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人体解剖模型结合CBL教学法在下肢骨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兴华 刘洁 刘强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298-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究三维人体解剖模型(3D-body)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下肢骨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南医科大学附属兴国医院的2023年9月—2024年4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 目的探究三维人体解剖模型(3D-body)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下肢骨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南医科大学附属兴国医院的2023年9月—2024年4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名、对照组24名。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下肢骨折教学方法,研究组实施3D-body结合CBL教学方式,比较两组教学前后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CTDI-CV评分)、教学评价的差异。结果相较于教学前,实习生教学后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均升高,且研究组教学后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较对照组更高(P<0.05)。相较于教学前,实习生教学后认知成熟度得分、开放思想得分、寻求真相得分、系统化能力得分、信心得分、求知欲得分、分析能力得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教学后批判性思维能力(CTDI-CV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教学吸引力、手术方案制定能力、对典型骨折认识深度、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对外架操作所需操作练习次数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3D-body结合CBL教学应用于下肢骨折临床教学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提高考核成绩与教学评价,利于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三维人体解剖模型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正常膝关节几何学及其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明举 王海林 +4 位作者 张晔 王艳辉 王岩 蒋向华 刘刘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2期824-826,共3页
目的 建立正常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之进行测量。方法 对正常膝关节进行扫描 ,以数字化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中 ,建立典型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其线性、角度等 1 5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①所建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 目的 建立正常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之进行测量。方法 对正常膝关节进行扫描 ,以数字化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中 ,建立典型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其线性、角度等 1 5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①所建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膝关节特征 ;②膝关节线性尺寸之间、身高与线性尺寸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 ;③角度指标是相对独立的一组指标。结论 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膝关节参数 膝关节特征 体层摄影术 人工膝假体
下载PDF
基于颅脑CTA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宇清 吕翱 +5 位作者 黄绳跃 何炳蔚 姚立纲 沈恒华 陈明武 洪文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颅脑CTA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针对颅骨、血管采用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和融合,优化处理后经3D打印技... 目的探讨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颅脑CTA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针对颅骨、血管采用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和融合,优化处理后经3D打印技术进行实体化,用以辅助病人手术治疗。结果 4例病人均重建出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并制作实体解剖模型,应用于术前预案的制定及术时辅助手术定位与实施,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获得的实体解剖模型制作,能够起到辅助动脉瘤定位,减少术中损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解剖模型 三维 3D打印技术 CT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虚拟现实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钱增辉 汤可 刘爱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275-278,共4页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下载PDF
正常髌骨几何学及其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原 鞠学义 孙明举 《海军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建立正常髌骨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方法:对96个正常髌骨进行三维CT扫描,按身高不同分为3组(Ⅰ组:156~165 cm,Ⅱ组:166~175 cm,Ⅲ组:176~185 cm),每组左右髌骨各16个,建立每一个髌骨的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关节面的... 目的:建立正常髌骨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方法:对96个正常髌骨进行三维CT扫描,按身高不同分为3组(Ⅰ组:156~165 cm,Ⅱ组:166~175 cm,Ⅲ组:176~185 cm),每组左右髌骨各16个,建立每一个髌骨的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关节面的高与宽、嵴的厚度、嵴距外缘、嵴距内缘、内侧关节面中心厚度、外侧关节面中心厚度进行测量。结果:(1)建立的髌骨三维解剖模型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特征;(2)髌骨厚度,Ⅰ组:左(19.99±0.28)mm,右(20.00±0.30)mm;Ⅱ组:左(23.17±0.26)mm,右(23.22±0.11)mm;Ⅲ组:左(25.38±0.16)mm,右(25.51±0.09)mm;髌骨关节面宽度,Ⅰ组:左(36.90±0.14)mm,右(36.78±0.21)mm;Ⅱ组:左(42.50±0.30)mm,右(42.61±0.05)mm;Ⅲ组:左(46.81±0.21)mm,右(45.95±0.33)mm;髌骨关节面高,Ⅰ组:左(28.78±0.23)mm,右(28.61±0.18)mm;Ⅱ组:左(31.89±0.12)mm,右(32.01±0.08)mm;Ⅲ组:左(33.82±0.23)mm,右(33.80±0.20)mm。结论:建立的典型髌骨三维解剖模型,能为正常人髌骨参数测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三维解剖模型 髌骨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