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氨酸咪唑钐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一心 赵天成 +3 位作者 白晋涛 张秀成 陈慰宗 李绍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65-1168,共4页
测量了新制丙氨酸咪唑钐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 ,与配体咪唑、α 丙氨酸及氯化钐的荧光谱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模型化合物上转换荧光中的双光子和多光子加合现象并发现在 1 0 - 2 - 1 0... 测量了新制丙氨酸咪唑钐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 ,与配体咪唑、α 丙氨酸及氯化钐的荧光谱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模型化合物上转换荧光中的双光子和多光子加合现象并发现在 1 0 - 2 - 1 0 -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咪唑钐 三维荧光激发 发射光谱 升频转换荧光 发光性能 稀土有机络合物
下载PDF
苯并咪唑镧配合物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一心 赵天成 +3 位作者 黄岳元 王党辉 陈慰宗 赵小侠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0-482,共3页
测定了苯并咪唑镧配合物水溶液的紫外光谱、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该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并发现在4×10-5~5×10-4mol/L范围内290nm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负相关;而在365nm处,浓度1×10-4mol/L时,荧光强度是一极... 测定了苯并咪唑镧配合物水溶液的紫外光谱、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该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并发现在4×10-5~5×10-4mol/L范围内290nm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负相关;而在365nm处,浓度1×10-4mol/L时,荧光强度是一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升频转换荧光
下载PDF
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3
作者 王艳 张华 徐亚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测量了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与配体N-乙酰-DL-丙氨酸、咪唑及氯化铕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机制,发现在10^-2—10^-4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 测量了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与配体N-乙酰-DL-丙氨酸、咪唑及氯化铕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机制,发现在10^-2—10^-4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氨酸 铕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下载PDF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保卫 赵卫红 +4 位作者 王江涛 邹景忠 韩笑天 王璐 刘亚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718,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法(EEMS),测定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产生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法(EEMS),测定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产生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phanlike)荧光峰组成,主要位置为Exmax/Emmax=270nm/290~310nm,Exmax/Emmax=270—290nm/320~350nm的荧光峰强度比较弱;在Exmax/Emmax=250~260nm/380~480nm(A峰)、Exmax/Emax=310~320nm/380~420nm(C峰)和Exmax/Emmax=330~350nm/420~480nm(M峰)位置均出现零散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其中以A峰为主.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浮游植物量降低时,类酪氨酸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硅藻和甲藻产生的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来源相似,并且甲藻与硅藻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同环境下类腐殖质混合物的组分比例不同,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低的A/C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隔实验 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下载PDF
运用3DEEMs及荧光偏振方法研究pH、离子强度及浓度效应对腐殖酸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梅毅 吴丰昌 +1 位作者 王立英 白英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s)及荧光偏振法研究了3例腐殖酸和1例湖泊溶解有机物(DOM)在不同腐殖酸浓度、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增大,各腐殖酸样的荧光强度增大,其中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Pahokee...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s)及荧光偏振法研究了3例腐殖酸和1例湖泊溶解有机物(DOM)在不同腐殖酸浓度、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增大,各腐殖酸样的荧光强度增大,其中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出现红移。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大,腐殖酸的荧光偏振值增大,由此推断在此浓度范围内腐殖酸由于分子间的排斥作用使其构型出现伸展。离子强度增大导致腐殖酸及阿哈湖DOM的荧光强度降低。随着氯化钾(KCl)浓度增大,Fluka腐殖酸的荧光峰A蓝移,荧光峰B的荧光偏振值出现减小,推测是由于静电中和作用使其荧光基团发生卷曲造成的。离子强度对其余腐殖酸样和阿哈湖DOM的其他荧光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总的来说,pH值的变化对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特征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随着pH值增大,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强度增强。而pH值减小时,Fluka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A峰)蓝移,当pH值降到5时,Fluka腐殖酸的荧光峰突然红移到最大,随后又继续蓝移;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阿哈湖DOM的荧光峰位无明显的漂移。所有样品的荧光偏振值都减小(但阿哈湖DOM的A峰变化不大),但在pH≤5时又增大,这种现象表明随着pH值降低,腐殖酸和湖泊DOM中有机大分子发生卷曲,但在pH≤5时由于羧基的质子化又以平面伸展构型出现在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s) 荧光偏振 荧光特性
下载PDF
船舶压载水中荧光溶解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
6
作者 陆笑澜 姜婷 +4 位作者 郭冲 田雯 韩阳春 朱国荣 吕宝一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4,共13页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3D-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停靠上海洋山港和江苏省江阴港的42艘入境船舶压载水中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FDOM用于鉴别置换和未置换压载水...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3D-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停靠上海洋山港和江苏省江阴港的42艘入境船舶压载水中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FDOM用于鉴别置换和未置换压载水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船舶压载水中FDOM主要由3种荧光组分组成:类色氨酸荧光组分C1,λex为275 nm,λem为332 nm;UVB类腐殖质组分C2,λex为290和315 nm,λem为386 nm;UVA类腐殖质组分C3,λex为250和360 nm,λem为446 nm。组分C1在船舶压载水FDOM中荧光强度百分比最高,其次为组分C3,组分C2最低。显著性分析显示,未置换压载水中组分C1显著高于置换压载水(p<0.05)的,而组分C2和C3则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指数分析表明,未置换压载水FDOM受陆源输入和微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而置换压载水由于远离近岸,水体生物活动为其主要来源。未置换压载水中类腐殖质组分C2和C3显著相关(p<0.01),而置换压载水中3种荧光组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这也表明2类压载水中FDOM的来源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结合荧光强度、荧光指数(FI)和盐度作为判定标准,置换和未置换压载水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后续可结合加装时间及其他理化性质等因素,更准确地解析压载水性质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压载水 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 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3D-EEMs)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胞外聚合物的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然登 程战利 +1 位作者 彭永臻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8-2843,共6页
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具有蓄磷能力,为进一步明确生物除磷系统中的EPS特性,以不具有明显除磷能力的全程好氧活性污泥系统(R1)的EPS作为对比,考察了具有良好除磷效果的厌氧/好氧交替下的强化生物除磷系统(R2)中EPS的理化特性... 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具有蓄磷能力,为进一步明确生物除磷系统中的EPS特性,以不具有明显除磷能力的全程好氧活性污泥系统(R1)的EPS作为对比,考察了具有良好除磷效果的厌氧/好氧交替下的强化生物除磷系统(R2)中EPS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R1中的EPS主成分在一个周期内的不固定,R2中的蛋白质含量一直明显高于多糖含量;两者的主要荧光物质均为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但在好氧末期R2中类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高于R1;R1的EPS中Ca2+>Mg2+,而在R2中,Mg2+>Ca2+,同时R1中的Ca2+含量平均值为8.67mg/g MLSS,大于R2中Ca2+的平均值2.40mg/g MLSS;在好氧末期,R2中的TP为21.65mg/g MLSS,明显高于R1中的TP含量(13.83mg/g-MLSS).此外,R1和R2的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36m V和-25m V.由此可见,EBPR系统中的EPS具有与全程好氧活性污泥中的EPS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 金属离子 ZETA电位
下载PDF
Schiff碱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冬梅 杨一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5-779,共5页
在甲醇中合成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型配体及其与Eu(Ⅲ)的配合物。通过Eu化学和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确定了配体与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Eu(Ⅲ)配合物为Eu2L3(NO3)3(L=C11H12... 在甲醇中合成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型配体及其与Eu(Ⅲ)的配合物。通过Eu化学和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确定了配体与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Eu(Ⅲ)配合物为Eu2L3(NO3)3(L=C11H12N3O3S)。配合物荧光发射主要是Eu3+微扰的配体发光,其次为中心Eu3+离子的窄带发射。当λex=330.0 nm时,配合物发射Eu3+离子的特征窄带荧光;当λex=410.0 nm时,Eu3+发射λem=525.0 nm的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 稀土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下载PDF
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铽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冬梅 杨一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1,共5页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新型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配体及其铽(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铽(Ⅲ)配合物组成为Tb2L3(NO3)3(L=C...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新型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配体及其铽(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铽(Ⅲ)配合物组成为Tb2L3(NO3)3(L=C11H12N3O3S),该配合物的荧光除受中心离子微扰的配体发光外,还有明显的中心Tb^3+离子窄带发射,在220.0~350.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20.0 nm)激发时,发射中心Tb^3+离子的特征窄带荧光;在350.0~540.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410.0 nm)激发时,产生550.0 nm的发射谱线;在波长为860.0 nm的锐光激发下,发射490.0 nm的上转换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碱 稀土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上转换荧光
下载PDF
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
10
作者 王党辉 杨一心 +4 位作者 赵天成 王少康 侯瑶 高平安 高继开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方法在氙灯的激发下,测量了浓度为1×10-4mol/L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讨论了该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现象及其机制。结果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具有优... 目的研究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方法在氙灯的激发下,测量了浓度为1×10-4mol/L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讨论了该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现象及其机制。结果氯化苯并咪唑镨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特性。结论Pr3+离子对配体苯并咪唑具有荧光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镨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 发射光谱 升频转换荧光
下载PDF
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甘氨酸Schiff碱镨(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党辉 杨一心 +5 位作者 杨一勤 赵天成 伍星 王少康 侯瑶 陈慰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593-2597,共5页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新型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甘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镨(Ⅲ)配合物, 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热分析及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及性质研...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新型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甘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镨(Ⅲ)配合物, 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热分析及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及性质研究. 该镨(Ⅲ)配合物的组成为Pr2L3(NO3)3·2CH3OH(L= C11H10N3O2), 配合物具有特殊的溶解性能, 加水后呈弱酸性, 加酸引起Schiff碱配体离解而溶于水; 加强碱时, 当pH在7~10之间, 随着碱性的增大, 配合物的溶解度增大, 直至其水溶液的pH≥13时才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该配合物在不同激发光的激发下, 有不同的荧光发射: 当激发光处在波长为200.0~280.0 nm区间, 配合物最强发射峰为290.0 nm, 当激发光处在波长为290~350 nm区间, 配合物发射峰为400.0 nm的荧光宽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甘氨酸Schiff碱 稀土配合物 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原文传递
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与厨余垃圾渗滤液混合厌氧消化
12
作者 薛同站 孙鑫 +4 位作者 李卫华 刘晓吉 王坤 闫祥宇 杨厚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8-1219,共12页
为了研究水解酶对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渗滤液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渗滤液为底物,在混合比为1:1和2:1混合液中分别加入比例为1:1,1:2和2:1 (总酶加入量60 mg/g TS)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38±... 为了研究水解酶对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渗滤液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渗滤液为底物,在混合比为1:1和2:1混合液中分别加入比例为1:1,1:2和2:1 (总酶加入量60 mg/g TS)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38±0.5℃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厌氧消化。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与厨余垃圾渗滤液2:1混合厌氧消化体系中1:1投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时产气性能和处置效果最佳。其日产甲烷峰值为60.15 mL/g VS,比单独消化污泥提高了1.84倍,比同底物不加酶时提高了70.49%;甲烷总产量为296.17 mL/g VS,比单独消化污泥提高了75.99%,比同底物不加酶时提高了62.87%;总固体(TS)和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分别为41.43%和67.32%,比单独消化污泥分别提高了14.74和27.89个百分点,比同组不加酶的混合液分别提高了8.34和21.99个百分点,且消化过程中没有出现氨抑制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积累的状况。利用三维激发矩阵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分析,发现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存在的荧光物质主要有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在消化的不同时间段蛋白质荧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加酶的实验组中这一变化更加显著。此结果可为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酶 剩余污泥 厨余垃圾渗滤液 厌氧消化 三维激发矩阵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典型化学条件对Fe^(2+)促进消化污泥凝聚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曹艾清 王毅力 +1 位作者 王梦阳 胡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66-5174,共9页
以消化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2+)浓度、pH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Fe^(2+)促进消化污泥凝聚性能的影响,采用扩展的DLVO理论(EDLVO)探讨了污泥絮体凝聚过程中结合能的变化特征,并对典型条件下各层胞外聚合物(EPS)的三维荧光谱图(EEM)进行... 以消化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2+)浓度、pH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Fe^(2+)促进消化污泥凝聚性能的影响,采用扩展的DLVO理论(EDLVO)探讨了污泥絮体凝聚过程中结合能的变化特征,并对典型条件下各层胞外聚合物(EPS)的三维荧光谱图(EE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2+)促进消化污泥凝聚的最佳化学条件为Fe^(2+)浓度50 mmol·L^(-1),pH=7.57(原始值),离子强度0.01 mol·L^(-1)。在最佳Fe^(2+)浓度或pH下,Fe^(2+)促进污泥凝聚的主要作用为:增大Zeta电位、提高絮体粒径和密实程度、增强疏水性和降低污泥絮体间的能垒;在最佳离子强度下,提高絮体粒径和密实程度是促进污泥凝聚的主要作用;离子强度的增加并未降低污泥位能曲线的能垒。EEM证明,Fe^(2+)主要与污泥EPS中slime层结合以促进污泥凝聚,主要结合物为蛋白质A、可见富里酸和紫外富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污泥 凝聚 FE^2+ 扩展的DLVO理论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胞外聚合物(E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