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少瑜 吴涛 +3 位作者 肖良俊 宁德鲁 贺娜 潘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6,共7页
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153份3个不同海拔的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序列,各序列在153份样本中的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其中A 12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 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153份3个不同海拔的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序列,各序列在153份样本中的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其中A 12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0.830 1;有14个频率仅为0.003 3的稀有序列;3个群体等位序列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为80.00%~86.92%,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36 2,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1.291 1,期望杂合度(H e)平均为0.638 4,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2 000 m≤h(海拔)<2 400 m群体、h<2 000 m群体、h≥2 400 m群体。其中值得关注的是h≥2 400 m群体,高频率等位序列A 122的频率为0.852 3,尤其是稀有等位序列数量有8个,占稀有等位序列总数的5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 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 不同海拔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云南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少瑜 吴涛 肖良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6-2664,共9页
【目的】揭示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云南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核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沿金沙江流域采集153份云南核桃资源,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及资源分布情况将其划分成5个群体... 【目的】揭示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云南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核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沿金沙江流域采集153份云南核桃资源,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及资源分布情况将其划分成5个群体(YL、DQ、QZ、PTG和YC),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进行等位片段检测;运用GenAIEx6.5计算等位片段数,并以POPGENE version 1.32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片段,各片段在153份样本中的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其中片段A12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0.8301;有14个片段频率最低(稀有等位片段),仅0.0033。5个群体等位片段数量占总数的比例在70.70%~85.3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046,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1.1709,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165。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排序依次为QZ>YL>PTG>YC>TD。其中,TD群体高频率等位片段频率达0.9062,稀有等位片段占总稀有等位片段的比例为21.43%;PTG群体稀有等位片段占总稀有等位片段的比例达42.86%。【结论】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云南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尤其应加强对野生核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展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时,在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的群体基础上,应结合表型性状及稀有等位片段频率的分布特征,侧重于群体内单株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分布特征 三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居民区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栋 龚正达 +6 位作者 李四全 连宏宇 边长玲 臧颖惠 琚俊科 张丽云 孙少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04-215,共12页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 本文调查和探讨我国西南山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以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流域(北纬26°00’~28°30’;东经99°00’~101°00’和海拔1500~3500m之间)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应用灯诱法对16个乡镇居民区蚊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取样、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捕获蚊类2亚科6属37种共63036只,其中,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不仅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优势蚊种;希氏库蚊Cx.theileri、致倦库蚊Cx.pipiensquinguefasciat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分布广泛或数量相对较多,为常见蚊种,他们为当地的主要蚊种。调查发现,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呈中部高两头低的单峰分布格局。蚊类物种多样性与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之间关系分析显示:1)三带喙库蚊多度与蚊类密度(r=0.919)和生态优势度(r=0.768)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物种多样性(r=-0.887)和均匀度(r=-0.898)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蚊类密度与物种多样性(r=-0.747)和均匀度指数(r=-0.756)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764)呈显著正相关;3)希氏库蚊多度与物种多样性(r=0.644)、均匀度(r=0.72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r=-0.615)、密度(r=-0.566)和三带喙库蚊多度(r=-0.640)呈负相关;4)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多度仅与三带喙库蚊(r=-0.497、-0.177)呈负相关外,它们与密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希氏库蚊多度之间关系均不明显;5)蚊类密度、主要蚊种多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均不明显。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蚊类物种多样性沿纬度和海拔的分布基本为单峰分布格局,其分布格局与蚊类密度和主要蚊种多度相关。其中,优势种三带喙库蚊多度主导了金沙江流域蚊类的密度、生态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格局;其次,常见种希氏库蚊多度对当地蚊类密度、生态优势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格局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 空间分布格局 金沙江流域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下载PDF
长江流域将启动“三江并流区”等生态预防保护工程
4
《治黄科技信息》 2005年第2期21-22,共2页
新华网报道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教授日前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江流域将实施“三江并流”区等一批重点区域的生态预防保护工程。
关键词 江流 三江并流 生态预防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保锐琴 段青松 +5 位作者 李建兴 黄广杰 张立芸 熊寿德 陈正发 王建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和菖蒲(Acorus calamus)5种消落带适生植物原状含根土壤的崩解指标,用根系分析仪分析其根系特征,并分析崩解指标与根系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初始含水率为7.2%、11.4%、15.2%和36.7%(饱和)时,有根处理的平均崩解量分别为素土的77.0%、92.4%、112.1%和362.8%,崩解速率分别为素土的71.4%、106.6%、127.5%和400.0%。在非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明显的抗崩解作用,而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特征与崩解量和崩解速率的关系均不明显,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5种植物根系中,以狗牙根的抗崩解性最强,美人蕉最弱。【结论】初始含水率较低时,草本植物根系能抑制土壤崩解;初始含水率较大时,根系会促进土壤崩解。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三江并流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在适生性的前提下应优选细根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三江并流 消落带 草本植物根系 土壤崩解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启刚 周万村 +2 位作者 张宝雷 黄志勤 江晓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158,162,共4页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800~4500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江并流 LUCC 格局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晶 何忠俊 +4 位作者 王立东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洪常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腐殖质
下载PDF
青藏高原泛三江并流区活动性滑坡InSAR初步识别与发育规律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姚鑫 邓建辉 +5 位作者 刘星洪 周振凯 姚佳明 戴福初 任开瑀 李凌婧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7,共22页
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泛三江并流区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带,因此,全覆盖地调查该区活动性滑坡,研究其发育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泛三江并流区17.9×10^4 km^2研究区为例,示范了InSAR大数据处理... 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泛三江并流区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键带,因此,全覆盖地调查该区活动性滑坡,研究其发育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泛三江并流区17.9×10^4 km^2研究区为例,示范了InSAR大数据处理→滑坡解译→发育规律分析→重点区段剖析的滑坡InSAR调查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获得了研究区海拔4000 m以下的的活动性滑坡数据。结果表明:1)现有的SAR数据源、InSAR技术和解译方法可以满足开展大区域中小比例尺活动性滑坡识别的需求,开展全国滑坡InSAR调查时机已经成熟;2)设计的“相位共振增强PRE-InSAR”技术,针对大冗余SAR观测的快速计算,可以消除大部分不利的干涉条件,突出滑坡的位置、范围和活动强度,有效地完成适合大区域滑坡识别的InSAR数据处理,技术上具有推广潜力;3)辅助地貌和光学遥感图像解译,考虑地层岩性、制灾机理、诱发因素,总结出三江并流区活动性滑坡的10类发育地貌位置;4)共解译海拔4000 m以下活动性滑坡904处,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的汪布堆—波罗、松雄、中心绒,怒江的八宿,澜沧江的察雅、囊谦、德钦、黄登水库8个区段;5)活动性滑坡主要是古(老)滑坡堆积体的复活,对其影响大的环境要素依次是河流侵蚀、地形坡度、地层岩性、降水气温,活动构造和地震对活动性滑坡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并不直接显著,地灾与人类活动互馈是本区域滑坡发育的一大特点;6)InSAR识别结果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活动性滑坡的自然发育规律,加深了对泛三江地区滑坡灾害的认识,但也应该看到,InSAR观测和活动性滑坡的解译具有多解性,制定标准化的InSAR识别工作流程,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观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并流 INSAR 活动滑坡 滑坡识别 发育规律
下载PDF
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工程地质减灾选线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章 朱颖 +2 位作者 魏永幸 蒋良文 张广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以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特征、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具有三江活跃构造集束区区域稳定性、强烈浅表生改造的斜坡稳定性、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以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特征、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具有三江活跃构造集束区区域稳定性、强烈浅表生改造的斜坡稳定性、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及热液地质作用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滇藏铁路三江段,本文在对其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性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防灾减灾的角度,研究区段地质选线原则。研究结论:(1)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因其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活跃的地质构造、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及复杂的水文地质等地质因素,为区段山地灾害的分布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2)针对三江段区域稳定性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断裂带下盘展线、简易修复工程过活动构造、绕避对地震波具放大效应部位的防灾减灾原则;(3)针对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山地灾害,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为先、内移设隧、早进晚出等防灾减灾原则;(4)针对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问题及热液地质作用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或绕避或短距离快速穿越的防治减灾原则;(5)本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川藏、川青、滇藏等铁路和公路等线状工程地质减灾选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铁路 三江并流 域稳定性 不良地质 减灾选线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忠俊 王立东 +4 位作者 郭琳娜 杨继刚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欢 丁明涛 陈廷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7-170,267,共4页
三江并流区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数... 三江并流区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通过对各评价因子归一、分级和赋权处理,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结果与实际灾情吻合,可为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灾措施,制定减灾决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GIS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角媛梅 王金亮 马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9-65,共7页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原因 ,还有人文因子的作用。地质基础与岩性、地形与地貌及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原因 ,而森林采伐、毁林毁草开荒、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则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因子 三江并流 土地覆被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常青 何忠俊 鱼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7-864,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土壤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地区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为0.26 ~ 12.17 mg/g;土壤脲酶活性为0.052 ~0.93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199~2.156 mL/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1~1.264 mg/g;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081 ~0.553 mg/g.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与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1,是影响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暗棕壤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光龙 彭明春 +1 位作者 王崇云 向伶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72,共9页
以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为例,以LandsatE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3s技术进行植被景观制图,分析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海拔3000~4000m的区域占总面积近一半,坡度25。以上的山地面积占84.82... 以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为例,以LandsatE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3s技术进行植被景观制图,分析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海拔3000~4000m的区域占总面积近一半,坡度25。以上的山地面积占84.82%;景观类型分布受垂直空间分异主导;河流、河漫滩和湖泊等景观主要分布在平缓地段,自然植被景观多分布在25°-45°的陡坡上,人工植被景观分布的坡度范围相对较缓;自然植被景观在各坡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人工植被景观及积雪/冰川景观、岩石景观等分布则体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2.山地森林植被构成研究区景观的基质类型;由于植被景观的垂直分异,构成基底的各类景观类型的优势度随海拔变化,河谷地段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山一亚高山的铁杉一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一高山的云冷杉/落叶松林优势度较高,高山一亚高山以杜鹃灌丛为优势景观类型;3.从斑块粒度上看,小斑块数量最多,占总斑块数的80.87%,中斑块占11.36%,其余均在3%以下;优势自然景观类型具有较大的巨斑块数;巨斑块面积比例最大,达到68.99%,其余斑块大小等级的分布面积比例在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景观类型 三江并流 斑块大小 地形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云南贡山片植被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光龙 彭明春 +2 位作者 王崇云 胥辉 向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41-147,共7页
以三江并流区云南省贡山县片为例,以Landsat E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3S技术进行植被景观制图,采用Fragstats景观指数分析软件,分析其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形成以森林植被,尤其是基于高山垂直带植被分布森林景观为优... 以三江并流区云南省贡山县片为例,以Landsat E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3S技术进行植被景观制图,采用Fragstats景观指数分析软件,分析其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形成以森林植被,尤其是基于高山垂直带植被分布森林景观为优势的景观为基质的景观类型;由于研究区景观分布的垂直分异明显,各类景观要素的总体优势度不高,但在垂直带上,河谷地段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山-亚高山的铁杉-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高山的云冷杉/落叶松林优势度较高,高山-亚高山则以杜鹃灌丛为优势景观类型;(2)优势景观要素类型呈现出面积比例大、斑块数多、平均斑块面积较大、最大斑块指数值较大的特征,斑块分布相对集中成片;具有较高的内部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值;边缘长度长,边缘密度值较高;形状指数指数较高,且具有较高景观分维数;分布趋于聚集分布;(3)水平地带性植被景观类型和垂直带上非成带分布的植被景观类型,体现出分布面积较小、斑块数相对较少、平均斑块面积中等、最大斑块指数值较小等特征;其内部生境面积较小、内部生境斑块数相对较少、内部生境指数较低;形状指数较高,且景观分维数较低;景观结合度指数、有效粒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低;(4)人工引入种植斑块的面积特征各有不同;(5)非植被景观由于受到分布区的影响,其景观格局分布各异;(6)居民点景观表现出面积小、斑块数较少、内部生境小、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小、分布较分散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景观格局 三江并流 云南省贡山县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明庆忠 史正涛 张虎才 《热带地理》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展阶段(高原发育期),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现代水系峡谷、纵向岭谷和垂向气候形成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通道阻隔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准平原 岭盆谷发育 现代水系-纵向峡谷发展 晚新生代环境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供水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世伟 武瑞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8-15,共8页
水源供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研究采用In VEST模型,对"三江并流"区的多年平均生态系统供水服务量进行空间分布模拟,揭示该服务在不同地形要素和县域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供水功能。结果表明,本区生态系统多年平均... 水源供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本研究采用In VEST模型,对"三江并流"区的多年平均生态系统供水服务量进行空间分布模拟,揭示该服务在不同地形要素和县域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供水功能。结果表明,本区生态系统多年平均供水总量达412.3×108m3/a,平均单位面积供水量为620.4 mm/hm2;供水服务量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高值地区集中在海拔2 000-4 000 m、地形陡峭的阴坡地区;单位面积供水量较高的县为泸水县〉兰坪县〉云龙县〉福贡县,较低的为鹤庆县和丽江市古城区。各类生态系统的供水功能:冰雪和冰川〉灌丛〉竹林〉草地〉草甸〉温性针叶林,较小的为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气候和特殊的地形是控制本地区生态系统供水服务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会影响局部地区的生态系统供水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供水服务 InVEST模型 空间分布特征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德钦县积雪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坤 杨昆 +2 位作者 王加胜 朱彦辉 洪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34,共6页
德钦县积雪储量是滇西北重要的淡水资源,对三江并流区的河流补给、缓解水资源压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10景TM、ETM+、OLI影像、DEM和气象数据,采用NDSI指数提取了德钦县1989,1996,2000,2009,2015年5个时期的积雪信息,分析了积雪面... 德钦县积雪储量是滇西北重要的淡水资源,对三江并流区的河流补给、缓解水资源压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10景TM、ETM+、OLI影像、DEM和气象数据,采用NDSI指数提取了德钦县1989,1996,2000,2009,2015年5个时期的积雪信息,分析了积雪面积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积雪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时间上,积雪面积呈现逐年衰退的变化趋势;26 a来,积雪面积由819.884 7 km^2减少到619.115 4 km^2,减少了24.5%,年平均减少7.44 km^2;空间上,不同海拔带内积雪面积都在减少,在海拔1 464~3 000 m积雪面积衰退最为激烈和明显,海拔3 001~4 000 m积雪面积变化也较为迅速,积雪主要分布在海拔4 001~6 740m,且缩减速度较为缓慢;26 a来区域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加速了积雪面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时空变化 气温 降水 德钦县 三江并流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立东 何忠俊 王晶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7期864-868,共5页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山草甸土<紫色土<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棕壤<红壤<石灰土<暗棕壤。棕壤、石灰土的土壤铁富集明显,处于富铁化阶段;红壤、紫色土、黄棕壤的土壤铝富集超过铁,铁的游离度很高,已进入富铝化阶段;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的土壤风化发育尚停留在脱盐基的硅铝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土壤氧化铁 富集迁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思广 司马永康 +2 位作者 马惠芬 裴艳辉 高维全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应用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究成果,根据三江并流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标准、23个指标。根据该体系,对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分类分区。
关键词 三江并流 天然林 可持续发展 标准与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