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栋 蒋良文 +2 位作者 张广泽 屈科 冯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4,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无人机三维影像铁路勘察技术,以应对在藏川滇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区铁路勘察中效率低下,以及局部艰险地段勘察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并同时降低勘察人员的安全风险。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无人机的分类及应...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无人机三维影像铁路勘察技术,以应对在藏川滇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区铁路勘察中效率低下,以及局部艰险地段勘察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并同时降低勘察人员的安全风险。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无人机的分类及应用,以及三维影像技术基本原理,在大量的现场试验工作基础上研究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大范围地质选线、隧道区测以及危岩落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对比传统的勘察手段分析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勘察安全、勘察效率、勘察精度方面的优势。研究结论:(1)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完成危岩落石方量、坐标计算,岩层产状测量以及滑坡、泥石流空间几何特征的测量等勘察工作;(2)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完成构造判识、岩溶识别及计算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3)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以提高勘察的精度和勘察效率;(4)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广泛用于复杂艰险山区的铁路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三维影像技术 铁路勘察
下载PDF
三维影像技术在肝癌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游川 李敬东 谢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2期578-579,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技术在肝癌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肝脏三维影像技术辅助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比...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技术在肝癌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肝脏三维影像技术辅助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肝癌围术期知识掌握程度、焦虑程度及两组病人及家属对围术期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肝癌围术期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及家属对围术期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肝脏三维影像技术进行肝癌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影像技术 肝癌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铁路勘察工程中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探究
3
作者 顾诚 《产业创新研究》 2022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本文主要对铁路勘察工程中无人机三维摄影技术进行探究,介绍了无人机技术的特点,探讨了无人机三维摄影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铁路勘察工程中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技术应用中要合理选定勘察参数,并可通过技术调查区域地质进行工... 本文主要对铁路勘察工程中无人机三维摄影技术进行探究,介绍了无人机技术的特点,探讨了无人机三维摄影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铁路勘察工程中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技术应用中要合理选定勘察参数,并可通过技术调查区域地质进行工点勘察以及大临工程勘察等,以促进勘察效率、精度及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勘察工程 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
下载PDF
三维影像技术
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8年第6期31-31,共1页
卢森堡风险企业SeeReal Technologies将向日本液晶面板厂商推出自主开发的三维影像技术。该技术产品由影像处理软件和薄膜等构成,可将普通影像实时转换为三维影像进行播放。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的商品计划2011年推出。
关键词 三维影像技术 影像处理软件 液晶面板 技术产品 实时转换 卢森堡
下载PDF
3D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
5
作者 王伟 罗琳 +1 位作者 陈强 厍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6-249,共4页
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阑尾炎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接受全腹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检查的320例正常阑尾受检者,年龄18~89岁,通过3D 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构建阑尾模型... 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阑尾解剖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阑尾炎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接受全腹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检查的320例正常阑尾受检者,年龄18~89岁,通过3D 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构建阑尾模型进行分型,并提取模型最大直径参数为阑尾管腔最大外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阑尾不同位置分型最大直径差异。结果 320例患者中CT 显示阑尾298例,敏感性为93.13%。位置分型占比最大为盆位(34.23%)。不同位置分型间正常阑尾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阑尾位于结肠后位时管腔最大直径大于其它位置组(p<0.05),回肠位、结肠外位、结肠后位、盆位、髂位的管腔最大直径 95%参考值单侧上限分别为5.4mm、5.0mm、6.3mm、5.4mm、5.2mm。结论 MSCT检查对阑尾检出率较高;正常阑尾最大直径为3~10mm,因此,将阑尾直径>6.0mm作为诊断阑尾炎的参考标准时,应结合其它CT 征象进行综合判断。此外,还需考虑阑尾的生理发育特点,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MSCT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
6
作者 航盖 冯煜 +5 位作者 谢杭 龚宇康 姚国杰 宋健 徐国政 谢天浩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方法收集40例(男女各20例)无内耳器质性病变的病人的80侧颞骨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内听道重要解剖结构...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方法收集40例(男女各20例)无内耳器质性病变的病人的80侧颞骨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内听道重要解剖结构三维空间定位数据。结果三维模型显示,内听道后唇呈椭圆形,后缘锐利,位置固定,较易识别。选择三维模型内听道后唇为P点,男性P点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为(9.412±1.687)mm、至后半规管的距离为(10.422±1.701)mm;内听道的长度为(9.847±0.870)mm。女性P点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为(9.068±1.133)mm、至后半规管的距离为(9.858±1.089)mm;内听道的长度为(8.727±0.964)mm。男性和女性上述测量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听道后壁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比到后半规管更短,提示术中磨除内听道后壁时更容易导致前庭导水管的损伤。前庭导水管外口和内淋巴囊靠近内听道后壁的硬脑膜,提示术中剪开硬脑膜时应避免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半规管 前庭导水管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影像解剖学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卢志红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实验研究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影像科收入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全部患者使用数字X线成像技术与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比较不同检查方法... 目的:探究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实验研究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影像科收入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全部患者使用数字X线成像技术与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Schatzker分型诊断标准,已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了分型诊断,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Ⅰ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87.50%,Ⅱ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100%,Ⅲ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100%;而数字X线成像技术对Ⅰ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70.83%,Ⅱ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78.95%,Ⅲ型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80.00%,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的正确诊断率均明显高于数字X线成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不同检查方法诊断Ⅳ型、Ⅴ型、Ⅵ型,比较其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选择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骨折的正确诊断率,方便为患者后续手术提供科学方案,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 数字X线成像技术
下载PDF
序列影像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在隧道巡检中的运用
8
作者 石锦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3期221-22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隧道的建设数量以及规模呈现增加的态势,交通隧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隧道内部空间密闭性高,车流量大,受到建筑结构以及主要机电设备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为了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隧道的建设数量以及规模呈现增加的态势,交通隧道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隧道内部空间密闭性高,车流量大,受到建筑结构以及主要机电设备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为了有效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性,要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隧道巡检。基于序列影像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分析,了解主要技术原理,综合隧道巡检工作需求,分析了序列影像三维信息模型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空间,基于信息模型进行病害定位以及综合分析,确定具体的类型以及主要的特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影像三维信息模型技术 隧道巡检 BIM
下载PDF
DSA与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赵紫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10-0113,共4页
研究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及CT 血管造影(简称: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1年3月—2023年10月内行样本收集,均为在我院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选入64例,对其临床资... 研究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及CT 血管造影(简称: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1年3月—2023年10月内行样本收集,均为在我院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选入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DSA、CT及CTA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对DSA联合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CT联合CTA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造影剂与接受射线照射剂量。结果 手术结果显示,64例患者检出7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有62例为单发,8例为多发。检出21例后交通动脉瘤,26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5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椎动脉瘤。其中小型动脉瘤有25个,33个中型动脉瘤,8个大型动脉瘤,4个巨型动脉瘤。DSA联合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检出70个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100.00%)相比CT联合CTA诊断(91.43%)要高(P<0.05)。DSA联合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造影剂剂量(113.25±8.47)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1705.96±45.68)mGy与CT联合CTA诊断相近(P>0.05)。DSA联合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动脉瘤数量(100.00%)、动脉瘤大小与手术符合(100.00%)、瘤颈载体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清晰显示率(100.00%)均比CT联合CTA诊断要高(P<0.05)。64例患者中有35例接受手术治疗(开颅钛夹夹闭动脉瘤),发生1例组织水肿,29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发生4例脑血管痉挛。结论 DSA与CT及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相较于CT联合CTA诊断并不会增加辐射剂量与对比剂使用剂量,且其准确性较高,可显示病灶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颅内动脉瘤 三维影像融合技术 CT CTA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分析
10
作者 杨绍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8-0091,共4页
研究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共纳入50例患者(选取病例区间为2022.1~2023.3),全部患者都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X线技术进行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法在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三维重建Ⅴ型、Ⅳ型、... 研究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共纳入50例患者(选取病例区间为2022.1~2023.3),全部患者都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X线技术进行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法在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三维重建Ⅴ型、Ⅳ型、Ⅲ型、Ⅱ型、Ⅰ型检出例数分别7例、8例、11例、7例、12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X线法8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当中,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能够将诊断准确性显著提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诊断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1
作者 王莉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50-053,共4页
探讨基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行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地址为本医院,选取研究时段在2022年2月及至2024年2月区间,研究选取经确诊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对其开展CT检查并行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 探讨基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行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地址为本医院,选取研究时段在2022年2月及至2024年2月区间,研究选取经确诊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对其开展CT检查并行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分析,同时对患者开展X线检查事宜,经临床手术确诊且根据改良Schatzker分型法划定分型,分析比较其检出率。结果 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手术证实分型得出,I型27例、II型20例、III型15例、IV型8例、V型6例、VI型4例;X线检查检出的I型-VI型之间的检出情况与CT检查的数据比较,未见数据差异(P>0.05);CT检查总检出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于骨折关节面塌陷程度总检出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数据(P<0.05)。CT检查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错位程度总检出准确率显示高于X线检查数据(P<0.05)。结论 基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行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相较X线检查更具应用价值,可得到较高的检出率,便于对骨折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错位程度做出有效判断,为临床后续手术提供有效方案,值得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胸外科教学中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的有效应用
12
作者 吴春晓 包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38-40,共3页
对胸外科教学中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的有效应用效果进行探索。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在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2020级2021级、2022级培训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总共有80名,然后通过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是40名... 对胸外科教学中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的有效应用效果进行探索。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在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2020级2021级、2022级培训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总共有80名,然后通过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是40名。一组是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另一组是接受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的实验组。在对照组中,对相关培训学生展开传统授课教育,而针对实验组则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教学之上的三维重建影像教学,以及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手术现场讲解教学。最后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等方式考查两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两组学生都需要接受相应的考察,并且对两组学生的调查得分和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在胸外科教学中有效应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具有较大价值。因为通过两组教学结果调查问卷得分的对比分析发现,得分比较高的是进行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的实验组,实际得分明显比运用传统授课教育的对照组高(P<0.05)。并且理论测试得分比较高的也是实验组,同样,实际得分明显比运用传统授课教育的对照组高(P<0.05),两个小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存在值得探究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升胸外科教学质量与水平,需要有效应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胸外科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多方面发展与提高学生在胸外科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教学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解剖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卞冰阳 孙圣博 +7 位作者 佟伟华 滕岩 肖莉莉 孙野 王烁 苗政 纪铁凤 张磊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885-893,共9页
为解决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教科书上有限的二维解剖图像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晰、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基于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解剖教学模式,并对近年基于三维可... 为解决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教科书上有限的二维解剖图像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晰、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基于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解剖教学模式,并对近年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指出三维可视化技术临床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最后对可视化临床教学模式的拓展内容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基于影像可视化技术的临床解剖案例库建设应用于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 临床解剖教学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及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连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评估及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进行诊治的2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X线及三维CT重建影像,依据其手术骨折分型结果来评估上述两种影像...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评估及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进行诊治的2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X线及三维CT重建影像,依据其手术骨折分型结果来评估上述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两种影像检查方式的图像特征。结果:手术Schatzker骨折分型结果显示,280例中75例为Ⅰ型、69例为Ⅱ型、52例为Ⅲ型、40例为Ⅳ型、31例为Ⅴ型、13例为Ⅵ型。三维CT重建影像对于所有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8.93%,高于X线的9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3;P=0.001)。与X线相比,三维CT重建能够较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线、骨折位置等信息。结论:将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应用至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能够显示其骨折部位相关信息,且对于提升诊断准确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 X线 胫骨平台骨折 分型
下载PDF
三维影像融合重建技术在消融中心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唐科忠 王兰天 +2 位作者 励夏炜 陈开波 陆文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和评估术前三维影像融合重建技术模拟消融过程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消融培训的专科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价值。方法2020年1—12月,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临床消融培训的30名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和评估术前三维影像融合重建技术模拟消融过程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消融培训的专科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价值。方法2020年1—12月,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临床消融培训的30名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在消融操作前进行三维影像融合重建的模拟训练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集中阅片了解肿瘤大小、位置等信息,制定手术策略,观察组运用三维影像融合重建技术,通过模拟消融过程制定手术策略,进修结束后进行消融技术评估和进修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在手术熟练度和精确度方面,观察组运用超声寻找病灶的速度和总的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肿瘤残留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修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在影像读片、超声操作、穿刺技巧和消融操作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应用于肿瘤消融的培训,能够改善消融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不足,医生对穿刺技术生疏的困境,有助于进修医生更快地掌握肿瘤消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影像融合技术 肿瘤消融 临床教学 术前模拟 超声引导 进修医生
下载PDF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三维CT影像技术的价值。方法6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先进行螺旋CT平扫检查,之后应用三维CT影像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不同类型颌面部骨折患者表现特点。结果68例患者经... 目的分析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三维CT影像技术的价值。方法6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先进行螺旋CT平扫检查,之后应用三维CT影像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不同类型颌面部骨折患者表现特点。结果68例患者经手术确诊骨折85处,其中:上颌骨骨折22处、下颌骨骨折19处、颧骨骨折18处、鼻骨骨折14处、眼眶骨折9处、蝶骨骨折2处、颌关节脱位1处。三维CT影像技术对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鼻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100.00%、94.74%、100.00%、100.00%,高于CT平扫的81.82%、68.42%、77.78%、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眼眶骨折、蝶骨骨折、颌关节脱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 FortⅠ型骨折:患者骨折线有突出情况,从牙槽突出,并延展至颌翼突缝;Le FortⅡ型骨折:骨折线从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颌骨侧壁至颌翼突出,部分患者骨折线突出波及到筛窦达到颅骨前凹陷处,有鼻漏脑脊液情况;Le FortⅢ型骨折:除了有Ⅱ型骨折线表现外,颅面还呈现分离状况,大部分患者伴有颅脑损伤、颅底骨折表现,患者面中部塌陷,多数患者有耳、鼻出血表现。结论将三维CT影像技术应用于颌面部骨折诊断中,骨折检出率高,能够对骨折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有效、多维度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三维CT影像技术 检出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DSA与CT/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鹏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均行CT、CTA及DSA检查,与手术结...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均行CT、CTA及DSA检查,与手术结果比较,评价CT/CTA、DSA联合CT/CTA三维影像两种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的情况,比较对比剂与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所用造影剂剂量、接受射线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小型动脉瘤CT/CTA漏诊4例,DSA联合CT/CTA三维影像全部诊出;DSA联合CT/CTA三维影像显示动脉瘤数量、清晰显示瘤颈与载体动脉瘤之间的关系、动脉瘤大小与手术结果符合三个方面诊断均优于CT/CTA(P <0.05);60例患者最终有33例实施手术开颅钛夹夹闭动脉瘤治疗,发生组织水肿2例;27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共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均无动脉瘤破裂、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单纯CT/CTA诊断中小型颅内动脉瘤易漏诊,DSA与CT/CT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未明显增加对比剂与辐射剂量的基础上,能更准确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数量、空间形态,减少漏诊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CT/CTA 三维影像融合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维影像技术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学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1期3948-395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影像技术行健康教育对于住院化疗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化疗的肺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前...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影像技术行健康教育对于住院化疗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化疗的肺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用三维影像技术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化疗期间的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教育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希望水平得分分别为(28.7±8.5)与(29.4±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4,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t=0.0561~1.3002;P>0.05)。教育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希望水平得分分别为(36.2±6.0)与(39.8±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32,P<0.05);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总体健康6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提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80~0.0462;P<0.05)。结论用三维影像技术对住院化疗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肺癌 生活质量 化学疗法 三维影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Willis环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辉建 张小军 王守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Willis环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局部解剖关系复杂,二维影像难以提供满意的局部解剖信息。因此,三维影像重建技术逐步取得广泛应用。目前,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c 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 Willis环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局部解剖关系复杂,二维影像难以提供满意的局部解剖信息。因此,三维影像重建技术逐步取得广泛应用。目前,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c 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动脉瘤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下载PDF
仿真影像学:一种充满生机的三维后处理影像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仁罗 杨秀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仿真影像 仿真内镜 三维后处理影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