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前部区域三维植骨后植入种植体
1
作者 潘瑾 林野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2年第2期17-22,共6页
本研究包括12位男性和13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4-71岁,颌骨前部C、D、E型牙槽嵴行二维或三维方向的植骨,并植入种植体。水平方向平均增宽6.4mm(范围为2-17mm),垂直方向平均增高4.22mm(范围为0-15mm)。67颗种植体全部负重,上... 本研究包括12位男性和13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4-71岁,颌骨前部C、D、E型牙槽嵴行二维或三维方向的植骨,并植入种植体。水平方向平均增宽6.4mm(范围为2-17mm),垂直方向平均增高4.22mm(范围为0-15mm)。67颗种植体全部负重,上颌种植体平均负重34.4个月,下颌种植体平均负重19个月。至今无一颗种植体丢失。2位患者在种植体植入术后2周内发生软组织瓣退缩,伤口裂开,需要重新拉拢缝合。一位患者应用髂嵴骨“J”字型移植于左上中切牙至尖牙区域,植骨术后3周发生感染,植骨术后6周取出植骨块,尚未植入种植体,最终完全失败。另有2位患者前牙区植骨块部分吸收,但种植体位置、角度适宜。结论:种植体与移植骨块能成功结合,并发症发生率与失败率尚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区域 三维植骨 牙齿缺失 入术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谢坤南 毕若杰 +2 位作者 马姗姗 孙昌俊 李力更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4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3...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3D打印辅助下矫形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2、24 h疼痛创伤应激相关指标[β-内啡肽(β-EP)、P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羟基自由基(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术前和术后3、6个月跟距影像学参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Maryland评分、足部功能优良率,其中跟距影像学参数包括距骨倾斜角、Peries角、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丘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轴长度、跟骨宽度。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2 hβ-EP、P物质、PGE2、MDA、LPO、OH均高于术前,TAC、GSH-Px均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4 hβ-EP、P物质、PGE2、MDA、LPO、OH均低于术后12 h,TAC、GSH-Px均高于术后12 h(P均<0.05);但两组术后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距骨倾斜角、跟骨丘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轴长度、Peries角、Gissane角、B(o)hler角均高于术前,跟骨宽度均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05);而两组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AOFAS Maryland评分均高于术前,以术后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05);但两组同期AOFAS 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足部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跟折畸形愈合 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融合术 3D打印辅助下矫形术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习勇 申建 张小军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5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疗效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椎体高... 目的: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疗效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椎体高度同术后未见减少(95%),COBB角4°~10°,椎体楔变角5°~10°,术后1年<15°。无伤口感染,术后症状恢复佳,无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此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复位和固定术式简单,能达到理想复位,恢复了椎体高度,加强了伤椎抗压能力,促进骨折的愈合,维持了脊柱的生理形态,避免或减少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伤椎 椎体内 三维植骨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4
作者 和成强 王卫东 +1 位作者 和卓亚 和星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取后路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在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向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在治疗后进行疗效随访总结。结...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取后路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在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向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在治疗后进行疗效随访总结。结果:椎体高度在手术后有95%未见减少,椎体楔变角5°~10°,COBB角度4°~10°,在手术1年后<15°。手术均无伤口感染,术后症状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方法,能恢复椎高高度,增强伤椎抗压能力,促进骨骼愈合,有效维持了脊柱的生理形态,减少或避免了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伤椎 椎体内 三维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