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峻 卢桂花 +3 位作者 阮玉山 廖兴胜 罗昱 肖绍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85-6087,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结果 56例老年患者中有69个动脉瘤被发现,DSA检测到8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检测到7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25%和97.92%,准确度为95.54%。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28,ROC分析发现3D-CTA诊断性能好。结论研究认为3D-CTA可作为老年病人术后残余动脉瘤检测的替代方式。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十分接近传统DSA检测方法。3D-CTA作为一种性价比高、非侵入性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对初始和长期评估残余动脉瘤可以替代DSA的检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脑动脉瘤(RA) 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燕奎 陈明东 +2 位作者 黄天勤 朱雪平 蒋盛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高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70 mgI/mL,低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00 mgI/mL,均进行低管电压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的质量、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及注入率、注射对比剂外渗率、不适感及检查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评价低浓度碘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低浓度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值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0.37)分vs.(4.32±0.36)分,P>0.05],且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的一致性较高(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图像优良指数(figure of merit,F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及造影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总碘用量及碘注入率均少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上调,且低浓度组较高浓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注射对比剂热感、疼痛感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均低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为“金标准”,Kappa检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碘对比剂与DSA诊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P<0.05),且低浓度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95.06%。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应用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动脉血管狭窄准确率前提下,可明显减少碘摄入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碘对比剂 低浓度 肥胖 低管电压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动脉血管狭窄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强化与斑块易损特征之间的关系
4
作者 陈喜花 陈尧 +1 位作者 樊树峰 饶钦盼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强化与易损斑块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86例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颈动脉CTA并延迟扫描的患者。根据临床及影像表现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强化与易损斑块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86例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颈动脉CTA并延迟扫描的患者。根据临床及影像表现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2例和无症状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CTA特征(斑块类型、斑块表面形态、斑块厚度及斑块强化率)、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PFD)和PVAT强化率的差异性,以及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与PVAT强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斑块强化率和PVAT强化率呈正相关,其中两者在延迟扫描的相关性强于常规动脉期(r=0.328、0.284,P<0.05)。在有症状组内,延迟扫描时斑块强化率与PVAT强化率呈正相关(r=0.439,P<0.05)。有症状组的斑块厚度、常规动脉期斑块强化率、延迟扫描斑块强化率、常规动脉期PVAT强化率以及延迟扫描PVAT强化率高于无症状组(Z=-2.207、-2.410、-2.376、-2.773、-3.352,P<0.05)。两名观察者间的斑块特征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CTA延迟扫描可提高对斑块密度与PFD测量的准确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颈动脉CTA存在的不足;PVAT强化率与易损斑块强化率的相关性不仅对评估斑块易损性有重要提示意义,而且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延迟扫描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儿童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陈鑫 李洪杰 +3 位作者 林雷 高建 王霄 杨成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管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362例患儿(年龄范围为5 d~12岁,平均年龄为3.3岁)。所有诊断结果均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所证实。结果362例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198例为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包括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右位主动脉弓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以及主动脉双弓,例数分别为134、32、20、10及2例。6例罕见先天性主动脉弓异常:2例双主动脉弓,2例孤立右锁骨下动脉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孤立颈总动脉伴PDA,1例双侧PDA合并单心室和肺动脉闭锁。32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中,27例为A型、5例为B型。MDCT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198/198)、98%(161/164)和99%(359/362)。TTE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92%(182/198)、81%(133/164)和87%(315/362)。结论MDCT血管造影诊断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是一个可靠的、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可获得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更多的解剖信息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儿童 发育异常 主动脉弓
下载PDF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3 位作者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比较
7
作者 李尚寅 余慧华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分析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A、TCD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诊断效能及斑块显示情况。结果 CTA与TCD检查的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及斑块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检查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TCD检查(均P <0.05);两种检查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CD检查相比,CTA检查效果更佳,但为保障临床诊断准确性,建议联合两种方法诊断,进一步为诊断患者病情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双源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左心耳封堵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俊国 朱莉 +2 位作者 阮中宝 张波 杨桂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6-409,45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dual-source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指导意义及术后随访中对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的检出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 目的探讨双源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dual-source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指导意义及术后随访中对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的检出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216例,其中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组78例患者,男45例,年龄为(65.4±4.2)岁;女33例,年龄为(67.1±5.3)岁。术前予DCTA检查行左心耳三维重建(CTA组)138例,男87例,年龄为(73.3±5.1)岁;女51例,年龄为(74.0±4.8)岁。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手术时间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射线量,在正规抗凝3、6个月后根据患者愿意分别予DCTA和(或)TEE检查统计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情况,其中同时行TEE和DCTA检查的共43例。结果术前DCTA和TEE对左心耳血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DCTA组有更短的手术时间[(40.4±10.8)min vs.(52.3±18.7)min,P<0.05]和更少DSA射线量[(258.2±28.6)mgy vs.(360.5±20.3)mgy,P<0.05]。术后两组患者残余漏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vs.78%,P>0.05)。术后两组患者器械相关血栓(DRT)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患者(197∶43)术后愿意接受DCTA随访。结论术前DCTA检查不但可用来排除左心耳血栓并对左心耳封堵手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减少了手术时间及DSA射线量,术后对残余漏及DRT的发现率不劣于TEE,且更易为患者接受,DCTA不失作为不愿接受TEE检查者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封堵 器械相关血栓
下载PDF
联合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治颅内动脉瘤
9
作者 李则群 钟鸣 +4 位作者 郑伟明 谭显西 鲁祥和 曾博 陈伟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1例仅行CTA检查。所有病例再行CTA、DSA检查,将所有检查结果及术中发现做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1例仅行CTA检查。所有病例再行CTA、DSA检查,将所有检查结果及术中发现做比较。结果 (1)CTA发现55例共56个动脉瘤,9例宽颈,1例多发动脉瘤;DSA发现52例共56个动脉瘤,9例宽颈,4例多发动脉瘤;共治疗53例。(2)9例宽颈动脉瘤,4例手术(2例分别球囊、支架辅助栓塞),4例多发动脉瘤均行手术夹闭,1例载瘤动脉闭塞;43例窄颈动脉瘤,31例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栓塞,9例夹闭,3例转院。(3)2例仅依据CTA资料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与CTA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CTA和DSA联合检查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与结肠成像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乃绮 谭晓天 +3 位作者 闵南 骆承龙 刘仁武 王朝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为CTA-CTC融合组,50例为常规CT组。测量CTA-CTC融合组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的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对肿瘤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及3年总体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CTC融合图像能三维立体显示肿瘤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的走行,与术中所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t=−2.346;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A、CTC及融合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直肠癌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有利于手术医生准确地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燕 杨彦林 +2 位作者 吴国良 田少勇 赵鹏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了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了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检查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所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均进行药物球囊或者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治疗前,CTA检查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94例;DSA检查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95例。CTA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灵敏度为97.95%(191/195),特异度为40.00%(2/5),阳性预测值为98.45%(191/194),阴性预测值为33.33%(2/6)。两种检查方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92)。治疗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病变股动脉管径、病变股动脉横断面积、血管周围附着肌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及血管周围侧支循环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CTA检查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好,有利于术前的准确诊断、手术治疗策略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球囊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智能分析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振 张宏凯 +5 位作者 李庆 高一峰 陈炎 徐思怡 金海英 徐磊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行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CTO患者100例,所有入组患者同时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检查为参考标准,比较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与人工判读诊断CTO病变的准确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相比,CCTA智能分析技术显著缩短了约80%的后处理和诊断时间,分别仅需(2.7±0.9)min和(1.4±0.6)min,其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中的诊断准确率与人工判读相近(89.3%vs.89.8%,P>0.05);而智能分析技术对于重度狭窄与CTO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及传统人工方法(重度狭窄:59.9%vs.74.3%;完全闭塞:61.3%vs.80.8%;P<0.05)。结论: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评估效率,在冠心病患者中度狭窄病变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其在重度狭窄与CTO病变中的诊断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慢性完全闭塞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MOUA Japor 薛源 +2 位作者 王世攀 钱思翀 李海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影响全球人口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往往累及全身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因此多同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影响全球人口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往往累及全身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因此多同时合患有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主动脉成像的标准检查技术,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快速成像,可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位置。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相关风险因素、制定CABG手术策略、协助判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装置的放置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影 王明侠 张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就诊的67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CTA、数...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就诊的67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床旁超声心动图、CTA及两者联合检测主动脉夹层的准确度以及主动脉夹层破裂口、血栓、心包积液检出情况。结果67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47例经DSA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阳性),其他20例为阴性。两者联合检测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床旁超声心动图、CTA检查。床旁超声心动图、CTA及两者联合诊断主动脉夹层分型的准确度分别为82.09%、94.03%、100%,两者联合诊断主动脉夹层分型的准确度均高于单纯床旁超声心动图及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示主动脉夹层破裂口67例,血栓35例,心包积液21例,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CTA对主动脉夹层破裂口、血栓、心包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67例患者中死亡15例,生存52例。床旁超声心动图、CTA及两者联合检查中死亡患者的主动脉受累率、主动脉瓣重度反流率均高于生存患者,死亡患者的主动脉根部直径均大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CTA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上及时制定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提供参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媛媛 庞永平 +2 位作者 刘帝亮 张莲 薛嘉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分析CTA、D-D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及其与DSA检查之间的一致性,并分析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分型的诊断价值,比较CTA检查与DSA检查下的主动脉夹层参数。结果9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主动脉夹层患者共41例,非主动脉夹层患者共5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A与D-D联合检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P﹤0.05)。CTA与D-D联合检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之间的一致性最高(Kappa=0.832,P﹤0.05)。DSA检查结果显示,Ⅰ型、Ⅱ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为22例、4例、15例。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分型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48,P﹤0.05)。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D水平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夹层患者(P﹤0.01)。不同主动脉夹层分型患者的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与DSA检查下的主动脉夹层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联合D-D检测可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导。CTA在主动脉夹层分型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但D-二聚体检测对于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尚无明确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D-二聚体 灵敏度 特异度 一致性
下载PDF
能谱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颅内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卫彬 薛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主因“头痛3d”于2011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于活动中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为喷射状,无咖啡样物,不伴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等。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能谱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17
作者 秦玉环 吉太行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88-592,共5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期院内进行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颈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比研究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2组研究对象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符合率为67%,头颈CTA符合率为79%;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呈升高趋势,且快于对照组,闭塞患者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均慢于对照组;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达峰时间、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呈延长趋势,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呈降低趋势,且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达峰时间、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轻度、中度狭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低于对照组、轻度、中度狭窄(P<0.05)。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头颈CTA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8,P>0.05)。结论颈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颈CTA检查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符合率均较高,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头颈CTA均可评估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头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超 郁兆勇 +5 位作者 赵艳梅 孙迎迎 仝永红 戚谦 孔波 徐文慧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9期83-85,89,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m,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m,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给予DSA辅助检查、治疗,观察组采用3D-CTA辅助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均达到图像精确融合,高于对照组24例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对照组5例患者由于无法配合操作放弃治疗。观察组造影剂剂量(68.94±4.61)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910.98±32.69)mG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9、94.605,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用于神经介入手术中能在将射线的辐射量降低的同时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融合技术 神经介入手术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阳 鞠志国 +5 位作者 袁明远 李荣先 张慧群 宁忠平 方明 李新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长度及收缩期狭窄程度,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心肌桥形态学和收缩期狭窄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1 658例心肌桥患者中,1 606例(96.86%)为单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9例(0.54%)为单支冠状动脉多发心肌桥,43例(2.59%)为多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 559例(94.03%)共1 606处心肌桥,左回旋支心肌桥81例(4.89%)87处,右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1.09%)19处。不完全型心肌桥患者1 244例(75.03%),完全型心肌桥362例(21.83%),兼有两型特点的复杂型心肌桥52例(3.14%)。复杂型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长度长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02)mm vs(16.13±1.27)mm,P<0.05];不完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的发生率[31.19%(388/1 244)vs 41.16%(149/362)]、近端冠心病发生率[9.41%(117/1 244)vs 35.08%(127/362)]、临床缺血症状阳性率[32.88%(409/1 244)vs 58.29%(211/362)]和心电图缺血表现阳性率[37.78%(470/1 244)vs 65.75%(238/362)]均低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部位多为左前降支,以单支单发为主。心肌桥可分为不完全型、完全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以不完全型为主,不同类型心肌桥的形态学和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扩张胆道及其毗邻结构的数字化精确建模研究
20
作者 逯娅雯 孟文勃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833-840,共8页
目的:利用Mimics医学影像控制软件完整重建扩张胆道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模型,为磁感应热疗等医工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真实模型基础。方法:采集胆道下段梗阻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扫描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图... 目的:利用Mimics医学影像控制软件完整重建扩张胆道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模型,为磁感应热疗等医工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真实模型基础。方法:采集胆道下段梗阻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扫描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图像分割、断面充填、蒙版编辑,构建胆道及其毗邻结构的精确数字化模型并将其输入COMSOL软件进行有限元离散,验证模型的仿真运算潜能。结果:完整构建了扩张胆道,肝脏,肝脏静脉系统,胆囊,胰管及胆胰管交汇处的部分十二指肠,整个模型的分辨率为1 mm,并且为STL格式,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多种CAD软件中(比如COMSOL、AUTO-CAD等)。结论:利用Mimics软件可以精确建立高精度的扩张胆道及其毗邻结构三维重建模型,为后续该模型在胆道疾病如胆道肿瘤的磁感应热疗多学科临床应用创建了良好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三维重建 MIMICS软件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