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三维旋转数位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在内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于介入栓塞治疗前行三维旋转DSA和三...目的:评价三维旋转数位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在内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于介入栓塞治疗前行三维旋转DSA和三维图像重建的内脏动脉瘤患者25例,应用Siemens Artis DTA或Philips Allura F20 DSA机行靶血管的三维旋转DSA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与常规二维DSA进行对比。结果:25例患者中肝动脉瘤8例,脾动脉瘤10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3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三维旋转DSA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三维旋转DSA和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直径、瘤颈和瘤腔等解剖学信息。25例患者共发现30个动脉瘤。常规二维DSA仅明确诊断了30个动脉瘤中的27个,而且15个动脉瘤瘤颈由于动脉瘤瘤腔较大重迭或靶血管扭曲未能清楚显示。结论:与常规二维DSA相比,三维旋转DSA和三维图像重建能更精确地显示内脏动脉瘤的解剖信息,特别是对瘤颈的显示,从而可为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更精确的图像。展开更多
目的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技术辅助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立体定位,观察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实施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1年1...目的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技术辅助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立体定位,观察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实施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3D-DSA辅助手术为观察组,既往实施的常规经皮穿刺置管手术为对照组,对两组导管位置满意率、手术时长、二次手术率进行对比,对腹透技术并发症及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观察组患者9例,对照组11例,随访中位时间5.00个月(3.00个月,8.7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长为中位时间52.0分(43.5,58.0),对照组为66.0分(58.0分,90.0分),差异有显著性(Z=-2.548,P=0.010);观察组PD导管位置不佳率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观察组无二次手术,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两组均无死亡、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结论3D-DSA辅助经皮穿刺PD置管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三维旋转数位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在内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于介入栓塞治疗前行三维旋转DSA和三维图像重建的内脏动脉瘤患者25例,应用Siemens Artis DTA或Philips Allura F20 DSA机行靶血管的三维旋转DSA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与常规二维DSA进行对比。结果:25例患者中肝动脉瘤8例,脾动脉瘤10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3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三维旋转DSA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三维旋转DSA和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直径、瘤颈和瘤腔等解剖学信息。25例患者共发现30个动脉瘤。常规二维DSA仅明确诊断了30个动脉瘤中的27个,而且15个动脉瘤瘤颈由于动脉瘤瘤腔较大重迭或靶血管扭曲未能清楚显示。结论:与常规二维DSA相比,三维旋转DSA和三维图像重建能更精确地显示内脏动脉瘤的解剖信息,特别是对瘤颈的显示,从而可为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更精确的图像。
文摘目的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技术辅助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立体定位,观察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实施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3D-DSA辅助手术为观察组,既往实施的常规经皮穿刺置管手术为对照组,对两组导管位置满意率、手术时长、二次手术率进行对比,对腹透技术并发症及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观察组患者9例,对照组11例,随访中位时间5.00个月(3.00个月,8.7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长为中位时间52.0分(43.5,58.0),对照组为66.0分(58.0分,90.0分),差异有显著性(Z=-2.548,P=0.010);观察组PD导管位置不佳率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观察组无二次手术,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两组均无死亡、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结论3D-DSA辅助经皮穿刺PD置管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