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云场分布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淼 周毓荃 +2 位作者 欧建军 刘建朝 蔡兆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0-1344,共15页
利用2007-2008年Cloudsat云检测产品与ECMWF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中国云内外相对湿度判别阈值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提出了基于再分析资料的三维云场分布诊断方法,应用于实例三维云场诊断,并与卫星、雷达、地面云降水观... 利用2007-2008年Cloudsat云检测产品与ECMWF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中国云内外相对湿度判别阈值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提出了基于再分析资料的三维云场分布诊断方法,应用于实例三维云场诊断,并与卫星、雷达、地面云降水观测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Cloudsat云判别有效值>20的云区位置与Cloudsat辅助产品给出的ECWMF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高值区有较好的时空对应;(2)不同高度范围的云内相对湿度都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相对湿度100%附近,晴空相对湿度受当地大气环境影响,各地各高度都有差别;(3)通过相对湿度对云区和晴空的TS评分测试,得出了诊断云区的相对湿度阈值及其垂直分布;(4)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中国三维云场的分布进行个例诊断应用,与卫星、雷达和地面云降水观测的对比表明,云区附近的湿度梯度大,相对湿度阈值法诊断的云区总体比较稳定;(5)诊断的云区与上升气流区对应较好,云区和晴空的分布与卫星TBB观测大致对应,云厚(即云格点总数)与光学厚度和地面降水的分布比较一致;(6)云场垂直剖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分布同天气系统的关系,诊断的云区与地面云观测比较一致,云层密实深厚的区域通常对应着地面降水;(7)单点的云垂直结构随时间演变与当地的雷达和地面云降水观测都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云场 诊断方法 再分析资料 相对湿度
下载PDF
三维有云大气辐射变温率数值模拟研究--邻云辐射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章超 王震 +3 位作者 杨军 孙继明 郜海阳 崔生成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8-612,共15页
大气数值模式普遍采用一维辐射传输模型,无法表征有云大气中的三维辐射传输过程,从而影响数值模拟乃至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评估这种不确定性,研究了水平云体间的三维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改变云体热力结构的规律,力求为改进数值模式辐... 大气数值模式普遍采用一维辐射传输模型,无法表征有云大气中的三维辐射传输过程,从而影响数值模拟乃至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评估这种不确定性,研究了水平云体间的三维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改变云体热力结构的规律,力求为改进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选取I3RC PhaseⅡ的典型积云场和层积云场作为试验对象,将云场中心区域云体视为目标云体,周围云体为邻近云体,采用宽带三维辐射传输模式SHDOM模拟长波和短波辐射变温率的空间分布,定量阐明邻近云体对目标云体热力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云在长波区域对目标云体主要起辐射保温的作用,目标云体增温区域集中于邻云一侧的云体表面层,增温强度与云覆盖率和云间距离倒数成正比,最高可达3.08K/h,云体增温的厚度与目标云体液态水含量成反比;在短波区域,邻云同时起散射增温和遮蔽降温的作用,太阳垂直入射时,散射增温效应较弱,变温率空间差异小;当太阳天顶角增大后,遮蔽降温效应逐步起主导作用,造成目标云体被邻云遮挡一侧的表面层明显降温,峰值可达-1.72K/h,数值上甚至超过邻云长波增温效应。总之,邻近云体可以明显改变目标云体的变温率空间分布,引入三维邻云辐射效应对改进大气数值模式辐射计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云场 辐射变温率 长波辐射保温 散射增温 遮蔽降温
下载PDF
广西空中云水综合分析评估系统功能设计与业务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良淼 范娇 +3 位作者 张正国 詹莹玉 韦增岸 李林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及CMADaaS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作为评估数据源,替代研究型Cloudsat数据集,并遵循经纬度线上边界点成对设置原则,以解决小区域分析结果不稳定现象,应用多进程并行计算技术满足分析评估实时化、可视化要求;用雨量反算...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及CMADaaS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作为评估数据源,替代研究型Cloudsat数据集,并遵循经纬度线上边界点成对设置原则,以解决小区域分析结果不稳定现象,应用多进程并行计算技术满足分析评估实时化、可视化要求;用雨量反算法应对最新ERA5资料上线时间滞后难题,探讨将分析研究型CWR-MEM云水资源评估方法落地为可实时业务应用的广西云水资源分析评估平台的思路和途径。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分析结果与国家指导区域云水分布特征基本吻合,有助于合理规划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物 水资源 降水效率 三维云场 监测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