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椎三维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护理
1
作者 李松莲 《上海护理》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脊椎三维复位固定系统 手术配合 手术疗效
下载PDF
腰椎三维复位法配合侧隐窝注射香丹、黄芪注射液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丘宏龙 陈海鹏 +1 位作者 林桦楠 陈凯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三维复位法配合侧隐窝注射香丹、黄芪注射液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腰椎三维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治疗的第1,... 目的:观察腰椎三维复位法配合侧隐窝注射香丹、黄芪注射液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腰椎三维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治疗的第1,4,7天行香丹、黄芪注射液腰椎侧隐窝注射,两组均于第1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88.2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RI、VAS和PPI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三维复位法配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三维复位 侧隐窝注射 黄芪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下载PDF
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李欢乐 常祺 +1 位作者 任洪峰 贺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探索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索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复位固定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痛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以及术后感染、肿胀、骨折不稳定、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三维复位定位系统辅助骨折复位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复位定位系统 胫骨近端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张小雷 张仕锋 刘明辉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目的观察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三维捆扎复位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 目的观察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三维捆扎复位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步态评估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HSS、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缩短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步态、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三维捆扎复位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步态评估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复位方式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董哲 韩伟 程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89-91,1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0例开展巾钳复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0例开展巾钳复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20例开展三维捆扎复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下床活动时间、患肢消肿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评分比A组高(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0.00%)相比A组(7.50%)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巾钳复位,在髌骨骨折患者中开展三维捆扎复位能有效缩短术中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复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巾钳复位 三维捆扎复位 膝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三维动态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小斌 贾国庆 +1 位作者 李宏涛 王之娟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4期341-342,共2页
我科从1996年7月-2005年3月采用了三维动态牵引复位治疗单纯屈曲型胸腰椎压缩骨折50例并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48例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三维动态牵引复位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行三维捆扎复位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辉 王传宇 +1 位作者 王立超 史宗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070-0070,共1页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行三维捆扎复位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髌骨骨折患者40例,根据复位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给予参照组金钳复位治疗,给予研究组三维捆扎...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行三维捆扎复位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髌骨骨折患者40例,根据复位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给予参照组金钳复位治疗,给予研究组三维捆扎复位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治疗情况、不良反应与膝关节功能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三维捆扎复位治疗,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三维捆扎复位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骶管阻滞加三维腰牵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志辉 熊同学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5期440-441,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有其严格适应症,且远期往往会因腰椎失稳而出现一系列后遗症,患者不易接受;保守治疗有牵引、针灸、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但因其不能治本,具有治愈率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有其严格适应症,且远期往往会因腰椎失稳而出现一系列后遗症,患者不易接受;保守治疗有牵引、针灸、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但因其不能治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且疗程长,患者也不十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阻滞 三维腰牵复位
下载PDF
三维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病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丹 罗会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4-5,共2页
应用三维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三维复位手法治疗本病的疗效及优势。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手法复位 病案分析
原文传递
三维踝关节复位固定器的临床使用
10
作者 王为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9期557-557,共1页
关键词 三维踝关节复位 踝关节骨折 治疗
下载PDF
镇痛下三维整复支具外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华 李宇卫 +3 位作者 姜宏 沈晓峰 陆斌杰 张志刚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692-697,共6页
目的:比较镇痛下三维整复支具外固定与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简单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 目的:比较镇痛下三维整复支具外固定与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简单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维整复支具外固定组(治疗组)和常规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6~68(52.8±11.3)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6~64(50.6±8.8)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压缩度、脊柱后凸角度及腰痛VAS评分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5~37(16.1±8.8)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5~29(17.3±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椎体前缘压缩度、Cobb角矫正及腰痛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总体疗效相近,但三维整复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三维复位 固定装置
下载PDF
过伸复位手法在胸腰段骨折脱位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华 曾昭洋 +2 位作者 赵鹏 徐斌 宋贵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胸腰段骨折脱位治疗中,过伸复位手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4例新鲜的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早期施行后路手术,先给予过伸复位,然后常规安装钉棒系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胸腰段爆裂骨折脱位,复位率95%,截瘫平均有Fra... 目的探讨在胸腰段骨折脱位治疗中,过伸复位手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4例新鲜的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早期施行后路手术,先给予过伸复位,然后常规安装钉棒系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胸腰段爆裂骨折脱位,复位率95%,截瘫平均有Frankl分级1级以上恢复。结论术中先行过伸复位,再结合选择性椎板减压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椎体高度恢复好及复位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复位手法 胸腰段骨折脱位 三维复位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椎体Ⅳ°错位早期应用AF系统复位固定2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甦 罗汉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32-1032,共1页
目的 :探讨AF系统对严重错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早期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达Ⅳ°错位的T1 2 、L4 爆裂骨折各 1例应用AF系统分别复位固定。结果 :2个病例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AF同样适用于合并严重错位的... 目的 :探讨AF系统对严重错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早期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达Ⅳ°错位的T1 2 、L4 爆裂骨折各 1例应用AF系统分别复位固定。结果 :2个病例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AF同样适用于合并严重错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错位椎体形成大的台阶是影响AF早期复位固定的主要因素 ,若配备提拉螺钉则可大大减轻复位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体Ⅳ°错位 AF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 脊柱高能损伤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玉林 张健 +1 位作者 林旭 钟泽莅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比较不锈钢缝线三维立体缝合逐级复位固定与克氏针钢丝捆扎“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不锈钢缝线三维立体缝合逐级复位固定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 目的比较不锈钢缝线三维立体缝合逐级复位固定与克氏针钢丝捆扎“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不锈钢缝线三维立体缝合逐级复位固定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钢丝捆扎“8”字张力带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平整,均达解剖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步态均无明显异常;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克氏针钢丝捆扎“8”字张力带相比,不锈钢缝线三维立体缝合逐级复位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不锈钢缝线 三维复位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 内固定
下载PDF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霍星军 于海英 宋国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6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三维牵引复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术复位后腹胀的护理
16
作者 杨学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腹胀 护理 饮食疗法 电脑三维牵引复位 耳压疗法
下载PDF
小切口配合提骨钩用于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大军 陈传俊 +1 位作者 周健 陈晓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钛板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3点的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正常,无复视、眼睑外翻、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配合提骨钩可减少手术损伤,并能达到骨折三维复位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骨钩 小切口 颧骨复合体 三维复位
下载PDF
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彦豹 王静 +2 位作者 金宝城 王青松 王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0期908-91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与牵引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移位股骨颈骨折55例中36例行牵引闭合复位成功,牵引闭合复位失败的19例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均复位成功。采用Garden对线...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与牵引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移位股骨颈骨折55例中36例行牵引闭合复位成功,牵引闭合复位失败的19例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均复位成功。采用Garden对线指数对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分析两种复位方法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55例均获平均18.5(13—25)个月随访。三维互动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术后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牵引闭合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比传统牵引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提高复位质量,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 三维互动闭合复位 牵引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三维直视复位在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中的运用
19
作者 刘政 王永忠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5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索术中三维直视精准复位下胫腓联合关键技术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例,参照下胫腓联合处解剖标志点进行术中三维直视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并螺钉固定,术后CT检查下胫腓联合复位效果。结... 目的探索术中三维直视精准复位下胫腓联合关键技术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例,参照下胫腓联合处解剖标志点进行术中三维直视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并螺钉固定,术后CT检查下胫腓联合复位效果。结果通过直视解剖标志点复位下胫腓联合,20例患者术后CT检查均获得下胫腓联合准确复位。结论通过术中直视复位下胫腓联合处的解剖标志点及术后踝关节CT证实下胫腓联合可通过三维直视解剖标志点得到简单有效的精准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分离 三维直视复位 踝关节
下载PDF
THREE- DIMENSIONAL CORRECTION OF SCOLIOSIS USING TSRH INSTRUMENT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翁习生 仉建国 +6 位作者 邱贵兴 沈建雄 赵宏 金今 王以朋 田野 林进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SRH instrumentation in the correction of coronal, sagittal and rotational deformity of scolio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8 to December 1999, thirty- two consecutive patients (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SRH instrumentation in the correction of coronal, sagittal and rotational deformity of scolio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8 to December 1999, thirty- two consecutive patients (6 males, 26 females) with scoliosis underwent anterior or pos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using TSRH instrumentation. Of these cases, 21 were idiopathic scoliosis and 11 were congenital scoliosis. The average age at surgery was 16.4 years (range, 11~ 45 years). The mean Cobb angle at surgery was 71 .2 (range, 44~ 125 ) in the coronal plane, and 49.2 ( range, 16~ 67 ) in the sagittal plane. Rotational deformity (Nash- Moe) ranged from I to III degree. Preoperative apical translation averaged 4.8 cm (range, 3~ 9 cm).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 up duration was 13.3 months (range, 10~ 24 months).At the final follow- up, the mean Cobb angle in the coronal plane was 26. 6 (range, 10~ 73 ),with a 63.8% of improvement. Sagittal alignment was well maintained with a mean Cobb angle of 28 ( range, 10~ 45 ). The average correction of rotation of the apical vertebra was I degree. The average apical translation was 1.6 cm (range, 0.5~ 5.0 cm) representing a correction rate of 66,7% . Complication was noted in two cases with an incidence of 3.1% , one case had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the other one had lower hook dislocation.There was no neurologic deficit and pseudoarthrodesis in this series. Conclusion. TSRH instrument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three- dimensional correction system with a lower rate of complication, which can not only correct the coronal and rotational deformity, but maintain the sagittal alignment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LIOSIS TSRH instrumentation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