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三维和二维血管造影的形态学差异
1
作者 高鹏 陈左权 +3 位作者 沈峰 顾斌贤 潘庆刚 邓东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在3D-DSA容积图像上(volume rendering,VR)和常规2D-DSA平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诊断差异。方法在三维和两维图像上分别测量了45个颅内动脉瘤的最长径、横径和瘤颈宽度,并按照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比较两种成像技术的...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在3D-DSA容积图像上(volume rendering,VR)和常规2D-DSA平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诊断差异。方法在三维和两维图像上分别测量了45个颅内动脉瘤的最长径、横径和瘤颈宽度,并按照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比较两种成像技术的各项测量结果。结果3D-DSA容积图像上所测量的颅内动脉瘤大小比2D-DSA平面图像要大,特别是位于大脑前动脉和直径小于10 mm的颅内动脉瘤。结论3D-DSA图像上所测得的各项数据平均值都较2D-DSA为大。45例动脉瘤中,3D-DSA图像上有38例(84%)最长径大于2D-DSA,37例(82%)最大横径大于2D-DSA,41例(91%)瘤颈宽度大于2D-DSA。直径〈5 mm的动脉瘤最大横径(P=0.014)和瘤颈宽度(P=0.015)存在明显差别;直径〉10 mm的动脉瘤各项测量结果不存在差异;直径介于5-10 mm之间的动脉瘤各项测量差别均存在显著性。位于大脑前动脉的动脉瘤最大横径(P=0.011)和瘤颈宽度(P=0.006)差别存在显著性;分布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后循环区域的动脉瘤差别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
下载PDF
DCE-MRI 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的提示
2
作者 蒋博 拾博 王飞 《现代医学》 2024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MRI)三维剪影(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术前精准评估乳腺癌责任血管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00例,术前行双乳DCE-MRI扫描...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MRI)三维剪影(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术前精准评估乳腺癌责任血管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00例,术前行双乳DCE-MRI扫描,并构建血管3D MIP可视化模型,分别使用单纯DCE-MRI及DCE-MRI 3D MIP可视化模型评估患者乳腺癌灶的责任血管及周围血管的分布情况,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DCE-MRI及DCE-MRI 3D MIP可视化模型对乳腺癌灶的责任血管均有较好的显示率,术前应用MRI DCE 3D-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灶责任血管的评估优于单纯DCE-MRI。结论:DCE-MRI 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建立在传统影像学的基础之上,具有精确、可视、量化等突出优点,结合DCE-MRI图像,可以更明确乳腺癌灶与责任血管之间的联系,包括其分支及侧支循环,从而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 三维剪影 可视化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边远 谭衍 +1 位作者 蔡文强 陆弘盈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及3D-DSA检查。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D打印技...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及3D-DSA检查。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记录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3D-DS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40例,非颅内动脉瘤10例;3D打印技术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38例,非颅内动脉瘤12例。以3D-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7.37%、阴性预测值为75.00%。确诊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10例(25.00%)、动脉瘤介入栓塞术30例(75.00%),40例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7.50%、手术致残率为0.00%(0/40)、手术致死率为0.00%(0/40)。结论 3D打印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打印技术 开颅 介入栓塞 三维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