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管监测背景下重症监护室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俪萍 符小玲 +2 位作者 邓超 郑永先 陈丹丹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室(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三管监测)背景下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路径与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接治的242例ICU住院患者,按照管理模...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室(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三管监测)背景下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路径与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接治的242例ICU住院患者,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17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干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危重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医疗器械感染控制效果和“三管监测”临床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Ⅰ级和Ⅱ级危重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χ^(2)=5.119;P<0.05);观察组使用中心静脉管、导尿管和呼吸机相关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χ^(2)=8.413,χ^(2)=7.111;P<0.05);ICU主治医生、责任护士、患者和医学工程师对观察组监测服务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3,t=8.317,t=9.612,t=3.839;P<0.05)。结论:ICU医疗器械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干预管理模式能有效识别感染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降低危重症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器械临床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管监测 医疗器械 重症监护室 感染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2014~2018年韶关市某医院 ICU三管相关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庆伟 欧志强 刘彩霞 《预防医学论坛》 2019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韶关市某医院ICU患者进行三管监测,分析引发其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预防方式。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lCU的患者3009例进行三管相关感染监测,包括使用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统计、造成感染病原菌统计及三管相关感染统... 目的通过对韶关市某医院ICU患者进行三管监测,分析引发其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预防方式。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lCU的患者3009例进行三管相关感染监测,包括使用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统计、造成感染病原菌统计及三管相关感染统计。结果在3009例患者中,发生三管相关感染的196例,平均感染例次率为6.51%。呼吸道感染例次数最多,占总例次数的44.9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6.53%;再次为血管相关感染,占19.39%;另有其他部位感染18例,占9.18%。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及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的感染共101例,感染率为51.54%。5年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平均发生率为2.2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平均发生率为1.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平均发生率为5.17‰。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为ICU三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效控制病原菌可预防三管相关感染,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三管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单间与非单间医院感染率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霞 安海燕 +5 位作者 陈彦 刘娟 李惠芬 张永祥 刘云 刘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5-939,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单间和非单间医院感染率前后对照情况,为医院ICU感染防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新建ICU搬迁为时间...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单间和非单间医院感染率前后对照情况,为医院ICU感染防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新建ICU搬迁为时间截点,根据床位是否为单间,分为搬迁后新单间组和搬迁前非单间组。分析两组前后医院相关感染率差异。结果 323例单间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人数34人,医院感染率10.53%;246例非单间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人数35人,医院感染率14.23%。两组感染部位、三管感染千日率、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间组和非单间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感染率分别为3.10%和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单间病房隔离措施作用有限,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单间病房数量,而应落实环境清洁消毒、手卫生、隔离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综合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单间 医院感染率 三管监测 多药耐药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