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探讨肾血管解剖变异
1
作者 何大业 王星 +1 位作者 唐懿刚 卢景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重建后,根据模型,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角度对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肾动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动脉、肾动脉早发分支、混合型变异;肾静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静脉、肾静脉晚期汇合、混合型变异。结果:本研究222例患者(共444个肾),男性、女性的肾动脉变异比例分别为40.83%、40.20%,肾静脉变异比例为25.42%、3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和肾静脉存在变异分别为180个(40.54%)和127个(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个(17.11%)肾存在多支肾动脉,右肾35个(15.76%),左肾41个(18.46%);132个(27.73%)肾存在肾动脉早发分支,分别为右肾92个(41.44%),左肾40个(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个(28.60%)肾存在多支肾静脉,右肾81个(36.47%),左肾46个(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金标准”术中所见,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222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阳性的有195例,阴性27例,漏诊3例,误诊5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0.984、0.828。结论:3D-slicer软件对3D-DCE-MRA数据重建结果能够在手术前精准对患者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肾血管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解剖变异 3D-slicer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楼俭茹 王伟 +3 位作者 刘佰林 栾立 陈嘉麟 李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同时24例行DSA检查,3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双下肢主干动脉满意显示1032个,显示满意率为96.9%(1032/1064...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同时24例行DSA检查,3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双下肢主干动脉满意显示1032个,显示满意率为96.9%(1032/1064)。在所显示动脉血管节段中,正常或轻度狭窄543个节段,严重狭窄382个节段,闭塞107个节段。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6%(24/25)。结论:三维对比增强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具有定位准确、无医源性损伤、安全迅速及可重复进行等优越性,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依据,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增强MRA 下肢动脉血管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娟 张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CDFI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3DCE-MRA扫描,范围包括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CDFI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3DCE-MRA扫描,范围包括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其中19例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例诊断为外伤后下肢血管损伤。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行3DCE-MRA扫描,图像显示清晰,诊断明确。CDFI检出155段病变血管,3DCE-MRA扫描显示病变血管共205段。3DCE-MRA检出病变的阳性率高于CDFI(χ2=14.88,P<0.05)。结论3DCE-MRA以其诊断病变阳性率高,无创性,无辐射,对比剂过敏反应少、肝肾毒性小,可以整体显示感兴趣区血管等优点,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耀彬 梁宗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4期603-61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LEASD的64例患者行下肢动脉3D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两者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以DSA金标准...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LEASD的64例患者行下肢动脉3D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两者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以DSA金标准作为对照组,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分级与DSA比较,Kappa值为0.84≥0.75,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有一定程度的高估及低估,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高估率分别为3.3%(11/332)、4.0%(5/125)、4.5%(5/112)。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低估率分别为9.6%(12/125)、4.0%(5/112)、15%(20/132)。以DSA为标准,3D 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701/753)、93.1%(563/605)、95.1%(701/737)、94.9%(563/599)。结论:3D CE-MRA下肢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有效的血管检查方法,可作为LEASD的优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乔艳忠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68-1871,1880,共5页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对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43例高度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CT血管成像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情。统计组织病理学...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对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43例高度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CT血管成像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情。统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并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统计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对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结果及与金标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143例高度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18例结直肠癌患者,占比82.52%。11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T1分期共15例,T2分期共22例,T3分期共53例,T4分期共28例;N0分期25例,N1分期34例,N2分期40例,N3分期19例;M0分期91例,M1分期27例。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准确度最高,其次为CT血管成像,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的敏感度、准确度最低,3种诊断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经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共检出12例T1分期,19例T2分期,51例T3分期,28例T4分期,经Kappa一致性检验,联合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04,P=0.000);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经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共检出21例N0分期,32例N1分期,38例N2分期,19例N3分期,经Kappa一致性检验,联合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09,P=0.000);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经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检查,共检出85例M0分期,26例M1分期,经Kappa一致性检验,联合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47,P=0.000)。结论 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联合CT血管成像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诊断及分期评估中可提高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 CT血管成像 临床分期
下载PDF
多站式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下肢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进展
6
作者 戴艳芳 卢洁 李坤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多站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 CE 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可获得高信噪比及高分辩率的下肢血管图像,并具有无辐射、无创性、无肾毒性等优点,成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多站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 CE 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可获得高信噪比及高分辩率的下肢血管图像,并具有无辐射、无创性、无肾毒性等优点,成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广阔临床前景。本文对下肢3D CE MRA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动态 下肢血管
下载PDF
3.0 T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章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5期488-489,共2页
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和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显得极其重要。目前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enhance... 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和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显得极其重要。目前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已经成为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不但能克服超声、CT血管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检查技术的诸多缺点,并且无创、无辐射,检查准确,能够全面的评价血管情况。随着3.0 T超高场磁共振技术的成熟和多通道表面线圈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行采集技术的应用,3D CE-MRA明显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全身血管树的成像检查。本研究旨在探讨在3.0 T磁共振影像设备上运用3D CE-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成像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E-MRA 检查手段 影像检查技术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赵茹意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拟诊为ASO患者100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确诊为ASO患者50例,非ASO患者5...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拟诊为ASO患者100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确诊为ASO患者50例,非ASO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检查,分析3D-CE-MRA检查价值。结果:100例拟诊患者经DSA检查,共显示动脉480段,其中50例确诊为ASO,共发现186条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其中3D-CE-MRA检查发现182条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2%、97.96%、96.67%、96.70%、96.64%。以DSA诊断结果为标准,3D-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总符合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拟诊患者经3D-CE-MRA检查480段下肢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其中检出的182条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中,股动脉76条(41.76%),髂总动脉25段(13.74%),髂内外动脉30段(16.48%),腘动脉23段(12.64%),胫前后动脉15段(8.24%),腓动脉13段(7.14%)。结论:3D-CE-MRA诊断ASO的临床价值高,与DSA诊断符合率高,图像质量显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动态增强三维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悦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96-1497,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疾病诊断 下肢血管 磁共振 三维成像 动态增强 疾病发病率 治疗方案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马赛赛 钟海红 +1 位作者 刘秋娥 秦培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当中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状况进行三维动态增...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当中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状况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主要对患者的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浅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腓动脉等进行相关的扫描检查。结果:本文存在24例患者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存在斑块形成,还有1例患者诊断为外伤之后,下肢血管存在损伤。本文25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能够显示出清晰的图像,而且具有明确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出155段病变的血管,而为患者进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显示患者的病变血管达到205段。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病变阳性率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要高,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下肢血管成像进行检查能够提高对患者病变检查的阳性率,而且这种检查方式无创伤无辐射,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对比剂注射,所以过敏反应比较少,患者不会产生严重的肝肾毒性,能够整体显示患者感兴趣区域的血管,所以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成像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在头颈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兵 罗健君 +5 位作者 秦明明 张继兵 史晓唏 翁小琳 张文琪 许建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在头颈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3D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76例临床疑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结果:76例3DCE-MRA均获成功,3DCE-MRA图像明确显示了病变部位及...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在头颈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3D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76例临床疑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结果:76例3DCE-MRA均获成功,3DCE-MRA图像明确显示了病变部位及范围。结论:3DCE-MRA快速、准确,有利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 头颈部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德清 王伯胤 +3 位作者 赵振华 徐利军 杨建峰 周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病例,采用3D-CE-MRA扫描后评价其图像质量,对旋股外侧降支和穿支动脉的起源及走行进行分析,并对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病例,采用3D-CE-MRA扫描后评价其图像质量,对旋股外侧降支和穿支动脉的起源及走行进行分析,并对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和降支起始位置进行测量后,与手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D-CE-MRA显示股前外侧皮瓣供血动脉的起始部位、分布与手术发现一致,经配对t检验分析,降支和穿支的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血管起始位置等的磁共振发现与手术发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3D-CE-MRA能够显示股前外侧皮瓣的动脉信息,可以应用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血管造影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凤娟 高庆龄 张秋灵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397,共1页
据文献报道,颈部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能清晰的显示颈部血管的走行,其判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6%~98%和66%-83%,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本研究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据文献报道,颈部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能清晰的显示颈部血管的走行,其判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6%~98%和66%-83%,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本研究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头颈3DCE—MRA检查,分析其头颈部血管狭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 头颈部血管狭窄 颈椎病患者 椎动脉型 病因学诊断 特异性 敏感性 MRA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明珠 林伟 +3 位作者 姜丽 黄敏华 王建梅 魏倩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688,共2页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CE-MRA,通过图像...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CE-MRA,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得类似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准确的延迟扫描时间,抓采到造影剂到达肾动脉峰值图像。结论检查的主要创新在于:采用卵圆中心法扫描(决定图像对比分辨率),而不是按顺序充填K空间;建立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综合病人年龄、血液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等以确定延迟扫描时间;择层、择范围、多角度图像重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脉造影 卵圆中心法扫描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进城 林建华 +2 位作者 李朝龙 刘兴国 季锡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肝移植 三维图像 MRI
下载PDF
肝动脉系统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江 陈晓海 +2 位作者 周康荣 颜志平 王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2,655,共4页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 (32例 )或手术 (8例 )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3DCE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 3DCEMRA准确显示所有 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 3DCEMRA检出 9例解剖变异中的 7例。 3DCE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 95 %。 3DCE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MRA 血管成像 增强磁共振 造影剂 解剖 诊断 CE 三维 染色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130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亦辉 吕传国 +2 位作者 顾卫 郁冬梅 顾庆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01-202,20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多普勒超声对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对130例有眩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症状患者分别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其中,1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目的:分析比较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多普勒超声对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对130例有眩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症状患者分别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其中,1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130例中125例检查满意(96.2%),12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MR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相符11例(91.7%),多普勒检查与DSA检查相符7例(58.3%)。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病变诊断是准确、可靠的,比较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其独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血管病变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普勒超声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动物血管狭窄模型评估中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科 孙立军 +1 位作者 宦怡 单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092-6093,i003,共3页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动脉狭窄模型,制成轻度狭窄6段(狭窄程度约为26%),重度狭窄模型6段(狭窄程度约为65%)。采用3DDCEMRA和DSA分别对狭窄模型血管进行检查,在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靶血管的狭窄长度和程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3DDCEMRA测得动脉狭窄模型的狭窄程度较DSA略高,且重度狭窄较轻度狭窄更为明显。但二者测得的狭窄程度(F=0.004,P>0.05)和长度(F=1.581,P>0.05)结果差异无显性意义。结论:3DDCEMRA对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的判定准确可靠,其结果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但3DDCEMRA对狭窄程度的判定可能存在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程度 MRA 血管狭窄 DSA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轻度 结论 判定 准确
下载PDF
45例使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天缘 冷晓明 +1 位作者 刘斯润 黄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技术特点和其在临床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4 5例行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的患者 ,其中血管病变 2 8例 ,肿瘤 12例 ,正常 5例 ,分为颈部、胸部、腹盆部、上肢及下肢 5部分。经静脉注入Gd -...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技术特点和其在临床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4 5例行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的患者 ,其中血管病变 2 8例 ,肿瘤 12例 ,正常 5例 ,分为颈部、胸部、腹盆部、上肢及下肢 5部分。经静脉注入Gd -DTPA ,三维FSPGR序列冠状位扫描 ,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血管 ,其中下肢血管 11例采用三段移床法扫描 ,能一次全程显示腹盆及下肢血管树情况。结果 :靶血管显示优者 2 8例 ,良者 15例 ,差者 2例。优良率为 95 6 %。结论 :三维增强MRA对颈、胸、腹盆部、上肢及下肢大血管病变显示良好 ,不但能清楚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 ,而且在血管侧枝循环方面甚至优于DSA。特别是三段移床动态扫描腹盆部及下肢血管 ,能一次全程显示从腹主动脉分叉到足部的动脉血管树 ,更直观、整体。对腹盆部肿瘤患者 ,能较好的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良庚 肖新兰 +4 位作者 张捷 袁爱梅 连珞 尹建华 邢萍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3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 ,全部行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 ,并对重建后图像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估 ,其中 12例行手术治疗者 ,将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三维动态增强MRA...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 ,全部行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 ,并对重建后图像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估 ,其中 12例行手术治疗者 ,将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三维动态增强MRA能显示下肢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各种病变。血管内信号强度与周围组织的信号系统强度比均达到5∶1以上 ,术前诊断符合率为 94%。其显示闭塞血管的范围较手术中长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动态增强MRA是一种诊断下肢血管的新方法 ,具有安全、快速、无创伤性 ,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MRA 下肢 血管病变 应用 造影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