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肛管三维向量测压的研究
1
作者 张树成 曲日斌 +2 位作者 王维林 白玉作 王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肛管三维向量测压改变,以评价其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58例在婴幼儿期接受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儿童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8个月,全部为普通型巨结肠。对所有患儿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根据临床...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肛管三维向量测压改变,以评价其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58例在婴幼儿期接受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儿童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8个月,全部为普通型巨结肠。对所有患儿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并进行肛门括约肌三维重建,做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对称指数和直肠肛管反射检查。结果临床问卷调查显示58例均有便意,54例排便次数平均为1~2次/d,仅4例8~10次/d,9例污便, 5例便秘,2例有小肠结肠炎,无便失禁。直肠肛管反射3例阳性,2例弱阳性。便秘组的最大静息压 (mmHg)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167±36)比(157±47)比(152±33),P<0.05;(211±36)比 (200±65)比(190±38),P<0.05]。污便组向量容积(cm×cmHg2)和对称指数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381±109)比(520±254)比(662±31),P<0.05;(0.69±0.32)比(0.75±0.19)比(0.70± 0.07),P<0.05]。便秘组对称指数高于对照组[(0.74±0.02)比(0.70±0.07),P<0.05]。结论婴幼儿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少数病例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术后“新直肠”储便功能代偿不全及(或)肛门括约肌痉挛失迟缓或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手术 肛门 婴幼儿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三维向量测压 直肠肛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