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震方法在山西阳泉一矿地质构造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志宏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66-66,共1页
结合实际,谈谈三维地震方法在山西阳泉一矿地质构造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三维地震方法 地质构造 观测系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古沟槽三维地震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宏 董宁 +4 位作者 郑浚茂 宁俊瑞 武丽 张永贵 国庆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419,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风化壳为该区下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储层,勘探表明该气藏严格受古岩溶尤其是古沟槽的控制。前人用印模法识别沟槽,预测精度相对较低。采用新的三维地震古地貌研究方法,对富县区块的风化壳沟槽进行了识别。应用本...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风化壳为该区下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储层,勘探表明该气藏严格受古岩溶尤其是古沟槽的控制。前人用印模法识别沟槽,预测精度相对较低。采用新的三维地震古地貌研究方法,对富县区块的风化壳沟槽进行了识别。应用本方法不仅识别出了较大的主沟槽,而且还预测出了次级分支沟槽。预测结果为区内下古生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一套古沟槽三维地震识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下古生界气藏 古岩溶 古沟槽 三维地震识别方法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亚强 张政威 +2 位作者 田鹏 李劲 张晓焱 《河南石油》 2005年第4期11-12,共2页
泌阳凹陷南部断裂带,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地震勘探的困难区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往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地质研究的需要,难以解决该区带复杂的地质问题。通过改善激发条件提高单炮品质,应用正演模拟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观测系... 泌阳凹陷南部断裂带,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地震勘探的困难区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往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地质研究的需要,难以解决该区带复杂的地质问题。通过改善激发条件提高单炮品质,应用正演模拟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观测系统,使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分辨率明显提高,获得了完整的南部陡坡带资料,满足了构造解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激发条件 正演模拟
下载PDF
三维地震数据空间解释方法
4
作者 于正军 韩宏伟 +2 位作者 张莉 郭立娟 卢秀 《油气地球物理》 2003年第3期34-38,共5页
长期以来,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一直沿用二维的方法和流程,不能完全、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勘探目标的进一步细化,这种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解释的需要。根据目前的技术现状,将常规的剖面与三维所特有的切片资料紧密结合,以大... 长期以来,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一直沿用二维的方法和流程,不能完全、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勘探目标的进一步细化,这种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解释的需要。根据目前的技术现状,将常规的剖面与三维所特有的切片资料紧密结合,以大网格的剖面为格架,用水平切片精细解释构造,初步总结出从层位标定、骨架剖面建立、构造解释、数据拾取、网格、平滑、时深转换、成图等较完整的一套三维资料空间解释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高效、直观、可检查的特点。在滨东、宁海等地区的试解释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数据空间解释方法 地震勘探 技术现状 数据处理 偏移处理 水平切片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洪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167,共2页
简述三维勘探技术意义,三维地震与二维地震的比较,从野外数据采集、室内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的解释、利用三维资料认识地下构造,阐述了三维地震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三维地震勘探发展
下载PDF
地表复杂地区煤田地震勘探方法及效果
6
作者 辛永超 杨志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25期77-78,共2页
当前,为满足复杂地区煤田勘探的需要,需要对地震勘探方法不断研究。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大部分复杂地区的煤田地震勘探方法主要是依托于三维地震勘探。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问题进... 当前,为满足复杂地区煤田勘探的需要,需要对地震勘探方法不断研究。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大部分复杂地区的煤田地震勘探方法主要是依托于三维地震勘探。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效果,介绍了地表复杂地区的煤田地震勘探的一些技术措施,以及取得的较好地质成果,满足了煤矿建设开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复杂地区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勘探问题
下载PDF
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叠加效果的计算机预测
7
作者 陈佑军 李敏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2期185-187,191,共4页
为方便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优化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案,针对野外采集的数据,通过对叠加特性曲线方程的分析,建立影响系统设计参数评价模型。模型核心部分是特征点模块,计算出特性曲线方程特征点、极值及有效波的被压制量∫。软件编程采用循... 为方便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优化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案,针对野外采集的数据,通过对叠加特性曲线方程的分析,建立影响系统设计参数评价模型。模型核心部分是特征点模块,计算出特性曲线方程特征点、极值及有效波的被压制量∫。软件编程采用循环语句及冒泡排序法,最终结果是输出模块输出压制带的宽度△a、压缩量△P、有效波的被压制量∫。在计算机上模拟特定的观测系统,对多次叠加之后的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有利于选择和设计出最佳方案的三维观测系统。软件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野外操作人员掌握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观测系统 偏移距 冒泡排序
下载PDF
oncausal spatial prediction filtering based on an ARMA model 被引量:8
8
作者 Liu Zhipeng Chen Xiaohong Li Jingye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Conventional f-x prediction filtering methods are based on an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error section is first computed as a source noise but is removed as additive noise to obtain the signal, which results in an assu... Conventional f-x prediction filtering methods are based on an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error section is first computed as a source noise but is removed as additive noise to obtain the signal, which results in an assumption inconsistency before and after filtering. In this paper, an autoregressive, moving-average model is employed to avoid the model inconsistency. Based on the ARMA model, a noncasual prediction filter is computed and a self-deconvolved projection filter is used for estimating additive noise in order to suppress random noise. The 1-D ARMA model is also extended to the 2-D spatial domain, which is the basis for noncasual spatial prediction filtering for random noise attenuation on 3-D seismic data. 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processing indicate this method can suppress random noise more effectively and preserve the signal simultaneously and does much better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prediction filter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 model ARMA model noncasual random noise self-deconvolved projection filtering
下载PD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the H8 member in the Su14 3D seismic test area
9
作者 Zhang Yuqing Wang Zhizh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2期233-237,共5页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the eighth member of the Shihezi formation(the H8 member) in the Sul4 3D seismic test area was investigated.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odel was introduced for the...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the eighth member of the Shihezi formation(the H8 member) in the Sul4 3D seismic test area was investigated.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odel was int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way of predicting sandstone thickness in the study area.The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measured seismic attribute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determined from predicted sandstone thickness and an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andstone thickness predi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using an SVM method are good.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depicted at a fin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Seismic attribute Sandstone thicknes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3D seismic test a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