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司法中减刑、假释的严重问题及检察监督对策——以浙江省H市“三类罪犯”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雷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2-78,共7页
当前司法中减刑、假释存在严重腐败问题,而焦点集中在"三类罪犯"。问题表现在岗位分配不透明,计分考核不规范,提请材料虚假,呈报有失公平,法院审理把关不严,检察监督滞后乏力等方面。针对严重问题,完善减刑、假释的检察监督... 当前司法中减刑、假释存在严重腐败问题,而焦点集中在"三类罪犯"。问题表现在岗位分配不透明,计分考核不规范,提请材料虚假,呈报有失公平,法院审理把关不严,检察监督滞后乏力等方面。针对严重问题,完善减刑、假释的检察监督的对策是,督促刑罚执行公开,实现检察监督的信息化、同步化、专业化以及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刑、假释 三类罪犯 严重问题 检察监督
下载PDF
对浙江省H市三类罪犯减刑、假释问题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雷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H市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三类罪犯减刑、假释中存在岗位分配不透明,计分考核不规范,提请材料不真实,比例限制不公平,审判监督不到位,检察监督不同步等问题,亟需从检察...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H市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三类罪犯减刑、假释中存在岗位分配不透明,计分考核不规范,提请材料不真实,比例限制不公平,审判监督不到位,检察监督不同步等问题,亟需从检察监督信息化、同步化、专业化等角度加以规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罪犯 减刑 假释 检察监督
原文传递
“三类罪犯”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郭兴旺 +4 位作者 高祥阳 曹晶 宋红伟 刘晟 杨宁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本文结合北京市"三类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基本情况,剖析了"三类罪犯"刑罚变更执行存在的问题及监督的薄弱环节,对进一步加强三类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监督力度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三类罪犯 刑罚变更执行 监督机制
原文传递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洪梅 陈治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21,共4页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作为我国刑罚变更执行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刑罚制度惩罚性与人道性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刑罚矫治功能的重要手段。而对"三类罪犯"的刑罚执行普遍存在减刑快、减刑适用率高,职务犯罪罪犯和金融犯罪罪...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作为我国刑罚变更执行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刑罚制度惩罚性与人道性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刑罚矫治功能的重要手段。而对"三类罪犯"的刑罚执行普遍存在减刑快、减刑适用率高,职务犯罪罪犯和金融犯罪罪犯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比例高,实际服刑时间偏短等现象。检察机关应当对刑罚执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司法审查",建立同步监督机制,对检察监督进行适度的司法化改革,并进一步强化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罪犯 减刑 假释 暂予监外执行 检察监督
原文传递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拥军 陈雷 《中国检察官》 2015年第15期66-68,共3页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中存在岗位分配不透明,计分考核不规范,提请材料不真实,比例限制不公平等问题,检察机关应当从信息化、同步化、专业化等角度加强法律监督。
关键词 三类罪犯 减刑 假释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对浙江省Q监狱三类罪犯劳动报酬的调查报告
6
《中国监狱学刊》 2016年第6期107-113,共7页
近年来,三类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一直是监狱工作的焦点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监狱的一大难题。浙江省乔司监狱课题组结合工作实际,对乔司监狱在押504名三类罪犯进行问卷调查和一对一深度调查访谈,结果发现三类罪犯劳动报酬可自由支配金... 近年来,三类罪犯的劳动报酬问题一直是监狱工作的焦点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监狱的一大难题。浙江省乔司监狱课题组结合工作实际,对乔司监狱在押504名三类罪犯进行问卷调查和一对一深度调查访谈,结果发现三类罪犯劳动报酬可自由支配金额较少、账户没有具体收支明细表、不能缴纳罚金、发放不公平、不能贴补家用以及监狱解释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亟须从强化对劳动报酬制度的宣传教育、明确劳动报酬的考核范围、阐明劳动报酬的计算办法以及有针对性地扩大劳动报酬的用途等角度加以规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罪犯 劳动报酬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中国减刑程序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林喜芬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152,共20页
通过对我国A市B法院减刑程序的运行实践(以1702份减刑裁定书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及针对减刑实务人员的深度访谈得到具体数据。2013年以前数据显示,因职务犯罪、金融类犯罪等被定罪的三类罪犯的减刑系数较大,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获得较长... 通过对我国A市B法院减刑程序的运行实践(以1702份减刑裁定书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及针对减刑实务人员的深度访谈得到具体数据。2013年以前数据显示,因职务犯罪、金融类犯罪等被定罪的三类罪犯的减刑系数较大,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获得较长时间的减刑。该发现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事人能力理论,即在法律程序中,那些有钱人或有权人由于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更容易在法律程序中胜出或占据优势。此外,减刑规范的模糊性和减刑程序的非公开性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减刑阿富贵"的实证现象。2014—2015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央司法政策、规则修订及地方试点的合力作用下,针对三类罪犯的减刑系数反而表现出陡然下降的趋势,且低于非三类罪犯的减刑系数。我国严格控制三类罪犯减刑的实践效果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事人能力理论的普适性,也启发研究者进一步关注中国司法理性化的模式及其可持续性问题。而要走出运动式治理的框架,需寄希望于技术监测进路,而非资源配给进路或单纯的程序机制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刑 三类罪犯 司法公平运动式治理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