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
1
作者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2,共10页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围绕三纲五常思想渊源的持久讨论,存在着既忽视其思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视野,也缺少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互动认知的问题。从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史观来看,汉代以来作为统治意识形...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围绕三纲五常思想渊源的持久讨论,存在着既忽视其思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视野,也缺少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互动认知的问题。从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史观来看,汉代以来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三纲五常,实是蕴含了被血缘五伦催生的社会变革进程和思想演化进程,在这一互动进程中,孟子的宗法五伦、荀子的“三本”五伦和韩非子的“三事”思想,先后为“三纲”铺垫起三块基石。血缘五伦催生三纲五常的历史进程,解构了孔子的君臣“职业契约”准则,既绘制出先秦文明向汉代演进的方向,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轨迹并重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改变和重建,才可真正理解“三纲五常”传统的坚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五伦 宗法五伦 三纲五常 社会变局 文明轨迹
下载PDF
儒家“三纲五常”的本义、演变及其辨正——以朱熹理学的诠释为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乐爱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8,共10页
在班固《白虎通》对于儒家“三纲五常”的系统阐述中,“三纲”所表达的君、父、夫对于臣、子、妻的主导地位,以“五常”为心性基础,是就率先垂范而言。朱熹讲“三纲五常”,认为“五常”是“三纲五常”之本,派生“三纲五常”,强调“三纲... 在班固《白虎通》对于儒家“三纲五常”的系统阐述中,“三纲”所表达的君、父、夫对于臣、子、妻的主导地位,以“五常”为心性基础,是就率先垂范而言。朱熹讲“三纲五常”,认为“五常”是“三纲五常”之本,派生“三纲五常”,强调“三纲”与“五常”的不可分割,并且还多讲“五伦”,认为“五伦”就是“三纲五常”;其后学真德秀把“三纲”解读为“君正则臣亦正”,“父正则子亦正”,“夫正则妻亦正”,强调“三纲”的率先垂范之义。至少在元代之后,“三纲”与“五常”被分割开来,“三纲”成为“五常”之本,甚至被解读为臣、子、妻对于君、父、夫的绝对顺从,因而必然遭受批判。所以,重要的是讲“三纲”与“五常”不可分割,“五常”是“三纲”之本,“三纲五常”的本义蕴涵于“三纲”与“五常”的互相联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朱熹理学 三纲五常 绝对顺从 率先垂范
下载PDF
论“三纲五常”的政治价值及其当代归宿 被引量:4
3
作者 庄仕文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
"三纲五常"思想渊源于先秦时期,成型于汉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起到了规范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三纲五常"思想追求两种政治理想,一是圣王理想,二是理想的政治统治方式。&... "三纲五常"思想渊源于先秦时期,成型于汉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起到了规范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三纲五常"思想追求两种政治理想,一是圣王理想,二是理想的政治统治方式。"三纲五常"思想压抑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阻碍着现代政治理念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道德 伦理 政治价值 政治理想
下载PDF
核心价值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以“三纲五常”的提炼和传播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造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7,共6页
在我国自汉代以降的古代社会中,"三纲五常"这一核心价值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对保持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从提炼到传播,建构了一套... 在我国自汉代以降的古代社会中,"三纲五常"这一核心价值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对保持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从提炼到传播,建构了一套系统的大众化路径,形成了丰富的核心价值大众化经验:核心价值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是对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中反映,这是核心价值取得大众广泛认同的基础;核心价值必须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社会各阶层思想共识的高度概括;核心价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积淀而成,不可一蹴而就;核心价值大众化必须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与倡导,离不开选官制度的保障,要具有体现通俗化、生活化和普及化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 大众化 三纲五常 儒学
下载PDF
“三纲五常”问题研究三十年及其前瞻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2-130,共9页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伦理准则,是人们修身处世的总道德纲领和"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部分与重要内容。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三纲五常"问题开始受...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伦理准则,是人们修身处世的总道德纲领和"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部分与重要内容。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三纲五常"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重视与关注。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三纲五常"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纲五常"的本义及关系、来源、发展阶段、功能及历史作用、现代价值五个方面。学界对"三纲五常"问题的探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传播与践行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 五常 五伦 三纲五常
下载PDF
宋明理学“三纲五常”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公喜 万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从先秦到宋明时期,传统文化伦理纲常体系发生秩序变化与层次调整,尤其是在"君臣"与"父子"关系位置呈现阶段性特征,"三纲五常"结构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在人伦权利与义务上走过了一条双向... 从先秦到宋明时期,传统文化伦理纲常体系发生秩序变化与层次调整,尤其是在"君臣"与"父子"关系位置呈现阶段性特征,"三纲五常"结构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在人伦权利与义务上走过了一条双向性、单项性到多向性路径,这是道德伦理复兴,而引起这种变化是宋明理学适应国家政治维系的需要、建立社会"秩序"理念需要、家族行为规范提升需要、礼法思想发展的必然、儒家理论"一道德"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三纲五常 四德五伦 伦理 选择性
下载PDF
略论“三纲五常”的形成和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君惠 《文史杂志》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一般认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基本核心的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亦即根据上下、尊卑之序,严格加以界定的三种伦理关系;所谓“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亦即五种叵... 一般认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基本核心的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亦即根据上下、尊卑之序,严格加以界定的三种伦理关系;所谓“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亦即五种叵常不变的道德准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般人所信奉的所谓“名教”、“礼教”、“世教”以及“王教”,其实指的都是“三纲五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社会道德体系 封建社会 君为臣纲 伦理关系 五常 道德准则 “名教”
下载PDF
三纲五常与秦王朝的道德教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为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虽定名于西汉,却早在秦王朝的道德教化中实施。秦王朝不仅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天下,而且把它变成了法律条文。有根深蒂固法治传统的秦王朝之所以以儒家伦理教化天下,一是因为东方六国存在着强烈的反秦情绪,二是... 作为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虽定名于西汉,却早在秦王朝的道德教化中实施。秦王朝不仅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天下,而且把它变成了法律条文。有根深蒂固法治传统的秦王朝之所以以儒家伦理教化天下,一是因为东方六国存在着强烈的反秦情绪,二是东方六国有比较严格的人伦道德观念,三与秦人功利主义传统和法家学说的片面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忠孝 道德教化 秦王朝
下载PDF
传统社会核心价值的形上化及其启示--以“三纲五常”的阴阳五行化论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祖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111,共6页
"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有一个长期酝酿与论证的过程。"三纲五常"从提出到确立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董仲舒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其进行形上论证。因为这种形上论证不仅赋予了"... "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有一个长期酝酿与论证的过程。"三纲五常"从提出到确立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董仲舒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其进行形上论证。因为这种形上论证不仅赋予了"三纲五常"以新特质,也为"三纲五常"最终被确立为核心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阴阳五行对"三纲五常"的论证可知,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价值的理论基础,是经过来自天道和人性的本源性论证,赋予它神圣性、恒常性、普适性、整体性和可行性等新特质。这种形上论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启示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上论证需要思想家与政治家的通力协作,需要将论证基于社会现实又能上达于信仰,需要在理论阐释中涵括践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 形上化 三纲五常 阴阳五行
下载PDF
“三纲五常”再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旭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0-73,92,共4页
"三纲五常"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观念。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三纲不能要,五常不能丢。三纲何以不能要?五常何以不能丢?须结合文明的通义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解释。由于"五常"属于人的基本特性,当然是解释的重点... "三纲五常"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观念。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三纲不能要,五常不能丢。三纲何以不能要?五常何以不能丢?须结合文明的通义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解释。由于"五常"属于人的基本特性,当然是解释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下载PDF
从“三纲五常”看程朱理学对孔孟儒学的背叛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进 《鄂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三纲五常”并非起源于孔孟,而是对孔孟儒学平等和民主精神的背叛和践踏。程朱理学把“三纲五常”说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古长存的天理,就是要维护封建皇权专制主义的等级制度和纲常秩序。
关键词 孔孟儒学 程朱理学 三纲五常
下载PDF
如何认识和理解三纲五常的历史含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存光 《政治思想史》 2016年第4期1-28,共28页
中华文明在经历了"轴心突破"之后,法家意义上强大的"早熟现代国家"和儒家意义上的伦理人文思想共同构成了"塑造中国文明的决定性因素"。三纲五常之所以能够成为帝制中国时代中华文化或中国文明最持久一... 中华文明在经历了"轴心突破"之后,法家意义上强大的"早熟现代国家"和儒家意义上的伦理人文思想共同构成了"塑造中国文明的决定性因素"。三纲五常之所以能够成为帝制中国时代中华文化或中国文明最持久一贯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国家与儒教或政与教互动整合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将其放置于周秦之际整个政治体制架构的变革和中华伦理文明及人文思想演进的整体脉络中来加以理解和诠释,才能更恰当而准确地阐明古人关于纲常伦理之整个论说的根本意旨与历史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 伦理人文精神
下载PDF
重拾“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思佳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9-71,共3页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三纲五常"等伦理纲常规范在现代社会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三纲五常 伦理文化 价值
下载PDF
返本开新——略析“三纲五常”的历史与现代性
14
作者 华军 王晨仰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73-78,86,共7页
"三纲五常"是传统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三纲五常"的理论内涵不断发生变迁,距其原初之意愈发遥远,由此引发诸多批判。在博古通今、去粗取精的当代文化传承中,梳理"... "三纲五常"是传统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三纲五常"的理论内涵不断发生变迁,距其原初之意愈发遥远,由此引发诸多批判。在博古通今、去粗取精的当代文化传承中,梳理"三纲五常"的历史发展脉络,追溯其本原之意并深入挖掘其现代性,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本原 现代性
下载PDF
“三纲五常”与文化密码——汉字所显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
15
作者 刘文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5-58,共4页
汉代董仲舒所倡导的"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国民的精神统治有近2000年的历史,所以,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灵魂的。但是,现实社会中"三纲五常"的起点并不是董仲舒的理论诞生之时。通过对相关汉字... 汉代董仲舒所倡导的"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国民的精神统治有近2000年的历史,所以,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灵魂的。但是,现实社会中"三纲五常"的起点并不是董仲舒的理论诞生之时。通过对相关汉字偏旁部首的解读可以确定一个事实:在远古时代,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就是不平等的,而且这种不平等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文化密码 汉字
下载PDF
从建构“社会共同体”看“三纲五常”的批判继承
16
作者 金春峰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1-28,69,共9页
“三纲五常”是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础。汉代以前,由“纲常”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尚未形成和建立。正式将“君臣、父子、夫妇”称为“三纲”的是董仲舒。董仲舒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奉天法古”为“三纲... “三纲五常”是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础。汉代以前,由“纲常”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尚未形成和建立。正式将“君臣、父子、夫妇”称为“三纲”的是董仲舒。董仲舒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奉天法古”为“三纲”做了新的理论论证。经过董仲舒的论证,“三纲五常”具有了神圣性和权威性,奠基于此的“社会共同体”也真正建立起来了。“三纲五常”批判继承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它所面对和解决的是人性和社会性的问题,是建立“社会共同体”的基本问题。今天应该继承,但要赋予如民主、自由、权利等新的内涵,须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三纲五常 社会共同体 民主 自由
下载PDF
论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的文化功能
17
作者 粟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2-34,共3页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核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三纲五常"思想的正向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导向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三个方面;负...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核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三纲五常"思想的正向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整合功能、文化导向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三个方面;负向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滞后和反文化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三纲五常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孔子与封建“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兼论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与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谷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30-34,47,共6页
中国封建道德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所组成的规范体系,这似乎是没有怀疑的。然而此规范体系是否与孔子的思想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却不一定为人所清楚。作为系统的且在理论上已具有成熟形态的“三纲五常”封建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 中国封建道德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所组成的规范体系,这似乎是没有怀疑的。然而此规范体系是否与孔子的思想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却不一定为人所清楚。作为系统的且在理论上已具有成熟形态的“三纲五常”封建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经历了先秦时期提出和酝酿阶段以及对此的初步实践时期,直到汉代初年董仲舒才作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总结。董仲舒更多的是从政治实践中认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体系 孔子思想 三纲五常 地位与影响 中国思想史 董仲舒 道德体系 道德要求 封建道德 宗法关系
下载PDF
“三纲五常”新解及其管理智慧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泽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4-50,共7页
"三纲五常"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纲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等主次关系的重要规范,而五常作为世间人与人相处的价值取向是亘古永存的真理与法则。在不同时期,"三纲五常"有不同的寓意与规则。当今,&q... "三纲五常"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纲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等主次关系的重要规范,而五常作为世间人与人相处的价值取向是亘古永存的真理与法则。在不同时期,"三纲五常"有不同的寓意与规则。当今,"三纲"是建立在民主与法制基础上的新三纲。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领导与属下之间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敬为前提,以责权利为原则,以学习沟通为途径,自觉履行双方的义务与权利。"五常"是"三纲"的基础,其中"仁"就是仁善,也是天地赋予人的良善本性,"仁"是"五常"的核心,以"仁"为基因,就能生发出"义礼智信",从而实现"仁→礼→信→义→智→仁"的良性循环。挖掘"三纲五常"的新内涵与新思想,有利于人民更好地笃行伦常,提高道德素质,促进我国亿万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产生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管理智慧,真正从心性之源头创建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全球化 企业管理 智慧
下载PDF
浅议三纲五常
20
作者 安丰柱 《科教探索》 2008年第8期93-94,共2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少人主张复古,把儒教定为国教。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为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服务的。这与我们今天民主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分析三纲五常...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少人主张复古,把儒教定为国教。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为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服务的。这与我们今天民主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分析三纲五常的内涵,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对待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五常 民主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