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3 位作者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鲁雪红 王伟 刘文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16例,均进行CTA检测并进行脊柱3D重建,并以影像学结果指导实施脊柱侧弯畸形术。统计不同CT后处理...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16例,均进行CTA检测并进行脊柱3D重建,并以影像学结果指导实施脊柱侧弯畸形术。统计不同CT后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的满意程度,分析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并测量手术前后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CTA+3D脊柱重建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情况更好,满意度高于其他处理方式;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P<0.05)。结论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检测脊柱侧弯畸形术前患者可评估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脊柱3D重建 脊柱侧弯畸形术
下载PDF
多排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导航系统的联合应用可避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造影剂
3
作者 鄢谢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导航系统 三维重建成像技术 造影 心肌血流储备 非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福仁 张祥林 +1 位作者 王志铭 雷振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普通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8例,均行3D-CTA和DSA检查并同时获得CT三维图像;对颅内动脉显示情况、动脉瘤检出情况、动脉瘤...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普通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8例,均行3D-CTA和DSA检查并同时获得CT三维图像;对颅内动脉显示情况、动脉瘤检出情况、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颅骨解剖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DSA一样,CTA图像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动脉瘤确诊患者35例,检出动脉瘤42个;其中,DSA检出动脉瘤40个,CTA检出动脉瘤41个。CTA对25个瘤颈形态及与载瘤血管三维立体结构清晰显示,DSA仅对8个动脉瘤颈清晰显示(P<0.05)。结论 3D-CTA可以作为临床筛选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宋世宾 杨华 +4 位作者 陈益民 韩锋 徐卡娅 汪春红 刘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320排3D-CTA的影像资料。所有原始数据均传送至工作站,采用3D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的3D关系... 目的探讨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320排3D-CTA的影像资料。所有原始数据均传送至工作站,采用3D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的3D关系。以术中所见为评价标准,评估3D-CTA对制定手术入路、确定切除范围及重要毗邻血管保护的指导作用。结果 3D-CTA清晰显示了9例突破鞍隔生长的巨大垂体腺瘤和5例鞍结节脑膜瘤与相邻的大脑前动脉、前床突之间的空间关系;7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9例窦旁脑膜瘤与静脉窦、回流静脉、蝶骨嵴的3D关系;对4例脑叶胶质瘤在区分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上存在困难。结论 3D-CTA能充分显示颅内大部分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相邻血管、颅骨的立体空间结构;在评估手术入路、术中保护肿瘤相邻动静脉、减少医源性神经功能损害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血管造影 多排三维螺旋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世宾 杨华 +3 位作者 陈益民 韩锋 徐卡娅 汪春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27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CTA,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据此制定手术入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及需要保护的毗邻血管神经。结果 3D-CT...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27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CTA,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据此制定手术入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及需要保护的毗邻血管神经。结果 3D-CTA清晰显示了肿瘤位置、大小、生长侵袭方向及其与相邻血管、骨性解剖标志的空间关系,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出血平均175 ml,3例术后轻偏瘫,1例瘤腔内出血2,3例恢复良好。结论在颅内巨大脑膜瘤切除术前行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生长侵袭方向及其与相邻血管、骨性解剖标志的空间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脑膜瘤 多排三维螺旋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急诊手术中的诊断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 张斌 刘文庆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患者3D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比较,评价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3D-CTA诊断41例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楚显示...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患者3D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比较,评价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3D-CTA诊断41例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楚显示主要的供血动脉、畸形团的位置与大小及引流静脉等详细情况。但对细小的供血动脉显示不佳。8例急诊手术的患者,3D-CTA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的结果一致。结论 3D-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AVM破裂出血需急诊手术、不能及时行DSA检查的患者,3D-CTA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更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庆 熊献尧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D—CTA和14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3D—CTA发现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其余6例未见特异...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D—CTA和14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3D—CTA发现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其余6例未见特异性的病因。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能准确发现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并且显示了这些病变的三维构造和毗邻关系。结论:3D—CTA具有简单、快速、无创、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助于早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出血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罗谊 鲍遇海 买买提.艾力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7期153-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3D-CTA与3D-DSA对比在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针对已行开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的30例病人的30个破裂的动脉瘤进行研究。所有病人术后同期行3D-CTA及3D-DSA检查。由两组观察者分别对3D-CTA与3D-DSA影像进行... 目的探讨3D-CTA与3D-DSA对比在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针对已行开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的30例病人的30个破裂的动脉瘤进行研究。所有病人术后同期行3D-CTA及3D-DSA检查。由两组观察者分别对3D-CTA与3D-DSA影像进行评判,评判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载瘤动脉是否通畅。结果3D-CTA影像检查出6例动脉瘤瘤颈残余和1例血管影像异常,经3D-DSA影像证实。3D-CTA漏诊1例瘤颈残余。3D-CTA评价动脉瘤瘤颈残余的灵敏度85.6%,特异度100%;评价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灵敏度100%,特异度96%。结论当使用纯钛动脉瘤夹时,3D-CTA可以替代3D-DSA常规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手术治疗 夹闭 瘤颈残余 闭塞或狭窄 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3D-DSA)
下载PDF
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应用
10
作者 王永利 张建宁 杨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关键词 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技术 颅内动脉瘤 肿瘤破裂 急性期 3d-cta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吲哚菁绿反染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胡俊熙 高祥龙 +1 位作者 孔浩 束余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90-1295,共6页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反染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反染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25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32.0%)、女85例(68.0%),平均年龄(54.8±11.1)岁。结果全组患者均在3D-CTBA和ICG反染法联合应用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段间平面均成功显示,且ICG注入未见不良反应。125例患者共取出130枚病理标本,平均手术时间(126.8±41.9)min,平均首次发出荧光时间(22.7±4.9)s,从开始标记到标记结束的平均时间为(65.6±20.3)s,中位术中出血量20.0(10.0~400.0)m L,术后住院时间5.6(4.0~28.0)d,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2(2.0~25.0)d。病理结果显示微浸润性腺癌最多(50/130,38.5%),其次为浸润性腺癌(48/130,36.9%);转移性肿瘤3枚(3/130,2.3%)。结论3D-CTBA联合ICG反染法行VATS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支气管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 近红外血管造影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 肺肿瘤
原文传递
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吴劲松 陈爽 +3 位作者 毛颖 周良辅 陈衔城 左长京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1-226,共6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3D-CTA和3D-CT检查。阳性结果259例,其中脑血管病199例。筛检阴性53例,其中DSA、MR或手术证实41例,假阴性5例(12.2%)。结果与DSA、MR... 目的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3D-CTA和3D-CT检查。阳性结果259例,其中脑血管病199例。筛检阴性53例,其中DSA、MR或手术证实41例,假阴性5例(12.2%)。结果与DSA、MR以及术中观察比较:①脑动静脉畸形3D-CTA确诊率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②脑动脉瘤3D-CTA确诊率90.9%,假阳性4%;假阴性5.1%;③Moyamoya确诊率84.6%,对于脑底动脉环闭塞部位的判断,准确率38.5%;④脑动静脉瘘和静脉性血管畸形3D-CTA确诊率100%;⑤颅脑肿瘤与邻近骨性结构关系的确诊率100%,与邻近脑血管关系的确诊率63.2%;⑥颅、眶骨性病变确诊率100%。结论3D-CT/3D-CTA技术为颅、颈血管性病变、颅骨相关病变和颅内高血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高度准确、无创性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3d-cta 3D-CT
下载PDF
应用于医学三维影像的血管结构自动提取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若秀 杨健 +1 位作者 宋凌 刘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3-450,共8页
针对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的三维体数据中提取血管结构信息通常需要大量的人为介入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血管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增强滤波器对数据中的管状结构进行增强,剔除非管状结构,并过滤噪声。然后,利用S... 针对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的三维体数据中提取血管结构信息通常需要大量的人为介入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血管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增强滤波器对数据中的管状结构进行增强,剔除非管状结构,并过滤噪声。然后,利用Sigmoid函数作用于梯度图像产生水平集的速度图像,并通过测地活动轮廓模型迭代逼近真实的三维血管轮廓。最后,通过拉普拉斯算法对提取的血管表面网格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光滑的血管曲面。实验采用胸部和颈部的CTA体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人工干预即可从CTA体数据中准确地提取出血管的三维信息;血管中心线提取的平均误差为0.26mm,直径测量平均误差为0.16mm,分割精度满足临床血管疾病辅助诊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血管结构 三维数据集 自动分割 多尺度增强 数据模拟
下载PDF
3D-CTA在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轴型皮瓣移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滨林 姚刚 侯祚琼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2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术前检查,拟行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皮瓣修复手术,明确轴型皮瓣血供,以精确化修复溃疡创面,减少手术... 目的:探讨运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术前检查,拟行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皮瓣修复手术,明确轴型皮瓣血供,以精确化修复溃疡创面,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方法:对拟行皮瓣术式修复胸壁溃疡的18例患者行术前3D-CT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前皮瓣设计。结果:3D-CTA能清楚地显示知名轴型动脉,本组18例患者,腹壁上下动脉8例,胸背动脉5例,胸廓内动脉穿支3例,胸肩峰动脉2例。其中16例患者一期手术完成,皮瓣血运良好,全部成活,1例患者行两次皮瓣手术修复,首次TRAM皮瓣远端局部淤紫坏死,二次再行LDM皮瓣修复残余创面,二次手术皮瓣成活良好,治愈出院。另1例患者术前探查双侧胸廓内动脉及下行血管栓塞,调整手术方案,因溃疡面未深及肋骨表面,予以清创植皮修复。结论:借助3D-CTA影像学技术检查,可以更合理地制定轴型皮瓣切取设计方式,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 乳腺肿瘤 放射性溃疡皮瓣修复手术
下载PDF
640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开创 赵元元 +2 位作者 张卫华 王卫余 雷兵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937-939,共3页
目的通过3D-CTA与3D-DSA的对比,评价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53例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3D-CTA与3D-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后行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比较3D-CTA与3D-DSA... 目的通过3D-CTA与3D-DSA的对比,评价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53例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3D-CTA与3D-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后行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比较3D-CTA与3D-DSA对动脉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3D-DSA准确检出所有动脉瘤57个,3D-CTA准确检出56个,遗漏1个,两者的检出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将3D-CTA与3D-DSA影像上所测得的瘤颈、瘤体直径比较,检查结果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0层3D-CTA具有无创、经济、便捷的优点,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DSA,部分动脉瘤可以只凭3D-CTA指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CT血管造影 3d-cta
下载PDF
3D-CTA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守玉 修长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3d-cta 手术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技术 三维CT 手术证实 手术中
下载PDF
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洋 林生荣 +5 位作者 胡青 丁玉琴 周浩 周晟劼 周叶枫 韩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接受...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薄层CT增强扫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肺叶转换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5天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LCO)、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中转率、肺叶转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5天,两组患者FVC、TLCO、MVV水平低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内,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应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可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有效提升临床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 手术中转率 肺叶转换率 肺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对患者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对患者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D-CTBA组(35例)及联合组(35例)。3D-CTBA组术前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进行3D-CTBA,联合组在3D-CTBA组的基础上进行3D打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切缘距离、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均降低(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FVC、FEV1及MVV水平升高(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切缘距离更大,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3D-CTBA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3%、8.5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联合3D打印用于老年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能够降低手术操作对肺功能的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切缘距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脑动脉血管三维容积重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金立 王海阔 +4 位作者 马国峰 张勇 苗成鹏 段云云 张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17-122,151,共7页
目的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周围脑动脉血管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探索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影响。方法针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Philips公司的256排iCT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基... 目的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周围脑动脉血管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探索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影响。方法针对个性化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Philips公司的256排iCT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基于256层头部连续断层图像,利用Mimics商业软件进行三维图像容积重建,获取动脉瘤周围动脉血管的三维解剖结构,对重建模型表面进行6次平滑处理,对比分析3D模型的瘤体直径与2D切片图像测得的瘤体直径,评估3D模型的精确性。结果通过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得到了动脉瘤周围的颈内动脉C2-C7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血管的三维容积模型。平滑迭代次数为3时,模型表面较平滑,颈内动脉血管直径为3.82~5.64 mm,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直径2.31~3.83 mm,大脑前动脉血管可见多级分支,动脉瘤长径14.70 mm和短径10.32 mm。动脉瘤瘤体的长径和短径与2D图像上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均在4%以内。结论利用三维容积重建技术所得的动脉瘤周围脑血管模型提供了较二维图像更直观的解剖显示和更好的后处理优势;过度平滑处理会导致三维重建模型尺寸与实际瘤体出现偏差,合理选择平滑迭代次数对三维模型的精确重建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容积重建 脑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平滑技术 迭代
下载PDF
基于CTA的血管3D可视化技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瑜 郭敏 +1 位作者 廖凯 张威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4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A的血管3D可视化技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宜春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CTA的血管3D可视化技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宜春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采用基于CTA的血管3D可视化技术辅助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LCA保留成功率、总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肠黏膜损伤程度及胃肠道功能指标。结果两组腹腔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CA保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淋巴结清扫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53组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53组淋巴结清扫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及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肠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术后正常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A的血管3D可视化技术在保留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率,还可减轻肠黏膜损伤程度,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肿瘤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 3D可视化技术 保留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肠道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