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昱婷 应王君子 +2 位作者 王舒泽 李彪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5-840,共6页
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前移... 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前移下降及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截骨后退(双颌手术)治疗的37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全头颅螺旋CT扫描和面部软组织三维立体摄像。使用3dMD vultus软件对鼻唇部软组织的测量标志点及相关距离、角度进行标记及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双颌手术后患者鼻翼宽度平均增加0.82 mm,鼻翼基底宽度平均增加1.07 mm,上唇长度平均增加1.41 mm,鼻唇角平均增加3.09°,鼻尖角平均减小1.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鼻高度、鼻背长度、鼻额角基本稳定。结论·经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颌骨畸形患者的面部有所改善,同时其鼻唇部软组织也有一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鼻唇部软组织变化 三维测量分析
下载PDF
重睑成形术术前术后外眼的三维测量分析
2
作者 温波 刘春丽 +2 位作者 徐勇忠 余自能 史宗道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 :揭示重睑成形术术后外眼形态的客观变化。方法 :通过对 50例施重睑成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对外眼的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 :三维测量六项指标的变化以及经配对样本的 T检验结果表明 ,重睑术后外眼显著性变化是眼裂宽度... 目的 :揭示重睑成形术术后外眼形态的客观变化。方法 :通过对 50例施重睑成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对外眼的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 :三维测量六项指标的变化以及经配对样本的 T检验结果表明 ,重睑术后外眼显著性变化是眼裂宽度、睫毛长度和睫毛角度术后值的增加。结论 :本研究肯定了重睑成形术的术后效果 ,并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客观变化的原因 ,进一步讨论了重睑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三维测量分析 外眼形态
下载PDF
姿势性微笑的三维测量分析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晶 刘怡 +1 位作者 周彦恒 赵一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5-679,共5页
目的研究姿势性微笑时面部软组织特征区域的三维变化,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FaceSean三维面部成像系统采集44名志愿者[男性18人,女性26人,平均(26.7±2.6)岁]休息位和姿势性微笑位的面部信息,并在Rapidform软件中对... 目的研究姿势性微笑时面部软组织特征区域的三维变化,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FaceSean三维面部成像系统采集44名志愿者[男性18人,女性26人,平均(26.7±2.6)岁]休息位和姿势性微笑位的面部信息,并在Rapidform软件中对两种表情状态下面部变化区域进行三维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姿势性微笑时面部发生变化的区域占全面部(29.65±8.40)%,面部左右侧变化差异率为6.69%(2.07%,13.11%);姿势性微笑时口角、颧部、下唇均发生位移改变;变化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口角、下唇、颧部、鼻唇沟、颏唇沟、鼻翼、上唇、下睑、咬肌区、颏部、上睑、鼻背、颞部;女性鼻唇沟变化量[(4.49±1.51)mm]大于男性[(3.25±1.75)mm](P〈0.05)。全面部整体变化方向以向后为主。结论姿势性微笑时面部变化存在左右不对称性,不同部位变化量不同,男女之间变化比率不同。姿势性微笑时女性在鼻唇沟为主的口唇区域变化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性微笑 三维测量分析 微笑 成像 正畸学
原文传递
关于水轮机叶片三维测量分析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军 李宗易 《东方电机》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对水轮机叶片毛坯和成品型线进行判定,以及判定过程中的三维测量分析应用方法的研究,以此提高水轮机叶片型线检测判定工作的效率和三维测量分析的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水轮机 叶片 三维测量分析 型线判定
原文传递
传统模型与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平整牙弓间隙分析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宏铭 周洁珉 白玉兴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模型与三维数字化模型在间隙分析中的差异,并且应用数字化模型来准确计算平整牙弓所需间隙,验证传统模型分析中对平整牙弓所需间隙的方法是否正确。方法随机选择30个正畸治疗前的石膏模型,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制作这30模型的... 目的比较传统模型与三维数字化模型在间隙分析中的差异,并且应用数字化模型来准确计算平整牙弓所需间隙,验证传统模型分析中对平整牙弓所需间隙的方法是否正确。方法随机选择30个正畸治疗前的石膏模型,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制作这30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在数字化模型上比较Spee曲线深度与平整牙弓所需间隙的差异,判断是否可以用Spee曲线深度来代替平整牙弓所需间隙;为了验证在正畸治疗中,Spee曲线深度的变化与由此带来的牙弓长度的变化的关系,选择另外22个正畸病例,比较在实际治疗正畸治疗前后Spee曲线深度的变化值与牙弓长度的变化值是否一致。结果在数字化模型上,Spee曲线深度的测量值大于平整牙弓所需间隙的测量值,正畸治疗前后Spee曲线深度变化值要大于因此产生的牙弓长度变化值,且差异都具有显著性,因此临床上所认为的每平整牙弓1mm则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过多估计了平整牙弓所需间隙,二者的关系不是1:1,而是2:1,甚至3:1的关系。结论临床上传统的模型测量所认为的每平整牙弓1mm则需要1mm的牙弓间隙是错误的;在正畸临床上,三维的数字化模型测量分析方法比传统的模型测量分析方法有更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 间隙分析 Spee曲线 三维测量分析
下载PDF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三维数字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旭 章晶晶 +5 位作者 原福松 王郁 李成皓 Juha Eerik Varrela 岳江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2-537,共6页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减少了(1.01±0.9)mm(t=-3.531,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mm(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mm(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同时有建立正常覆、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期 个别前牙反[牙合] 萌出诱导矫治器 三维测量分析
下载PDF
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在正颌外科术前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瑞晨 李桂珍 +1 位作者 柳春明 贾赤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3-878,共6页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CT三维重建影像研究牙颌面畸形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牙颌面畸形拟行正颌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7~37岁,平均23.6岁。下颌前突伴上颌发育不足4例,上颌前...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CT三维重建影像研究牙颌面畸形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牙颌面畸形拟行正颌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7~37岁,平均23.6岁。下颌前突伴上颌发育不足4例,上颌前突伴下颌发育不足4例,长面综合征2例,颜面不对称畸形5例。术前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获得头颅数据,以DICOM3.0格式输入Mimics进行骨骼三维重建,以法兰克福平面为水平基准平面,建立以鼻根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对牙颌面硬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应用CT三维重建影像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可获得相应标志点及定义的测量平面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准确数值,测量结果全面、直观,减少了术前测量分析工作量。结论建立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可以全面评估牙颌面硬组织形态和三维空间关系,对准确量化牙颌面畸形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牙颌面畸形 三维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临床初探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郁 赵一姣 +5 位作者 李成皓 王宇光 王勇 Juha Eerik Varrela 岳江 葛立宏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效果,并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13例存在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例应用萌出诱导矫治器进行矫治,应用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三维牙颌数字模... 目的 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效果,并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13例存在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例应用萌出诱导矫治器进行矫治,应用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三维逆向工程软件测量上、下中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覆(牙合)覆盖的测量值,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例病例上中切牙间隙完全关闭,左右上中切牙平均近中位移量分别为1.17±0.20 mm和1.23±0.22 mm,平均覆(牙合)由治疗前的4.97±1.49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1±0.79 mm(t=8.083,P<0.05),平均覆盖由治疗前的4.95±1.86 mm减小为治疗后的2.66±0.58 mm(t=5.72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在关闭牙间隙的同时有改善覆(牙合)覆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切牙间隙 正畸矫治器 三维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与三维测量有关的名词浅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勇 赵一姣 司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口腔医学临床和科研涉及大量的三维形态学内容,尤其是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的诊断、手术方案设计以及治疗过程多与三维测量分析密切相关。与三维测量分析的相关名词有许多,如精密度(可靠性/稳定性/可重复性)... 口腔医学临床和科研涉及大量的三维形态学内容,尤其是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的诊断、手术方案设计以及治疗过程多与三维测量分析密切相关。与三维测量分析的相关名词有许多,如精密度(可靠性/稳定性/可重复性)、正确度、精度(准确度/精确度)、分辨率等,而且随着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三维测量分析更加普及。规范科学地使用这些测量名词,对于口腔医生/学生的相关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以及学术交流非常重要。下面简要对这些名词做一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分析 相关名词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正畸 三维形态学 口腔修复学 医学临床
原文传递
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
10
作者 都乐 张栋 +3 位作者 靳小雷 宗宪磊 宋国栋 吴荣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女性上颌前突畸形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并于术前及术后10~12个月行头颅CT平扫。以mimics17.0软件对手术前后CT扫描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女性上颌前突畸形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并于术前及术后10~12个月行头颅CT平扫。以mimics17.0软件对手术前后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手术前后各解剖标记的三维数据,系统分析患者鼻部软组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上颌前突外形明显改善,随访10~12个月,畸形无复发。分析鼻部区域三维解剖数据,术后患者的鼻长无明显变化,鼻翼最宽宽度、鼻翼基底宽度、鼻翼切线点最宽宽度、鼻翼-面角及鼻唇角显著增加。结论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对患者上颌前突改善明显,但对鼻部形态存在不良影响,对于计划接受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的患者应进行相关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部截骨术 鼻部软组织变化 三维测量分析
下载PDF
头面云纹摄影仪
11
《中国科技产业》 1995年第7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头面云纹摄影仪 三维测量分析技术 光栅振动装置 用途 医学研究
下载PDF
全口义齿
1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7年第6期312-312,共1页
Bio-Liner软衬材料用于全口义齿效果的临床评价,全口义齿咬合接触的三维测量分析,无牙颌的解剖标志与全口义齿印模.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三维测量分析 临床评价 软衬材料 咬合接触 解剖标志 无牙颌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的测定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天歌 王英达 +3 位作者 庄知诺 艾俊羽 刘蓓钖 阎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0-364,371,共6页
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作为面部形态认知和剖析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口腔医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学中均有广泛应用。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面部测量的精细度及面部软组织标志点定位的准确性,一直是相... 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作为面部形态认知和剖析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口腔医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学中均有广泛应用。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面部测量的精细度及面部软组织标志点定位的准确性,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从早期最基础的人体直接测量,到二维图像分析,以及现如今的三维立体成像,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的测定方法不断发展和更新。文章就面部软组织解剖标志点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解剖标志点 三维测量分析 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两种上颌前份截骨后退术对鼻部形态的影响
14
作者 林阳阳 李燕妮 +2 位作者 皮纳 宋大立 侯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2种上颌前份截骨术式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双颌前突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9~32岁。根据入院的治疗顺序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20例,采用传统的上颌前... 目的评估2种上颌前份截骨术式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双颌前突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9~32岁。根据入院的治疗顺序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20例,采用传统的上颌前份截骨术;改良手术组10例,采用改良上颌前份截骨术。于术前及术后1年对患者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将获得的DICOM数据导入Proplan CMF 2.0软件,三维重建颅面部解剖结构,选取反映鼻部形态的软、硬组织标志点,同时建立3个定位平面及三维定点测量系统,测量手术前、后各标志点间的距离及角度,包括鼻唇角、上鼻唇角、下鼻唇角、鼻尖角、鼻尖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鼻高、鼻尖深度、垂直鼻尖位置、鼻翼基底宽、内眦间距、鼻小柱高度、右侧鼻孔轴角、左侧鼻孔轴角、鼻孔面积,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评价2种术式对患者术后鼻部形态的影响。结果(1)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鼻唇角由术前的113.74°±9.42°增加至121.93°±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小柱倾斜度由术前的129.86°±7.63°减少到120.06°±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高及鼻翼基底宽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尖角、鼻尖倾斜度、垂直鼻尖位置、鼻小柱高度、双侧鼻孔轴角及鼻孔面积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手术组患者术后鼻唇角由术前的110.75°±1.67°增至122.4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鼻尖位置由术前的(11.87±1.39)mm减少至(11.16±1.02)mm;但鼻翼基底宽、鼻尖角、鼻尖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鼻高、鼻小柱高度、双侧鼻孔轴角以及鼻孔面积,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上颌前份截骨术相比,改良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且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非常小,掌握适应证,灵活应用才能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上颌前份截骨术 三维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