72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615)、密度(r=-0.566)和三带喙库蚊多度(r=-0.640)呈负相关;4)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多度仅与三带喙库蚊(r=-0.497、-0.177)呈负相关外,它们与密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希氏库蚊多度之间关系均不明显;5)蚊类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均不明显。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多样性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为单峰分布格局,其分布格局与蚊类密度和主要蚊种多度相关。其中,优势种三带喙库蚊多度主导了金沙江流域蚊类的密度、生态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格局;其次,常见种希氏库蚊多度对当地蚊类密度、生态优势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格局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 空间分布格局 金沙江流域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绿色贫困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波 刘学敏 +1 位作者 宋敏 朱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共7页
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 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地资源开发和脱贫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增设"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规划,加大国家对生态工程资助力度,探索绿色资源开发模式,实现当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最终走出"绿色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绿色贫困 三江并流 区域开发 生态价值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欢 丁明涛 陈廷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7-170,267,共4页
三江并流区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数... 三江并流区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通过对各评价因子归一、分级和赋权处理,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结果与实际灾情吻合,可为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灾措施,制定减灾决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GIS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怒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菊仙 龚正达 +2 位作者 李四全 张丽云 李璋鸿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山地居民区村镇及其周边农耕区是一类长期在人为开发利用和干扰下,常见但又与周围山区自然状况不同的人文生态系统或地理景观。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特征,作者于2006年7~8月间应用灯诱法对滇西北"... 山地居民区村镇及其周边农耕区是一类长期在人为开发利用和干扰下,常见但又与周围山区自然状况不同的人文生态系统或地理景观。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特征,作者于2006年7~8月间应用灯诱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怒江中上游流域北纬25°00′~28°30′和海拔800~2000m之间共20个山地居民区的蚊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2亚科5属32种87126只,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总蚊密度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基本呈现为两头高中间略低的分布格局,但总体上以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带为高;2)优势种(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密度与总蚊密度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均呈现正相关分布格局,说明优势种不同程度地主导了当地蚊类密度的分布趋势;3)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S随着纬度的增加呈逐步升高然后又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是:H′和E总体呈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物种丰富度S呈现为中间高,两头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4)α-多样性(H′、E)与总蚊密度在沿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的变化中均呈现为多样性随着密度降低而升高,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负相关分布格局;5)β-多样性(Cody指数)沿纬度梯度呈偏峰分布格局,其高峰位置在27°N与28°N之间,它反映出当地蚊类物种组成在此区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Cody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单峰分布格局,其高峰出现在1200~1800m之间,反映出蚊类物种组成在海拔高度约1500m的区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上述纬度和海拔梯度的Cody指数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地处当地气候沿纬度(水平)梯度和海拔(垂直)梯度分布中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它们反映了蚊类的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物种组成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怒江流域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角媛梅 王金亮 马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9-65,共7页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原因 ,还有人文因子的作用。地质基础与岩性、地形与地貌及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原因 ,而森林采伐、毁林毁草开荒、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则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因子 三江并流 土地覆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