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血管成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周毛毛 刘玮 +2 位作者 杨洋 陈宥艺 刘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PDA)检查子宫内膜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21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PDA)检查子宫内膜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21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为CE组(n=119)和无CE的对照组(n=91),比较两组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均匀性、子宫内膜Applebaum分型情况,以及3D-PDA检查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均匀性、子宫内膜Applebaum分型、VI、FI、VFI对CE的诊断价值。结果 CE组子宫内膜厚度、Ⅱ型及Ⅲ型血流占比、VI、FI、VFI均小于对照组,内膜回声不均匀占比、Ⅰ型血流占比均多于对照组(t/χ^(2)值介于-2.831~89.249之间,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均匀性、VI、FI、VFI五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AUC值为0.942,灵敏度87.90%,特异度为79.50%。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检查子宫内膜对CE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临床诊断方法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 子宫内膜Applebaum分型
下载PDF
三维血管成像在肝脏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卢伟 朱景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分析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脏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永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45例)在接受对照组栓... 目的分析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肝脏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永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45例)在接受对照组栓塞治疗前应用CT三维血管成像,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定位和入路设计准确性及肝功能,并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定位和入路设计准确性(77.78%、82.22%)高于对照组(57.78%、55.56%)(P<0.05)。研究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P<0.05),复发率(11.11%)低于对照组(28.89%)(P<0.05),并发症发生率(22.22%)稍低于对照组(2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联合CT三维血管成像可有效提高肝脏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改善肝功能,且术中定位及手术入路设计的准确性较高,预后良好,可为临床肝脏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血管成像 肝脏血管 肝动脉栓塞介入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3
作者 顾康康 靳晶 +3 位作者 费强 张鑫 窦鑫 朱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 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50%。文中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MS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 目的 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50%。文中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MS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临床手术证实的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3D-MSCTA影像学表现。4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后运用容积再现(volume redering,VR)、多层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信号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并参照原始图像进行观察。结果 42例患者经3D-MSCTA检查后,40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4个,2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经DSA检查,41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6个,1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3D-MS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检出敏感性为95.7%。结论 3D-MSCTA作为无创、操作简便的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95.7%),可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常规筛查方法,亦可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对于3D-MSCTA检查未发现颅内动脉瘤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进一步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显像和三维血管能量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淑玲 蒋雪梅 +1 位作者 刘鸿玉 孙增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0-341,共2页
本文用能量多普勒显像和三维成像技术对肝癌血流信号的形态学变化,血供及血流量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997年8月~1998年12月,我们对42例肝癌病人进行能量多普勒显像(PDI)和三维血管能量成像... 本文用能量多普勒显像和三维成像技术对肝癌血流信号的形态学变化,血供及血流量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997年8月~1998年12月,我们对42例肝癌病人进行能量多普勒显像(PDI)和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的研究,全部病人均经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能量多谱勒显像 三维血管成像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丽 李旭明 +2 位作者 王磊 郑桂敏 王化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CPA)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部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30例患者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共600处关节进行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检测有...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CPA)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部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30例患者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共600处关节进行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检测有无肌腱病变和骨质破坏,观察血流特点,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相应关节扫查结果对比。结果 30例RA患者手部关节中,HFUS显示关节积液458处,总检出率76.33%;滑膜增厚429处,总检出率71.50%;肌腱腱鞘炎275处,总检出率45.83%;骨质侵蚀134处,总检出率22.33%。3D-CPA显示滑膜过度形成(血管翳)86处,总检出率14.33%。结论 HFUS能显示RA患者手部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3D-CPA立体显示血管翳形成,可辅助诊断RA活动期及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掌指关节 近端指间关节 高频超声 三维血管能量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前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鲁德忠 陆环 +4 位作者 杨春燕 逯德胜 赵永峰 贺志刚 柳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术前评估。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以下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大脑浅静脉狭窄或...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术前评估。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以下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大脑浅静脉狭窄或闭塞及脑深静脉狭窄或闭塞。CTA显示以血管移位或狭窄为主者,手术疗效良好;大动脉痉挛或闭塞者手术疗效预后差;大脑深静脉闭塞者,手术疗效极差。大脑浅静脉的狭窄或闭塞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前评估,为判定手术疗效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血管成像 重型颅脑损伤 术前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状态 被引量:4
7
作者 傅宇 傅云根 +2 位作者 徐文华 李俊宁 袁晓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8010-8013,共4页
背景:国内外临床上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局部血运的方法较多,但使用时缺点较多,尤其是不能准确判断股骨颈骨折后周围2,3级血管的情况。目的:利用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状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背景:国内外临床上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局部血运的方法较多,但使用时缺点较多,尤其是不能准确判断股骨颈骨折后周围2,3级血管的情况。目的:利用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状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07/12宜春学院临床医学院收治的未行磁共振及三维血管成像检查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两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选择2009-01/2011-02收治的行磁共振及三维血管成像检查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3例,根据检查结果对患侧旋股内侧动脉情况良好的30例行闭合复位两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实验组),另3例行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中11例骨性愈合,5例出现股骨颈吸收,需行二次手术;实验组中29例骨性愈合,1例需行二次手术。说明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颈骨折周围2~3级血管成像,指导手术选择,对预后做出较准确判断,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 股骨颈骨折 旋股内侧动脉 加压螺钉 血运状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文戈 张雪林 +2 位作者 李颖嘉 张玉忠 邱士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8-59,共2页
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中,术前综合评估不... 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中,术前综合评估不能切除的40例,36例手术无法切除,准确度为90%;手术前综合评估能切除的38例,实际切除29例,准确度为76%。认为术前MS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 三维血管重建 胰腺肿瘤
下载PDF
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俊 罗云平 +5 位作者 赖杰 莫鸿忠 吴文昌 潘荣南 吕顽 吴雪松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术中采取适当的手术策... 目的探讨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术中采取适当的手术策略切除肿瘤,同时保护血管。结果术前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基底、供血来源,以及颅内动脉3级结构;并能清楚地显示肿瘤、血管、颅骨的三维影像关系,能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直接关系。手术结果:SimponⅡ级切除者8例,Ⅲ级切除者16例,Ⅳ级切除者4例;术后无发生脑梗死和血管损伤的患者。术后,Karnofsky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17. 5分;随访6~36个月,25例患者无复发,3例患者残留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术前CT三维血管成像能分辨颅底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利于血管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手术提供直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鼠尾胶原凝胶诱导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森 何延政 +4 位作者 宋丽 刘勇 杨辉 钟武 曾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79-2882,共4页
背景:血管新生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二维平面培养中已证实能促进血管新生。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待细胞融合至70%~80%时添加鼠尾... 背景:血管新生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二维平面培养中已证实能促进血管新生。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待细胞融合至70%~80%时添加鼠尾另一层胶原凝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实验组采用完全培养液含M199培养液、胎牛血清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双抗;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培养第1,4,7,20天观察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情况并进行细胞鉴定。三维立体模型建立后第3,6,9,12天进行形态观察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内皮祖细胞在三维基质内向胶原基质内生长,24h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对照组细胞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实验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取第3,6,9,12天的凝胶块检测,可见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3表达阳性。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动员和诱导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新生。鼠尾胶原凝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表现出血管新生中的迁移、增殖和发芽等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三维血管新生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原凝胶 大鼠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翠菊 丁长伟 +2 位作者 刘志刚 李松柏 徐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造影 诊断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体外抑制三维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清声 刘晓颖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分抑制程度不同。在0.6μg·ml-1浓度组,培养基质Matrigel中的内皮细胞团只形成局部的、不完整的空间网状结构;在1.2μg·ml-1浓度组,悬浮于凝胶中的细胞团所形成的管芽不能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2.4μg·ml-1浓度组,细胞散在悬浮于胶层中大部分不能粘聚,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无明显的结构变化。结论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具有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 血管生成 三维血管 内皮细胞 体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三维血管新生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施森 何延政 +6 位作者 刘勇 葛红卫 胡波 文雪刚 曾宏 钟武 杨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分离出EPC,观察其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情况,对培养的EPC进行检测,同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外周血中的EPC,在平面培养时,各时间点经VEGF...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分离出EPC,观察其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情况,对培养的EPC进行检测,同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外周血中的EPC,在平面培养时,各时间点经VEGF诱导的EPC(实验组)其增殖情况均优于无VEGF诱导的EPC(对照组),P<0.01。在由鼠尾胶原凝胶制成的三维基质中EPC向胶原基质内生长,1d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实验组生长快,向胶原基质内浸润速度快、出芽快,管状结构粗大;而对照组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实验组各时相三维基质中新生血管数目均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鼠尾胶原凝液可以诱导EPC参与血管新生的迁移、增殖、发芽等步骤;EPC三维基质模型可用于新生血管的研究。VEGF能动员和诱导EPC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三维血管新生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鼠尾胶原凝液
下载PDF
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俊 吴雪松 +2 位作者 莫鸿忠 潘荣南 赖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底或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与颅底血管或矢状窦之间的关系,根据肿瘤与血管关系切除肿瘤。结果所有病...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底或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与颅底血管或矢状窦之间的关系,根据肿瘤与血管关系切除肿瘤。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血管、静脉窦之间的关系(包裹或推挤),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所见符合。术中对血管保护完全,无大出血,术后无脑梗死、脑出血。根据Simpson切除标准:2级切除16例,3级切除5例,4级切除4例。术后Karnofsky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分。术后随访6-24个月,22例患者无复发;4例患者残留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血管、静脉窦的关系,有利于术中血管的保护,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 术前评估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明壮 赵海波 +1 位作者 滕才钧 韦建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门静脉 三维血管成像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三维血管能量成像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燕丽 李锐 +1 位作者 华兴 郭爱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第S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三维血管能量成像 乳腺肿块 乳腺良恶性肿块 乳腺良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科 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女性乳腺肿块 血管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在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期的血流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艳平 朱建平 +4 位作者 蒋彦彦 江丽 姚俊华 洪峻峰 徐荣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在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期血流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患者进行肾三维重建和血管容积参数的采集与分析。结果105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患者的肾三维图像重建满意率为95.2%(100/105),其中10... 目的探讨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在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期血流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患者进行肾三维重建和血管容积参数的采集与分析。结果105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患者的肾三维图像重建满意率为95.2%(100/105),其中100例患者的三维血管容积参数值均呈正态或近正态分布,测得血管指数(VI)为37.790%±11.675%、血流指数(FI)为49.903%±4.458%、血管血流指数(VFI)为19.157%±7.428%、灰阶指数(MG)为32.082%±6.496%、容积(V)为187.368 cm^3±42.348 cm^3。各参数间MG、V均与VI、FI、VFI无相关性,而VI、FI、VFI三者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三维血管容积显像能获得移植肾的多项血流灌注参数,将为肾移植术后脏器功能评价提供一新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 肾移植 血流定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对胰腺癌切除率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冬林 杨春 邱建国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3-885,共3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了解肿瘤对胰腺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评估。方法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通过实时三维(RT3D)...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了解肿瘤对胰腺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评估。方法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通过实时三维(RT3D)、表面遮盖法(SSD)和血管CT仿真内镜(CTVE)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有43例。术前综合评估不能切除的24例中手术均无法切除,手术前综合评估能切除的19例中,实际切除18例。准确度为95%。结论术前用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提供可靠的肿瘤和周围血管侵犯情况的影像学资料,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重建 胰腺癌 切除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超声造影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梅娜 朱建平 +1 位作者 蒋龚彦 江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在监测慢性移植物肾病(CA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移植肾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三者评价CAN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在监测慢性移植物肾病(CA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移植肾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三者评价CAN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稳定组相比,CAN组的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升高(P<0.05);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均降低(P<0.05),灰阶指数(MG)升高(P<0.05);皮质、髓质上升时间(RT)、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延长(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VI、FI、VFI大于MG、体积(P<0.05);RT皮大于AT皮、TTP皮、mTT皮、QOF皮、RT髓、AT髓、TTP髓、mTT髓、QOF髓(P<0.05);RT皮、VI、FI及VFI均大于阻力指数(P<0.05)。以RT皮≥7.40s,VI≤24.03%、FI≤45.85%和VFI≤11.19%诊断CAN的敏感性分别为86.7%、86.7%、84.4%、88.9%,特异性分别为75.0%、75.0%、75.0%、7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8%、84.6%、82.5%、87.5%。结论超声造影和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可以更好评价移植肾的血流灌注,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 造影剂 慢性移植物肾病
下载PDF
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慧 单秀红 周月圆 《肝脏》 2014年第11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给予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并与同期行肝动脉DSA的5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给予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并与同期行肝动脉DSA的5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动脉期MSCTA可以良好的显示出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肝动脉解剖变异,VR对血管的立体显示效果优于MIP,但在肝内动脉显示方面存在差异。MIP和VR法检查在供血动脉显示方面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血管显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肝动脉3级以下分支以及肿瘤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方面,MIP与D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显示4级以上分支方面,DSA优于MIP,且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显示方面,MIP和VR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56排CT三期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重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256排CT 三期扫描 三维血管成像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