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荧光分析O_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过程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昊
高乃云
+3 位作者
欧桦瑟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3-768,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白质物质为主,胞内以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物质为主;定量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方法,经过处理之后,胞内、外类蛋白质峰和类腐殖质峰强度均有变化,不同氧化剂处理过程中各个特征荧光峰的变化趋势不同,存在不同的反应机理,其中,中等强度UV-C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显著,低浓度的O3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色谱
铜绿微囊藻
UV-C
臭氧氧化
藻类控制
区域积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锰酸钾对藻细胞及胞外有机物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春梅
许仕荣
+1 位作者
王长平
刘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79-1887,共9页
以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和颤藻(Oscillatoria sp.)等蓝藻(Cyanobacteria sp.)为优势藻群的深圳石岩水库水样为对象,研究高锰酸钾在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胞外有机物DOC浓度、胞外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变化,以及高锰酸...
以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和颤藻(Oscillatoria sp.)等蓝藻(Cyanobacteria sp.)为优势藻群的深圳石岩水库水样为对象,研究高锰酸钾在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胞外有机物DOC浓度、胞外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变化,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低浓度(0~1.5 mg·L^(-1))高锰酸钾对藻细胞的灭杀效果并不明显。较高浓度(5 mg·L^(-1))高锰酸钾则对藻细胞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藻细胞的总数减少了28%。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够氧化藻细胞使其释放胞内物质,投加1.5mg·L^(-1)后胞外2-甲基异莰醇(2-MIB)与土臭素(GSM)浓度均有所升高。在高锰酸钾氧化过程中,胞外DOC和DOM荧光总量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5 mg·L^(-1)的高锰酸钾氧化10 min时就会引起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的升高。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强化混凝去除藻类和有机物,聚合氯化铝(PAC)最优投加量为3 mg·L^(-1),高锰酸钾最优投加量为0.6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藻类
死亡率
胞外有机物
三维荧光色谱
混凝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维荧光分析O_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过程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昊
高乃云
欧桦瑟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锡自来水公司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3-76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7421-0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8AA06A4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09-K7-4)
文摘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白质物质为主,胞内以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物质为主;定量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方法,经过处理之后,胞内、外类蛋白质峰和类腐殖质峰强度均有变化,不同氧化剂处理过程中各个特征荧光峰的变化趋势不同,存在不同的反应机理,其中,中等强度UV-C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显著,低浓度的O3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不佳。
关键词
三维荧光色谱
铜绿微囊藻
UV-C
臭氧氧化
藻类控制
区域积分
Keywords
3-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icrocystic aeruginosa
UV-C
ozonation
algae control
region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锰酸钾对藻细胞及胞外有机物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春梅
许仕荣
王长平
刘凯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市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79-1887,共9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406004)
文摘
以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和颤藻(Oscillatoria sp.)等蓝藻(Cyanobacteria sp.)为优势藻群的深圳石岩水库水样为对象,研究高锰酸钾在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胞外有机物DOC浓度、胞外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变化,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低浓度(0~1.5 mg·L^(-1))高锰酸钾对藻细胞的灭杀效果并不明显。较高浓度(5 mg·L^(-1))高锰酸钾则对藻细胞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藻细胞的总数减少了28%。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够氧化藻细胞使其释放胞内物质,投加1.5mg·L^(-1)后胞外2-甲基异莰醇(2-MIB)与土臭素(GSM)浓度均有所升高。在高锰酸钾氧化过程中,胞外DOC和DOM荧光总量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5 mg·L^(-1)的高锰酸钾氧化10 min时就会引起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的升高。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强化混凝去除藻类和有机物,聚合氯化铝(PAC)最优投加量为3 mg·L^(-1),高锰酸钾最优投加量为0.6 mg·L^(-1)。
关键词
高锰酸钾
藻类
死亡率
胞外有机物
三维荧光色谱
混凝
Keywords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lgae
mortality
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
3-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oagula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荧光分析O_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过程
王昊
高乃云
欧桦瑟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锰酸钾对藻细胞及胞外有机物的控制效果
李春梅
许仕荣
王长平
刘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